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有積分制度不準確的原因說明 - 桌球

By Andy
at 2017-02-09T13:56
at 2017-02-09T13:56
Table of Contents
直接幫您重新排版一次吧,
只修改標點符號、段落換行、空白鍵、全形半形,
沒改任何文字。
==========分隔==========
這次跟大家解釋跟探討舊的積分系統,
為什麼會產生越打越低的狀況。
讓大家可以更瞭解:
合理的積分制度要如何避免此種狀況。
原來USATT 的積分制度雖然運行了很多年,
其計算模式,
就是按照對戰積分差距的積分增減表來計算。
可是前兩年,USATT 的網站上忽然增加了前置調整機制。
應該是發現了:
如果無此機制、
只單純依戰積分差距的積分增減表來計算,
會產生整體積分越打越低的現象。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就來說明如下:
先以假設只有兩位球友的積分系統來說,
假設:
A初始 200分
(小學校隊固定系統性的訓練進步幅度快)
B 是 500分
(打休閒球的大叔,
可能無法球技無法突飛猛進,
但也不致於球技退步很多)
=> 系統內兩人加起來的總和700分、平均350。
如果A進步的幅度比較多,
有天參加積分賽打贏B了,
那麼依原來的計算方式 (積分差超過238),
A賽後加50分=> 250分,B減50分=> 450分。
系統內兩人加起來的總和700分沒變,
問題就來了!
A明明已經有打贏 500分的實力,
但是卻還是用 200分來計算,
把明明有 500分的實力的B拉低了,
然後A加了50變成 250,還是過低,
如果再下一次的積分賽A&B再對戰一次,
A又贏了,這次差距小於 238,
所以A從 250加45 =>295
B則從 450減45分=>405
總分還是700分,平均350。
從這裡看出什麼問題了嗎?
A明顯的積分過於低估了,
但是在此系統內只能慢慢的爬,
而且,A積分爬升所增加的分數,
是吃掉B的分數而來!
但是B其實球技並未明顯退步,
大部分經常在打球的成年球友雖不一定可以有進步,但也不至於會有大幅退步。
但是在這個系統內,
卻會因為A被低估的積分而拉低,
這樣的結果造成的A&B都被低估了。
現在台灣桌球積分賽系統內,
很大部分都是小學球隊球友,
他們一開始也都登錄較的初始積分,
可是這些小朋友應該也是積分進步最快的一群。
慢慢地爬升,
但是如果按照這樣的系統設計,
會吃掉許多人的積分。
積分賽打越多,高分的人被拉下越多。
以大家都熟知的積分賽常客,
愛x海(廖x棋)來參考,
他目前在台灣桌球積分賽的積分是多少呢?
大家猜看看..........831(2017/02/5),
再查看他的記錄,
初始積分1620,打到現在剩831,
幾乎腰斬~~~~
他的實力大家都知道,應該在1600-1800之間。
這樣制度設計有很大的問題的系統,
造成所有系統內的球友整體分數被拉低,
而使得積分完全不具參考價值。
其存在的價值是讓球友有機會比賽,
讓主辦的球館多賺些錢,
但是一樣有比賽,一樣可以有收入,
為什麽不選擇更好制度設計的系統?
現在假設,
又有二位小朋友球友 (A1、A2) 也以 200分加入,
還有一位 B1 以 500分加入,
系統總分 700+ 900 =1600,平均分數剩 320。
因為加入積分賽的新血,
是以初始積分偏低的小朋友為主,
加入越多、平均分數會越低。
在整個系統總分不變的情況下,
無法供應小朋友球技進步所需增加入系統的積分,
所以整體積分平均就會越來越低。
針對以上的缺失, USATT才會改變計算規則,
以第1個 A&B的系統為例,
比賽後發現A增加了50分,
會檢討A的賽前積分是否合理。
有必要的話,
會先進行前置調整後,再來計算積分,
這個前置調整的動作會讓系統總積分增加,
以反映系統內球友的實力增加。
例如,
可能將A先調整為 500分,
用 500分來跟B計算賽後的得失分。
這樣A賽後變為 508分,B則變為 492分。
整個系統總分因為A的前置調整,
也從 700變為1000、平均(2位) 500分。
大家看出來了問題跟解決方法了嗎?
解決方式,
就是對積分明顯低估的先球友賦予額外的積分,
這同時也是對系統增加額外的積分,
因為球友進步的積分必須系統上額外給予,
而不是從其他的球友得來。
(不然就造成了均貧的現象)
USATT 已經改成這樣的規則,
桌盟也已此概念設計積分系統,
您還想再繼續舉辦舊系統的積分賽嗎??
或者您還要繼續參加這制度有缺失的積分賽??
===========分隔==============
