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東京馬拉松賽記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Suhail Hany
at 2015-03-03T17:27
at 2015-03-03T17:27
Table of Contents
前言
2006 ING台北馬拉松 5:19:09
2009 富邦台北馬拉松 5:10:36
2013 台北富邦馬拉松 3:59:32
2014 台北富邦馬拉松 3:49:19
2009到2013會有如此的進步,是因為在接受過兩次殘酷的打擊後
認清了馬拉松不是隨便想跑就能跑的
於是從2011年開始循序漸進,把自己失去的體能找回來
我很幸運,擁有適合長跑的身材
加上大學時期中距離項目的訓練,讓我還保有有效率的跑型
雖然想要回復到選手時期的狀態已經不可能了
但是跑長距離所需要的能力,還可以在短短幾年內漸漸累積起來
即使剛開始恢復練跑時,也曾經跑個七、八分速就氣喘吁吁
2011年開始立志跑馬
我希望能在比賽中看到自己訓練的成效,而非追求全馬數的累積
因此一年只會報名1場全馬,外加1~2場的半馬
以及一些有趣的比賽(美津濃馬拉松接力、Wings For Life等)
2012年在板上注意到了 Cephroth 大的東京馬拉松心得文系列
除了激勵人心的訓練和比賽心得分享
也詳細描述了東京馬拉松的好,讓他從第二屆開始年年參加
我也因此動了前往東京跑馬的念頭
我給自己的跑馬目標是SUB3
雖然對一個38歲的準大叔來說,這個目標有點硬
但是目標的設定本來就該是「有機會、但不容易達成」
挑戰起來才有樂趣,不是嗎?
為了獎勵自己,每達成一個階段目標,就犒賞自己一個海外馬:
破350 → 東京馬
破340 → 倫敦馬
破330 → 芝加哥馬
破320 → 柏林馬
破310 → 紐約馬
破300 → 波士頓馬
如果能夠全數完成,不但SUB3達標,同時也跑遍世界六大馬,實在太完美了!
賽前訓練
九月底得知抽中東京馬時,還正在準備十月中的美津濃馬拉松接力
因此整個東京馬的訓練計畫,是從10月20日開始,共18週的安排
關於訓練計畫,可以參考 #1Kc8hLSt 「2014台北富邦馬拉松賽記」
每週跑兩次,從第一週總共跑10K
到東京馬賽前,近三個月的平均週跑量達到26K
過程中的最長距離,除了第九週以賽代訓,跑了全馬之外
超過20K的只有兩次,一次23K,一次26K
雖然以全馬的訓練量來說,這份課表還不夠多
但是,這是我第一次從頭到尾做完每一趟課表,沒有因為天候或身體狀況而偷懶
每一趟也都跑得比課表要求的來得快
課表預期我的全馬成績是3小時44分
而我在第九週就已經跑出3小時49分了
更讓我對東京馬的成績充滿期待
課表的賽前最後一次練習,是在2月20日(賽前兩天)
內容是3公里的輕鬆跑
照行程安排,這一天早上我已經出發前往東京了
因此下午抵達下榻旅館,安頓好住宿後
和板友roro240相約,四點前往皇居進行最後一次練習
皇居是東京都內的跑步勝地
週邊提供相關服務的店家也不少
我們選擇的是 adidas Runbase,距離皇居很近,很方便
而且正好遇到優惠活動,單純使用置物櫃和淋浴間
原本需要700円,當天優惠價只要500円
我這趟練習的主要目的,除了完成訓練課表外
也想測試一下,能否忍受在氣溫十度以下的環境中,穿著背心、飄褲跑
好決定比賽當天的穿著
跑完的感想,皇居真是個路跑的好地方
在東京都內繁忙的政經中樞區,竟然能有一個清幽的路跑天堂
鬧中取靜,非常特別!
過去幾年已經有計畫地讓自己適應冷的天氣
慢跑時不能說全然不冷,但還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
反正跑著跑著,身體也漸漸熱了
只是一雙手怎麼樣也熱不起來,越跑越僵
決定到 Expo 尋覓一雙手套,解決這個問題
報到與 Expo
搭車到了報到處及 Expo 所在的國際展示場
一刷票出站,立刻就看到有工作人員手持標示,指引前往會場的方向
