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攖寧:《楞嚴經耳根圓通法門淺釋》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By Agatha
at 2018-01-16T04:26
at 2018-01-16T04:26
Table of Contents
出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012c090101e5b7.html
未排版,未校稿。
--
楞严经耳根圆通法门浅释
(此是未定之稿,不能发表)
陈撄宁
蒲团子:前段时间,看到网络上将此文部分内容公开,因为此稿的底本、版权在胡海牙老
师手里,老师从未答应公开此书。我从网络上见到此文,很奇怪,便问老师。老师说他不
知道。鉴于此,我便向老师申请了此书的版权,并收录于《稀见丹经续编》一书。刚才有
朋友发来一个书目,发现此书竟然在国内出版。我很怀疑此书的版权问题。所以,一,先
将此书内容公开网络;二,对此书的版权我准备与老师一道讨论善后事宜。
2012-09-26
弁言
此稿成于己丑秋季,当时为少数人研究《楞严经》中“返闻”工夫而作,初无公开发表之
意。后为陈叔平君所见,欲将此稿送登本刊,徵余同意未决。今春王元章君又欲携至南通
,刊印小册,分赠与人,奈原稿忘记放置何处,仓卒难以寻觅,故未及带去。盛君寿君在
某处听讲楞严,欲将此稿油印,散给一般到会听讲诸公,余恐引起别种误会,遂作罢论。
近日见沈敬仲君来寓,阅之数遍,极言:“此稿于学者有益,应公诸大众,勿任其埋没在
旧书堆中。”余谓:“浅释较各家注解不无异同,免惹是非之争。”沈谓:“学问上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何妨碍?况各家《楞严》注解,阐明教义与发挥玄谈者,堪称完
备,而工夫实际下手之法,皆未曾显说,今得此篇,以补其不足,正是学者所需要。”昨
晤陈叔平君,谈及此事,彼劝我将稿送《觉有情》登出,并言本刊编者常望来稿。余甚愧
久无以报命,遂不再坚持。
此稿外面传抄者,业已数起,恐其辗转流布,渐次失真,如能在月刊上发表,彼等抄本当
有所依据而改正其错误。因此将旧稿整理一遍。(此处未完)
楞严经耳根圆通法门浅释
从闻思修
闻是能闻之性,思是正念思维。思维与思想不同:思想是杂乱的,思维是单纯的;思想是
浮动的,思维是沉静的;思想是永远攀缘前境,不肯放弃的,思维是暂借前境,系心一处
,不久即须脱离的。所以禅家工夫,名曰“思维修”。
入三摩地
三摩地,是译音,不是译义。“三”字不作数目解,“地”字不作方所解。三摩地之义,
即是“定”。入三摩地,即是入定。但定之程度,有深浅不同,此处所谓定者,当超出四
禅定及四空定以上,而近乎首楞严三昧(三昧即是三摩地)。
闻思是禅,是修;三摩是定,是证。此二句经文,言由禅的工夫而得定的效果。从禅入定
,有修有证,此是总说,以后再分说。
初于闻中
初步下手,专从耳根能闻之功用上做起,不用其他眼、鼻、舌、身、意五根。
入流忘所
常人以耳闻声,都是把自己的觉性粘滞在耳根上,作为追求外面声尘之用,本经卷四所云
“浮根四尘,流逸奔声”是也。做禅定工夫,要反其道而行之。正当闻声的时候,只不过
闻到这个声音而已,对于声之大小长短,音之高低清浊,好听不好听,皆不去分别,听到
后来,连声音也忘了,各种杂念也都停止不起了,这样就叫做“忘所”。
觉性向外奔是出流,觉性向内反抟是入流,故曰入流忘所(强名为内,并非死守身内;虽
说是入,实无所入)。庄子所谓“心止于耳,心止于符”,其作用大同小异。但初步做工
夫,须选择几种声音而听之,不可随便乱听。
选择之条件如次:(一)声音平和无刺激性;(二)声音日夜相续不断;(三)声音前后
一律,没有变化;(四)近处没有别种声音扰乱。
要合于以上的条件,只有山岩前瀑布声,或山溪旁流泉声,久听可以使人入定。瀑布声要
远听,近则喧闹;流泉声要近听,远则不闻。故结茅蓬须在远近适宜处。若茅蓬左右无水
声者,可于室内放置大自鸣钟一座,用功时可听钟摆声,但嫌敲大报时之铜铃声颇有妨碍
