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NIKE球鞋ZOOM氣墊的配置 - 籃球

By Edward Lewis
at 2010-11-14T03:28
at 2010-11-14T03:2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OOAAA (OA)》之銘言:
: 本來是發在shoes板
: 但後來怕沒人回所以來這邊問看看
: 因為這裡應該有很多人都有穿過ZIKE ZOOM系列的鞋子
: 鞋子穿來穿去個人還是比較喜歡NIKE ZOOM系列的
: 但是最近才發現原來ZOOM也是有分前後腳掌的= =
: ZK4、5好像就是在後腳掌
: KD2就是在前腳掌
: 小的最近想買新球鞋,想買NIKE ZOOM系列的
: 不知道他在前後腳掌的配置會有什麼樣的差異?
: 大家穿起來的感覺有什麼差嗎?
: 另外~請問現在有全腳掌ZOOM的球鞋嗎?
小弟雞婆的回個文好了
希望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呼喚愛豆大神~~)
小弟個人經驗以nike為主
adidas很少穿且adidas的鞋是以發泡材質(adiPRENE、adiPRENE⊕)
或是結構性(bounce、formotion)為主要避震配置所以不討論
我穿過的有
1.前zoom後air max(air penny3)
2.前後zoom(AJ13 retro、AJ14 retro、2k4、2k5、zk1、zk5、bb3)
3.前lunar lite後zoom(hyperdunk)
4.全掌zoom(AJ12 retro)
5.全掌air(AJ7 retro)
其他配置如shox、air max、air max 360等則沒有穿過的經驗
這就要請板上各位先進分享了
我偏好順序前lunar lite後zoom->前後zoom->前zoom後air max->全掌zoom->全掌air
我的打法偏後衛需要較多的跑動、啟動加速的動作
因此看重鞋子的反應性、場地感
小弟覺得吸震好相對也會吃掉第一步的力氣
所以前掌我喜歡較硬的配置
排第一名的lunar lite其實是種發泡材質
個人很喜歡它很有韌性的避震感
其次是Q彈的zoom air接著才是較軟的air sole
至於後跟的部份影響跑動不大(大家跑步都以前腳掌著地為主吧)
不過吸震能力對於後跟落地時的舒適度來說就有差了
但是小弟的身材還有打法對於這方面的要求不高
所以還是以輕量的zoom air為首選
這邊提出較常見的全掌zoom和前後zoom來討論
個人覺得全掌zoom由於氣墊體積較大的緣故
踩下去凹陷的感覺較明顯
例如AJ12 retro就有點太軟
雖然還是會回彈不會像全掌air般把力量吸掉
但總會有種慢半拍的感覺
相對的前後zoom的感覺就明快多了
最後
鞋子不一定是要氣墊才有避震
其實一般的發泡材質就有不輸氣墊的舒適性及反應性(甚至更勝)
不過缺點就是耐用性較差了
當發泡材質內的空隙被壓扁
就會覺得變硬不好穿了
以上是小弟一些淺見
當作個野人獻曝
還請各位專家不吝指教
--
: 本來是發在shoes板
: 但後來怕沒人回所以來這邊問看看
: 因為這裡應該有很多人都有穿過ZIKE ZOOM系列的鞋子
: 鞋子穿來穿去個人還是比較喜歡NIKE ZOOM系列的
: 但是最近才發現原來ZOOM也是有分前後腳掌的= =
: ZK4、5好像就是在後腳掌
: KD2就是在前腳掌
: 小的最近想買新球鞋,想買NIKE ZOOM系列的
: 不知道他在前後腳掌的配置會有什麼樣的差異?
: 大家穿起來的感覺有什麼差嗎?
: 另外~請問現在有全腳掌ZOOM的球鞋嗎?
小弟雞婆的回個文好了
希望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呼喚愛豆大神~~)
小弟個人經驗以nike為主
adidas很少穿且adidas的鞋是以發泡材質(adiPRENE、adiPRENE⊕)
或是結構性(bounce、formotion)為主要避震配置所以不討論
我穿過的有
1.前zoom後air max(air penny3)
2.前後zoom(AJ13 retro、AJ14 retro、2k4、2k5、zk1、zk5、bb3)
3.前lunar lite後zoom(hyperdunk)
4.全掌zoom(AJ12 retro)
5.全掌air(AJ7 retro)
其他配置如shox、air max、air max 360等則沒有穿過的經驗
這就要請板上各位先進分享了
我偏好順序前lunar lite後zoom->前後zoom->前zoom後air max->全掌zoom->全掌air
我的打法偏後衛需要較多的跑動、啟動加速的動作
因此看重鞋子的反應性、場地感
小弟覺得吸震好相對也會吃掉第一步的力氣
所以前掌我喜歡較硬的配置
排第一名的lunar lite其實是種發泡材質
個人很喜歡它很有韌性的避震感
其次是Q彈的zoom air接著才是較軟的air sole
至於後跟的部份影響跑動不大(大家跑步都以前腳掌著地為主吧)
不過吸震能力對於後跟落地時的舒適度來說就有差了
但是小弟的身材還有打法對於這方面的要求不高
所以還是以輕量的zoom air為首選
這邊提出較常見的全掌zoom和前後zoom來討論
個人覺得全掌zoom由於氣墊體積較大的緣故
踩下去凹陷的感覺較明顯
例如AJ12 retro就有點太軟
雖然還是會回彈不會像全掌air般把力量吸掉
但總會有種慢半拍的感覺
相對的前後zoom的感覺就明快多了
最後
鞋子不一定是要氣墊才有避震
其實一般的發泡材質就有不輸氣墊的舒適性及反應性(甚至更勝)
不過缺點就是耐用性較差了
當發泡材質內的空隙被壓扁
就會覺得變硬不好穿了
以上是小弟一些淺見
當作個野人獻曝
還請各位專家不吝指教
--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By Rachel
at 2010-11-16T07:07
at 2010-11-16T07:07