接下來沿路都有清楚的指示,完全不用擔心
而且越接近會場,工作人員就越多
只要有了眼神的交會,馬上就會得到親切的問候
報到處和 Expo 的入口是分開的
報到處僅限選手本人進入,入場前就查驗報到單和護照
在報到單上蓋上確認章,才放行進入報到區
報到櫃台按照選手號碼分區,外籍選手的號碼都是8開頭
每個海外選手的報到櫃台都有一位英語和一位中文的工作人員
(他們會在胸前貼著「ENGLISH」或「中文」字樣的貼紙,一目了然)
在報到櫃臺先領取比賽時最重要的晶片、號碼布以及寄物袋
下一站就幫忙測試晶片有無問題,可以在感應後看到自己的資料
再來按照登記的紀念衫尺寸,到對應的窗口領取紀念衫
每領取完一樣東西,工作人員就在資料袋上確認的地方打勾
確保每位選手都有領取到該有的物資
報到區空間很大,但是每經過一關,工作人員都會清楚的告訴你接下來該到哪裡
而且每一位都笑臉迎人,都會熱情的祝福和加油打氣
感覺非常棒!
報到處出口就接著 Expo 入口
由於這天早上很早就起床搭機,加上在冷風中跑了半個多小時
已經覺得很累了,想要早點回旅館休息
就沒有仔細逛 Expo 的攤位
只有在 All Sports 攤位拍了幾張照片
http://i.imgur.com/IE4PZcI.jpg
Asics 的賣場買了一雙手套
http://i.imgur.com/HkBN76s.jpg
就匆匆離開會場了
後來看到跑友們的戰利品,有一項我超愛的
http://shop.wako.co.jp/fs/wako/B-/02040336
可惜在會場沒有注意到,真是遺憾!
比賽日
早上六點起床,先洗個熱水澡提高體表溫度
吃了兩塊夾心吐司後出門,從上野搭車前往新宿
前天夜裡應該有下過雨,地上都還潮濕積水
路過便利商店 Lawson,詢問看看有沒有雨衣
結果店員拿出來的,雖然仍然屬於簡便形式的雨衣
但看起來有點高級,三百多円讓我捨不得起跑後馬上丟
於是放棄不買
搭車到了新宿,JR月台上已經看到許多跑者了
刷卡出站後,同樣立刻看到工作人員舉牌指示
讓各個不同起跑區的選手,清楚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前進
在新宿站內先上了廁所,省得進到比賽場內還要大排長龍
走出新宿站,熱水澡的效用已經逐漸衰減
冷風一吹,開始發抖
這個時候身上還是穿著厚外套呢!待會衣服脫了怎麼辦?
於是又開始尋找附近的便利商店想買雨衣
反正貴就貴了,保暖比較重要
沒想到連續找了兩家,店員都一臉歉意地說已經賣完了
沒辦法,誰叫我早上不肯先買,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E區選手要從2號門進入會場
這時還不到七點半,現場雖然已經聚集了不少人,但是安全檢查的速度還蠻快的
我的小折傘被搜了出來,警察雙臂在胸前大大的交叉,表示不能帶進會場
本來還想跟他爭論,後來想想好像有看到過相關規定,是我自己忘了
外加日本人做事一板一眼的態度,根本沒得講
只好很灑脫地拋棄了我心愛的雨傘
流動廁所前大排長龍,幸好我已經解決過了
現場人很多,勉強找到一個可以容身的地方
簡單的動一動,做做伸展操
一直撐到七點五十分左右,才把身上外衣脫下,塞入寄物袋
前往寄物,並且往起跑區移動
這時候的E區,人還不會太多,前面大約十幾排的人
我身上僅穿著背心短褲,拿著不怎麼發熱的暖暖包
沒有風的時候還好,風一吹來,真是椎心刺骨的冷
一想到還要在這裡受凍一個小時才能起跑,真是難受
大會不斷重複廣播,提醒選手起跑區入口的關閉時間越來越短
也就表示距離起跑的時間越來越接近了
現場的人群也越聚越多,從原本稀稀疏疏的站著
到後來不斷向前壓縮,好讓後來的人也能進來
八點五十分左右,大會安排的配速員也進入起跑區,引起一陣歡呼
此刻的心情越來越激動
從去年六月底注意報名資訊、八月上網登記報名、九月底公布中籤
到後來安排機票、住宿,以及18週的訓練
都是為了不久之後的槍響起跑
九點鐘,開幕式開始,沒有冗長的致詞