,容易受惊,最好只开一边发条,将报时的发条作废,则钟摆虽动,而钟铃不矣。
尚有松树林中的松涛声,虽亦和平悦耳,但嫌其声大小断续,未能前后一律,故不十分合
用。
以上各法,乃余往年在山中实地试验之谈,非理想可比,如果依法做去,决定能够达到入
流忘所之境界。否则,这道门槛永无跨进之一日。若用虽种法门,亦未尝不可,但于返闻
没有关系。(皖南多山,松树林绵亘数里,微风鼓荡,如音乐声。余慕陶弘景故事,尝于
光绪末年往彼处松林中静坐,实验半月之久。听瀑布及流泉声,乃民国十年在九江庐山实
验多时,奈远近皆无适当之房屋可住,只能席地而坐,天雨则不能出门,遂于无办法中想
得一法,即听自鸣钟之法是也。有数次静坐,恰到好处时,被钟声打断,从头再做,颇费
工夫,后将敲打的发条停止不开,方免此弊。)
所入既寂
声所既忘,入流亦忘,于是外面声尘并内面工夫作用都忘了,此时只感觉一种静相。寂即
静也。静相虽比动相有幽闲之美,然静亦是病,不可永久死守在这个静上。
动静二相
静与动是相对的,是两边的,是比较出来的。如何是静?离动即是静,先动后不动即是静
,彼动此不动亦是静。
了然不生
有动才有静,无动即无静,动相既遣,静相亦难以独存。只要不去贪著,静相在某一时期
忽然消失,此时只剩得一个了然的境界。
“了然”二字,指耳根功能而言。做工夫先听到有声,这是动相;但因那个声音和平而不
刺激,所以听到后来,虽有声亦不觉其有声,这是静相;再到后来,耳根与声尘脱离关系
,心中既不散乱,亦不昏沉,耳根并不起有声无声之感,这就是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
由此再加工夫,渐渐向前增进。
闻所闻尽
闻是耳根,所闻是声尘。耳根虽与声尘脱离关系,但是闻性尚粘滞在耳根上,并未与耳根
脱离关系,虽已忘所,犹未忘能。须知根与尘亦是相对的,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自不能
永久的独存,只要不死守在了然的境界上,总有一个时期,闻性与耳根脱离,而能闻与所
闻俱尽矣。
是谁知道尽闻?就是自己的觉性知道。觉性粘滞在耳根上,叫做闻性,闻声;觉性粘滞在
眼根上,叫做见性,见色;觉性粘滞在鼻根上,叫作嗅性,嗅香;觉性粘滞在舌根上,叫
作尝性,尝味;觉性粘滞在身根上,叫作感性,感触;觉性粘滞在意根上,叫做辨性,辨
法。(身根在神经末梢,意根在神经总枢。)
尽闻不住
工夫做到尽闻(尽闻即是句“闻所闻尽”之意)的程度,觉性已与耳根脱离,同时亦暂与
其他诸根脱离,此时只剩得个觉在。这种境界虽好,但亦不可久住在上面,若住在觉上,
觉即是病。觉性本是一,分出则有六,收回仍是一。虽已由各处集中于一处,但嫌其尚困
陷于肉体之内,未能大而化之,故以为病。
觉所觉空
觉是能觉之观照,所觉是尽闻之境界。粗的能所虽除,细的能所俨然存在。“能”与“所
”是相对的。如果不住在尽闻上,则所觉之境界空,所既去了,能亦不立,于是能觉之观
照亦空,此时只剩得一个空在。设若心中知道有空,而住于空上,空亦是病。
空觉极圆
觉与空,并非不好,但觉要觉得究竟,空要空得彻底。觉不究竟,则是众生的明觉,而非
菩萨的慧觉;空不彻底,则是小乘的偏空,而非大乘的真空。
如何是慧觉?觉即是空,非觉外别有空。如何是真空?空即是觉,非空外别有觉。明觉未
尝不是觉,偏空未尝不是空,但嫌其滞于局部,而不圆满,必到慧觉真空之地步,方可称
为极圆。
空所空灭
有所空之境,必有能空之心。“能”与“所”对,“心”与“境”对,只要去了这一边,
那一边也就随之而去。学者证到空境之后,而又不住于空,则所空之境与能空之心俱灭矣
。
生灭既灭
凡是相对的,都不出生灭法。动与静对,动相虽去,静相犹存,耳根尚未离尘,此时须要
不住在静上,则动静二尘俱灭矣;尘与根对,声尘虽去,闻根犹存,觉性尚未离根,此时
须要不住在闻上,则根与尘俱灭矣;根与觉对,闻根虽脱,知觉犹存,本性尚未离觉,此
时须要不住在觉上,则觉与所觉俱灭矣;觉与空对,觉境虽遣,空境尚存,自性尚知有空
,此时须要不住在空上,则空与所空俱灭矣;一切俱灭,而又不住在灭上,方可谓生灭既
