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搶七之前的比賽狀況? - 網球 Tennis

Yuri avatar
By Yuri
at 2019-07-18T00:40

Table of Contents

剛好看到有人問這個問題,去年找的資料貼出來給大家參考。

---
如果澳網順利改制,2019年將是四大賽都採用不同搶七制度的第一年。
我們來回顧一下搶七的歷史。

後來進入網球名人堂的美國資深網球裁判 Jimmy Van Allen 1955年就
曾經提出以他自己為名的「Van Allen加速計分系統(Van Allen
Simplified Scoring System, 簡稱VASSS)」,把傳統15-30-40得分制
改成桌球的計分方法,一盤打21分,每五球換發,但只有一發沒有二
發,降低發球威猛球員光靠發球拿分數的機會。Van Allen認為這樣應
該可以讓每盤都在半小時內結束。

提案的理由是當時的美國名將Pancho Gonzales。1947年他年僅19歲就
參加美網,48年跟49年在美網封王,當年大滿貫賽只允許業餘球員參
加,而他在1950年轉入職業,拿了12個冠軍。Gonzales的發球太威猛,
雖然使用了新制度,但是1955年的一場職業賽第五盤的「加速計分系統」
還是被他打到21比19,也足足耗了47分鐘,球員跟觀眾都不欣賞,因此
1957年停止使用。

等到1968年大滿貫賽開放職業球員加入,Gonzales又來報名,此時他已
經40歲了,居然又打了六年,1968年還打到法網四強跟美網八強。1969
年,高齡41歲的Gonzales在溫布敦首輪對上他自己在UCLA網球隊的學生
Charlie Pasarell,師徒對決光是第一盤就打了46「局」,Pasarell救
了11個盤末點以24比22拿下。屢攻不下的Gonzales抗議天色太黑看不到
球應該暫停,但是主審Mike Gibson不同意,也不理會Gonzales的摔拍
大吼大叫。

Pasarell對長盤並不陌生,因為前一年他才在馬里蘭舉行的美國室內網
球錦標賽的雙打八強賽跟搭檔Ron Holmberg打了一場26-24,19-17,30-28
,一共144局、六小時20分的比賽,知道要保持耐心,讓對手去喪失理
智。第二盤只打了短短18分鐘,Gonzales就以一比六丟掉,此時Gibson
才宣布停賽,週三下午兩點再打。沒想到第二天Gonzales想通了,不但
救了七個賽末點還連拿三盤,最後逆轉勝的比數是22-24,1-6,16-14,
6-3跟11-9,一共耗時5小時又13分,打破當時溫布敦的單場最長時間跟
最多局數紀錄。

1965年Van Alen捲土重來再度提案,建議六比六平手後再打九球搶五分,
但即使四平也不延六;每次六平以後主審就要拿出一面繡著「VASS」的
小紅旗開始揮舞,告訴全場現在要進入搶九局,也很符合Van Allen愛
秀的個性。1970年美網成為第一個採用的大滿貫賽,雖然球員都很討厭
這種搶最後一分決定一整盤勝負的制度,但是觀眾覺得很刺激,賽事總
監Billy Talbert很實際地說,買票的是觀眾不是球員,因此就這樣沿
用了五屆。溫布敦1971年也跟進搶九,這可是尊重傳統的溫布敦94年來
第一次改變計分方式,但是決勝盤仍然採用贏兩局才算贏的長盤制。
1972年草地俱樂部的秘書Peter Johns跟澳洲雙打好手Bob Howe研究出
改良版,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搶七,選手在八比八平手後的決勝局每兩
球換發、每六球再換邊,可以讓雙方因為陽光或者風向受到影響的不公
平因素降到最低。美網在1975年也改採搶七,1979年溫布敦再把搶七局
開始的時間從八比八提前到六比六。