現場演奏了日本國歌(應該是吧?)以及悲慘世界著名插曲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九點十分一到,伴隨著起跑槍響,空中灑落許多心型紙片,比賽正式開始了!
報名時登錄了2013年3小時59分的成績,以及3小時50分的預估完成時間
讓我分配到E區,很幸運的大約起跑四分多鐘後就通過了起跑點
http://i.imgur.com/I6Yrgxx.jpg
(我在「日本光電」布條左邊,橘色背心,藍白帽子)
周圍選手的水準也真的都不差
過了起跑點之後,大家開始跑了起來
由於擔心一開始過興奮而跑太快,一方面提醒自己多看看四周風景
二來也不斷注意 GPS 表上顯示的速度
沒想到,竟然出現3分多的速度?!
再怎麼興奮,這樣的慢跑也不可能有3分速啊~~
想必是 GPS 的誤差,繼續注意看看
在2014年的台北馬時發現自己 GPS 表有計算平均速率的功能
本來想要藉此調整自己的配速
沒想到在經過大會1公里的里程標示牌時,我的錶已經記錄到2公里了
如此一來,平均速率就誤差得很嚴重了
懊惱了一下,趕緊把畫面切到碼表
速率和里程雖然是假的,但是碼表上增加的每分每秒絕對是真的!
既然 GPS 不可靠,就用身體來感受吧!
離開了熟悉的新宿街頭,漸漸進入到較不熱鬧的住商混合區
賽前已經看了數十次的賽道畫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cwse_q0Oro
現在真實呈現在自己眼前,真是不可置信!
跟影片最大的差別在於,自己四周有無數的跑者一起努力跑向終點
而路旁綿延不絕的群眾,加油聲不絕於耳,更是讓人感動萬分
我貪婪地用雙眼捕捉眼前所見,希望能在腦海中烙下不可磨滅的回憶
10K http://i.imgur.com/ixLYo6E.jpg
20K http://i.imgur.com/ga79z49.jpg
比賽前,很不要臉的利用 Konica Minolta 所提供的功能
在 FB 上宣稱自己要跑出3小時40分的成績
它就會即時的把我每10公里的成績發佈在我 FB 上
如此一來,我的狀況就會隨時被人注意
尤其是田徑隊的學長姐、學弟妹們
他們對這些時間很敏感,看得懂這些數字代表的狀況
因此,過了10公里後,我開始留意碼表和里程數的關係
想要跑出3小時40分,我的每公里速度要在5分12秒到13秒間
換算成10公里的成績,就是52分出頭
結果我的前10公里跑了52分44秒
因為起跑時比較慢,所以多花了一點時間,這還可以接受
但是後面不能夠再慢了
後來每次經過里程牌,就注意一次時間
沒想到前進的速度相當穩定
57:xx、1:02:xx、1:07:xx......
大約就是每公里5分鐘左右的速度在跑著
第14公里時,在路邊停了下來
拿出預備的能量膠,準備補充能量
2014年底的台北馬開始用能量膠來補給,感覺效果不錯
一場比賽吃三包,起跑前吃一包,然後14k、28k各再吃一包
大會提供的補給,我只喝了運動飲料,另外吃了一小段香蕉和一顆糖
其他私補給完全不拿,就留給其他需要的跑者吧!
14K時,在路邊要撕開能量膠的包裝
結果因為戴手套的關係,怎麼都撕不開
幸好前方三公尺處站著一位正妹工作人員(應該是個女大學生)
發現了我的困窘,主動前來幫忙
接過了正妹幫忙後的能量膠,趕緊道謝
有了正妹的加持,吃完後,覺得效果加倍,整個步伐都輕盈起來了~~
後來在28K的里程牌旁邊,看到的竟然是個五十幾歲的大叔
害我繼續往前跑
直到遇到下一位工作人員,是個親切的阿姨
我心想,正妹可遇不可求,還是請阿姨幫忙好了,不要打亂自己的步調
銀座 http://i.imgur.com/XUxnXaJ.jpg
雷門 http://i.imgur.com/ObbekEQ.jpg
淺草 http://i.imgur.com/Ajadmxy.jpg
在比賽中,有沒有變裝,得到的聲援真的差很多
之前有一段路上,跟著一位戴著螃蟹絨布頭套的女跑友跑了一陣子
大大的螃蟹,讓觀眾遠遠就能看到她,並且都會喊「かに、かんばれ」
而我穿的不過是一套普通的田徑比賽服,胸前印著之前美津濃接力賽的隊名「EAZY RUN」
沒想到在經過雷門不久,沿著路邊跑時