灭。
寂灭现前
有生有灭的叫做生灭,无生无灭的就是寂灭。凡是可以灭的境界,都将他一概灭却,最后
证得这个无始终、无内外的本体。因其本自无生,何处有灭?到此地步,方可谓寂灭现前
,又名为无生法忍。
以上几层工夫,步步前进,一步深似一步,须按着先后次序做去,不可躐等而求。自初步
“入流忘所”起,以后每逢变换一个境界,只以“不住”二字应付,即可通过,再向前进
;若住在上面,则难以进步。程度虽有浅深之不同,工夫却是先后一贯,并且要老老实实
的用功,丝毫不能取巧。
关于工夫先后浅深之程度,试用普通常识做为譬喻说明如后:
第一步 入流忘所 譬喻冰山推倒,碎为冰块。
第二步 了然不生 譬喻冰块消融,烊为清水。
第三步 闻所闻尽 譬喻清水蒸发,散为水汽。
第四步 觉所觉空 譬喻水汽化解,分为氢氧。
第五步 空所空灭 譬喻氢氧分子,析为原子。
第六步 寂灭现前 譬喻原子打破,变为能力。
大士有三十二应,十四种无畏,四不思议,皆归元以后之事。世人并未曾做这种归元工夫
,遂武断的斥为迷信,似非学者实事求是的态度。须知,佛法专重在破除迷信,迷信不破
,就根本不认识佛法,所有批评,皆未免隔靴搔痒。彼斥人为迷者,自己又何尝觉悟耶!
今试问彼自己身体从何而来?曰父母生的。问父母从何而来?曰祖父母生的。问祖父母从
何而来?曰人类始祖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问始祖从何而来?曰他种高等动物变的。问高等
运动从何而来?曰低等动物变的。问下等动物从何而来?曰原始细胞逐渐演进的。问原始
细胞从何而来?曰水中生的。问水从何而来?曰地球表面最初热气冷凝的。问地球从何而
来?曰太阳中由速转离心力分出来的。问太阳从何而来?曰星云星雾团结而成的。问星云
星雾从何而来?曰稀薄气体浓集而起的。问稀薄气体从何而来?曰太空中自然生出来的。
问太空从何而来?何故要从无中生有?追根究底,问到此处,则瞠目结舌,不能回答矣。
最后一个问题,若不能解决,就让你用尽知识,使尽聪明,还是堕在迷津,而未登觉岸。
假使不求之于佛学,无论世间何种科学、哲学,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若肯虚心研究佛学
,当可得到一点影响的认识、比量的觉悟。至于亲切的认识,现量的觉悟,全靠自己依法
用功,实修实证,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非念虑思想所能测度,说易固不易,说难亦不难
,在乎各人自己的根器。
附录问答
或问 初做工夫,要求进步,当然不可住在半途,但是到了最后一步进无可进、灭无可灭
的境界,是否能够常住?
答曰 不能常住。一者佛法上不容许,二者业习上不容许。因为大乘佛法都讲无所住,若
有所住,便不合大乘的修法。况且你就勉强要住,而你自己历劫以来的业识已成习惯,你
要收,他要放,你要入,他要出,定力胜不过业力,刹那间,你的觉性又奔逸到六根门头
上来了。工夫浅的,一奔就要和外尘相接触,如劣马脱缰,滑车下坡,不到尽头不止;工
夫加深以后,虽仍旧奔逸,但有时亦可半途停止在“了然不生”的境界上,此时若挽得住
,又可多延长些时间;工夫再深,奔逸的历程更短,或者在“闻所闻尽”的境界上就挽住
了。
或问 挽住之后如何?
答曰 若不能再向前进,定力难以维持长久,稍微放松,便立刻趣外奔逸,逐尘而出。
或问 既然如此,工夫岂不是白做吗?
答曰 不是白做。你做一遍有一遍的效力。初次做到那个地步,虽不能常住,路程总算经
过,境界总算认得,下次再去时,总比上次要熟悉一点。
或问 下次再到时,能常住否?
答曰 仍不可能。
或问 既然不能常住,又何必再去呢?
答曰 这句话不是有大志、有决心做工夫的人所应该说的。请看世间各种技艺,如拳术、
戏剧、音乐、书画、琴棋等类,就让你是天才,一回两回就学得好吗?纵然他是愚笨,只
要肯拼用十年廿年苦功,你敢说他永远学不会吗?这条路你若是走过几千百次,已经走得
烂熟,那个目的地又被你认得十分真切,业力渐渐销除,定力渐渐增长,到了相当时期,
自然能够常住。
或问 常住岂不又违背佛法吗?
