Re: 《正解「格物致知」:儒、道、佛的뜠…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By Susan
at 2010-06-08T00:40
at 2010-06-08T00:40
Table of Contents
基本上 我比較不喜歡聽 理儒講道
原因在於 他們本身對 道 沒什麼由衷的尊重
自然也很難了解經典內部 各字各句的安排 及其不簡單之處
___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
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兩者;同出,異名。
同謂:「玄之又玄。」 終眇之門。
___
上述是帛書老子的第一章原文(竹書雖問世 應不致有太大誤差)
通常我會這樣去幫人分析
首先 道 在春秋戰國沒有 說 的用法
所以第一句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指的是 可以為"名稱 形象 位置 階層"等觀念所束縛的"道"
便不是純粹的 道
(此處之 恆 作 純粹 解)
而第一句表 現象 第二句當然就陳述原因
原因是為什麼?
因為:如果可以精確被定義的 名謂
就已經偏離 這名謂所代表的 事物純粹本質
也就是說 "名謂"本來就不是純粹的
從以上兩句 可以釐清 => 道恆無名 恆道無名
然而如果 道 都不能被定義和討論
那就沒有傳承的方式和教育的意義
所以老子在此處 特別再對 有名 與 無名 作說明
萬物最原始純粹的本質狀態
是無法用"不純粹的名謂" 來完整象徵的
(名永遠比實後面 就像人無法用低倍數的鏡頭 去呈現需要高倍數的微生物影像)
故說 無名的道 它是 萬物之始 也
而萬物源頭的道若要對人產生利用 則需要有個稱謂
所以說 有名的道 它是 萬物之母
(母 此處指的是 道 的 起源性質 及 輔育性質)
___
所以在面對 道 衍生出的 世事 時
有兩種角度 會利於 合道 以取得 道 的滋養利益
恆無欲也
指人從 無利用欲 的 純思辨狀態 去看待事物
用這種角度去賞析事物時
我們可以發現 事物 的內在原理
進而推論出 道 確實是深奧幽玄 很不簡單的
恆有欲也
指人從 純利用欲 的利用厚生角度 來看待事物
用這種角度來分析事物時
我們可以發現 事物 的衍生和利用邏輯
然後了解到 道 透過 萬物 所昭示流露的道理 和召喚人事物到何時何處的本意
(噭:昭示 召喚)
__
雖然有名的"母源之道" 與無名的"本始之道"
名稱聽來不同
但兩者都是一樣的 (同出 異名)
有名 只是為了方便討論罷了
都是很不簡單的 它 超越了人類的認知
且比某些超越人類認知的 還要超越
(玄之又玄 不只是玄而已)
倘若人能把握分析事物的這兩種辨析原則
則能就一步步的進入解決疑惑的大門
揭開 事物 它們深奧幽玄的 本質 的面紗
窮究體會這些玄奧了
(PS. 事物都有多面性 通常非純粹利用和純粹思辨的情況
這裡講的恆有恆無欲 指的是看的角度 也就是像經緯般的篩子
這樣篩 效果最好)
(EX: 例如中醫診治 病證能尋因者 則尋因根治 不能尋因者 可採辨證治療
不一定要執著在原因或症效 所以雖治療方式不外奇正 但亦千變萬化)
--
▉╯╰ ▅▃▂ ▂ ▏ 翻案-蓋翻案者有掀桌子之衝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至底的道教靜功
By Kyle
at 2010-05-24T00:13
at 2010-05-24T00:13
靜坐坐久了會變聰明嗎
By Suhail Hany
at 2010-05-21T23:51
at 2010-05-21T23:51
奇蹟
By Necoo
at 2010-05-21T01:10
at 2010-05-21T01:10
沉緩細緻:無垢舞蹈劇場‧2010肢體開發 …
By Charlotte
at 2010-05-20T07:29
at 2010-05-20T07:29
問雙盤姿勢
By Enid
at 2010-05-19T20:26
at 2010-05-19T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