我覺得理念好也是需要注意包裝的
--
只修改標點符號、段落換行、空白鍵、全形半形,
沒改任何文字。
==========分隔==========
這次跟大家解釋跟探討舊的積分系統,
為什麼會產生越打越低的狀況。
讓大家可以更瞭解:
合理的積分制度要如何避免此種狀況。
原來USATT 的積分制度雖然運行了很多年,
其計算模式,
就是按照對戰積分差距的積分增減表來計算。
可是前兩年,USATT 的網站上忽然增加了前置調整機制。
應該是發現了:
如果無此機制、
只單純依戰積分差距的積分增減表來計算,
會產生整體積分越打越低的現象。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就來說明如下:
先以假設只有兩位球友的積分系統來說,
假設:
A初始 200分
(小學校隊固定系統性的訓練進步幅度快)
B 是 500分
(打休閒球的大叔,
可能無法球技無法突飛猛進,
但也不致於球技退步很多)
=> 系統內兩人加起來的總和700分、平均350。
如果A進步的幅度比較多,
有天參加積分賽打贏B了,
那麼依原來的計算方式 (積分差超過238),
A賽後加50分=> 250分,B減50分=> 450分。
系統內兩人加起來的總和700分沒變,
問題就來了!
A明明已經有打贏 500分的實力,
但是卻還是用 200分來計算,
把明明有 500分的實力的B拉低了,
然後A加了50變成 250,還是過低,
如果再下一次的積分賽A&B再對戰一次,
A又贏了,這次差距小於 238,
所以A從 250加45 =>295
B則從 450減45分=>405
總分還是700分,平均350。
從這裡看出什麼問題了嗎?
A明顯的積分過於低估了,
但是在此系統內只能慢慢的爬,
而且,A積分爬升所增加的分數,
是吃掉B的分數而來!
但是B其實球技並未明顯退步,
大部分經常在打球的成年球友雖不一定可以有進步,但也不至於會有大幅退步。
但是在這個系統內,
卻會因為A被低估的積分而拉低,
這樣的結果造成的A&B都被低估了。
現在台灣桌球積分賽系統內,
很大部分都是小學球隊球友,
他們一開始也都登錄較的初始積分,
可是這些小朋友應該也是積分進步最快的一群。
慢慢地爬升,
但是如果按照這樣的系統設計,
會吃掉許多人的積分。
積分賽打越多,高分的人被拉下越多。
以大家都熟知的積分賽常客,
愛x海(廖x棋)來參考,
他目前在台灣桌球積分賽的積分是多少呢?
大家猜看看..........831(2017/02/5),
再查看他的記錄,
初始積分1620,打到現在剩831,
幾乎腰斬~~~~
他的實力大家都知道,應該在1600-1800之間。
這樣制度設計有很大的問題的系統,
造成所有系統內的球友整體分數被拉低,
而使得積分完全不具參考價值。
其存在的價值是讓球友有機會比賽,
讓主辦的球館多賺些錢,
但是一樣有比賽,一樣可以有收入,
為什麽不選擇更好制度設計的系統?
現在假設,
又有二位小朋友球友 (A1、A2) 也以 200分加入,
還有一位 B1 以 500分加入,
系統總分 700+ 900 =1600,平均分數剩 320。
因為加入積分賽的新血,
是以初始積分偏低的小朋友為主,
加入越多、平均分數會越低。
在整個系統總分不變的情況下,
無法供應小朋友球技進步所需增加入系統的積分,
所以整體積分平均就會越來越低。
針對以上的缺失, USATT才會改變計算規則,
以第1個 A&B的系統為例,
比賽後發現A增加了50分,
會檢討A的賽前積分是否合理。
有必要的話,
會先進行前置調整後,再來計算積分,
這個前置調整的動作會讓系統總積分增加,
以反映系統內球友的實力增加。
例如,
可能將A先調整為 500分,
用 500分來跟B計算賽後的得失分。
這樣A賽後變為 508分,B則變為 492分。
整個系統總分因為A的前置調整,
也從 700變為1000、平均(2位) 500分。
大家看出來了問題跟解決方法了嗎?
解決方式,
就是對積分明顯低估的先球友賦予額外的積分,
這同時也是對系統增加額外的積分,
因為球友進步的積分必須系統上額外給予,
而不是從其他的球友得來。
(不然就造成了均貧的現象)
USATT 已經改成這樣的規則,
桌盟也已此概念設計積分系統,
您還想再繼續舉辦舊系統的積分賽嗎??
或者您還要繼續參加這制度有缺失的積分賽??
===========分隔==============
我覺得理念好也是需要注意包裝的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Iris
at 2017-02-11T21:20
at 2017-02-11T21:20