答曰 起心作意,勉强要住,佛法虽不容许;任运无为,安稳而住,在佛法上是讲得通。
否则,本经如何有十住十地之位次,他经如何有“阿鞞跋致”之名称?“阿鞞跋致”译为
“不退转”,既不退转,岂非常住?又各经中多说“无生法忍”,亦是安住于无生之理体
而不动之义。
或问 证到这个寂灭的境界,有什么好处?
答曰 小乘工夫,到此境界,即可灭识归尽,脱离三界轮回,永不再来受苦;大乘工夫,
到此境界,即可转识成智,体上起用,广度众生,圆成佛果。
或问 既然有这许多好处,为什么现代学佛的人不做这种工夫?
答曰 他们避难就易,皆走到念佛生西一条路上去了。
或问 避难就易,按事理本应该如此做法,为什么我们偏要舍易图难呢?
答曰 事在人为,说难说易,皆非确论。
实际上,观音大士专从耳根圆照三昧,与势至菩萨兼摄六根、净念相继乃同等的作用,两
种法门并无难易差别。这件事要看学人前生的根基如何,若是念佛的根基,则宜于净土法
门;若是坐禅的根基,则宜于反闻法门。所谓轻车熟路,顺水行舟,事半而功倍。设所取
法门,不适合机宜,则事倍而功半,甚至于不能接受。
又如某人前生做过仙道工夫者,今生对于净土法门,必格格不入;而于禅定法门,虽不大
欢迎,却有几分接近。像这种人,即不必勉教他念佛,纵然说得舌敝唇焦,亦无济于事,
只有观世音菩萨之反闻法、周利槃特迦之调出入息法、孙陀罗难陀之观鼻端白法,尚属契
机。所以本经中文殊菩萨说偈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反闻用耳根,调息用
鼻根,观息用眼根,仙道初下手时,亦有这一类的法门。)
再者,世人说念佛最易,皆指口中念诵佛号一事而言,若要念到心口一如,现前亲证念佛
三昧,未必敢说是易。况且势至念佛,要兼摄六根;观音反闻,仅摄一根。虽说“六结不
同,一巾所造”,六即是一,六不嫌多;“一处休复,六用不成”,一即是六,一不嫌少
。亦不只难易相等而已,何尝有此难彼易之分?
假使我们用反闻之法,仅用耳朵听听声音,不求以后的进步,我说比较念佛更易。因为念
佛尚要开口动舌,反闻连口舌都不要动,更觉得省事。所以说事在人为,难易皆非确论。
或问 虽说反闻与念佛两种法门,难易相等,我仍旧抱定念佛宗旨,永不改变,你看如何
?
答曰 能有这样定见最好,但要晓得诸经所谓念佛,都是指心中忆念而言,世人以口中诵
念为念佛,恐不合经旨。《弥陀经》上虽有执持名号之说,但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方可
得往生,仍是注重在心的作用,修净土者不可不知此义。请勿忘记《弥陀经》上“一心不
乱”那句最重要的训诫,将来临命终时,方不至于失望。
或问 《观无量寿佛经》言,五逆十恶之人,临命终时,十念即可往生。像这种人,平日
未尝念佛,更谈不到一心不乱。既然一样的往生,我们何必如此苦干?
答曰 十念往生,事或有之,但居极少数。他自己平日既无把握,外人又不敢保证,冒险
侥幸,知者不为。我们应取稳妥可靠的办法,才是正办。如果能够做到一小时的一心不乱
,在平日早有把握,决定可以自信而无疑惑,何至于等到临危顷刻之间张皇失措?
或问 念佛不难,若要一心不乱,确是难事,如何能做到呢?
答曰 要求一日、二日以至四、五、六、七日一心不乱,大难大难。若求一秒钟至七秒钟
一心不乱,人人都可以做到,以后逐渐增加上去,由一分钟至七分钟,亦非难事。能得几
分钟,就不怕没有一小时;能得一小时的一心不乱,大功告成矣。
或问 经中只言一日至七日,未见有一小时之说。一小时比较一日,相差太远,如何能说
成功?