By Zenobia
at 2010-11-20T06:27
at 2010-11-20T06:27

By Harry
at 2010-11-21T00:42
at 2010-11-21T00:42

By Kyle
at 2010-11-21T03:25
at 2010-11-21T03:25

By Andrew
at 2010-11-25T06:43
at 2010-11-25T06:43

By William
at 2010-11-27T20:32
at 2010-11-27T20:32

By Irma
at 2010-11-28T10:53
at 2010-11-28T10:53

By Cara
at 2010-12-01T22:02
at 2010-12-01T22:02

By Elma
at 2010-12-03T16:39
at 2010-12-03T16:39

By Joseph
at 2010-12-06T08:50
at 2010-12-06T08:50

By Elma
at 2010-12-10T02:39
at 2010-12-10T02:39

By Tracy
at 2010-12-14T15:16
at 2010-12-14T15:16

By Ivy
at 2010-12-17T01:52
at 2010-12-17T01:52

By Jessica
at 2010-12-21T00:46
at 2010-12-21T00:46

By Kyle
at 2010-12-21T11:56
at 2010-12-21T11:56

By Hedda
at 2010-12-22T00:10
at 2010-12-22T00:10

By Anthony
at 2010-12-24T20:26
at 2010-12-24T20:26

By Odelette
at 2010-12-27T03:12
at 2010-12-27T03:12

By Una
at 2010-12-30T00:21
at 2010-12-30T00:21

By Isla
at 2010-12-30T17:24
at 2010-12-30T17:24

By Hedy
at 2011-01-02T04:13
at 2011-01-02T04:13
Related Posts
不被尊重的隊長?

By Ursula
at 2010-11-14T02:12
at 2010-11-14T02:12
關於這個籃下腳步

By Xanthe
at 2010-11-14T01:56
at 2010-11-14T01:56
實力

By Agatha
at 2010-11-14T01:21
at 2010-11-14T01:21
剩三分之一的韌帶如何打球

By Bennie
at 2010-11-14T00:51
at 2010-11-14T00:51
我現在國二還會再衝高嗎

By Donna
at 2010-11-14T00:00
at 2010-11-14T00:00
我爸169 我媽149
我小五到小六一年長高了10cm左右
小六到國一下 一年只長ㄌ5cm左右
我現在國二
幾乎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