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印度的孩子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NBA

By Tristan Cohan
at 2015-06-22T01:11
at 2015-06-22T01:11
Table of Contents
來源: http://goo.gl/T9VtI9
原文網址 http://goo.gl/pnkTSQ
翻譯theplayerstribune裡,由Sim Bhullar自己撰筆寫下的『Big in India』,來看看作
為印度史上第一位NBA球員,從NBDL到成為舉國支持的運動英雄,他這一路的感觸。
如果你討厭為了旅程而收拾行李,那麼想像一下我的處境吧,一個身高有7呎5吋的人是
這樣的情況:真的不誇張,我的鞋子就已經佔據我的行李箱一半了!我穿22 號的鞋。當
你像我這個球季一樣在NBDL打球時,你總是帶著自己的行李,乘坐著巴士到處晃。很多時
候,當我們準備離開這個城市前往下一個客場時,我甚至連 洗澡的時間都沒有,如果有
機會坐飛機,也都只是商務艙。你只會期望站在旅館門口的那些好心人,能夠憐憫你,替
你讓出一條路,然後你依舊只能跟大家一樣,自 己將行李塞進櫥窗裡頭。
打包行李真的是一大挑戰,但當我在球季尾聲和沙加緬度國王隊簽約時,最不可思議的事
情就是:訓練員會為你處理好所有關於鞋子的事情,他們甚至會準備一雙全新的鞋子,在
下一個城市等著你,行李箱瞬間多出來的空間,讓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使用,這實在太棒
了!
過 去幾個月發生的事情仍讓我覺得有些混亂,加入國王之後,我成為NBA史上第一位印度
人,我不能了解的是媒體對於這件事情似乎相當瘋狂,我第一天和球隊一起 行動的日子
,我IPhone的電力是滿格的,當我回到休息室時,卻只剩下10%,滿滿的手機簡訊和推特
通知。人們有一堆關於籃球發展全球化這類的大問題, 但對我來說這些問題我沒有辦法
回答,因為我的腦中全部都只有籃球。我在NBDL有領先全聯盟的的投籃命中率和火鍋,我
期待某個人會問:「你在NBA場上能 做些什麼?」但所有問題總是圍繞著印度。
我在多倫多出生,但我大部分的親戚仍居住在印度。當我在面對猶他爵士攻下我在NBA生
涯第一球之後,我的親戚們寄了電子郵件給我爸媽,裡頭都是印度的新聞和當天的畫面。
難以置信這真的是現實嗎?但我得參與NBA全天候的公益活動,我沒有辦法沉醉於其中。
上 個月NBA給我一個機會,作為一個大使去印度各個城市巡迴,那時我才真正意識到,有
12億的人在為我的成功喝采。我們在早上七點抵達孟買的YMCA,當時 我在想,誰會這麼
早來打球?當我們抵達戶外的球場之後,球場有一半在熾熱的陽光之下,另一半有樹陰遮
住,但地上有滿滿的鳥屎(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如果你 選擇陰暗的場地,你要有很好
的腳步),球網是破的、籃框是歪的,但這個球場上已經有半打的孩子在上面打球了,漸
漸的,越來越多孩子冒出頭來,他們跑來問我 關於Kobe Bryant以及Steph Curry的事情
(Curry非常受印度孩子們的崇拜,我想是因為他矮小,但卻擁有飛快的速度,就像這些孩
子們一樣),孩子們告訴我,他們在上學前,6點 爬起來看國王的比賽,他們甚至還知道
我在NBDL的球隊,還有我在新墨西哥的大學生涯。
距 離我上次回到印度已經六年了。當我還是個孩子,回到印度,我和我的家人總是待在
農村,輪流拜訪各個親戚(cousin’s house to cousin’s house),大部分都在鄉村小鎮
,沒有網路也沒有歐美的電視頻道,我們吃在地的食物,且沒有人知道我是誰,那次的體
驗和這次完全不同,8天5個城市,住 在歐美風格的旅館,我不能告訴你在印度吃美式料
理有多怪。
我們前往世界上最美最祥和的地方之一黃金廟(Golden Temple),上一次我參觀這座廟
,我仍在為我該如何掌握的突然發育的身材,以及進入高中籃球隊而煩惱禱告。現在我被
一群人包圍,他們想跟我握握手或是 拍張照。我向神期許,希望他能幫助我融入所有人
希望我扮演的角色之中,同時能成長茁壯,讓我在NBA有巨大的影響力。從在NBDL坐著公
車到處轉,變成在 印度有如皇室般的待遇,這讓人感到震撼,對我父母來說,他們的孩
子在自己的家鄉能被這麼多人支持,讓他們有很特別的感觸。
在多倫多,我還記得把Vince Carter當成神一樣崇拜的日子,我想要變得更他一樣。而在
這裡的孩子們則是告訴我,我是他們的模仿的對象,希望能變得跟我一樣。這絕對是世界
上最棒的感受之一,我過去從沒體會的感覺,講認真的,這可能比我投進NBA第一顆球還
要感動。
我 認為我好像在打破一個印度百年來的刻版印象 – 印度人無法在板球以外的運動成功
。許多我遇見的孩子,暴露在我們在美國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環境,他目睹人們在貧窮中生
活,在那裡待上一天又一天,就會很容易 感到絕望,因為你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但他
們已經開始感到慌張了,我知道有一天,這些孩子們會用籃球作為工具,幫助他們接受更
高等的教育、有更好的職業生 涯,甚至成為一名職業籃球員。
在印度籃球比賽非常的非常快,這非常有趣,孩子們總要求我教導他們一些低位的單打腳
步,但是這裡的比賽傳統仍 是以速度和攻守轉換為主軸。這些孩子們有一點點像Iverson
,他們在場上奔跑,並且不斷提昇比賽的節奏,但我的比賽更多是背向籃框的,所以我示
範一些 勾射以及假動作。希望能夠讓低位進攻在印度的球場上,獲得更多的關愛。
當 我加入國王之後,我被問了好幾個關於「我進入NBA,對於印度籃球的未來代表著什麼
意義」這類問題,至今,我仍沒辦法回答這些問題。大部分的時間,我在印 度都只是參
加一些親戚們的婚禮。只是,經過這次的旅途,看見孩子們的熱情,我認為機會是無止盡
的。當我在90年代出生於多倫多,我爸媽對於籃球是一無所知 的。我所有的朋友都只在
乎冰球。但當我看到Carter在2000年的灌籃大賽中飛翔,我心裡是這麼想的:「I want
to do that, too.」