答曰 普通念佛之人,未能离俗,充乎其量,只可以做到这样地步,已算是难能可贵了。
若要做到一日至七日,必须抛弃家庭,脱离社会,在山林寂静之外,专修念佛三昧,礼拜
、持名、观想、禅定,轮流做去,继续不断,方有希望,谈何容易?果真做到,已是上品
资格,往生与否,自不成问题。一小时一心不乱,虽比不上一日至七日,但可望中品往生
,故认为成功。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012c090101e5b7.html
未排版,未校稿。
--
楞严经耳根圆通法门浅释
(此是未定之稿,不能发表)
陈撄宁
蒲团子:前段时间,看到网络上将此文部分内容公开,因为此稿的底本、版权在胡海牙老
师手里,老师从未答应公开此书。我从网络上见到此文,很奇怪,便问老师。老师说他不
知道。鉴于此,我便向老师申请了此书的版权,并收录于《稀见丹经续编》一书。刚才有
朋友发来一个书目,发现此书竟然在国内出版。我很怀疑此书的版权问题。所以,一,先
将此书内容公开网络;二,对此书的版权我准备与老师一道讨论善后事宜。
2012-09-26
弁言
此稿成于己丑秋季,当时为少数人研究《楞严经》中“返闻”工夫而作,初无公开发表之
意。后为陈叔平君所见,欲将此稿送登本刊,徵余同意未决。今春王元章君又欲携至南通
,刊印小册,分赠与人,奈原稿忘记放置何处,仓卒难以寻觅,故未及带去。盛君寿君在
某处听讲楞严,欲将此稿油印,散给一般到会听讲诸公,余恐引起别种误会,遂作罢论。
近日见沈敬仲君来寓,阅之数遍,极言:“此稿于学者有益,应公诸大众,勿任其埋没在
旧书堆中。”余谓:“浅释较各家注解不无异同,免惹是非之争。”沈谓:“学问上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何妨碍?况各家《楞严》注解,阐明教义与发挥玄谈者,堪称完
备,而工夫实际下手之法,皆未曾显说,今得此篇,以补其不足,正是学者所需要。”昨
晤陈叔平君,谈及此事,彼劝我将稿送《觉有情》登出,并言本刊编者常望来稿。余甚愧
久无以报命,遂不再坚持。
此稿外面传抄者,业已数起,恐其辗转流布,渐次失真,如能在月刊上发表,彼等抄本当
有所依据而改正其错误。因此将旧稿整理一遍。(此处未完)
楞严经耳根圆通法门浅释
从闻思修
闻是能闻之性,思是正念思维。思维与思想不同:思想是杂乱的,思维是单纯的;思想是
浮动的,思维是沉静的;思想是永远攀缘前境,不肯放弃的,思维是暂借前境,系心一处
,不久即须脱离的。所以禅家工夫,名曰“思维修”。
入三摩地
三摩地,是译音,不是译义。“三”字不作数目解,“地”字不作方所解。三摩地之义,
即是“定”。入三摩地,即是入定。但定之程度,有深浅不同,此处所谓定者,当超出四
禅定及四空定以上,而近乎首楞严三昧(三昧即是三摩地)。
闻思是禅,是修;三摩是定,是证。此二句经文,言由禅的工夫而得定的效果。从禅入定
,有修有证,此是总说,以后再分说。
初于闻中
初步下手,专从耳根能闻之功用上做起,不用其他眼、鼻、舌、身、意五根。
入流忘所
常人以耳闻声,都是把自己的觉性粘滞在耳根上,作为追求外面声尘之用,本经卷四所云
“浮根四尘,流逸奔声”是也。做禅定工夫,要反其道而行之。正当闻声的时候,只不过
闻到这个声音而已,对于声之大小长短,音之高低清浊,好听不好听,皆不去分别,听到
后来,连声音也忘了,各种杂念也都停止不起了,这样就叫做“忘所”。
觉性向外奔是出流,觉性向内反抟是入流,故曰入流忘所(强名为内,并非死守身内;虽
说是入,实无所入)。庄子所谓“心止于耳,心止于符”,其作用大同小异。但初步做工
夫,须选择几种声音而听之,不可随便乱听。
选择之条件如次:(一)声音平和无刺激性;(二)声音日夜相续不断;(三)声音前后
一律,没有变化;(四)近处没有别种声音扰乱。
要合于以上的条件,只有山岩前瀑布声,或山溪旁流泉声,久听可以使人入定。瀑布声要
远听,近则喧闹;流泉声要近听,远则不闻。故结茅蓬须在远近适宜处。若茅蓬左右无水
声者,可于室内放置大自鸣钟一座,用功时可听钟摆声,但嫌敲大报时之铜铃声颇有妨碍
,容易受惊,最好只开一边发条,将报时的发条作废,则钟摆虽动,而钟铃不矣。
尚有松树林中的松涛声,虽亦和平悦耳,但嫌其声大小断续,未能前后一律,故不十分合
用。
以上各法,乃余往年在山中实地试验之谈,非理想可比,如果依法做去,决定能够达到入
流忘所之境界。否则,这道门槛永无跨进之一日。若用虽种法门,亦未尝不可,但于返闻
没有关系。(皖南多山,松树林绵亘数里,微风鼓荡,如音乐声。余慕陶弘景故事,尝于
光绪末年往彼处松林中静坐,实验半月之久。听瀑布及流泉声,乃民国十年在九江庐山实