By Erin
at 2017-02-12T04:53
at 2017-02-12T04:53
這也是為什麼我很懶得發文都用推文的
因為推文比較可以懶得理排版XDDDDD

By Hardy
at 2017-02-12T15:26
at 2017-02-12T15:26

By Eartha
at 2017-02-15T05:50
at 2017-02-15T05:50

By Ingrid
at 2017-02-16T07:44
at 2017-02-16T07:44

By Christine
at 2017-02-17T19:52
at 2017-02-17T19:52

By Elvira
at 2017-02-19T00:46
at 2017-02-19T00:46
下來這些分數流動應該還是會趨於平衡啊

By Kama
at 2017-02-22T21:43
at 2017-02-22T21:43
是拉低

By Kelly
at 2017-02-25T11:06
at 2017-02-25T11:06
平衡在200分上面

By Isabella
at 2017-02-27T09:09
at 2017-02-27T09:09

By Dorothy
at 2017-03-03T12:26
at 2017-03-03T12:26

By Anthony
at 2017-03-07T16:15
at 2017-03-07T16:15

By Lily
at 2017-03-10T05:32
at 2017-03-10T05:32

By Susan
at 2017-03-10T23:53
at 2017-03-10T23:53

By Emma
at 2017-03-12T19:49
at 2017-03-12T19:49

By Kelly
at 2017-03-16T01:21
at 2017-03-16T01:21

By Aaliyah
at 2017-03-20T12:13
at 2017-03-20T12:13

By Elizabeth
at 2017-03-22T10:20
at 2017-03-22T10:20

By Agnes
at 2017-03-23T17:29
at 2017-03-23T17:29

By Xanthe
at 2017-03-27T07:57
at 2017-03-27T07:57

By Daniel
at 2017-03-27T17:41
at 2017-03-27T17:41

By Isabella
at 2017-03-30T15:10
at 2017-03-30T15:10

By Adele
at 2017-04-02T09:56
at 2017-04-02T09:56

By Barb Cronin
at 2017-04-07T00:21
at 2017-04-07T00:21

By Sarah
at 2017-04-08T18:30
at 2017-04-08T18:30
越大的群體比賽的人越多,積分才越有參考價值

By Victoria
at 2017-04-11T09:24
at 2017-04-11T09:24
分會到一個穩定值後就不再變化了

By Frederic
at 2017-04-14T23:37
at 2017-04-14T23:37

By Necoo
at 2017-04-19T01:37
at 2017-04-19T01:37
我原先想表達的意思,佩服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04-20T06:50
at 2017-04-20T06:50

