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國術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Candice
at 2020-07-06T00:50
at 2020-07-06T00:5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genephantom (鱷魚)》之銘言:
: 雖然覺得浪費時間還是認真稍微回一下好了。
語氣可以好一點 但是內容我是滿認同的
也滿感慨的
: 漫無目的又沒效率的苦練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 傳武最愛做這種事。
: 我以前也練傳武,後來轉練泰拳、Kickboxing和角力,
: 前者和後者都有超過七八年以上的經驗,
: 對訓練效率和「推崇吃苦」這件事最有感觸了。
: 再講一次,沒有意義的吃苦只是浪費時間。
: 國內的競技之所以不如國外,很大程度上是整體環境、配套的問題,
: 並不是因為國外的人特別會吃苦,並沒有。
: 沒事用一堆土法煉鋼的方式搞自己的身體有什麼好處?
傳統國術其實很符合健身說的 大週期訓練
但 前提是要夠傳統 以身體重量比例來說
國術的發力還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
只是很多細節需要科學化訓練 (例如 以前沒休息日的概念)
很多運動領域都逐漸在推動科學化
但進度其實很慢
(棒球投手跑十公里訓練 你信嗎...這就是台灣...)
我有個朋友是美國高中參加過角力隊
訓練跟傳武也很像 但是!
人家的訓練是真的比較科學化+效率
所以我肯定 不是內容的問題 而是方式的問題
(例如蹲樁 不一定蹲久 而是加重)
: 一個運動產業的興盛,從前端到後端,
: 運動員的挑選、訓練、教練 (一個拳手同時需要有重訓/體能/技術/協調…好幾種教練)、
: 環境、週邊經濟產業、營養團隊、照護團隊、醫療團隊…各種有的沒的,
: 一個良好的選手背後通常都要上百個專業人士,和大量金錢去砸出來的。
: 台灣缺的是這些,不是你講的什麼練習量,事實上亞洲國家的練習量和歐美並沒有多大
: 的差異,甚至還更多。
覺得這現象 似乎也跟經濟實力有關
要嘛 民間跟商業密切結合
要嘛 國家強力推動
而台灣應該是屬於國家強力推動的
所以實力來說 仍舊是科班的天下
外加那些大國 人口基數跟台灣也不同
兩千萬人口的冠軍 跟兩億人口的冠軍
競爭程度不同
: 至於既然談到樂器的話,小弟個人練武和演奏樂器都有十幾年經歷了,
: 不管你高不高興,在這兩個領域裡都最好認清一件事:
: 天份大概決定了八成,剩下的兩成才是努力。
: 而且不是漫無目的的崇尚吃苦那種努力,根本浪費時間精力而已。
我也是天分論+方法論
很多人不能認同這種言論
不是說努力不重要 但是當目標是成為橫空出世的高手
天分真的太重要了
一個樂隊 為何有人是在舞台中央獨唱 或是 拉提琴獨奏
有人是在後面伴奏?
當過老師就知道 天分的差異度很大的
學習年紀也是 幾歲開始學拳
幾歲開始學樂器 幾歲開始學外語
幾乎就決定了這個人極限在哪
但是 我不太喜歡以結果論英雄
格鬥宅老說去打MMA
以前呢 還有人說要打泰森
別說國術了 台灣拳擊界
就算泰森讓一隻手 我看也是沒人打得贏他
所以我要說 台灣拳擊手都是廢物嗎
然後叫大家不要練拳擊
這樣的態度是能帶給武術界什麼?
我想 大家學習一個技能或知識
最初的目的應該是
樂在其中
但是我們華人的教育總是"只"叫我們超越別人
不是說分勝負不重要
但我想強調的是 "超越自己"
但"超越自己" 是透過與自己互動 與他人互動體會到的
(大家有練拳 看李連杰那部霍元甲 應該很有感慨)
真正深入過一門學問的人
一定都會有相似體會
格鬥宅老愛講的練肌肉比別人壯 但是真正有健身的朋友
大家最強調的還是自我進步
到後期真的很吃基因
何況 武術不是比壯...
那麼愛比的話 看看自己的存摺
想想自己為什麼不是郭台銘
想想自己為什麼要拉低台灣平均薪資!?
(但如果習練國術 交流總輸 是該想想是不是要換老師)
台灣國術 大概也跟徐曉東說的一樣
99%都是不行的 但是那1%實力還是很足的
也許有人聽了會說 阿那個誰誰誰無法跟拳擊手比
大哥...
我們是業餘的 拿我們跟科班比 不公平阿...
何況還有過業餘打贏過科班的
是要拿出來說嘴嗎......
然後又要說 怎麼不打贏國手 全運金牌
怎麼 只要名稱是"國術"
要求就是要征服世界各地高手?
大家對國術真的是太嚴苛了
(裝神弄鬼除外)
回文有點長 但只是看到有人點出一些我滿認同的感慨
所以來悲憤一下
--
: 雖然覺得浪費時間還是認真稍微回一下好了。
語氣可以好一點 但是內容我是滿認同的
也滿感慨的
: 漫無目的又沒效率的苦練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 傳武最愛做這種事。
: 我以前也練傳武,後來轉練泰拳、Kickboxing和角力,
: 前者和後者都有超過七八年以上的經驗,
: 對訓練效率和「推崇吃苦」這件事最有感觸了。
: 再講一次,沒有意義的吃苦只是浪費時間。
: 國內的競技之所以不如國外,很大程度上是整體環境、配套的問題,
: 並不是因為國外的人特別會吃苦,並沒有。
: 沒事用一堆土法煉鋼的方式搞自己的身體有什麼好處?