验多时,奈远近皆无适当之房屋可住,只能席地而坐,天雨则不能出门,遂于无办法中想
得一法,即听自鸣钟之法是也。有数次静坐,恰到好处时,被钟声打断,从头再做,颇费
工夫,后将敲打的发条停止不开,方免此弊。)
所入既寂
声所既忘,入流亦忘,于是外面声尘并内面工夫作用都忘了,此时只感觉一种静相。寂即
静也。静相虽比动相有幽闲之美,然静亦是病,不可永久死守在这个静上。
动静二相
静与动是相对的,是两边的,是比较出来的。如何是静?离动即是静,先动后不动即是静
,彼动此不动亦是静。
了然不生
有动才有静,无动即无静,动相既遣,静相亦难以独存。只要不去贪著,静相在某一时期
忽然消失,此时只剩得一个了然的境界。
“了然”二字,指耳根功能而言。做工夫先听到有声,这是动相;但因那个声音和平而不
刺激,所以听到后来,虽有声亦不觉其有声,这是静相;再到后来,耳根与声尘脱离关系
,心中既不散乱,亦不昏沉,耳根并不起有声无声之感,这就是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
由此再加工夫,渐渐向前增进。
闻所闻尽
闻是耳根,所闻是声尘。耳根虽与声尘脱离关系,但是闻性尚粘滞在耳根上,并未与耳根
脱离关系,虽已忘所,犹未忘能。须知根与尘亦是相对的,尘既不缘,根无所偶,自不能
永久的独存,只要不死守在了然的境界上,总有一个时期,闻性与耳根脱离,而能闻与所
闻俱尽矣。
是谁知道尽闻?就是自己的觉性知道。觉性粘滞在耳根上,叫做闻性,闻声;觉性粘滞在
眼根上,叫做见性,见色;觉性粘滞在鼻根上,叫作嗅性,嗅香;觉性粘滞在舌根上,叫
作尝性,尝味;觉性粘滞在身根上,叫作感性,感触;觉性粘滞在意根上,叫做辨性,辨
法。(身根在神经末梢,意根在神经总枢。)
尽闻不住
工夫做到尽闻(尽闻即是句“闻所闻尽”之意)的程度,觉性已与耳根脱离,同时亦暂与
其他诸根脱离,此时只剩得个觉在。这种境界虽好,但亦不可久住在上面,若住在觉上,
觉即是病。觉性本是一,分出则有六,收回仍是一。虽已由各处集中于一处,但嫌其尚困
陷于肉体之内,未能大而化之,故以为病。
觉所觉空
觉是能觉之观照,所觉是尽闻之境界。粗的能所虽除,细的能所俨然存在。“能”与“所
”是相对的。如果不住在尽闻上,则所觉之境界空,所既去了,能亦不立,于是能觉之观
照亦空,此时只剩得一个空在。设若心中知道有空,而住于空上,空亦是病。
空觉极圆
觉与空,并非不好,但觉要觉得究竟,空要空得彻底。觉不究竟,则是众生的明觉,而非
菩萨的慧觉;空不彻底,则是小乘的偏空,而非大乘的真空。
如何是慧觉?觉即是空,非觉外别有空。如何是真空?空即是觉,非空外别有觉。明觉未
尝不是觉,偏空未尝不是空,但嫌其滞于局部,而不圆满,必到慧觉真空之地步,方可称
为极圆。
空所空灭
有所空之境,必有能空之心。“能”与“所”对,“心”与“境”对,只要去了这一边,
那一边也就随之而去。学者证到空境之后,而又不住于空,则所空之境与能空之心俱灭矣
。
生灭既灭
凡是相对的,都不出生灭法。动与静对,动相虽去,静相犹存,耳根尚未离尘,此时须要
不住在静上,则动静二尘俱灭矣;尘与根对,声尘虽去,闻根犹存,觉性尚未离根,此时
须要不住在闻上,则根与尘俱灭矣;根与觉对,闻根虽脱,知觉犹存,本性尚未离觉,此
时须要不住在觉上,则觉与所觉俱灭矣;觉与空对,觉境虽遣,空境尚存,自性尚知有空
,此时须要不住在空上,则空与所空俱灭矣;一切俱灭,而又不住在灭上,方可谓生灭既
灭。
寂灭现前
有生有灭的叫做生灭,无生无灭的就是寂灭。凡是可以灭的境界,都将他一概灭却,最后
证得这个无始终、无内外的本体。因其本自无生,何处有灭?到此地步,方可谓寂灭现前
,又名为无生法忍。
以上几层工夫,步步前进,一步深似一步,须按着先后次序做去,不可躐等而求。自初步
“入流忘所”起,以后每逢变换一个境界,只以“不住”二字应付,即可通过,再向前进
;若住在上面,则难以进步。程度虽有浅深之不同,工夫却是先后一贯,并且要老老实实
的用功,丝毫不能取巧。
关于工夫先后浅深之程度,试用普通常识做为譬喻说明如后:
第一步 入流忘所 譬喻冰山推倒,碎为冰块。
第二步 了然不生 譬喻冰块消融,烊为清水。
第三步 闻所闻尽 譬喻清水蒸发,散为水汽。
第四步 觉所觉空 譬喻水汽化解,分为氢氧。
第五步 空所空灭 譬喻氢氧分子,析为原子。
第六步 寂灭现前 譬喻原子打破,变为能力。
大士有三十二应,十四种无畏,四不思议,皆归元以后之事。世人并未曾做这种归元工夫
,遂武断的斥为迷信,似非学者实事求是的态度。须知,佛法专重在破除迷信,迷信不破
,就根本不认识佛法,所有批评,皆未免隔靴搔痒。彼斥人为迷者,自己又何尝觉悟耶!