竟然聽到了一聲「EAZY RUN、かんばれ」
是位六、七十歲的白髮老太太,看著我的衣服念出來的!
當我意會過來她在幫我聲援時,我已經跑過她身邊了
趕緊高舉左臂,向後揮舞表達謝意
有了聲援的加持,我的速度又快起來了~~
30K http://i.imgur.com/fqvK2oj.jpg
http://i.imgur.com/K6u9E6R.jpg
佃大橋 http://i.imgur.com/eqyd3rA.jpg
http://i.imgur.com/jLpWgkU.jpg
http://i.imgur.com/LDesxcP.jpg
30公里之後,身體的疲勞漸漸浮現
但是心情上的亢奮支撐著我,讓我可以繼續用5分速跑下去
離開銀座,過了築地本願寺,不再有需要折返的路線
接下來就是一路直達終點了
看著佃大橋長長的上坡,慶幸自己平常練習的路線上也要過橋
比賽後段遇到高低起伏的路線,也不至於害怕
不過這時候的心情是很矛盾的
一方面希望能夠趕快跑完,好好休息
又希望這麼棒的比賽經驗不要太快結束
但不論如何,隨著腳步不斷前進,終點也離我越來越近了
看著一個個倒數的里程牌,需要辛苦的時間也從25分、20分、15分一路遞減
http://i.imgur.com/RSW55Gl.jpg
http://i.imgur.com/3bno7wb.jpg
國旗哥 http://i.imgur.com/iQwvQvp.jpg
http://i.imgur.com/7iSQom6.jpg
最後兩公里內佈滿了攝影師,捕捉每一位跑者努力奮戰的鏡頭
http://i.imgur.com/3MO1Tym.jpg
http://i.imgur.com/24ZW5CT.jpg
http://i.imgur.com/2fILYpb.jpg
看著碩大的拱門矗立在眼前,最後直道終於來了!
跑完瞬間,百感交集,又是喜悅,又是感激
如果不是大會的用心安排,民眾的全心支持
我也不會有這麼好的體驗,跑出這麼好的成績!
http://r.tokyo42195.org/numberfile/81518.html
http://ppt.cc/Gbx6
過了終點後,馬上拿到一瓶運動飲料
接下來,大會也貼心的發給每人一個袋子
裡面放著完賽後贈送的物資,也方便我們收納後續發放的水果、瓶水等
接著,工作人員親手為我們掛上完賽獎牌,披上毛巾
手上空著的工作人員則不斷鼓掌,向我們說恭喜、辛苦了
一直持續到進入場館,領取寄物,掌聲和道賀聲還是不絕於耳
每一位完賽的選手都像是凱旋歸來的英雄
受到無比熱情的對待,感覺實在太棒了!
後記
不得不說,東京馬拉松能夠在短短幾年內
獲得參賽者一致的好評,甚至擠身世界六大馬
不是沒有道理的
動員了數不清的工作人員,為了參賽選手設想周到
加上比賽中熱烈的氣氛,讓每個參賽選手都樂在其中
不曉得還有哪項比賽能夠有相同的水準?
我也很慶幸,這次賽前的練習能夠完整
同時受到比賽氣氛的鼓勵,全程堅持到底
跑出比預期中好很多的成績,大破 PB
本來是希望將來能夠年年來參賽
後來想想,還是繼續往六大馬完成的目標邁進
我想,在挑戰六大馬及SUB 3的路上,如果遇到了瓶頸
我一定會回來東京,藉由東京馬拉松的神奇力量,幫助我突破難關!
感謝東京馬!
2016 倫敦馬,我來啦~~
--
2006 ING台北馬拉松 5:19:09
2009 富邦台北馬拉松 5:10:36
2013 台北富邦馬拉松 3:59:32
2014 台北富邦馬拉松 3:49:19
2009到2013會有如此的進步,是因為在接受過兩次殘酷的打擊後
認清了馬拉松不是隨便想跑就能跑的
於是從2011年開始循序漸進,把自己失去的體能找回來
我很幸運,擁有適合長跑的身材
加上大學時期中距離項目的訓練,讓我還保有有效率的跑型
雖然想要回復到選手時期的狀態已經不可能了
但是跑長距離所需要的能力,還可以在短短幾年內漸漸累積起來
即使剛開始恢復練跑時,也曾經跑個七、八分速就氣喘吁吁
2011年開始立志跑馬
我希望能在比賽中看到自己訓練的成效,而非追求全馬數的累積
因此一年只會報名1場全馬,外加1~2場的半馬