1991年7月5號,Van Allen以88歲高齡去世後兩天,瑞典球王Stephen
Edberg跟德國的Michael Stich在溫布敦的四強賽打了四盤,Edberg全
場沒有丟掉任何一次發球局但打了三次搶七,以6–4, 6–7(5–7),
6–7(5–7), 6–7(2–7)輸球。艾伯格賽後說,幸好有Van Allen,
否則我們應該還在打…

2001年澳網首次在混雙採用「搶十」制,之後逐漸推廣到雙打。不過到
2018年以前,大滿貫賽的單打決勝盤仍然採用長盤制,一定要贏兩局才
算贏,因此出現了2010年溫布敦第一輪那一場經典,John Isner跟
Nicolas Mahut兩人從六月22號下午5點13分開打,打到晚間9點7分倫敦
已經天黑才打了四盤,於是第二天下午2點5分繼續打,打到5點45分已
經破了有史以來網球賽的時間紀錄,但他們持續打到9點9分、59比59時
再度停賽。24號下午3點40分又上場,到4點47分Isner終於破了Mahut發
球局,整個比賽兩個人一共打了183局,Isner獲得14個破發點,在第五
個賽末點贏球,整場時間是11小時又5分,其中光決勝盤就打了8小時又
11分,實際經過的時間是47小時又24分鐘。最後比數是6–4, 3–6,
6–7(7–9), 7–6(7–3), 70–68。輸球的Mahut固然打包,贏球的Isner
第二輪也只打了74分鐘就以0-6 3-6 2-6敗給De Bakker出局。太累了。

你以為這種事情一輩子只會看到一次。沒想到八年後的2018年,Isner
又跟南非的Kevin Anderson在四強打了整整6小時36分,比數是7-6(6),
6-7(5),6-7(9),6-4,26-24。Isner搶佔了溫布敦史上最長的兩場比賽。

在溫布敦宣布明年決勝盤的長盤打到12比12平手後將採用搶七局決定勝
負後,是史上第一次四大滿貫賽決採用各自不同的制度。澳網前四盤搶
七,決勝盤搶十。美網每盤都搶七。法網還是前四盤搶七、決勝盤延長
賽。


--
Tags: 網球

All Comments

Todd Johnson avatar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7-19T07:11
哇!長知識了,感謝分享~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9-07-20T13:41
推!原Po厲害,查了那麼詳盡的資料。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9-07-21T20:12
謝謝分享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9-07-23T02:43
長知識文感謝
Olivia avatar
By Olivia
at 2019-07-24T09:14
知識文推推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9-07-25T15:45
讚讚
Ina avatar
By Ina
at 2019-07-26T22:16
長知識
Caitlin avatar
By Caitlin
at 2019-07-28T04:47
這篇要M啊
Una avatar
By Una
at 2019-07-29T11:18
推 原來搶七是這樣來的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19-07-30T17:49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9-08-01T00:20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19-08-02T06:51
Isner好累
Frederic avatar
By Frederic
at 2019-08-03T13:22
推長知識 伯格那個打了三次搶七輸球感覺好眼熟..
Jessica avatar
By Jessica
at 2019-08-04T19:52
長知識推~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9-08-06T02:23
推知識科普
David avatar
By David
at 2019-08-07T08:54
推推 長知識了
Lily avatar
By Lily
at 2019-08-08T15:25
看來是Isner的問題XD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9-08-09T21:56
法王是因為發球優勢比較小所以不改嗎法網
Ophelia avatar
By Ophelia
at 2019-08-11T04:27
法國人才不會考慮這麼多 只是單純懶
Necoo avatar
By Necoo
at 2019-08-12T10:58
法國看球場就知道了....真的只是單純懶得動
Dorothy avatar
By Dorothy
at 2019-08-13T17:29
未來應該會有感謝Isner的貢獻XD
Doris avatar
By Doris
at 2019-08-15T00:00
懶 傳統 懶 懶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9-08-16T06:31
Isner兩次都有跟到(累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19-08-17T13:02
法國就是zzzzz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9-08-18T19:33
知識文!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19-08-20T02:03
法網是因為保發成功率較其他三個大滿貫來得低,比較難會有超級長盤出現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9-08-21T08:34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9-08-22T15:05
謝謝好文!
Rachel avatar
By Rachel
at 2019-08-23T21:36
長知識推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19-08-25T04:07
法網就是看你發球以外的能力了,誰的狀況好就贏囉
Andy avatar
By Andy
at 2019-08-26T10:38
Isner跟Mahut那場不知道有沒有鄉民從頭跟到尾..xd
Hazel avatar
By Hazel
at 2019-08-27T17:09
如果決賽不會影響之後賽程體力,搞不好可維持長盤,觀眾(我啦)更愛看
Hedda avatar
By Hedda
at 2019-08-28T23:40
Isner (蓋章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9-08-30T06:11
謝謝整理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19-08-31T12:42
但是單打後面會接雙打 長盤感覺還是會影響
Harry avatar
By Harry
at 2019-09-01T19:13
Isner:我才是改變網球歷史的男人!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9-09-03T01:44
Mahut:還有我~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9-09-04T08:14
Isner兩場我都有看 第一場真的是看到觀眾都崩潰
Quintina avatar
By Quintina
at 2019-09-05T14:45