今试问彼自己身体从何而来?曰父母生的。问父母从何而来?曰祖父母生的。问祖父母从
何而来?曰人类始祖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问始祖从何而来?曰他种高等动物变的。问高等
运动从何而来?曰低等动物变的。问下等动物从何而来?曰原始细胞逐渐演进的。问原始
细胞从何而来?曰水中生的。问水从何而来?曰地球表面最初热气冷凝的。问地球从何而
来?曰太阳中由速转离心力分出来的。问太阳从何而来?曰星云星雾团结而成的。问星云
星雾从何而来?曰稀薄气体浓集而起的。问稀薄气体从何而来?曰太空中自然生出来的。
问太空从何而来?何故要从无中生有?追根究底,问到此处,则瞠目结舌,不能回答矣。
最后一个问题,若不能解决,就让你用尽知识,使尽聪明,还是堕在迷津,而未登觉岸。
假使不求之于佛学,无论世间何种科学、哲学,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若肯虚心研究佛学
,当可得到一点影响的认识、比量的觉悟。至于亲切的认识,现量的觉悟,全靠自己依法
用功,实修实证,非语言文字所能形容,非念虑思想所能测度,说易固不易,说难亦不难
,在乎各人自己的根器。
附录问答
或问 初做工夫,要求进步,当然不可住在半途,但是到了最后一步进无可进、灭无可灭
的境界,是否能够常住?
答曰 不能常住。一者佛法上不容许,二者业习上不容许。因为大乘佛法都讲无所住,若
有所住,便不合大乘的修法。况且你就勉强要住,而你自己历劫以来的业识已成习惯,你
要收,他要放,你要入,他要出,定力胜不过业力,刹那间,你的觉性又奔逸到六根门头
上来了。工夫浅的,一奔就要和外尘相接触,如劣马脱缰,滑车下坡,不到尽头不止;工
夫加深以后,虽仍旧奔逸,但有时亦可半途停止在“了然不生”的境界上,此时若挽得住
,又可多延长些时间;工夫再深,奔逸的历程更短,或者在“闻所闻尽”的境界上就挽住
了。
或问 挽住之后如何?
答曰 若不能再向前进,定力难以维持长久,稍微放松,便立刻趣外奔逸,逐尘而出。
或问 既然如此,工夫岂不是白做吗?
答曰 不是白做。你做一遍有一遍的效力。初次做到那个地步,虽不能常住,路程总算经
过,境界总算认得,下次再去时,总比上次要熟悉一点。
或问 下次再到时,能常住否?
答曰 仍不可能。
或问 既然不能常住,又何必再去呢?
答曰 这句话不是有大志、有决心做工夫的人所应该说的。请看世间各种技艺,如拳术、
戏剧、音乐、书画、琴棋等类,就让你是天才,一回两回就学得好吗?纵然他是愚笨,只
要肯拼用十年廿年苦功,你敢说他永远学不会吗?这条路你若是走过几千百次,已经走得
烂熟,那个目的地又被你认得十分真切,业力渐渐销除,定力渐渐增长,到了相当时期,
自然能够常住。
或问 常住岂不又违背佛法吗?
答曰 起心作意,勉强要住,佛法虽不容许;任运无为,安稳而住,在佛法上是讲得通。
否则,本经如何有十住十地之位次,他经如何有“阿鞞跋致”之名称?“阿鞞跋致”译为
“不退转”,既不退转,岂非常住?又各经中多说“无生法忍”,亦是安住于无生之理体
而不动之义。
或问 证到这个寂灭的境界,有什么好处?
答曰 小乘工夫,到此境界,即可灭识归尽,脱离三界轮回,永不再来受苦;大乘工夫,
到此境界,即可转识成智,体上起用,广度众生,圆成佛果。
或问 既然有这许多好处,为什么现代学佛的人不做这种工夫?