以及一些有趣的比賽(美津濃馬拉松接力、Wings For Life等)
2012年在板上注意到了 Cephroth 大的東京馬拉松心得文系列
除了激勵人心的訓練和比賽心得分享
也詳細描述了東京馬拉松的好,讓他從第二屆開始年年參加
我也因此動了前往東京跑馬的念頭
我給自己的跑馬目標是SUB3
雖然對一個38歲的準大叔來說,這個目標有點硬
但是目標的設定本來就該是「有機會、但不容易達成」
挑戰起來才有樂趣,不是嗎?
為了獎勵自己,每達成一個階段目標,就犒賞自己一個海外馬:
破350 → 東京馬
破340 → 倫敦馬
破330 → 芝加哥馬
破320 → 柏林馬
破310 → 紐約馬
破300 → 波士頓馬
如果能夠全數完成,不但SUB3達標,同時也跑遍世界六大馬,實在太完美了!
賽前訓練
九月底得知抽中東京馬時,還正在準備十月中的美津濃馬拉松接力
因此整個東京馬的訓練計畫,是從10月20日開始,共18週的安排
關於訓練計畫,可以參考 #1Kc8hLSt 「2014台北富邦馬拉松賽記」
每週跑兩次,從第一週總共跑10K
到東京馬賽前,近三個月的平均週跑量達到26K
過程中的最長距離,除了第九週以賽代訓,跑了全馬之外
超過20K的只有兩次,一次23K,一次26K
雖然以全馬的訓練量來說,這份課表還不夠多
但是,這是我第一次從頭到尾做完每一趟課表,沒有因為天候或身體狀況而偷懶
每一趟也都跑得比課表要求的來得快
課表預期我的全馬成績是3小時44分
而我在第九週就已經跑出3小時49分了
更讓我對東京馬的成績充滿期待
課表的賽前最後一次練習,是在2月20日(賽前兩天)
內容是3公里的輕鬆跑
照行程安排,這一天早上我已經出發前往東京了
因此下午抵達下榻旅館,安頓好住宿後
和板友roro240相約,四點前往皇居進行最後一次練習
皇居是東京都內的跑步勝地
週邊提供相關服務的店家也不少
我們選擇的是 adidas Runbase,距離皇居很近,很方便
而且正好遇到優惠活動,單純使用置物櫃和淋浴間
原本需要700円,當天優惠價只要500円
我這趟練習的主要目的,除了完成訓練課表外
也想測試一下,能否忍受在氣溫十度以下的環境中,穿著背心、飄褲跑
好決定比賽當天的穿著
跑完的感想,皇居真是個路跑的好地方
在東京都內繁忙的政經中樞區,竟然能有一個清幽的路跑天堂
鬧中取靜,非常特別!
過去幾年已經有計畫地讓自己適應冷的天氣
慢跑時不能說全然不冷,但還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
反正跑著跑著,身體也漸漸熱了
只是一雙手怎麼樣也熱不起來,越跑越僵
決定到 Expo 尋覓一雙手套,解決這個問題
報到與 Expo
搭車到了報到處及 Expo 所在的國際展示場
一刷票出站,立刻就看到有工作人員手持標示,指引前往會場的方向
接下來沿路都有清楚的指示,完全不用擔心
而且越接近會場,工作人員就越多
只要有了眼神的交會,馬上就會得到親切的問候
報到處和 Expo 的入口是分開的
報到處僅限選手本人進入,入場前就查驗報到單和護照
在報到單上蓋上確認章,才放行進入報到區
報到櫃台按照選手號碼分區,外籍選手的號碼都是8開頭
每個海外選手的報到櫃台都有一位英語和一位中文的工作人員
(他們會在胸前貼著「ENGLISH」或「中文」字樣的貼紙,一目了然)
在報到櫃臺先領取比賽時最重要的晶片、號碼布以及寄物袋
下一站就幫忙測試晶片有無問題,可以在感應後看到自己的資料
再來按照登記的紀念衫尺寸,到對應的窗口領取紀念衫
每領取完一樣東西,工作人員就在資料袋上確認的地方打勾
確保每位選手都有領取到該有的物資
報到區空間很大,但是每經過一關,工作人員都會清楚的告訴你接下來該到哪裡
而且每一位都笑臉迎人,都會熱情的祝福和加油打氣
感覺非常棒!
報到處出口就接著 Expo 入口
由於這天早上很早就起床搭機,加上在冷風中跑了半個多小時
已經覺得很累了,想要早點回旅館休息
就沒有仔細逛 Expo 的攤位
只有在 All Sports 攤位拍了幾張照片
http://i.imgur.com/IE4PZcI.jpg

