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怎麼潛到三公尺的池底下? - 游泳討論
By Rachel
at 2010-04-18T21:32
at 2010-04-18T21:32
Table of Contents
有些地方不正確喔
※ 引述《bratt2300667 (夏天的味道)》之銘言:
: ※ 引述《BonesBrennan (小骨)》之銘言:
: : 最近想考美國的救生員,
: : 其中有一項資格考試是要潛到三公尺的池底下,拿一個磚頭再游回來。
: : 我今天去泳池試了一下,潛到一半的時候,就覺得耳朵有點痛,再更下去一點時,
: : 全身都感受到水壓....有點可怕,所以就趕快上來了,沒成功摸到池底,
給原PO 這除了耳壓平衡以外 大多數是心裡問題
我第一次嘗試時就輕鬆下到十米了
: 就如同推文所說的
: 沉下去的時候
: 要一邊做減壓動作
: 如果沒有做減壓
: 耳朵承受的壓力會出乎意料的大
: 甚至會造成傷害
: 減壓的動作可以先在岸上練習
: (這動作很實用 坐飛機 感冒 都有效果..)
這動作跟"減壓" 其實不太一樣 這俗稱平壓 也就是平衡壓力
當下水時因為水壓越來越高 耳膜外側壓力也跟著變高 接著拉
扯到耳膜 所以才會痛 這時通過做平壓的作用 使的耳膜內外壓
力一致 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捏鼻閉嘴用鼻子硬吐氣
相反的 如果是耳膜外側壓力較低時呢?
那就捏著鼻子用鼻子吸氣就好啦XD
: : 耳朵也很不舒服。
: : 我想請問一般潛到池底,有沒有什麼訣竅可以讓耳朵不會痛,可以比較容易潛下去呢?
: 吐氣自然
: 我都是平均分配
: 下沉會吐氣
: 上沉也會吐氣
: 身體所含的氣少 自然可以下沉喔
: 到在底部的時候 做個減壓動作
: 整個人感覺如魚得水喔
: : 我搜了板上的文章,好像沒有類似的問題,不知有沒有高手可以回答?
: 我想提的是
: 很多人都有的錯誤做法
: 潛下去撿到磚頭後
: 迅速浮出水面
: 這真的是大忌!!!
: 弄不好的
: 最嚴重的會因外界氣壓急遽降低 然後肺部氣體膨漲 衝破肺泡 而進入肺靜脈
: 氣泡回到心臟後 經由主動脈可轉入心臟 腦等處 形成空氣栓塞
: (空氣栓塞、潛水夫病或減壓病、氣壓創傷都有可能 )
: 正確的做法是
: 上浮的速度不能超過你吐氣泡泡往上浮的速度
: 更保險的做法
: 是在1-2m時再做一次減壓
: 再"緩慢"上浮
: 簡而言之
: 人是一個需要時間來適應壓力的人
: 物操之過急
這邊完全都是錯誤的觀念
只吸一口氣做FREE DIRE是不需要減壓的
因為肺裡的空氣會因為水壓而壓縮 但卻不會膨脹
不然FREE DIVER挑戰世界紀錄從一百多米上來時還要慢慢來嗎XD
如果是在十米深吸一口氣 那麼這時如果閉氣上升 才會導致這些問題
因為水壓減少 空氣膨脹
另外 潛水夫病大多是因為餘氮未排除完 上升速度太快 來不及排除時
溶於血液中的氮氣會變成氣泡 道裡就類似打開碳酸汽水時會冒泡
參考資料
我是潛水教練..
--
☑沒錢☑沒車☑沒房☑閃光。
--
※ 引述《bratt2300667 (夏天的味道)》之銘言:
: ※ 引述《BonesBrennan (小骨)》之銘言:
: : 最近想考美國的救生員,
: : 其中有一項資格考試是要潛到三公尺的池底下,拿一個磚頭再游回來。
: : 我今天去泳池試了一下,潛到一半的時候,就覺得耳朵有點痛,再更下去一點時,
: : 全身都感受到水壓....有點可怕,所以就趕快上來了,沒成功摸到池底,
給原PO 這除了耳壓平衡以外 大多數是心裡問題
我第一次嘗試時就輕鬆下到十米了
: 就如同推文所說的
: 沉下去的時候
: 要一邊做減壓動作
: 如果沒有做減壓
: 耳朵承受的壓力會出乎意料的大
: 甚至會造成傷害
: 減壓的動作可以先在岸上練習
: (這動作很實用 坐飛機 感冒 都有效果..)
