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安與氣脈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By Yedda
at 2010-03-28T15:58
at 2010-03-28T15:5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jerrygp (巧)》之銘言:
: 標題: Re: [轉載] 輕安與氣脈
: 時間: Tue Mar 23 18:58:29 2010
:
: 以下節錄上一篇文章內容(如果有斷章取義的情形請告知 定當修正)
: 既然討論到 意念跟氣、以意導氣 的部份 在下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參考囉
:
: 如同宜蘭大所提 意到氣到......在體外 如此
: 為什麼在體內就不行???誰規定在體內以意導氣就一定要把路徑想的清清楚楚呢?
: 試想 平常也都沒下意念告訴身上的氣要怎麼走 他還是循著正道自己走
: 在者 對於氣比較敏感的版友或許有經驗......
: 將意念集中在身體A處 會有反應(發熱或脹或其他) 接著轉往B處同樣有反應
: 氣 不是從A到B了嗎? 他有移動了 但是你並沒有告訴氣要怎麼走 對吧......
: 誰規定練意念功法 一定要告訴氣走哪條路徑(經脈)......
: 所以 以意導氣 要十分了解路徑 要告訴他路徑 看來是不用的吧......
你平時不練功也氣機在運行,那也要你時時告訴它才會運行嗎?
不必吧?
: 故 如果用這說法來說練意念功法危險的 是不是有問題呢? ^^
用意念的功法,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麼?
如果是指後天思慮之識神的定義的話,那未必。
我也說的很清楚了,用意念在身體上從事什麼以意導氣之類的,
如果有清幽並沒人干擾的環境、由有經驗的明師指點,那都還好,起
碼不是瞎修盲練。只怕有的人是看書或看資料就自己練起來了,因為
一開始沒啥功力,也不會有太大弊端,等時間一久,真能引動氣機,
又無法掌握要訣,就會出事了。
就以呼吸法為例,說難也不難,但一開始就出點小偏差的,也大
有人在。
: 既然宜蘭大你也知道各家手法不同 你不練、說真的也不懂意念功法
: 為什麼要去說這類練法形容得像洪水猛獸一般
持咒持聖號也算是用後天思慮之識神的方法吧?
這一堆人在練的,其實也還好吧?
: 在者 我有個疑問 那練 積氣類型功法 的人 是如何聚能量(氣)呢?
: 如何把身體的能量由各條經脈或外界聚到某個位置呢~~~
: 或者發氣 以宜蘭大文字的說法是從身體發出 意到氣到 到達想要的位置
: 那身體的氣又是怎麼走 以宜蘭大的說法 不知道的話這樣豈不是也很危險
很簡單啊!再重覆一次,你平時不必用意念,氣機還不是自然在運
行。
以我自己為例,以前用參道法,天天想著道,也時時想著道,久而
久之,也不必靜坐,也不必練功,日子久了,身體自然累積一堆陽氣,
靜坐一把心念集中,這陽氣就去衝關了,因為不了解此種現象,而造成
我後來不敢靜坐,還不是一樣在睡夢中自行衝關。(只是我並不鼓勵別
人也這麼練就是了,因為一來那是自悟……當下由於也不了解發生了什
麼事,但當時也對我造成一些困擾就是了。二來雖然也可以找此類相似
方法的老師教導,但以現在社會型態來說,除非是遠離紅塵,否則會干
擾到日常的作息。)
: 然後 自己提出要做實驗 然後又接著說這樣的實驗根本不可能做到
: 這跟某七粒說 我會分身 但是你們看不到 有什麼不同呢?
: 以你之前說你可以用靈療這樣的手法
: 應當是可以直接查出分別 然後做分享討論 而不是講一堆無法做出的實驗
: 你說的實驗 有哪個是可行的呢? 就現再看到好像沒一個可行耶.......
為何不可行?有錢有閒就可行啊!
不然,以前的國科會生物能場計畫是怎麼做出來的?以現在的角度
覺得沒什麼?但如果以當時的角度來看,已經是一大突破了。
其實,現在的非官方團體還是有在進行這類的科學研究,只是大多
是在研究有關他們那個團體的題材罷了。
: 最後總結 以意導氣 跟積氣類型的功法 都有優點與缺點
: 不要再用這種沒根據的說法批評意念功法囉
: 這就跟拔獅子的鬃毛會長頭髮一樣
本來各種功法都有好有壞了,只是用什麼角度來看而已,我是都把
時間放到幾十年在看的。
以open-up meditation來說,這種方法最大缺點就是成效緩慢,無
論是氣機發動或心靜的效果來說,要練習很長久的時間才能慢慢顯現效
