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的紳士風範,雷達表贊助澳網公開賽 - 網球

By Thomas
at 2005-07-04T19:30
at 2005-07-04T19:30
Table of Contents
from: http://hercafe.yam.com/hertalk/herstyle/stylefashion/11907.html
雷達表於1984年因緣際會贊助瑞士網球公開賽後,從此致力於推廣網球運動,從北
半球的美網、法網、英國溫布頓,到南半球的澳洲網球公開賽,雷達表必定參與、
贊助。去年,雷達表更為了慶祝贊助網球賽事滿20周年,以網球為主題,分別為
Basel展、法國網球公開賽以及澳洲網球公開賽,各推出了限量錶款。今年年初的
澳洲網球公開賽,正值100周年,賽程特別激烈、氣氛格外熱鬧,加上南半球夏日
炎炎的助長,更顯如火如荼。台灣雷達表趁此機會,邀請台灣媒體參加了在墨爾
本舉辦的「Integral Chronograph」發表會,並首次安排大家親臨澳網賽事盛會。
網球曾是貴族運動之一,儘管動作劇烈,「紳士」的優雅卻依然可見。以溫
布敦網球賽為背景的電影《網住愛情》(Wimbledon),對現今社會競爭,為了勝
利可不顧「紳士風範」做了嘲弄。這部浪漫愛情喜劇,雖然圓滿收場,但是故事中
的愛情和網球都是配角,人生際遇中的獲得與失去才是主角。
現實中呢?一起同行的友報記者欣怡,是10年的網球迷,由她專業而亢奮的
解說,幾場球賽看得大家直呼過癮,尤其是阿格西與費德勒在澳網公開賽百周年
的對決,精采而動人,欣怡說:「阿格西在網壇起起伏伏18年的故事,足以拍成
一部電影。」造型曾經搶眼的阿格西,誹聞與球技不相上下,和布魯克雪德絲的
婚姻失敗,也促使他進入黑暗期,一度掉到排名第141名之外。可是他堅持從最
外圍的網球賽一路打回來,一路珍惜自己,終於又回到澳網。數度爆冷門獲勝的
阿格西,今年被看好能夠打敗費德勒,大家都在傳言,阿格西想在奪冠後,宣布
光榮退休,畫下美好句點。不幸,阿格西最後慘敗,然而,如同小說《安娜‧卡
列尼娜》的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故事。」看一
位網球高手如何面對「輸」(失去),比對贏家喝采更叫人有感觸。
阿格西與費德勒對決後的隔天,澳洲各大報運動版頭條刊出費德勒勝利神采
的巨照,標題甚至出現「這個人能被打敗嗎?」惟獨《The Sunday Morning
Herald》報,以3分之1的版面,刊登阿格西離場前對觀眾揮手致意的背影。縱然
球場現實慘忍,輸贏分明,阿格西從高峰到谷底,再一路打回來的阿格西,已是
風度翩翩,內斂沈穩,名利、財富、緋聞都是雲煙,堅持的是運動家精神與自我
定位。阿格西畢竟34歲了,輸了之後還能捲土重來嗎?他在接受訪問時,眼眶濕
潤,強忍激動,以紳士風範讚美對手的球技,以運動家的精神承諾「會再回來」,
就現實的年紀與體力而言,這承諾,聽來十分傷感。
雷達表全球網球活動贊助顧問Erich,身為瑞士人,當然在觀賞球賽時是替
在Basel出生的費德勒加油,不過,他卻說「無論誰輸誰贏,精神才是永恆。雖
然20多年前,雷達表最初贊助網球賽只是個巧合,但我們很快就發現這個運動,
具有獨立奮鬥,以及精準、俐落又能保持優雅的特質,正是雷達表永遠要分享的
精神。」
--
雷達表於1984年因緣際會贊助瑞士網球公開賽後,從此致力於推廣網球運動,從北
半球的美網、法網、英國溫布頓,到南半球的澳洲網球公開賽,雷達表必定參與、
贊助。去年,雷達表更為了慶祝贊助網球賽事滿20周年,以網球為主題,分別為
