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波特蘭拓荒者 (下) - NBA

By John
at 2007-02-26T17:51
at 2007-02-26T17:51
Table of Contents
X-factor: Darius Miles
連拓荒者迷都快忘記這號人物了 -- Darius Miles 去年還是球團寄
予重任的主將(和 Randolph 共同擔任隊長),季初打出一波好球,
但是在受傷之後表現完全走樣,場上拿不出像樣的表現,場下也一再
傳出態度的問題,在去年季末接受訪問的時候甚至表示想要被交易。
暑假他跑去動了膝蓋手術試圖修復還沒復原的膝蓋,但是在開季前
發現手術還是不成功,只得再進去手術房動了 microfracture surgery
,整季報銷。
關於他的未來,變數實在太多了,首先是 microfracture 之後的膝
蓋會回復到什麼程度真的很難講,其次是這個手術需要非常漫長的復
健期,以最近的兩個例子 - Amare Stoudemire 和 Zach Randolph 來
說,他們的年齡都跟 Miles 一樣非常年輕,回到場上後也慢慢回復到
受傷前的水準,但重點是他們都花了非常久的復健期,這當中有多少
孤獨、失落、惶恐要熬過實在是外人難以想像,在敬佩 Stoudemire
和 Randolph 的毅力之餘,不免也讓人覺得那個常常讓人感受不到拼
勁與決心的 Miles 有可能熬過嗎?
而且目前的拓荒者說真的不太有他的位置了,他復出的時候必須跟
進步很多的 Outlaw、防守專家 Udoka以及力爭上游的 Webster 競爭
先發小前鋒的位置,我目前是抱持冷眼旁觀的態度,先當作我們沒有
這個球員來培養陣容,等到 Miles 復出後我們再來看看回來的是什麼
樣的 Miles,教練要給他機會表現,但是也要讓他知道他必須要很努
力證明自己,才讓教練有理由用他。
X-factor: offensive style
目前的拓荒者在進攻上非常偏重半場進攻,強調慢節奏,處理好每
次進攻,這也間接造成球隊在快攻上的表現非常糟糕,沒記錯的話快
攻得分應該是在全聯盟墊底。但是事實上攤開我們的球員陣容,有很
多都是在快節奏風格球賽中比較能發揮的,比如說 Sergio、Aldridge
、Outlaw、Webster 甚至 Miles 也算,其他幾個像是 Roy、Jack、
Udoka 則是打快打慢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比較不適合快速球風的大
概只有 Randolph 和 Przybilla (不過他本來就沒什麼參與進攻所以
也還好)
目前之所以會打得這麼慢主因在 Randolph 身上,因為他是隊上唯
一穩定的得分武器,球隊要獲勝就勢必要把這個武器的效用發揮到極
致,於是圍繞 Randolph 為中心的進攻體系就很難快得起來。我覺得
這是就現有的材料不得不為的選擇,倒未必代表 McMillan 本人最喜
歡這種打法,因為他球員時代的後半段就是在 90年代初的超音速全盛
時期度過的,有印象的人應該知道那時候的超音速,在Payton+Kemp
帶領下跟慢吞吞的半場進攻實在扯不上邊。
在現有的這批年輕球員成熟之後,拓荒者應該會改變進攻的風格,
朝向更快節奏、更開放、更 up-tempo 的方向邁進,常看外國討論區
很多球迷都會有個誤解,一看到有人提倡 up-tempo 就以為講的是太
陽那種全員跑轟衝衝衝,事實上拓荒者沒有必要(也未必適合)改造
成太陽或者勇士那種極致小球的打法,拓荒者應該改造的方向與其說
是小球或 up-tempo,不如說是『以後衛或搖擺人主導』的進攻風格。
事實上這也算是聯盟的主流了,傳統大中鋒日漸式微的今天,大部
分強隊都是以後衛或搖擺人主導攻勢,講究流暢的導球、準確的外線
,強調攻守轉換。當然大家都這樣做不代表我們也該跟隨潮流,但是
就像前面提到的,既然這個方向比較適合我們的球員陣容,那麼跟隨
潮流也沒什麼關係。
要完成這樣的轉變,除了要等待年輕小將們成熟之外,更重要的是
Randolph 的角色定位。我覺得在以後衛為主的進攻風格下,Randolph
這樣的低位進攻者非但不會沒有發揮餘地,反而還會成為很珍貴的
武器,看看太陽那樣的打法還是有很多讓 Amare 在禁區一對一單打的
機會,公牛雖然有行雲流水的團隊進攻但還是很需要內線得分手。只