答曰 他们避难就易,皆走到念佛生西一条路上去了。
或问 避难就易,按事理本应该如此做法,为什么我们偏要舍易图难呢?
答曰 事在人为,说难说易,皆非确论。
实际上,观音大士专从耳根圆照三昧,与势至菩萨兼摄六根、净念相继乃同等的作用,两
种法门并无难易差别。这件事要看学人前生的根基如何,若是念佛的根基,则宜于净土法
门;若是坐禅的根基,则宜于反闻法门。所谓轻车熟路,顺水行舟,事半而功倍。设所取
法门,不适合机宜,则事倍而功半,甚至于不能接受。
又如某人前生做过仙道工夫者,今生对于净土法门,必格格不入;而于禅定法门,虽不大
欢迎,却有几分接近。像这种人,即不必勉教他念佛,纵然说得舌敝唇焦,亦无济于事,
只有观世音菩萨之反闻法、周利槃特迦之调出入息法、孙陀罗难陀之观鼻端白法,尚属契
机。所以本经中文殊菩萨说偈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反闻用耳根,调息用
鼻根,观息用眼根,仙道初下手时,亦有这一类的法门。)
再者,世人说念佛最易,皆指口中念诵佛号一事而言,若要念到心口一如,现前亲证念佛
三昧,未必敢说是易。况且势至念佛,要兼摄六根;观音反闻,仅摄一根。虽说“六结不
同,一巾所造”,六即是一,六不嫌多;“一处休复,六用不成”,一即是六,一不嫌少
。亦不只难易相等而已,何尝有此难彼易之分?
假使我们用反闻之法,仅用耳朵听听声音,不求以后的进步,我说比较念佛更易。因为念
佛尚要开口动舌,反闻连口舌都不要动,更觉得省事。所以说事在人为,难易皆非确论。
或问 虽说反闻与念佛两种法门,难易相等,我仍旧抱定念佛宗旨,永不改变,你看如何
?
答曰 能有这样定见最好,但要晓得诸经所谓念佛,都是指心中忆念而言,世人以口中诵
念为念佛,恐不合经旨。《弥陀经》上虽有执持名号之说,但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方可
得往生,仍是注重在心的作用,修净土者不可不知此义。请勿忘记《弥陀经》上“一心不
乱”那句最重要的训诫,将来临命终时,方不至于失望。
或问 《观无量寿佛经》言,五逆十恶之人,临命终时,十念即可往生。像这种人,平日
未尝念佛,更谈不到一心不乱。既然一样的往生,我们何必如此苦干?
答曰 十念往生,事或有之,但居极少数。他自己平日既无把握,外人又不敢保证,冒险
侥幸,知者不为。我们应取稳妥可靠的办法,才是正办。如果能够做到一小时的一心不乱
,在平日早有把握,决定可以自信而无疑惑,何至于等到临危顷刻之间张皇失措?
或问 念佛不难,若要一心不乱,确是难事,如何能做到呢?
答曰 要求一日、二日以至四、五、六、七日一心不乱,大难大难。若求一秒钟至七秒钟
一心不乱,人人都可以做到,以后逐渐增加上去,由一分钟至七分钟,亦非难事。能得几
分钟,就不怕没有一小时;能得一小时的一心不乱,大功告成矣。
或问 经中只言一日至七日,未见有一小时之说。一小时比较一日,相差太远,如何能说
成功?
答曰 普通念佛之人,未能离俗,充乎其量,只可以做到这样地步,已算是难能可贵了。
若要做到一日至七日,必须抛弃家庭,脱离社会,在山林寂静之外,专修念佛三昧,礼拜
、持名、观想、禅定,轮流做去,继续不断,方有希望,谈何容易?果真做到,已是上品
资格,往生与否,自不成问题。一小时一心不乱,虽比不上一日至七日,但可望中品往生
,故认为成功。
--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By Catherine
at 2018-01-20T17:08
at 2018-01-20T17:08
By Lucy
at 2018-01-25T05:49
at 2018-01-25T05:49
Related Posts
靜坐的一些現象
By Necoo
at 2018-01-15T10:27
at 2018-01-15T10:27
請問順為人逆為仙 是指任督逆轉還是別的
By Emma
at 2017-12-22T11:42
at 2017-12-22T11:42
請問收功揉腹
By Faithe
at 2017-12-12T10:33
at 2017-12-12T10:33
打坐、禪定看到神佛?
By Irma
at 2017-12-11T00:44
at 2017-12-11T00:44
請問行房後不能靜坐嗎?請問要隔多久
By Erin
at 2017-11-24T19:50
at 2017-11-24T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