Asics 的賣場買了一雙手套
http://i.imgur.com/HkBN76s.jpg

就匆匆離開會場了
後來看到跑友們的戰利品,有一項我超愛的
http://shop.wako.co.jp/fs/wako/B-/02040336
可惜在會場沒有注意到,真是遺憾!
比賽日
早上六點起床,先洗個熱水澡提高體表溫度
吃了兩塊夾心吐司後出門,從上野搭車前往新宿
前天夜裡應該有下過雨,地上都還潮濕積水
路過便利商店 Lawson,詢問看看有沒有雨衣
結果店員拿出來的,雖然仍然屬於簡便形式的雨衣
但看起來有點高級,三百多円讓我捨不得起跑後馬上丟
於是放棄不買
搭車到了新宿,JR月台上已經看到許多跑者了
刷卡出站後,同樣立刻看到工作人員舉牌指示
讓各個不同起跑區的選手,清楚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前進
在新宿站內先上了廁所,省得進到比賽場內還要大排長龍
走出新宿站,熱水澡的效用已經逐漸衰減
冷風一吹,開始發抖
這個時候身上還是穿著厚外套呢!待會衣服脫了怎麼辦?
於是又開始尋找附近的便利商店想買雨衣
反正貴就貴了,保暖比較重要
沒想到連續找了兩家,店員都一臉歉意地說已經賣完了
沒辦法,誰叫我早上不肯先買,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
E區選手要從2號門進入會場
這時還不到七點半,現場雖然已經聚集了不少人,但是安全檢查的速度還蠻快的
我的小折傘被搜了出來,警察雙臂在胸前大大的交叉,表示不能帶進會場
本來還想跟他爭論,後來想想好像有看到過相關規定,是我自己忘了
外加日本人做事一板一眼的態度,根本沒得講
只好很灑脫地拋棄了我心愛的雨傘
流動廁所前大排長龍,幸好我已經解決過了
現場人很多,勉強找到一個可以容身的地方
簡單的動一動,做做伸展操
一直撐到七點五十分左右,才把身上外衣脫下,塞入寄物袋
前往寄物,並且往起跑區移動
這時候的E區,人還不會太多,前面大約十幾排的人
我身上僅穿著背心短褲,拿著不怎麼發熱的暖暖包
沒有風的時候還好,風一吹來,真是椎心刺骨的冷
一想到還要在這裡受凍一個小時才能起跑,真是難受
大會不斷重複廣播,提醒選手起跑區入口的關閉時間越來越短
也就表示距離起跑的時間越來越接近了
現場的人群也越聚越多,從原本稀稀疏疏的站著
到後來不斷向前壓縮,好讓後來的人也能進來
八點五十分左右,大會安排的配速員也進入起跑區,引起一陣歡呼
此刻的心情越來越激動
從去年六月底注意報名資訊、八月上網登記報名、九月底公布中籤
到後來安排機票、住宿,以及18週的訓練
都是為了不久之後的槍響起跑
九點鐘,開幕式開始,沒有冗長的致詞
現場演奏了日本國歌(應該是吧?)以及悲慘世界著名插曲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九點十分一到,伴隨著起跑槍響,空中灑落許多心型紙片,比賽正式開始了!
報名時登錄了2013年3小時59分的成績,以及3小時50分的預估完成時間
讓我分配到E區,很幸運的大約起跑四分多鐘後就通過了起跑點
http://i.imgur.com/I6Yrgxx.jpg

