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進行交流,傳武的規則與護具?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Gilbert
at 2011-05-07T16:59
at 2011-05-07T16:59
Table of Contents
國術中也不是沒有對練的方式,基本上每個門派都有自己專屬的對練,同
時師傅也會教導學員如何對打,藉由對打來達到模擬實戰的效果,這本來就是
訓練的一環。這種對打多少有放水的成分,但藉由不停的練習,可以讓自己對
動作越來越熟練,也就可以真正的逼近全力出招。當兩個人都很熟悉的時候,
危險性就相對降低了。這是對練最重要的功效。
至於說跟別的門派交流,以前也沒有缺少過,小至點到為止大至上門挑戰
也都沒有缺少過,差別在於今天是切磋還是比鬥。切磋的話就是兩者都要有所
保留,甚至要有功力的差別,因為只有功力高過對方一節,才有能耐做到收發
自如。一旦對上的跟自己功力差不多,是很難收手的。除非一開始就有所保留,
不然真正比武中有很多動作都是本能反應,等你察覺該收手的時候,早就已經
來不及了。
拳練百遍,真的可以逐漸體會出不同的東西,裡面有很多的層次,不同的熟
練度才能發掘不同的重點,而這個過程是漸進式的,沒有捷徑可以走。同時還需
要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帶著,有時候你有那個功力,但沒有觀念,是很難再進一步
的。相反的如果你沒有那種功力,即使老師說再多也是白費,如同夏蟲不可語冰
一樣。另外練拳當中也不是單純的把拳套打完就沒事了,重點在於知道自己練什
麼,以及了解每個招式動作的重點,真正去體會其中的差別,這樣才是真正的練
拳。這也才是為什麼古人要說拳練百遍的原因。
至於在現代這個社會跟別人交流不是不重要,只是大家都太過看中比賽的形
式了。就如同考試一般,比賽跟考試都只能測出一部分的實力,沒辦法完整了解
通盤實力,出了社會也是一樣,成績只是紙上成績,真正的重點是有沒有能耐。
比賽贏了不見得代表他比較厲害,輸了也不見得技不如人,強弱的差別是高手來
判定的。所以我對那種比賽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有太多的限制在裡面了。如果
兩個都是高手,兩個一搭上手,誰強誰弱大概心裡就有數了。古代人的比試也多
半採用如此的形式,有興趣去看葉問,仔細看他們那個年代的比試就知道了,打
的很真,但同時打完之後大家就心裡有數了。在這個時代,比贏了不重要,因為
大家只看獎牌,獎牌掛出來越多的,似乎大家就覺得他越強,但實際上呢???
所以現在練國術真的是練內在的,單純的一項運動或者說一項興趣而已。
--
時師傅也會教導學員如何對打,藉由對打來達到模擬實戰的效果,這本來就是
訓練的一環。這種對打多少有放水的成分,但藉由不停的練習,可以讓自己對
動作越來越熟練,也就可以真正的逼近全力出招。當兩個人都很熟悉的時候,
危險性就相對降低了。這是對練最重要的功效。
至於說跟別的門派交流,以前也沒有缺少過,小至點到為止大至上門挑戰
也都沒有缺少過,差別在於今天是切磋還是比鬥。切磋的話就是兩者都要有所
保留,甚至要有功力的差別,因為只有功力高過對方一節,才有能耐做到收發
自如。一旦對上的跟自己功力差不多,是很難收手的。除非一開始就有所保留,
不然真正比武中有很多動作都是本能反應,等你察覺該收手的時候,早就已經
來不及了。
拳練百遍,真的可以逐漸體會出不同的東西,裡面有很多的層次,不同的熟
練度才能發掘不同的重點,而這個過程是漸進式的,沒有捷徑可以走。同時還需
要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帶著,有時候你有那個功力,但沒有觀念,是很難再進一步
的。相反的如果你沒有那種功力,即使老師說再多也是白費,如同夏蟲不可語冰
一樣。另外練拳當中也不是單純的把拳套打完就沒事了,重點在於知道自己練什
麼,以及了解每個招式動作的重點,真正去體會其中的差別,這樣才是真正的練
拳。這也才是為什麼古人要說拳練百遍的原因。
至於在現代這個社會跟別人交流不是不重要,只是大家都太過看中比賽的形
式了。就如同考試一般,比賽跟考試都只能測出一部分的實力,沒辦法完整了解
通盤實力,出了社會也是一樣,成績只是紙上成績,真正的重點是有沒有能耐。
比賽贏了不見得代表他比較厲害,輸了也不見得技不如人,強弱的差別是高手來
判定的。所以我對那種比賽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有太多的限制在裡面了。如果
兩個都是高手,兩個一搭上手,誰強誰弱大概心裡就有數了。古代人的比試也多
半採用如此的形式,有興趣去看葉問,仔細看他們那個年代的比試就知道了,打
的很真,但同時打完之後大家就心裡有數了。在這個時代,比贏了不重要,因為
大家只看獎牌,獎牌掛出來越多的,似乎大家就覺得他越強,但實際上呢???
所以現在練國術真的是練內在的,單純的一項運動或者說一項興趣而已。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Michael
at 2011-05-10T03:47
at 2011-05-10T03:47

By Olga
at 2011-05-12T22:27
at 2011-05-12T22:27

By Hedda
at 2011-05-17T04:04
at 2011-05-17T04:04

By Jake
at 2011-05-19T12:44
at 2011-05-19T12:44

By George
at 2011-05-23T04:25
at 2011-05-23T04:25

By Puput
at 2011-05-23T21:07
at 2011-05-23T21:07

By Lydia
at 2011-05-26T19:34
at 2011-05-26T19:34

By Queena
at 2011-05-27T04:08
at 2011-05-27T04:08

By Sarah
at 2011-05-28T16:36
at 2011-05-28T16:36

By George
at 2011-05-31T08:14
at 2011-05-31T08:14

By Connor
at 2011-05-31T22:47
at 2011-05-31T22:47

By Rosalind
at 2011-06-03T16:13
at 2011-06-03T16:13

By Iris
at 2011-06-06T17:08
at 2011-06-06T17:08

By Edward Lewis
at 2011-06-08T12:07
at 2011-06-08T12:07

By Una
at 2011-06-13T00:17
at 2011-06-13T00:17

By Suhail Hany
at 2011-06-17T11:45
at 2011-06-17T11:45

By Emily
at 2011-06-19T19:59
at 2011-06-19T19:59

By Edward Lewis
at 2011-06-21T01:04
at 2011-06-21T01:04

By George
at 2011-06-22T13:37
at 2011-06-22T13:37

By Wallis
at 2011-06-24T08:21
at 2011-06-24T08:21

By Dinah
at 2011-06-26T21:17
at 2011-06-26T21:17

By Catherine
at 2011-06-27T00:14
at 2011-06-27T00:14

By Kyle
at 2011-06-30T23:28
at 2011-06-30T23:28
Related Posts
killCHina出來面對

By Edward Lewis
at 2011-05-07T16:45
at 2011-05-07T16:45
若要進行交流,傳武的規則與護具?

By Gilbert
at 2011-05-07T15:25
at 2011-05-07T15:25
拳擊中一個防守動作

By Lily
at 2011-05-07T13:46
at 2011-05-07T13:46
酒駕還亮槍恐嚇 (轉)

By Charlie
at 2011-05-07T08:52
at 2011-05-07T08:52
擒拿導致粉碎性骨折??

By Ivy
at 2011-05-07T05:48
at 2011-05-07T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