也許我的勾射不如VC的360度風車灌籃精采,但希望能夠讓一些印度的孩子們,放下板球
並且說:「I want to do that, too.」
--
原文網址 http://goo.gl/pnkTSQ
翻譯theplayerstribune裡,由Sim Bhullar自己撰筆寫下的『Big in India』,來看看作
為印度史上第一位NBA球員,從NBDL到成為舉國支持的運動英雄,他這一路的感觸。
如果你討厭為了旅程而收拾行李,那麼想像一下我的處境吧,一個身高有7呎5吋的人是
這樣的情況:真的不誇張,我的鞋子就已經佔據我的行李箱一半了!我穿22 號的鞋。當
你像我這個球季一樣在NBDL打球時,你總是帶著自己的行李,乘坐著巴士到處晃。很多時
候,當我們準備離開這個城市前往下一個客場時,我甚至連 洗澡的時間都沒有,如果有
機會坐飛機,也都只是商務艙。你只會期望站在旅館門口的那些好心人,能夠憐憫你,替
你讓出一條路,然後你依舊只能跟大家一樣,自 己將行李塞進櫥窗裡頭。
打包行李真的是一大挑戰,但當我在球季尾聲和沙加緬度國王隊簽約時,最不可思議的事
情就是:訓練員會為你處理好所有關於鞋子的事情,他們甚至會準備一雙全新的鞋子,在
下一個城市等著你,行李箱瞬間多出來的空間,讓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使用,這實在太棒
了!
過 去幾個月發生的事情仍讓我覺得有些混亂,加入國王之後,我成為NBA史上第一位印度
人,我不能了解的是媒體對於這件事情似乎相當瘋狂,我第一天和球隊一起 行動的日子
,我IPhone的電力是滿格的,當我回到休息室時,卻只剩下10%,滿滿的手機簡訊和推特
通知。人們有一堆關於籃球發展全球化這類的大問題, 但對我來說這些問題我沒有辦法
回答,因為我的腦中全部都只有籃球。我在NBDL有領先全聯盟的的投籃命中率和火鍋,我
期待某個人會問:「你在NBA場上能 做些什麼?」但所有問題總是圍繞著印度。
我在多倫多出生,但我大部分的親戚仍居住在印度。當我在面對猶他爵士攻下我在NBA生
涯第一球之後,我的親戚們寄了電子郵件給我爸媽,裡頭都是印度的新聞和當天的畫面。
難以置信這真的是現實嗎?但我得參與NBA全天候的公益活動,我沒有辦法沉醉於其中。
上 個月NBA給我一個機會,作為一個大使去印度各個城市巡迴,那時我才真正意識到,有
12億的人在為我的成功喝采。我們在早上七點抵達孟買的YMCA,當時 我在想,誰會這麼
早來打球?當我們抵達戶外的球場之後,球場有一半在熾熱的陽光之下,另一半有樹陰遮
住,但地上有滿滿的鳥屎(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如果你 選擇陰暗的場地,你要有很好
的腳步),球網是破的、籃框是歪的,但這個球場上已經有半打的孩子在上面打球了,漸
漸的,越來越多孩子冒出頭來,他們跑來問我 關於Kobe Bryant以及Steph Curry的事情
(Curry非常受印度孩子們的崇拜,我想是因為他矮小,但卻擁有飛快的速度,就像這些孩
子們一樣),孩子們告訴我,他們在上學前,6點 爬起來看國王的比賽,他們甚至還知道
我在NBDL的球隊,還有我在新墨西哥的大學生涯。
距 離我上次回到印度已經六年了。當我還是個孩子,回到印度,我和我的家人總是待在
農村,輪流拜訪各個親戚(cousin’s house to cousin’s house),大部分都在鄉村小鎮
,沒有網路也沒有歐美的電視頻道,我們吃在地的食物,且沒有人知道我是誰,那次的體
驗和這次完全不同,8天5個城市,住 在歐美風格的旅館,我不能告訴你在印度吃美式料
理有多怪。
我們前往世界上最美最祥和的地方之一黃金廟(Golden Temple),上一次我參觀這座廟
,我仍在為我該如何掌握的突然發育的身材,以及進入高中籃球隊而煩惱禱告。現在我被
一群人包圍,他們想跟我握握手或是 拍張照。我向神期許,希望他能幫助我融入所有人
希望我扮演的角色之中,同時能成長茁壯,讓我在NBA有巨大的影響力。從在NBDL坐著公
車到處轉,變成在 印度有如皇室般的待遇,這讓人感到震撼,對我父母來說,他們的孩
子在自己的家鄉能被這麼多人支持,讓他們有很特別的感觸。
在多倫多,我還記得把Vince Carter當成神一樣崇拜的日子,我想要變得更他一樣。而在
這裡的孩子們則是告訴我,我是他們的模仿的對象,希望能變得跟我一樣。這絕對是世界
上最棒的感受之一,我過去從沒體會的感覺,講認真的,這可能比我投進NBA第一顆球還
要感動。
我 認為我好像在打破一個印度百年來的刻版印象 – 印度人無法在板球以外的運動成功
。許多我遇見的孩子,暴露在我們在美國從來沒有接觸過的環境,他目睹人們在貧窮中生
活,在那裡待上一天又一天,就會很容易 感到絕望,因為你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但他
們已經開始感到慌張了,我知道有一天,這些孩子們會用籃球作為工具,幫助他們接受更
高等的教育、有更好的職業生 涯,甚至成為一名職業籃球員。
在印度籃球比賽非常的非常快,這非常有趣,孩子們總要求我教導他們一些低位的單打腳
步,但是這裡的比賽傳統仍 是以速度和攻守轉換為主軸。這些孩子們有一點點像Iverson
,他們在場上奔跑,並且不斷提昇比賽的節奏,但我的比賽更多是背向籃框的,所以我示
範一些 勾射以及假動作。希望能夠讓低位進攻在印度的球場上,獲得更多的關愛。
當 我加入國王之後,我被問了好幾個關於「我進入NBA,對於印度籃球的未來代表著什麼
意義」這類問題,至今,我仍沒辦法回答這些問題。大部分的時間,我在印 度都只是參
加一些親戚們的婚禮。只是,經過這次的旅途,看見孩子們的熱情,我認為機會是無止盡
的。當我在90年代出生於多倫多,我爸媽對於籃球是一無所知 的。我所有的朋友都只在
乎冰球。但當我看到Carter在2000年的灌籃大賽中飛翔,我心裡是這麼想的:「I want
to do that, too.」
也許我的勾射不如VC的360度風車灌籃精采,但希望能夠讓一些印度的孩子們,放下板球
並且說:「I want to do that, too.」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Donna
at 2015-06-23T10:00
at 2015-06-23T10:00