By Heather
at 2017-04-20T15:51
at 2017-04-20T15:51

By Andrew
at 2017-04-21T23:41
at 2017-04-21T23:41

By Margaret
at 2017-04-23T03:15
at 2017-04-23T03:15
註冊
然後主辦單位配合將成績上傳

By Jack
at 2017-04-26T10:30
at 2017-04-26T10:30
機版的MO PTT總是被斷的亂七八糟?

By Sarah
at 2017-04-30T17:45
at 2017-04-30T17:45

By Hedwig
at 2017-05-02T02:50
at 2017-05-02T02:50

By Tom
at 2017-05-03T17:53
at 2017-05-03T17:53

By Quintina
at 2017-05-05T10:08
at 2017-05-05T10:08

By John
at 2017-05-07T16:02
at 2017-05-07T16:02

By Oliver
at 2017-05-08T10:40
at 2017-05-08T10:40

By Ethan
at 2017-05-09T07:33
at 2017-05-09T07:33

By Xanthe
at 2017-05-09T12:05
at 2017-05-09T12:05

By Enid
at 2017-05-11T02:56
at 2017-05-11T02:56

By Selena
at 2017-05-13T10:56
at 2017-05-13T10:56

By Sandy
at 2017-05-16T03:57
at 2017-05-16T03:57
你覺得這樣循環一直到你變成銅牌 你就真的是銅牌嗎

By Jessica
at 2017-05-20T03:48
at 2017-05-20T03:48
就算銅牌又怎樣 鑽石只要三天就打上去了 有什麼問題嗎

By Kristin
at 2017-05-21T12:11
at 2017-05-21T12:11

By Suhail Hany
at 2017-05-21T13:38
at 2017-05-21T13:38
所以你根本也沒看懂我的內容

By Dora
at 2017-05-21T20:45
at 2017-05-21T20:45
你有辦法把賽制搞得跟lol積分賽一樣 就不會有問題

By Mason
at 2017-05-25T22:50
at 2017-05-25T22:50
積分就是一個自然變動的過程 不管什麼制度 只要場數夠多

By George
at 2017-05-29T19:53
at 2017-05-29T19:53

By Yuri
at 2017-06-01T10:40
at 2017-06-01T10:40
談,有點不大能類比

By Adele
at 2017-06-03T05:58
at 2017-06-03T05:58
靠勝負來贏取積分為競賽

By Bennie
at 2017-06-03T11:14
at 2017-06-03T11:14

By Adele
at 2017-06-05T09:08
at 2017-06-05T09:08
時的球技程度
基本的設計概念是不同的

By Ula
at 2017-06-05T23:08
at 2017-06-05T23:08

By David
at 2017-06-10T13:40
at 2017-06-10T13:40

By Andrew
at 2017-06-13T12:40
at 2017-06-13T12:40

By Queena
at 2017-06-18T12:08
at 2017-06-18T12:08

By Puput
at 2017-06-19T06:14
at 2017-06-19T06:14
抱歉沒搞清楚
Related Posts
李曉霞確認不復出打全運 不想當教練

By Jacky
at 2017-02-09T13:39
at 2017-02-09T13:39
首日許昕樊振東各輸一場 八一小將獲3連勝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2-09T13:38
at 2017-02-09T13:38
舊有積分制度不準確的原因說明

By Faithe
at 2017-02-09T10:29
at 2017-02-09T10:29
初次參加比賽問題

By Lauren
at 2017-02-08T21:54
at 2017-02-08T21:54
台南陪練

By Poppy
at 2017-02-08T17:40
at 2017-02-08T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