這動作跟"減壓" 其實不太一樣 這俗稱平壓 也就是平衡壓力
當下水時因為水壓越來越高 耳膜外側壓力也跟著變高 接著拉
扯到耳膜 所以才會痛 這時通過做平壓的作用 使的耳膜內外壓
力一致 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捏鼻閉嘴用鼻子硬吐氣
相反的 如果是耳膜外側壓力較低時呢?
那就捏著鼻子用鼻子吸氣就好啦XD
: : 耳朵也很不舒服。
: : 我想請問一般潛到池底,有沒有什麼訣竅可以讓耳朵不會痛,可以比較容易潛下去呢?
: 吐氣自然
: 我都是平均分配
: 下沉會吐氣
: 上沉也會吐氣
: 身體所含的氣少 自然可以下沉喔
: 到在底部的時候 做個減壓動作
: 整個人感覺如魚得水喔
: : 我搜了板上的文章,好像沒有類似的問題,不知有沒有高手可以回答?
: 我想提的是
: 很多人都有的錯誤做法
: 潛下去撿到磚頭後
: 迅速浮出水面
: 這真的是大忌!!!
: 弄不好的
: 最嚴重的會因外界氣壓急遽降低 然後肺部氣體膨漲 衝破肺泡 而進入肺靜脈
: 氣泡回到心臟後 經由主動脈可轉入心臟 腦等處 形成空氣栓塞
: (空氣栓塞、潛水夫病或減壓病、氣壓創傷都有可能 )
: 正確的做法是
: 上浮的速度不能超過你吐氣泡泡往上浮的速度
: 更保險的做法
: 是在1-2m時再做一次減壓
: 再"緩慢"上浮
: 簡而言之
: 人是一個需要時間來適應壓力的人
: 物操之過急
這邊完全都是錯誤的觀念
只吸一口氣做FREE DIRE是不需要減壓的
因為肺裡的空氣會因為水壓而壓縮 但卻不會膨脹
不然FREE DIVER挑戰世界紀錄從一百多米上來時還要慢慢來嗎XD
如果是在十米深吸一口氣 那麼這時如果閉氣上升 才會導致這些問題
因為水壓減少 空氣膨脹
另外 潛水夫病大多是因為餘氮未排除完 上升速度太快 來不及排除時
溶於血液中的氮氣會變成氣泡 道裡就類似打開碳酸汽水時會冒泡
參考資料
我是潛水教練..
--
☑沒錢☑沒車☑沒房☑閃光。
--
Tags:
游泳
All Comments
By Regina
at 2010-04-23T21:27
at 2010-04-23T21:27
By David
at 2010-04-27T20:36
at 2010-04-27T20:36
By Kyle
at 2010-05-01T14:41
at 2010-05-01T14:41
By Vanessa
at 2010-05-02T12:24
at 2010-05-02T12:24
By Eden
at 2010-05-04T13:40
at 2010-05-04T13:40
By Zora
at 2010-05-04T14:53
at 2010-05-04T14:53
By Hedy
at 2010-05-06T03:57
at 2010-05-06T03:57
By Zenobia
at 2010-05-08T03:51
at 2010-05-08T03:51
By Odelette
at 2010-05-09T00:38
at 2010-05-09T00:38
By Heather
at 2010-05-10T05:04
at 2010-05-10T05:04
By Dinah
at 2010-05-11T19:15
at 2010-05-11T19:15
By Todd Johnson
at 2010-05-12T08:38
at 2010-05-12T08:38
By Hardy
at 2010-05-15T01:13
at 2010-05-15T01:13
By Todd Johnson
at 2010-05-19T04:30
at 2010-05-19T04:30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05-21T23:40
at 2010-05-21T23:40
Related Posts
請問怎麼潛到三公尺的池底下?
By Ingrid
at 2010-04-18T11:46
at 2010-04-18T11:46
土城清水中學游泳池一遊
By Bethany
at 2010-04-18T10:35
at 2010-04-18T10:35
謝謝版主和各位版大^^
By Hedwig
at 2010-04-18T01:44
at 2010-04-18T01:44
台中 長春游泳池
By Elma
at 2010-04-17T22:46
at 2010-04-17T22:46
請問怎麼潛到三公尺的池底下?
By Connor
at 2010-04-17T09:25
at 2010-04-17T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