是 Randolph 必須接受自己不再是第一進攻選擇,必須要習慣拓荒者
不再是讓大部分的進攻經由他的手上,必須要學習如何不讓整體進攻
遲滯。
我想具體的方法是:要他再往裡面打,盡量在低位卡到位置後再背
框單打,而不是被推擠到三分線附近才拿到球,然後面框準備攻擊。
這樣他的命中率會比較高,賺犯規的機率也比較大,也比較容易傳出
包夾。因為這種打法會比較耗力,所以他單打的次數會減少,但是出
手的品質會提昇,造成的破壞力反而會更大。減少單打省下的體力除
了拿來卡位之外,還可以加強防守。
Randolph 今年的 24 分10 籃板當然很棒,但是我更希望看到的是
18 分10 籃板,但是絕不硬幹有好機會才出手,防守用心也用力的
Randolph,那樣的他配合其他開始成熟的小將們才可以讓拓荒者成為
有競爭力的強隊。雖然這樣個人數據比較不好看,但是球隊戰績比較
好反而讓他更有機會入選明星賽。
他能不能理解這些呢?我想答案是樂觀的,一方面是他其實也才 25
歲,還很年輕有可塑性,二方面是他雖然沒有當領袖的氣質,但是往
好處看他也沒有硬要當一哥的那種自尊,我相信他是那種只要球隊贏
球他願意改變自己的人。
結語
當年的拓荒者總管相信只要砸錢找最好的球員來球隊就會贏球,結
果後來嘗盡了苦果。這幾年的重建下來問題球員都清得差不多了,攤
開拓荒者的陣容和別隊比,要比前科的數量話我們絕對是排在後段班
。球員的品格有了,天賦也有了,雖然戰績還是不好,但是也有明顯
進步。拓荒者已經離開了谷底,差的只是重建所需的時間。每個球迷
都有支持所愛球隊的理由,支持熱門強隊看他們一直贏球當然很爽。
但是我一直相信一個股票投資的概念:『逢低進場』才能賺大錢,用
在欣賞 NBA 上就是支持戰績很爛的球隊,跟著他們一起經歷沒人看得
起的辛酸歲月,一起經歷重建再重建的漫漫長路,到了開花結果那時
候,那份欣慰、驕傲、喜悅之情絕對更為甜美。
一年前的拓荒者我真的不敢推薦大家去支持,因為當時球隊的形勢
一片渾沌,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現在的拓荒者不一樣了,重建已經出
現了曙光,隧道的盡頭似乎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歡迎各位一起來參
與拓荒者的熱血奮鬥!
--
連拓荒者迷都快忘記這號人物了 -- Darius Miles 去年還是球團寄
予重任的主將(和 Randolph 共同擔任隊長),季初打出一波好球,
但是在受傷之後表現完全走樣,場上拿不出像樣的表現,場下也一再
傳出態度的問題,在去年季末接受訪問的時候甚至表示想要被交易。
暑假他跑去動了膝蓋手術試圖修復還沒復原的膝蓋,但是在開季前
發現手術還是不成功,只得再進去手術房動了 microfracture surgery
,整季報銷。
關於他的未來,變數實在太多了,首先是 microfracture 之後的膝
蓋會回復到什麼程度真的很難講,其次是這個手術需要非常漫長的復
健期,以最近的兩個例子 - Amare Stoudemire 和 Zach Randolph 來
說,他們的年齡都跟 Miles 一樣非常年輕,回到場上後也慢慢回復到
受傷前的水準,但重點是他們都花了非常久的復健期,這當中有多少
孤獨、失落、惶恐要熬過實在是外人難以想像,在敬佩 Stoudemire
和 Randolph 的毅力之餘,不免也讓人覺得那個常常讓人感受不到拼
勁與決心的 Miles 有可能熬過嗎?
而且目前的拓荒者說真的不太有他的位置了,他復出的時候必須跟
進步很多的 Outlaw、防守專家 Udoka以及力爭上游的 Webster 競爭
先發小前鋒的位置,我目前是抱持冷眼旁觀的態度,先當作我們沒有
這個球員來培養陣容,等到 Miles 復出後我們再來看看回來的是什麼
樣的 Miles,教練要給他機會表現,但是也要讓他知道他必須要很努
力證明自己,才讓教練有理由用他。
X-factor: offensive style
目前的拓荒者在進攻上非常偏重半場進攻,強調慢節奏,處理好每
次進攻,這也間接造成球隊在快攻上的表現非常糟糕,沒記錯的話快
攻得分應該是在全聯盟墊底。但是事實上攤開我們的球員陣容,有很
多都是在快節奏風格球賽中比較能發揮的,比如說 Sergio、Aldridge
、Outlaw、Webster 甚至 Miles 也算,其他幾個像是 Roy、Jack、
