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重振花式滑冰 寄望長洲未來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Charlotte
at 2010-03-03T03:56
at 2010-03-03T03:56
Table of Contents
【世界日報/綜合報導】
溫哥華冬季奧運的女子花式滑冰頒獎台,出現了少見的景象;南韓的國旗首度飄揚,並且
是排在金牌位置;同時,這也是1964年以來,美國國旗首度不見蹤影。
長久以來,美國的花式滑冰主事者,都仰賴關穎珊(Michelle Kwan)、柯罕(Sasha
Cohen)的優異表現,卻也導致其他選手沒有足夠的成長機會。甚至有些本有大好機會的選
手,錯失了發光的時機,例如2006年梅絲娜(Kimmie Meisner)奪得世錦賽冠軍,但她職
業生涯最燦爛的時刻,已趕不及本屆冬奧。
新的計分系統採行後,美國一開始排斥技術方面的要求,但最終仍改變立場;此外,儘管
美國女子選手在本屆冬奧未能奪得獎牌,但來自加州的長洲未來(Mirai Nagasu)繳出第
四名成績,總算是燃起新希望。
2014年冬奧將在俄羅斯索切(Sochi)舉行,選手們的身體、志趣及健康狀況可能都有所改
變,現在就預測成績或許言之過早;不過,長洲未來屆時應該會被視為摘金熱門。
南韓選手金妍兒(Kim Yu-Na)拿下本屆冬奧金牌,她的教練奧澤(Brian Orser)表示:
「長洲未來讓人耳目一新;我認識她的教練凱羅(Frank Carroll),他的風格,讓長洲未
來透過笑容展現優美的線條;那非常真實,非常清新,我很欣賞她。」
即使對手如此稱讚,美國對女子賽事的內容仍應審慎看待;南韓、日本的選手們,已經拿
下最近兩屆冬季奧運金牌、也在近三屆世錦賽封后;最近五場國際性的大賽共15面獎牌裡
,有10面落入南韓及日本選手之手。
來自達拉斯的教練及國際花式滑冰協會(International Skating Union)技術指導專家科
比(David Kirby)表示:「美國一開始並未接受新的國際評分系統,導致目前在成長曲線
中落後。」
過去的六分制評分系統,在2002年鹽湖城冬運醜聞後遭到捨棄,改由對強化技術層面要求
的計分系統取代,選手們必須在演出中儘可能賺取各種動作的分數,包括跳躍、旋轉等等
,以求高分。
1976年奧運冠軍哈蜜爾(Dorothy Hamill)表示:「現在每個環節都得注意,目前的評分
方式,自由滑並不再自由,而是長曲,漫長的過程;每一個轉向,方位變換、走位、跳躍
、以及旋轉都很重要,對體能的要求更高了。」
在本屆冬奧之前,美國唯一一次沒有在奧運拿下女子滑冰獎牌曾是一樁悲劇的結果;1961
年,18名美國代表隊的成員在搭機前往巴拉圭世錦賽的途中墜機身亡。當時,義大利教練
法西(Carlo Fassi)、英格蘭教練尼克斯(John Nicks)均前往美國協助重建其滑冰諸事
,但還是來不及在1964年奧地利茵斯布魯克冬奧成功重建。當年美國選手最佳成績,是年
僅16歲的佛萊明(Peggy Fleming)的第六名;四年之後,她在(1968年)法國格勒諾布爾
冬奧摘金。
當年罹難的人裡,有一位是傳奇教練文森(Maribel Vinson);卡羅是她的學生之一,後
來也調教出溫哥華冬奧男子金牌得主萊薩切克(Evan Lysacek)。
長洲未來在14歲時奪得2008年全美冠軍,2009年遭遇瓶頸,但本季已重拾狀態以及對滑冰
的熱忱。上個月的全美錦標賽,長洲未來獲得第二,僅次於佛拉特(Rachael Flatt)。當
時許多人認為,長洲未來應該可獲冠軍,不過裁判認為她的其中三次三周跳沒有完整旋轉
三周。溫哥華冬奧時,她似乎已改正這項缺點,也尚未承受額外的壓力。
卡羅表示:「她沒有輸不得的壓力,對我來說,這屆奧運是為了下一屆準備;屆時她20歲
,正是完美的年紀;她擁有奧運金牌的潛力,也充滿個性,有膽識。」
長洲未來的確有初生之犢的膽色,受訪時她就大膽說:「我參加比賽,就是要展現自己,
讓大家知道我是美國隊的未來希望。」本屆比賽雖然無緣得牌,但她說:「我從自己第一
次國際性比賽學到很多;被排在熱身最後一位是種榮耀,也是壓力,但是我想我可以克服
。」
卡羅雖然排斥新的計分方式,但仍會指導長洲未來繼續磨練技巧;他表示自己會遵循潮流
,「不然我豈不成了恐龍。」
【2010/03/02 世界日報】
--
穿越千年的愛戀,只為多看你一眼
永恆不死的精靈,幻化紅塵人世間
--
溫哥華冬季奧運的女子花式滑冰頒獎台,出現了少見的景象;南韓的國旗首度飄揚,並且
是排在金牌位置;同時,這也是1964年以來,美國國旗首度不見蹤影。
長久以來,美國的花式滑冰主事者,都仰賴關穎珊(Michelle Kwan)、柯罕(Sasha
