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魔術真的是最強先發五人嗎? - NBA

By Ethan
at 2007-03-02T12:14
at 2007-03-02T12:14
Table of Contents
推文似乎有人對這個陣容很不以為然(笑)
我們來想一下好了,一支球隊的先發五人,到底要有怎樣的陣容?
完美的形式是因人而異的,你愛進攻,也許 04~05球季太陽的五人進攻組合是首選,你愛
防守,也許雙蛙坐鎮外有小王子的活塞是你的最愛,你愛眾星拱月的感覺,2001年的七六
人應該夠符合你的期待了,你喜歡內外兩大巨星的組合,那2000年開始三連霸的湖人怎麼
樣?
至於當年的魔術?對於別人我不知道,對於我,喜愛進攻的我而言,那是一組相當華麗的
極緻進攻先發五人,甚至可能比近年的太陽還要厲害。
為什麼?
要不是近年長人荒,讓太陽的鋒衛亂舞躍升為進攻的主力點,你去問任何一個教練,大多
數都會希望球隊的進攻重心是起於一個有宰制力的高級中鋒(某23號神不在討論範圍),而
當年的魔術擁有的我不敢說是第一,但是光論進攻面,俠客也許只遜於還有夢幻步伐的歐
天王,而他的幫手是低位苦工一流的Grant,Grant會幫Shaq清開所有路障不說,拿手的中
距離更可以幫禁區威力強大但也只有禁區威力的Shaq清出更多的禁區空間,這個禁區組合
,也許不像It takes 5ive 的雙二一連線範圍那麼廣,功能那麼多樣,但是就禁區的組合
來說,除了Shaq的罰球,我不覺得有太多可以挑剔的了。
而魔術的後場,別的不說,光是身材就贏了人家一截,在那個6-6,6-7就是合格小前鋒身
材的時代,魔術有水準身高的小前鋒,略佔優勢的得分後衛,還有佔盡優勢的控球後衛身
材,何況身材高大最大的疑惑之一是速度不快,Penny的速度?不用懷疑吧!
當然,Penny 是個好控球,雖然他不是個"偉大"的控球,坦白說,他也不像現在Nash或是
近五年的Kidd一樣,一個人可以控制整場球賽,當然啦!我知道 Penny曾經一個人幹翻熱
火由 Pat Riley組合的防守陣勢,但是他在聯盟的定位,絕對還不到"第一控衛",因為爵
士12號當時還站在球場上,可是論弱邊單打的能力,那我想當時聯盟控衛裡擁有最好的身
材優勢絕對是Penny 單打的一大助力,快速轉換的進攻也是他拿手好戲,還有水準以上的
傳導以及俐落的面框切入,當然,Penny 至今仍然有一票球迷絕對不是平白無故,就算各
方評價不一,但是當時在控衛的排名裡,Penny絕對是用一支手就可以數到的。
至於兩翼的Scott跟Anderson ,一個外線純射手,一個單打爛仗王,當然,天知地知你知
我知,獨眼龍也知道他們的防守真的很不怎麼樣,但是光就進攻面來說,在一個天王中鋒
加一個全能天才控球之外,還能有一裡一外的兩把槍,的確是相當具有威力,如果拿兩年
前的太陽來比較,Joe Johnson跟Quentin Richardson 也許是大家覺得很可惜要區居四五
順位進攻選擇,那這麼說來,有20分實力的Anderson只是魔術第三人,有單季 267個三分
球紀錄的Scott 順位更低一級,是否也是球隊進攻華麗的代表?當然同樣的問題又再度發
生,Scott的267個三分球是不是Shaq+Penny製造的空檔而來,是否有灌水嫌疑,這個不是
重點,重要的是,他就確實在這支球隊的系統裡發揮了如此龐大的外線進攻能量,這就是
這個組合最大的進攻效益了。
當然,我也永遠不會忘記,總冠軍賽Anderson那讓所有魔術迷心碎的四罰不進,但是我覺
得這是一支沒有大賽經驗的球隊,一個沒有大賽經驗的球員,在緊要關頭的心理素質,同
理去年總冠軍賽Nowitzki第三場最後的罰球miss也是一樣的情形,只是Anderson連續手軟
四次真的是太誇張,但是若用這一個失誤抹滅魔術這組進攻大隊的威力,我想也實在是太
過苛刻了。
魔術那年輸掉了冠軍賽,其實主要原因並不是進攻不靈光,那是隔一年被公牛前中後分別
鎖死的事情。總冠軍賽輸給火箭的主因有兩個,一個是經驗不足,尤其相較於衛冕軍的老
神在在,魔術許多球處理的不夠細膩,偏偏你又很難去期待火箭球員把失誤還你,還有一
個問題是防守,Shaq固然得了很多分,Penny 得了很多分,但是卻讓Olajuwan跟 Drexler
得了更多分數,其中當兩翼的 Anderson跟Scott沒辦法在進攻上做出貢獻時,他們在防守
端讓球隊掉的分數就更顯的他們對球隊是傷害而不是幫助,籃球最簡單的道理就是,失分
比得分多的情形下,你就是輸家,而當年的魔術,就是最好的例子。
也許這組魔術先發沒有拿下冠軍,也許他們的防守可能會消失在眾人的評價中,但是就進
攻這個點來看,什麼武器都有的魔術,的確算是很厲害了。
--