果來。但優點是這個方法可以一用就終身在用,不必換來換去的,而且
生理上的弊端甚少。
: 以上論點如果有偏差錯誤 還請前輩給予指教
--
: 標題: Re: [轉載] 輕安與氣脈
: 時間: Tue Mar 23 18:58:29 2010
:
: 以下節錄上一篇文章內容(如果有斷章取義的情形請告知 定當修正)
: 既然討論到 意念跟氣、以意導氣 的部份 在下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參考囉
:
: 如同宜蘭大所提 意到氣到......在體外 如此
: 為什麼在體內就不行???誰規定在體內以意導氣就一定要把路徑想的清清楚楚呢?
: 試想 平常也都沒下意念告訴身上的氣要怎麼走 他還是循著正道自己走
: 在者 對於氣比較敏感的版友或許有經驗......
: 將意念集中在身體A處 會有反應(發熱或脹或其他) 接著轉往B處同樣有反應
: 氣 不是從A到B了嗎? 他有移動了 但是你並沒有告訴氣要怎麼走 對吧......
: 誰規定練意念功法 一定要告訴氣走哪條路徑(經脈)......
: 所以 以意導氣 要十分了解路徑 要告訴他路徑 看來是不用的吧......
你平時不練功也氣機在運行,那也要你時時告訴它才會運行嗎?
不必吧?
: 故 如果用這說法來說練意念功法危險的 是不是有問題呢? ^^
用意念的功法,我不知道你指的是什麼?
如果是指後天思慮之識神的定義的話,那未必。
我也說的很清楚了,用意念在身體上從事什麼以意導氣之類的,
如果有清幽並沒人干擾的環境、由有經驗的明師指點,那都還好,起
碼不是瞎修盲練。只怕有的人是看書或看資料就自己練起來了,因為
一開始沒啥功力,也不會有太大弊端,等時間一久,真能引動氣機,
又無法掌握要訣,就會出事了。
就以呼吸法為例,說難也不難,但一開始就出點小偏差的,也大
有人在。
: 既然宜蘭大你也知道各家手法不同 你不練、說真的也不懂意念功法
: 為什麼要去說這類練法形容得像洪水猛獸一般
持咒持聖號也算是用後天思慮之識神的方法吧?
這一堆人在練的,其實也還好吧?
: 在者 我有個疑問 那練 積氣類型功法 的人 是如何聚能量(氣)呢?
: 如何把身體的能量由各條經脈或外界聚到某個位置呢~~~
: 或者發氣 以宜蘭大文字的說法是從身體發出 意到氣到 到達想要的位置
: 那身體的氣又是怎麼走 以宜蘭大的說法 不知道的話這樣豈不是也很危險
很簡單啊!再重覆一次,你平時不必用意念,氣機還不是自然在運
行。
以我自己為例,以前用參道法,天天想著道,也時時想著道,久而
久之,也不必靜坐,也不必練功,日子久了,身體自然累積一堆陽氣,
靜坐一把心念集中,這陽氣就去衝關了,因為不了解此種現象,而造成
我後來不敢靜坐,還不是一樣在睡夢中自行衝關。(只是我並不鼓勵別
人也這麼練就是了,因為一來那是自悟……當下由於也不了解發生了什
麼事,但當時也對我造成一些困擾就是了。二來雖然也可以找此類相似
方法的老師教導,但以現在社會型態來說,除非是遠離紅塵,否則會干
擾到日常的作息。)
: 然後 自己提出要做實驗 然後又接著說這樣的實驗根本不可能做到
: 這跟某七粒說 我會分身 但是你們看不到 有什麼不同呢?
: 以你之前說你可以用靈療這樣的手法
: 應當是可以直接查出分別 然後做分享討論 而不是講一堆無法做出的實驗
: 你說的實驗 有哪個是可行的呢? 就現再看到好像沒一個可行耶.......
為何不可行?有錢有閒就可行啊!
不然,以前的國科會生物能場計畫是怎麼做出來的?以現在的角度
覺得沒什麼?但如果以當時的角度來看,已經是一大突破了。
其實,現在的非官方團體還是有在進行這類的科學研究,只是大多
是在研究有關他們那個團體的題材罷了。
: 最後總結 以意導氣 跟積氣類型的功法 都有優點與缺點
: 不要再用這種沒根據的說法批評意念功法囉
: 這就跟拔獅子的鬃毛會長頭髮一樣
本來各種功法都有好有壞了,只是用什麼角度來看而已,我是都把
時間放到幾十年在看的。
以open-up meditation來說,這種方法最大缺點就是成效緩慢,無
論是氣機發動或心靜的效果來說,要練習很長久的時間才能慢慢顯現效
果來。但優點是這個方法可以一用就終身在用,不必換來換去的,而且
生理上的弊端甚少。
: 以上論點如果有偏差錯誤 還請前輩給予指教
--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By Blanche
at 2010-03-29T06:38
at 2010-03-29T06:38