Cohen)的優異表現,卻也導致其他選手沒有足夠的成長機會。甚至有些本有大好機會的選
手,錯失了發光的時機,例如2006年梅絲娜(Kimmie Meisner)奪得世錦賽冠軍,但她職
業生涯最燦爛的時刻,已趕不及本屆冬奧。
新的計分系統採行後,美國一開始排斥技術方面的要求,但最終仍改變立場;此外,儘管
美國女子選手在本屆冬奧未能奪得獎牌,但來自加州的長洲未來(Mirai Nagasu)繳出第
四名成績,總算是燃起新希望。
2014年冬奧將在俄羅斯索切(Sochi)舉行,選手們的身體、志趣及健康狀況可能都有所改
變,現在就預測成績或許言之過早;不過,長洲未來屆時應該會被視為摘金熱門。
南韓選手金妍兒(Kim Yu-Na)拿下本屆冬奧金牌,她的教練奧澤(Brian Orser)表示:
「長洲未來讓人耳目一新;我認識她的教練凱羅(Frank Carroll),他的風格,讓長洲未
來透過笑容展現優美的線條;那非常真實,非常清新,我很欣賞她。」
即使對手如此稱讚,美國對女子賽事的內容仍應審慎看待;南韓、日本的選手們,已經拿
下最近兩屆冬季奧運金牌、也在近三屆世錦賽封后;最近五場國際性的大賽共15面獎牌裡
,有10面落入南韓及日本選手之手。
來自達拉斯的教練及國際花式滑冰協會(International Skating Union)技術指導專家科
比(David Kirby)表示:「美國一開始並未接受新的國際評分系統,導致目前在成長曲線
中落後。」
過去的六分制評分系統,在2002年鹽湖城冬運醜聞後遭到捨棄,改由對強化技術層面要求
的計分系統取代,選手們必須在演出中儘可能賺取各種動作的分數,包括跳躍、旋轉等等
,以求高分。
1976年奧運冠軍哈蜜爾(Dorothy Hamill)表示:「現在每個環節都得注意,目前的評分
方式,自由滑並不再自由,而是長曲,漫長的過程;每一個轉向,方位變換、走位、跳躍
、以及旋轉都很重要,對體能的要求更高了。」
在本屆冬奧之前,美國唯一一次沒有在奧運拿下女子滑冰獎牌曾是一樁悲劇的結果;1961
年,18名美國代表隊的成員在搭機前往巴拉圭世錦賽的途中墜機身亡。當時,義大利教練
法西(Carlo Fassi)、英格蘭教練尼克斯(John Nicks)均前往美國協助重建其滑冰諸事
,但還是來不及在1964年奧地利茵斯布魯克冬奧成功重建。當年美國選手最佳成績,是年
僅16歲的佛萊明(Peggy Fleming)的第六名;四年之後,她在(1968年)法國格勒諾布爾
冬奧摘金。
當年罹難的人裡,有一位是傳奇教練文森(Maribel Vinson);卡羅是她的學生之一,後
來也調教出溫哥華冬奧男子金牌得主萊薩切克(Evan Lysacek)。
長洲未來在14歲時奪得2008年全美冠軍,2009年遭遇瓶頸,但本季已重拾狀態以及對滑冰
的熱忱。上個月的全美錦標賽,長洲未來獲得第二,僅次於佛拉特(Rachael Flatt)。當
時許多人認為,長洲未來應該可獲冠軍,不過裁判認為她的其中三次三周跳沒有完整旋轉
三周。溫哥華冬奧時,她似乎已改正這項缺點,也尚未承受額外的壓力。
卡羅表示:「她沒有輸不得的壓力,對我來說,這屆奧運是為了下一屆準備;屆時她20歲
,正是完美的年紀;她擁有奧運金牌的潛力,也充滿個性,有膽識。」
長洲未來的確有初生之犢的膽色,受訪時她就大膽說:「我參加比賽,就是要展現自己,
讓大家知道我是美國隊的未來希望。」本屆比賽雖然無緣得牌,但她說:「我從自己第一
次國際性比賽學到很多;被排在熱身最後一位是種榮耀,也是壓力,但是我想我可以克服
。」
卡羅雖然排斥新的計分方式,但仍會指導長洲未來繼續磨練技巧;他表示自己會遵循潮流
,「不然我豈不成了恐龍。」
【2010/03/02 世界日報】
--
穿越千年的愛戀,只為多看你一眼
永恆不死的精靈,幻化紅塵人世間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淺田真央失金 俄教練成箭靶

By John
at 2010-03-03T03:49
at 2010-03-03T03:49
美媒評冬奧TOP10:肖恩-懷特榜首 金妍兒似博爾特

By Puput
at 2010-03-02T22:08
at 2010-03-02T22:08
冬運表現太差 俄總統要求俄奧委官員辭職

By Ida
at 2010-03-02T16:42
at 2010-03-02T16:42
FTISLAND鍾訓 求奇蹟見金妍兒

By Charlie
at 2010-03-02T07:12
at 2010-03-02T07:12
冬奧會落幕 陸奪金破紀錄 5面金牌 首次擠進獎牌榜前八名

By Tracy
at 2010-03-02T07:10
at 2010-03-02T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