Udoka 則是打快打慢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比較不適合快速球風的大
概只有 Randolph 和 Przybilla (不過他本來就沒什麼參與進攻所以
也還好)
目前之所以會打得這麼慢主因在 Randolph 身上,因為他是隊上唯
一穩定的得分武器,球隊要獲勝就勢必要把這個武器的效用發揮到極
致,於是圍繞 Randolph 為中心的進攻體系就很難快得起來。我覺得
這是就現有的材料不得不為的選擇,倒未必代表 McMillan 本人最喜
歡這種打法,因為他球員時代的後半段就是在 90年代初的超音速全盛
時期度過的,有印象的人應該知道那時候的超音速,在Payton+Kemp
帶領下跟慢吞吞的半場進攻實在扯不上邊。
在現有的這批年輕球員成熟之後,拓荒者應該會改變進攻的風格,
朝向更快節奏、更開放、更 up-tempo 的方向邁進,常看外國討論區
很多球迷都會有個誤解,一看到有人提倡 up-tempo 就以為講的是太
陽那種全員跑轟衝衝衝,事實上拓荒者沒有必要(也未必適合)改造
成太陽或者勇士那種極致小球的打法,拓荒者應該改造的方向與其說
是小球或 up-tempo,不如說是『以後衛或搖擺人主導』的進攻風格。
事實上這也算是聯盟的主流了,傳統大中鋒日漸式微的今天,大部
分強隊都是以後衛或搖擺人主導攻勢,講究流暢的導球、準確的外線
,強調攻守轉換。當然大家都這樣做不代表我們也該跟隨潮流,但是
就像前面提到的,既然這個方向比較適合我們的球員陣容,那麼跟隨
潮流也沒什麼關係。
要完成這樣的轉變,除了要等待年輕小將們成熟之外,更重要的是
Randolph 的角色定位。我覺得在以後衛為主的進攻風格下,Randolph
這樣的低位進攻者非但不會沒有發揮餘地,反而還會成為很珍貴的
武器,看看太陽那樣的打法還是有很多讓 Amare 在禁區一對一單打的
機會,公牛雖然有行雲流水的團隊進攻但還是很需要內線得分手。只
是 Randolph 必須接受自己不再是第一進攻選擇,必須要習慣拓荒者
不再是讓大部分的進攻經由他的手上,必須要學習如何不讓整體進攻
遲滯。
我想具體的方法是:要他再往裡面打,盡量在低位卡到位置後再背
框單打,而不是被推擠到三分線附近才拿到球,然後面框準備攻擊。
這樣他的命中率會比較高,賺犯規的機率也比較大,也比較容易傳出
包夾。因為這種打法會比較耗力,所以他單打的次數會減少,但是出
手的品質會提昇,造成的破壞力反而會更大。減少單打省下的體力除
了拿來卡位之外,還可以加強防守。
Randolph 今年的 24 分10 籃板當然很棒,但是我更希望看到的是
18 分10 籃板,但是絕不硬幹有好機會才出手,防守用心也用力的
Randolph,那樣的他配合其他開始成熟的小將們才可以讓拓荒者成為
有競爭力的強隊。雖然這樣個人數據比較不好看,但是球隊戰績比較
好反而讓他更有機會入選明星賽。
他能不能理解這些呢?我想答案是樂觀的,一方面是他其實也才 25
歲,還很年輕有可塑性,二方面是他雖然沒有當領袖的氣質,但是往
好處看他也沒有硬要當一哥的那種自尊,我相信他是那種只要球隊贏
球他願意改變自己的人。
結語
當年的拓荒者總管相信只要砸錢找最好的球員來球隊就會贏球,結
果後來嘗盡了苦果。這幾年的重建下來問題球員都清得差不多了,攤
開拓荒者的陣容和別隊比,要比前科的數量話我們絕對是排在後段班
。球員的品格有了,天賦也有了,雖然戰績還是不好,但是也有明顯
進步。拓荒者已經離開了谷底,差的只是重建所需的時間。每個球迷
都有支持所愛球隊的理由,支持熱門強隊看他們一直贏球當然很爽。
但是我一直相信一個股票投資的概念:『逢低進場』才能賺大錢,用
在欣賞 NBA 上就是支持戰績很爛的球隊,跟著他們一起經歷沒人看得
起的辛酸歲月,一起經歷重建再重建的漫漫長路,到了開花結果那時
候,那份欣慰、驕傲、喜悅之情絕對更為甜美。
一年前的拓荒者我真的不敢推薦大家去支持,因為當時球隊的形勢
一片渾沌,不知道未來在哪裡。現在的拓荒者不一樣了,重建已經出
現了曙光,隧道的盡頭似乎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歡迎各位一起來參
與拓荒者的熱血奮鬥!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Queena
at 2007-02-28T03:20
at 2007-02-28T03:20

