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鐵臂強投誕生! 金臂人黃平洋發現 - 棒球

By Oliver
at 2020-04-25T16:59
at 2020-04-25T16:59
Table of Contents
新一代鐵臂強投誕生! 金臂人黃平洋發現最大問題...【史啵吱爆卦EP4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7mX-3SKXyY&t=298s
標題寫的跟內文其實不太一樣,黃平洋認為投手的完投能力是基本的,比賽要丟100球,那
平常練習就要丟150球,比賽要丟到像余謙那樣168球,可能平常要丟到200顆。
雖然中間他有說他覺得余謙的168球多了一點,但他也認為偶爾一兩次還好,後面他則說
到,認為如果只要求平常訓練,丟90、100顆,那可能沒辦法練出好的、或者是耐投的
投手。
--------------------------
以上是稍微整理一下黃平洋的意思,有理解錯也請指正。
個人看法:
雖然黃平洋是專業的投手,但是我並不是很認同他的觀念。
一來是,他自己就是投手保護觀念不足下的犧牲品,而且看起來他並沒有覺得「投手平
常要多丟多練才能激發潛能」這個觀念有什麼不對,頂多只是他所謂的「多丟」的上限
比以前動輒數百球的那種觀念還要來的低一點而已,但本質上並沒有差太多。
二來,像黃平洋生涯最快146公里的投手,真的能夠理解那些動輒150km以上的火球男的
世界嗎?
引用一些民明網的觀念(是說民明網那些人後來去哪了?),他們曾經翻譯國外運動研究的
東西,發現球速每多一公里,手臂要承受的負擔是越來越大的,140公里以下的投手可以
靠多練球來激發潛能,但是150公里的投手,需要的依然是更多的練習,還是休息?
三者,黃平洋認為丟得多能夠越強,可是像劉致榮,在文大兩年的休息之前,球速就是
140公里左右,反而兩年不碰球,只有做復健跟重量訓練,之後卻能飆出以往所沒有的
高速,這難道不就是丟越多越強的反例?
況且,「多丟」是訓練投手體力的唯一方法嗎? 練投10顆、20....乃至於90、100~150,
這個練投的過程當中,難道沒有訓練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7mX-3SKXyY&t=298s
標題寫的跟內文其實不太一樣,黃平洋認為投手的完投能力是基本的,比賽要丟100球,那
平常練習就要丟150球,比賽要丟到像余謙那樣168球,可能平常要丟到200顆。
雖然中間他有說他覺得余謙的168球多了一點,但他也認為偶爾一兩次還好,後面他則說
到,認為如果只要求平常訓練,丟90、100顆,那可能沒辦法練出好的、或者是耐投的
投手。
--------------------------
以上是稍微整理一下黃平洋的意思,有理解錯也請指正。
個人看法:
雖然黃平洋是專業的投手,但是我並不是很認同他的觀念。
一來是,他自己就是投手保護觀念不足下的犧牲品,而且看起來他並沒有覺得「投手平
常要多丟多練才能激發潛能」這個觀念有什麼不對,頂多只是他所謂的「多丟」的上限
比以前動輒數百球的那種觀念還要來的低一點而已,但本質上並沒有差太多。
二來,像黃平洋生涯最快146公里的投手,真的能夠理解那些動輒150km以上的火球男的
世界嗎?
引用一些民明網的觀念(是說民明網那些人後來去哪了?),他們曾經翻譯國外運動研究的
東西,發現球速每多一公里,手臂要承受的負擔是越來越大的,140公里以下的投手可以
靠多練球來激發潛能,但是150公里的投手,需要的依然是更多的練習,還是休息?
三者,黃平洋認為丟得多能夠越強,可是像劉致榮,在文大兩年的休息之前,球速就是
140公里左右,反而兩年不碰球,只有做復健跟重量訓練,之後卻能飆出以往所沒有的
高速,這難道不就是丟越多越強的反例?
況且,「多丟」是訓練投手體力的唯一方法嗎? 練投10顆、20....乃至於90、100~150,
這個練投的過程當中,難道沒有訓練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
--
Tags:
棒球
All Comments

By Bethany
at 2020-04-26T02:47
at 2020-04-26T02:47

By Yedda
at 2020-04-28T04:49
at 2020-04-28T04:49

By Kumar
at 2020-05-01T17:12
at 2020-05-01T17:12

By Ula
at 2020-05-03T20:06
at 2020-05-03T20:06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05-05T02:19
at 2020-05-05T02:19

By Frederica
at 2020-05-07T04:11
at 2020-05-07T04:11

By Tom
at 2020-05-08T01:27
at 2020-05-08T01:27

By Charlie
at 2020-05-11T05:15
at 2020-05-11T05:15

By Hedda
at 2020-05-12T05:07
at 2020-05-12T05:07

By Kama
at 2020-05-14T18:46
at 2020-05-14T18:46

By Erin
at 2020-05-18T09:54
at 2020-05-18T09:54

By George
at 2020-05-21T02:05
at 2020-05-21T02:05

By Oscar
at 2020-05-25T11:49
at 2020-05-25T11:49

By Noah
at 2020-05-27T07:47
at 2020-05-27T07:47

By Elma
at 2020-05-31T14:12
at 2020-05-31T14:12

By Tom
at 2020-06-01T04:57
at 2020-06-01T04:57

By James
at 2020-06-01T21:23
at 2020-06-01T21:23

By Puput
at 2020-06-06T18:09
at 2020-06-06T18:09

By Lydia
at 2020-06-11T12:55
at 2020-06-11T12:55

By Ivy
at 2020-06-15T23:16
at 2020-06-15T23:16

By Bethany
at 2020-06-20T08:00
at 2020-06-20T08:00

By Hardy
at 2020-06-24T16:14
at 2020-06-24T16:14

By Franklin
at 2020-06-28T23:06
at 2020-06-28T23:06

By Elizabeth
at 2020-06-29T21:24
at 2020-06-29T21:24

By Emily
at 2020-07-04T12:08
at 2020-07-04T12:08

By Agnes
at 2020-07-05T20:47
at 2020-07-05T20:47

By Andrew
at 2020-07-07T16:29
at 2020-07-07T16:29
Related Posts
守備練的起來是不是假議題?

By Callum
at 2020-04-25T16:29
at 2020-04-25T16:29
獅隊「英」賽3場 後繼期待市府挺

By Cara
at 2020-04-25T16:28
at 2020-04-25T16:28
張泰山FB 張可洛加入棒球科班

By Iris
at 2020-04-25T16:25
at 2020-04-25T16:25
CPBL明日先發

By Rachel
at 2020-04-25T16:09
at 2020-04-25T16:09
先發投手成富邦求勝關鍵 吳俊良降低土

By Oliver
at 2020-04-25T16:09
at 2020-04-25T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