傳統國術其實很符合健身說的 大週期訓練
但 前提是要夠傳統 以身體重量比例來說
國術的發力還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
只是很多細節需要科學化訓練 (例如 以前沒休息日的概念)
很多運動領域都逐漸在推動科學化
但進度其實很慢
(棒球投手跑十公里訓練 你信嗎...這就是台灣...)
我有個朋友是美國高中參加過角力隊
訓練跟傳武也很像 但是!
人家的訓練是真的比較科學化+效率
所以我肯定 不是內容的問題 而是方式的問題
(例如蹲樁 不一定蹲久 而是加重)
: 一個運動產業的興盛,從前端到後端,
: 運動員的挑選、訓練、教練 (一個拳手同時需要有重訓/體能/技術/協調…好幾種教練)、
: 環境、週邊經濟產業、營養團隊、照護團隊、醫療團隊…各種有的沒的,
: 一個良好的選手背後通常都要上百個專業人士,和大量金錢去砸出來的。
: 台灣缺的是這些,不是你講的什麼練習量,事實上亞洲國家的練習量和歐美並沒有多大
: 的差異,甚至還更多。
覺得這現象 似乎也跟經濟實力有關
要嘛 民間跟商業密切結合
要嘛 國家強力推動
而台灣應該是屬於國家強力推動的
所以實力來說 仍舊是科班的天下
外加那些大國 人口基數跟台灣也不同
兩千萬人口的冠軍 跟兩億人口的冠軍
競爭程度不同
: 至於既然談到樂器的話,小弟個人練武和演奏樂器都有十幾年經歷了,
: 不管你高不高興,在這兩個領域裡都最好認清一件事:
: 天份大概決定了八成,剩下的兩成才是努力。
: 而且不是漫無目的的崇尚吃苦那種努力,根本浪費時間精力而已。
我也是天分論+方法論
很多人不能認同這種言論
不是說努力不重要 但是當目標是成為橫空出世的高手
天分真的太重要了
一個樂隊 為何有人是在舞台中央獨唱 或是 拉提琴獨奏
有人是在後面伴奏?
當過老師就知道 天分的差異度很大的
學習年紀也是 幾歲開始學拳
幾歲開始學樂器 幾歲開始學外語
幾乎就決定了這個人極限在哪
但是 我不太喜歡以結果論英雄
格鬥宅老說去打MMA
以前呢 還有人說要打泰森
別說國術了 台灣拳擊界
就算泰森讓一隻手 我看也是沒人打得贏他
所以我要說 台灣拳擊手都是廢物嗎
然後叫大家不要練拳擊
這樣的態度是能帶給武術界什麼?
我想 大家學習一個技能或知識
最初的目的應該是
樂在其中
但是我們華人的教育總是"只"叫我們超越別人
不是說分勝負不重要
但我想強調的是 "超越自己"
但"超越自己" 是透過與自己互動 與他人互動體會到的
(大家有練拳 看李連杰那部霍元甲 應該很有感慨)
真正深入過一門學問的人
一定都會有相似體會
格鬥宅老愛講的練肌肉比別人壯 但是真正有健身的朋友
大家最強調的還是自我進步
到後期真的很吃基因
何況 武術不是比壯...
那麼愛比的話 看看自己的存摺
想想自己為什麼不是郭台銘
想想自己為什麼要拉低台灣平均薪資!?
(但如果習練國術 交流總輸 是該想想是不是要換老師)
台灣國術 大概也跟徐曉東說的一樣
99%都是不行的 但是那1%實力還是很足的
也許有人聽了會說 阿那個誰誰誰無法跟拳擊手比
大哥...
我們是業餘的 拿我們跟科班比 不公平阿...
何況還有過業餘打贏過科班的
是要拿出來說嘴嗎......
然後又要說 怎麼不打贏國手 全運金牌
怎麼 只要名稱是"國術"
要求就是要征服世界各地高手?
大家對國術真的是太嚴苛了
(裝神弄鬼除外)
回文有點長 但只是看到有人點出一些我滿認同的感慨
所以來悲憤一下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Agatha
at 2020-07-06T09:43
at 2020-07-06T09:43
By Callum
at 2020-07-06T18:35
at 2020-07-06T18:35
By Jake
at 2020-07-07T03:27
at 2020-07-07T03:27
By Hardy
at 2020-07-07T12:19
at 2020-07-07T12:19
Related Posts
振興國術
By Damian
at 2020-07-04T21:25
at 2020-07-04T21:25
這奪刀奪槍術還真是浪漫...
By Doris
at 2020-07-04T11:36
at 2020-07-04T11:36
振興國術
By Mason
at 2020-07-04T03:39
at 2020-07-04T03:39
振興國術
By Cara
at 2020-07-03T08:00
at 2020-07-03T08:00
(林兩傳)練功中關於人體微
By Frederic
at 2020-07-01T13:24
at 2020-07-01T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