By Regina
at 2007-03-02T05:51
at 2007-03-02T05:51

By Heather
at 2007-03-02T22:23
at 2007-03-02T22:23

By Olivia
at 2007-03-06T00:45
at 2007-03-06T00:45

By Olive
at 2007-03-06T12:49
at 2007-03-06T12:49

By Freda
at 2007-03-09T10:57
at 2007-03-09T10:57

By Delia
at 2007-03-13T18:55
at 2007-03-13T18:55

By Todd Johnson
at 2007-03-17T15:47
at 2007-03-17T15:47

By Tom
at 2007-03-18T16:41
at 2007-03-18T16:41

By Daniel
at 2007-03-19T23:07
at 2007-03-19T23:07

By Olivia
at 2007-03-21T19:41
at 2007-03-21T19:41

By Eden
at 2007-03-26T12:32
at 2007-03-26T12:32

By Emily
at 2007-03-29T04:48
at 2007-03-29T04:48

By Olivia
at 2007-04-01T02:23
at 2007-04-01T02:23

By Faithe
at 2007-04-05T22:18
at 2007-04-05T22:18

By Genevieve
at 2007-04-07T13:20
at 2007-04-07T13:20

By Mason
at 2007-04-12T03:15
at 2007-04-12T03:15

By Jacob
at 2007-04-14T20:53
at 2007-04-14T20:53

By Dinah
at 2007-04-15T05:51
at 2007-04-15T05:51

By Joseph
at 2007-04-18T08:48
at 2007-04-18T08:48

By Steve
at 2007-04-21T21:03
at 2007-04-21T21:03

By Ina
at 2007-04-25T22:03
at 2007-04-25T22:03

By Xanthe
at 2007-04-27T02:32
at 2007-04-27T02:32

By Margaret
at 2007-04-29T18:18
at 2007-04-29T18:18

By Ophelia
at 2007-05-04T00:18
at 2007-05-04T00:18
Related Posts
德國人英文都很強嗎

By Steve
at 2007-02-24T16:42
at 2007-02-24T16:42
明星們的搞笑大頭貼~

By Ophelia
at 2007-02-23T21:32
at 2007-02-23T21:32
一個球迷看NBA的心得(二)

By Necoo
at 2007-02-22T06:04
at 2007-02-22T06:04
十年(六)

By Zenobia
at 2007-02-21T23:20
at 2007-02-21T23:20
一個球迷看NBA的心得(一)

By Harry
at 2007-02-21T06:09
at 2007-02-21T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