By Jake
at 2010-03-29T21:19
at 2010-03-29T21:19

By Elvira
at 2010-03-30T11:59
at 2010-03-30T11:59

By Anonymous
at 2010-03-31T02:39
at 2010-03-31T02:39

By Olga
at 2010-03-31T17:20
at 2010-03-31T17:20

By Valerie
at 2010-04-01T08:00
at 2010-04-01T08:00

By Catherine
at 2010-04-01T22:41
at 2010-04-01T22:41

By Edith
at 2010-04-02T13:21
at 2010-04-02T13:21

By Puput
at 2010-04-03T04:02
at 2010-04-03T04:02

By Caitlin
at 2010-04-03T18:42
at 2010-04-03T18:42

By Dinah
at 2010-04-04T09:23
at 2010-04-04T09:23

By Iris
at 2010-04-05T00:03
at 2010-04-05T00:03

By Daph Bay
at 2010-04-05T14:44
at 2010-04-05T14:44

By Brianna
at 2010-04-06T05:24
at 2010-04-06T05:24

By Dinah
at 2010-04-06T20:04
at 2010-04-06T20:04

By Jacky
at 2010-04-07T10:45
at 2010-04-07T10:45

By William
at 2010-04-08T01:25
at 2010-04-08T01:25

By Hardy
at 2010-04-08T16:06
at 2010-04-08T16:06

By Hedwig
at 2010-04-09T06:46
at 2010-04-09T06:46

By Hazel
at 2010-04-09T21:27
at 2010-04-09T21:27

By Jacky
at 2010-04-10T12:07
at 2010-04-10T12:07

By Bethany
at 2010-04-11T02:48
at 2010-04-11T02:48

By Rosalind
at 2010-04-11T17:28
at 2010-04-11T17:28

By Eden
at 2010-04-12T08:08
at 2010-04-12T08:08

By Jack
at 2010-04-12T22:49
at 2010-04-12T22:49

By Edwina
at 2010-04-13T13:29
at 2010-04-13T13:29

By Steve
at 2010-04-14T04:10
at 2010-04-14T04:10

By Wallis
at 2010-04-14T18:50
at 2010-04-14T18:5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04-15T09:31
at 2010-04-15T09:31

By Valerie
at 2010-04-16T00:11
at 2010-04-16T00:11

By David
at 2010-04-16T14:52
at 2010-04-16T14:52

By Edward Lewis
at 2010-04-17T05:32
at 2010-04-17T05:32

By Ula
at 2010-04-17T20:13
at 2010-04-17T20:13

By Regina
at 2010-04-18T10:53
at 2010-04-18T10:53

By Valerie
at 2010-04-19T01:33
at 2010-04-19T01:33

By Robert
at 2010-04-19T16:14
at 2010-04-19T16:14

By Isabella
at 2010-04-20T06:54
at 2010-04-20T06:54

By James
at 2010-04-20T21:35
at 2010-04-20T21:35

By Valerie
at 2010-04-21T12:15
at 2010-04-21T12:15

By Caitlin
at 2010-04-22T02:56
at 2010-04-22T02:56

By Olga
at 2010-04-22T17:36
at 2010-04-22T17:36

By Selena
at 2010-04-23T08:17
at 2010-04-23T08:17

By Kelly
at 2010-04-23T22:57
at 2010-04-23T22:57

By Yedda
at 2010-04-24T13:37
at 2010-04-24T13:37

By Freda
at 2010-04-25T04:18
at 2010-04-25T04:18

By Jessica
at 2010-04-25T18:58
at 2010-04-25T18:58

By Elma
at 2010-04-26T09:39
at 2010-04-26T09:39

By Damian
at 2010-04-27T00:19
at 2010-04-27T00:19

By Rachel
at 2010-04-27T15:00
at 2010-04-27T15:00

By Dorothy
at 2010-04-28T05:40
at 2010-04-28T05:40
Related Posts
請問靜坐是否也有天分或緣分的因素在內?

By Zora
at 2010-03-23T20:15
at 2010-03-23T20:15
輕安與氣脈

By Rae
at 2010-03-23T18:58
at 2010-03-23T18:58
心念如瀑流的對治之法

By Liam
at 2010-03-23T11:34
at 2010-03-23T11:34
打坐時的一些問題

By Michael
at 2010-03-23T09:41
at 2010-03-23T09:41
打坐時的一些問題

By Charlie
at 2010-03-22T21:46
at 2010-03-22T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