By Aaliyah
at 2015-06-27T04:28
at 2015-06-27T04:28

By Thomas
at 2015-07-01T12:04
at 2015-07-01T12:04

By Edith
at 2015-07-05T07:20
at 2015-07-05T07:20

By Harry
at 2015-07-06T12:38
at 2015-07-06T12:38

By Rae
at 2015-07-07T08:57
at 2015-07-07T08:57

By Ivy
at 2015-07-12T06:10
at 2015-07-12T06:10

By Sandy
at 2015-07-16T01:38
at 2015-07-16T01:38

By Quanna
at 2015-07-18T13:53
at 2015-07-18T13:53

By Valerie
at 2015-07-23T12:32
at 2015-07-23T12:32

By Lily
at 2015-07-27T01:14
at 2015-07-27T01:14

By Aaliyah
at 2015-07-28T02:47
at 2015-07-28T02:47

By Rachel
at 2015-08-01T07:28
at 2015-08-01T07:28

By Todd Johnson
at 2015-08-04T20:15
at 2015-08-04T20:15
Related Posts
原來版主有這麼偉大

By Callum
at 2015-06-21T23:38
at 2015-06-21T23:38
Kerr演講:奪冠都是我的功勞

By Ivy
at 2015-06-21T23:18
at 2015-06-21T23:18
馬刺GDP有望續聯手拚冠? 帕克:我保持

By Iris
at 2015-06-21T23:06
at 2015-06-21T23:06
美媒:馬刺是勇士剋星 近9戰贏8場+淨勝81

By Hazel
at 2015-06-21T22:59
at 2015-06-21T22:59
2016總冠軍賠率

By Suhail Hany
at 2015-06-21T22:37
at 2015-06-21T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