(我在「日本光電」布條左邊,橘色背心,藍白帽子)
周圍選手的水準也真的都不差
過了起跑點之後,大家開始跑了起來
由於擔心一開始過興奮而跑太快,一方面提醒自己多看看四周風景
二來也不斷注意 GPS 表上顯示的速度
沒想到,竟然出現3分多的速度?!
再怎麼興奮,這樣的慢跑也不可能有3分速啊~~
想必是 GPS 的誤差,繼續注意看看
在2014年的台北馬時發現自己 GPS 表有計算平均速率的功能
本來想要藉此調整自己的配速
沒想到在經過大會1公里的里程標示牌時,我的錶已經記錄到2公里了
如此一來,平均速率就誤差得很嚴重了
懊惱了一下,趕緊把畫面切到碼表
速率和里程雖然是假的,但是碼表上增加的每分每秒絕對是真的!
既然 GPS 不可靠,就用身體來感受吧!
離開了熟悉的新宿街頭,漸漸進入到較不熱鬧的住商混合區
賽前已經看了數十次的賽道畫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cwse_q0Oro
現在真實呈現在自己眼前,真是不可置信!
跟影片最大的差別在於,自己四周有無數的跑者一起努力跑向終點
而路旁綿延不絕的群眾,加油聲不絕於耳,更是讓人感動萬分
我貪婪地用雙眼捕捉眼前所見,希望能在腦海中烙下不可磨滅的回憶
10K http://i.imgur.com/ixLYo6E.jpg

20K http://i.imgur.com/ga79z49.jpg

比賽前,很不要臉的利用 Konica Minolta 所提供的功能
在 FB 上宣稱自己要跑出3小時40分的成績
它就會即時的把我每10公里的成績發佈在我 FB 上
如此一來,我的狀況就會隨時被人注意
尤其是田徑隊的學長姐、學弟妹們
他們對這些時間很敏感,看得懂這些數字代表的狀況
因此,過了10公里後,我開始留意碼表和里程數的關係
想要跑出3小時40分,我的每公里速度要在5分12秒到13秒間
換算成10公里的成績,就是52分出頭
結果我的前10公里跑了52分44秒
因為起跑時比較慢,所以多花了一點時間,這還可以接受
但是後面不能夠再慢了
後來每次經過里程牌,就注意一次時間
沒想到前進的速度相當穩定
57:xx、1:02:xx、1:07:xx......
大約就是每公里5分鐘左右的速度在跑著
第14公里時,在路邊停了下來
拿出預備的能量膠,準備補充能量
2014年底的台北馬開始用能量膠來補給,感覺效果不錯
一場比賽吃三包,起跑前吃一包,然後14k、28k各再吃一包
大會提供的補給,我只喝了運動飲料,另外吃了一小段香蕉和一顆糖
其他私補給完全不拿,就留給其他需要的跑者吧!
14K時,在路邊要撕開能量膠的包裝
結果因為戴手套的關係,怎麼都撕不開
幸好前方三公尺處站著一位正妹工作人員(應該是個女大學生)
發現了我的困窘,主動前來幫忙
接過了正妹幫忙後的能量膠,趕緊道謝
有了正妹的加持,吃完後,覺得效果加倍,整個步伐都輕盈起來了~~
後來在28K的里程牌旁邊,看到的竟然是個五十幾歲的大叔
害我繼續往前跑
直到遇到下一位工作人員,是個親切的阿姨
我心想,正妹可遇不可求,還是請阿姨幫忙好了,不要打亂自己的步調
銀座 http://i.imgur.com/XUxnXaJ.jpg

雷門 http://i.imgur.com/ObbekEQ.jpg

淺草 http://i.imgur.com/Ajadmxy.jpg

在比賽中,有沒有變裝,得到的聲援真的差很多
之前有一段路上,跟著一位戴著螃蟹絨布頭套的女跑友跑了一陣子
大大的螃蟹,讓觀眾遠遠就能看到她,並且都會喊「かに、かんばれ」
而我穿的不過是一套普通的田徑比賽服,胸前印著之前美津濃接力賽的隊名「EAZY RUN」
沒想到在經過雷門不久,沿著路邊跑時
竟然聽到了一聲「EAZY RUN、かんばれ」
是位六、七十歲的白髮老太太,看著我的衣服念出來的!
當我意會過來她在幫我聲援時,我已經跑過她身邊了
趕緊高舉左臂,向後揮舞表達謝意
有了聲援的加持,我的速度又快起來了~~
30K http://i.imgur.com/fqvK2oj.jpg