◤ ◥◤ ≡浦安 國小≡ ◥
大澤木小鐵 9300439
●
--
我們來想一下好了,一支球隊的先發五人,到底要有怎樣的陣容?
完美的形式是因人而異的,你愛進攻,也許 04~05球季太陽的五人進攻組合是首選,你愛
防守,也許雙蛙坐鎮外有小王子的活塞是你的最愛,你愛眾星拱月的感覺,2001年的七六
人應該夠符合你的期待了,你喜歡內外兩大巨星的組合,那2000年開始三連霸的湖人怎麼
樣?
至於當年的魔術?對於別人我不知道,對於我,喜愛進攻的我而言,那是一組相當華麗的
極緻進攻先發五人,甚至可能比近年的太陽還要厲害。
為什麼?
要不是近年長人荒,讓太陽的鋒衛亂舞躍升為進攻的主力點,你去問任何一個教練,大多
數都會希望球隊的進攻重心是起於一個有宰制力的高級中鋒(某23號神不在討論範圍),而
當年的魔術擁有的我不敢說是第一,但是光論進攻面,俠客也許只遜於還有夢幻步伐的歐
天王,而他的幫手是低位苦工一流的Grant,Grant會幫Shaq清開所有路障不說,拿手的中
距離更可以幫禁區威力強大但也只有禁區威力的Shaq清出更多的禁區空間,這個禁區組合
,也許不像It takes 5ive 的雙二一連線範圍那麼廣,功能那麼多樣,但是就禁區的組合
來說,除了Shaq的罰球,我不覺得有太多可以挑剔的了。
而魔術的後場,別的不說,光是身材就贏了人家一截,在那個6-6,6-7就是合格小前鋒身
材的時代,魔術有水準身高的小前鋒,略佔優勢的得分後衛,還有佔盡優勢的控球後衛身
材,何況身材高大最大的疑惑之一是速度不快,Penny的速度?不用懷疑吧!
當然,Penny 是個好控球,雖然他不是個"偉大"的控球,坦白說,他也不像現在Nash或是
近五年的Kidd一樣,一個人可以控制整場球賽,當然啦!我知道 Penny曾經一個人幹翻熱
火由 Pat Riley組合的防守陣勢,但是他在聯盟的定位,絕對還不到"第一控衛",因為爵
士12號當時還站在球場上,可是論弱邊單打的能力,那我想當時聯盟控衛裡擁有最好的身
材優勢絕對是Penny 單打的一大助力,快速轉換的進攻也是他拿手好戲,還有水準以上的
傳導以及俐落的面框切入,當然,Penny 至今仍然有一票球迷絕對不是平白無故,就算各
方評價不一,但是當時在控衛的排名裡,Penny絕對是用一支手就可以數到的。
至於兩翼的Scott跟Anderson ,一個外線純射手,一個單打爛仗王,當然,天知地知你知
我知,獨眼龍也知道他們的防守真的很不怎麼樣,但是光就進攻面來說,在一個天王中鋒
加一個全能天才控球之外,還能有一裡一外的兩把槍,的確是相當具有威力,如果拿兩年
前的太陽來比較,Joe Johnson跟Quentin Richardson 也許是大家覺得很可惜要區居四五
順位進攻選擇,那這麼說來,有20分實力的Anderson只是魔術第三人,有單季 267個三分
球紀錄的Scott 順位更低一級,是否也是球隊進攻華麗的代表?當然同樣的問題又再度發
生,Scott的267個三分球是不是Shaq+Penny製造的空檔而來,是否有灌水嫌疑,這個不是
重點,重要的是,他就確實在這支球隊的系統裡發揮了如此龐大的外線進攻能量,這就是
這個組合最大的進攻效益了。
當然,我也永遠不會忘記,總冠軍賽Anderson那讓所有魔術迷心碎的四罰不進,但是我覺
得這是一支沒有大賽經驗的球隊,一個沒有大賽經驗的球員,在緊要關頭的心理素質,同
理去年總冠軍賽Nowitzki第三場最後的罰球miss也是一樣的情形,只是Anderson連續手軟
四次真的是太誇張,但是若用這一個失誤抹滅魔術這組進攻大隊的威力,我想也實在是太
過苛刻了。
魔術那年輸掉了冠軍賽,其實主要原因並不是進攻不靈光,那是隔一年被公牛前中後分別
鎖死的事情。總冠軍賽輸給火箭的主因有兩個,一個是經驗不足,尤其相較於衛冕軍的老
神在在,魔術許多球處理的不夠細膩,偏偏你又很難去期待火箭球員把失誤還你,還有一
個問題是防守,Shaq固然得了很多分,Penny 得了很多分,但是卻讓Olajuwan跟 Drexler
得了更多分數,其中當兩翼的 Anderson跟Scott沒辦法在進攻上做出貢獻時,他們在防守
端讓球隊掉的分數就更顯的他們對球隊是傷害而不是幫助,籃球最簡單的道理就是,失分
比得分多的情形下,你就是輸家,而當年的魔術,就是最好的例子。
也許這組魔術先發沒有拿下冠軍,也許他們的防守可能會消失在眾人的評價中,但是就進
攻這個點來看,什麼武器都有的魔術,的確算是很厲害了。
--
◤ ◥◤ ≡浦安 國小≡ ◥
大澤木小鐵 9300439
●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Olga
at 2007-03-06T13:23
at 2007-03-06T13:23