Basel展、法國網球公開賽以及澳洲網球公開賽,各推出了限量錶款。今年年初的
澳洲網球公開賽,正值100周年,賽程特別激烈、氣氛格外熱鬧,加上南半球夏日
炎炎的助長,更顯如火如荼。台灣雷達表趁此機會,邀請台灣媒體參加了在墨爾
本舉辦的「Integral Chronograph」發表會,並首次安排大家親臨澳網賽事盛會。
網球曾是貴族運動之一,儘管動作劇烈,「紳士」的優雅卻依然可見。以溫
布敦網球賽為背景的電影《網住愛情》(Wimbledon),對現今社會競爭,為了勝
利可不顧「紳士風範」做了嘲弄。這部浪漫愛情喜劇,雖然圓滿收場,但是故事中
的愛情和網球都是配角,人生際遇中的獲得與失去才是主角。
現實中呢?一起同行的友報記者欣怡,是10年的網球迷,由她專業而亢奮的
解說,幾場球賽看得大家直呼過癮,尤其是阿格西與費德勒在澳網公開賽百周年
的對決,精采而動人,欣怡說:「阿格西在網壇起起伏伏18年的故事,足以拍成
一部電影。」造型曾經搶眼的阿格西,誹聞與球技不相上下,和布魯克雪德絲的
婚姻失敗,也促使他進入黑暗期,一度掉到排名第141名之外。可是他堅持從最
外圍的網球賽一路打回來,一路珍惜自己,終於又回到澳網。數度爆冷門獲勝的
阿格西,今年被看好能夠打敗費德勒,大家都在傳言,阿格西想在奪冠後,宣布
光榮退休,畫下美好句點。不幸,阿格西最後慘敗,然而,如同小說《安娜‧卡
列尼娜》的開場白「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故事。」看一
位網球高手如何面對「輸」(失去),比對贏家喝采更叫人有感觸。
阿格西與費德勒對決後的隔天,澳洲各大報運動版頭條刊出費德勒勝利神采
的巨照,標題甚至出現「這個人能被打敗嗎?」惟獨《The Sunday Morning
Herald》報,以3分之1的版面,刊登阿格西離場前對觀眾揮手致意的背影。縱然
球場現實慘忍,輸贏分明,阿格西從高峰到谷底,再一路打回來的阿格西,已是
風度翩翩,內斂沈穩,名利、財富、緋聞都是雲煙,堅持的是運動家精神與自我
定位。阿格西畢竟34歲了,輸了之後還能捲土重來嗎?他在接受訪問時,眼眶濕
潤,強忍激動,以紳士風範讚美對手的球技,以運動家的精神承諾「會再回來」,
就現實的年紀與體力而言,這承諾,聽來十分傷感。
雷達表全球網球活動贊助顧問Erich,身為瑞士人,當然在觀賞球賽時是替
在Basel出生的費德勒加油,不過,他卻說「無論誰輸誰贏,精神才是永恆。雖
然20多年前,雷達表最初贊助網球賽只是個巧合,但我們很快就發現這個運動,
具有獨立奮鬥,以及精準、俐落又能保持優雅的特質,正是雷達表永遠要分享的
精神。」
--
Tags:
網球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阿格西或山普拉斯有跟龍馬他爸爸對決過麼??

By Elvira
at 2005-07-04T19:23
at 2005-07-04T19:23
阿格西重返顛峰的心路歷程(5)

By Dorothy
at 2005-07-04T18:25
at 2005-07-04T18:25
阿格西重返顛峰的心路歷程(4)

By Joseph
at 2005-07-04T18:21
at 2005-07-04T18:21
阿格西重返顛峰的心路歷程(3)

By Joe
at 2005-07-04T18:14
at 2005-07-04T18:14
阿格西重返顛峰的心路歷程(2)

By Damian
at 2005-07-04T18:09
at 2005-07-04T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