http://i.imgur.com/K6u9E6R.jpg

佃大橋 http://i.imgur.com/eqyd3rA.jpg

http://i.imgur.com/jLpWgkU.jpg

http://i.imgur.com/LDesxcP.jpg

30公里之後,身體的疲勞漸漸浮現
但是心情上的亢奮支撐著我,讓我可以繼續用5分速跑下去
離開銀座,過了築地本願寺,不再有需要折返的路線
接下來就是一路直達終點了
看著佃大橋長長的上坡,慶幸自己平常練習的路線上也要過橋
比賽後段遇到高低起伏的路線,也不至於害怕
不過這時候的心情是很矛盾的
一方面希望能夠趕快跑完,好好休息
又希望這麼棒的比賽經驗不要太快結束
但不論如何,隨著腳步不斷前進,終點也離我越來越近了
看著一個個倒數的里程牌,需要辛苦的時間也從25分、20分、15分一路遞減
http://i.imgur.com/RSW55Gl.jpg

http://i.imgur.com/3bno7wb.jpg

國旗哥 http://i.imgur.com/iQwvQvp.jpg

http://i.imgur.com/7iSQom6.jpg

最後兩公里內佈滿了攝影師,捕捉每一位跑者努力奮戰的鏡頭
http://i.imgur.com/3MO1Tym.jpg

http://i.imgur.com/24ZW5CT.jpg

http://i.imgur.com/2fILYpb.jpg

看著碩大的拱門矗立在眼前,最後直道終於來了!
跑完瞬間,百感交集,又是喜悅,又是感激
如果不是大會的用心安排,民眾的全心支持
我也不會有這麼好的體驗,跑出這麼好的成績!
http://r.tokyo42195.org/numberfile/81518.html
http://ppt.cc/Gbx6
過了終點後,馬上拿到一瓶運動飲料
接下來,大會也貼心的發給每人一個袋子
裡面放著完賽後贈送的物資,也方便我們收納後續發放的水果、瓶水等
接著,工作人員親手為我們掛上完賽獎牌,披上毛巾
手上空著的工作人員則不斷鼓掌,向我們說恭喜、辛苦了
一直持續到進入場館,領取寄物,掌聲和道賀聲還是不絕於耳
每一位完賽的選手都像是凱旋歸來的英雄
受到無比熱情的對待,感覺實在太棒了!
後記
不得不說,東京馬拉松能夠在短短幾年內
獲得參賽者一致的好評,甚至擠身世界六大馬
不是沒有道理的
動員了數不清的工作人員,為了參賽選手設想周到
加上比賽中熱烈的氣氛,讓每個參賽選手都樂在其中
不曉得還有哪項比賽能夠有相同的水準?
我也很慶幸,這次賽前的練習能夠完整
同時受到比賽氣氛的鼓勵,全程堅持到底
跑出比預期中好很多的成績,大破 PB
本來是希望將來能夠年年來參賽
後來想想,還是繼續往六大馬完成的目標邁進
我想,在挑戰六大馬及SUB 3的路上,如果遇到了瓶頸
我一定會回來東京,藉由東京馬拉松的神奇力量,幫助我突破難關!
感謝東京馬!
2016 倫敦馬,我來啦~~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Lydia
at 2015-03-04T01:45
at 2015-03-04T01:45

By Frederic
at 2015-03-04T10:04
at 2015-03-04T10:04

By Hazel
at 2015-03-04T18:23
at 2015-03-04T18:23

By Jake
at 2015-03-05T02:41
at 2015-03-05T02:41

By Belly
at 2015-03-05T11:00
at 2015-03-05T11:00

By Susan
at 2015-03-05T19:18
at 2015-03-05T19:18

By Sarah
at 2015-03-06T03:37
at 2015-03-06T03:37

By Michael
at 2015-03-06T11:55
at 2015-03-06T11:55

By William
at 2015-03-06T20:14
at 2015-03-06T20:14

By Erin
at 2015-03-07T04:33
at 2015-03-07T04:33

By Brianna
at 2015-03-07T12:51
at 2015-03-07T12:51

By Vanessa
at 2015-03-07T21:10
at 2015-03-07T21:10
Related Posts
他里霧馬拉松 全馬心得~~

By Cara
at 2015-03-03T14:09
at 2015-03-03T14:09
台中東豐綠色走廊輕鬆跑

By Tristan Cohan
at 2015-03-03T14:08
at 2015-03-03T14:08
2015他里霧馬拉松 半馬心得

By Victoria
at 2015-03-03T12:50
at 2015-03-03T12:50
關於Garmin APP的更新

By Olive
at 2015-03-03T12:07
at 2015-03-03T12:07
往夢想奔跑,再一次感動的2015東京馬拉松

By Lauren
at 2015-03-03T11:26
at 2015-03-03T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