By Barb Cronin
at 2007-03-10T20:05
at 2007-03-10T20:05

By Anthony
at 2007-03-11T05:31
at 2007-03-11T05:31

By Agnes
at 2007-03-15T03:37
at 2007-03-15T03:37

By Necoo
at 2007-03-17T22:34
at 2007-03-17T22:34

By David
at 2007-03-21T15:38
at 2007-03-21T15:38

By Todd Johnson
at 2007-03-22T06:00
at 2007-03-22T06:00

By Lucy
at 2007-03-25T15:41
at 2007-03-25T15:41

By Lily
at 2007-03-30T06:23
at 2007-03-30T06:23

By Eden
at 2007-04-02T09:50
at 2007-04-02T09:50

By Ida
at 2007-04-03T08:36
at 2007-04-03T08:36

By Hardy
at 2007-04-06T06:43
at 2007-04-06T06:43

By Yuri
at 2007-04-08T22:28
at 2007-04-08T22:28

By Rosalind
at 2007-04-13T12:54
at 2007-04-13T12:54

By Kyle
at 2007-04-16T00:22
at 2007-04-16T00:22

By Frederica
at 2007-04-20T04:11
at 2007-04-20T04:11

By Edwina
at 2007-04-20T17:14
at 2007-04-20T17:1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04-21T19:35
at 2007-04-21T19:35

By Jacky
at 2007-04-24T07:36
at 2007-04-24T07:36

By Eden
at 2007-04-27T22:21
at 2007-04-27T22:21

By Edith
at 2007-05-01T03:29
at 2007-05-01T03:29

By Aaliyah
at 2007-05-02T06:52
at 2007-05-02T06:52

By George
at 2007-05-05T23:19
at 2007-05-05T23:19

By Hedwig
at 2007-05-08T11:04
at 2007-05-08T11:04

By Edith
at 2007-05-09T18:43
at 2007-05-09T18:43

By Wallis
at 2007-05-09T23:18
at 2007-05-09T23:18

By Jack
at 2007-05-13T03:54
at 2007-05-13T03:54

By Lily
at 2007-05-16T21:48
at 2007-05-16T21:48

By Quintina
at 2007-05-17T21:51
at 2007-05-17T21:51

By Callum
at 2007-05-20T23:38
at 2007-05-20T23:38

By Tracy
at 2007-05-22T09:50
at 2007-05-22T09:50

By Agnes
at 2007-05-25T15:25
at 2007-05-25T15:25

By David
at 2007-05-30T08:45
at 2007-05-30T08:45

By Mia
at 2007-06-03T22:34
at 2007-06-03T22:34

By Emma
at 2007-06-06T13:35
at 2007-06-06T13:35

By Suhail Hany
at 2007-06-07T16:41
at 2007-06-07T16:41

By Barb Cronin
at 2007-06-11T01:57
at 2007-06-11T01:57

By Aaliyah
at 2007-06-15T17:53
at 2007-06-15T17:53
Related Posts
達拉斯小牛 二月

By Elvira
at 2007-02-28T02:52
at 2007-02-28T02:52
06-07 波特蘭拓荒者 (下)

By John
at 2007-02-26T17:51
at 2007-02-26T17:51
鳳凰城太陽隊二月球隊報導

By Connor
at 2007-02-25T16:15
at 2007-02-25T16:15
德國人英文都很強嗎

By Steve
at 2007-02-24T16:42
at 2007-02-24T16:42
明星們的搞笑大頭貼~

By Ophelia
at 2007-02-23T21:32
at 2007-02-23T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