大坂直美登上雜誌封面 家境不富裕只能網

Zanna avatar
By Zanna
at 2019-07-18T00:39
大坂直美登上雜誌封面 坦言家境不富裕只能打網球 美國,加州,洛杉磯 - 作為兩屆大滿貫冠軍得主,前世界第一大坂直美對成功的滋味並 不陌生。但近日在接受《Allure》雜誌專訪時,21歲的日本姑娘分享了自己力爭成為頂尖 球員的真正動力。   “我的父母並不是很富裕,所以我要做些什麼呢?”大坂直美說道,“我也 ...

納達爾叔叔:我同情費德勒遭遇

Skylar Davis avatar
By Skylar Davis
at 2019-07-18T00:33
納達爾叔叔:我同情費德勒遭遇 德約是美網熱門   世界第二納達爾的叔叔托尼·納達爾近期接受當地媒體採訪,談及對溫網決賽的看法 與三巨頭之間的相互競爭。對於費德勒一度在決賽中手握兩個賽點被逆轉,托尼納達爾表 示對他的經歷感到同情。  “(今年的溫網決賽)是一場非常棒,非常具有活力的比賽,他們為粉絲奉獻了一場 ...

麥肯羅:費德勒已改變很多 努力跟上所有

Skylar DavisLinda avatar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9-07-18T00:33
麥肯羅:費德勒已改變很多 他在努力跟上所有人 在ESPN近日的一次採訪中,約翰·麥肯羅評論了費德勒改進和進步的能力。美國人表示: “就個人而言,我認為羅傑已經不那麼倔強了,轉而使用更大的拍面球拍。顯然,他以90 英寸的球拍贏得了很多比賽,但也有問題,尤其是面對納達爾。”   “那個左手將的發球,在他肩上旋 ...

十年前的最後一球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9-07-17T22:09
除了相隔10年幾乎相同的賽末點外 國外網友也抓到2012溫網決賽賽末點和 今年溫網賽末點的對比 幾乎是一模一樣的來回 只是小安迪沒穿越成功 Djo卻能解救成功把戰線延長 影片支援 https://reurl.cc/QvqQ0 看完覺得真的很神奇 ※ 引述《pennykidd (回到青蘋果的年代)》之銘 ...

發明搶七之前的比賽狀況?

Kristin avatar
By Kristin
at 2019-07-17T20:02
看到推文有網球史上單球最多來回,分享一下桌球的紀錄 發生在2017年,兩個削球手打了766拍,後來因為隔壁場次的比賽球掉進來不得中斷 但是桌球有一個促進規則,避免這種天荒地老的情形發生 網球就沒有這種規則,但是羽球不知道有無? 影片:https://streamable.com/us285 新聞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