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籃球的時候,是先穿腳踝護具還是穿襪子? - 籃球
![Carolina Franco avatar](/img/boy1.jpg)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4-30T00:00
at 2011-04-30T00:00
Table of Contents
打籃球的時候,是先穿腳踝護具還是穿襪子?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Erin avatar](/img/cat2.jpg)
By Erin
at 2011-05-04T10:25
at 2011-05-04T10:25
如果先穿護踝才穿襪子會產生很大的空隙!這麼一來不服貼的襪子很容易造成
你的腳底及腳踝受傷的喔!!
![Todd Johnson avatar](/img/boy2.jpg)
By Todd Johnson
at 2011-05-01T16:53
at 2011-05-01T16:53
也帶動了一股運動風潮
然而一雙好的運動襪就變得很重要
在此推薦有在運動的朋友做參考
功能慢跑襪 http://tinyurl.com/p2evpy7
完美機能防護蟬聯獎項肯定
「我們與專業運動機構研究開發,實踐為活動雙足『降低運動傷害』、『增強運動表
現』的完美防護,機能設計從舒適出發並經過科學實證,關注細微但不容忽視的健康層次,提升生活品質的享受。」
「titan,全程台灣產出的原創品牌,與頂尖團隊共同研發將絕對舒適的產品呈現給每一位熱愛運動的你,成為你最信賴的運動夥伴。」
設計-追求自己的特色,做台灣的運動品牌
titan以台灣的運動品牌自居,將設計留在台灣,如此我們對產品注入的熱情更表露無遺,做出與別人截然不同的產品,而不當任何人的分身,從包裝到產品本身,從視覺到機能設計,兼顧環保與使用好感,無論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 titan,相信你能持續感受我們嶄新的面貌,並且願意介紹給更多人認識,太肯的設計及品質,絕對讓你愛上。
生產-飛越五大洲評比,原來我們擁有最好的
為了了解市面上機能襪的優劣,我們不停地收集與分析各國機能襪款,超過300多雙
的評比及測試,我們對於想要提供給使用者的產品標準有了清晰的輪廓,但現有襪款既然無法符合我們期望的需求,技術支援應從哪裡下手?
最後我們將生產也留在台灣,在研發至生產歷程當中我們明白台灣擁有最優質的技術
資源,即使我們期望的成品需要花費更多時間成本,需要更多的研發與來回打樣,但從材質到織造方式, titan 堅持做對的事,將絕對舒適的產品帶到你的手中。
研發-小處著手,激發大目標
"襪子是貼近足部的第一道防線",曾是個不被重視的概念,我們從中找到了許多的智
慧與契機,於是,這件事讓我們開始深刻的研究足部防護的學理,在國內找到頂尖的研究夥伴-師大運動科學研究所,透過最專業的實驗設備與運動員實測,針對不同運動規畫出適合各種防護機制的襪款,漸漸的襪子所扮演的防護角色被大家所接受與認識。
研發-延伸運動科技新概念
我們把這樣的構想與知識留在台灣,希望從台灣出發,帶給更多愛運動的夥伴安心的運動防護與資訊,並且,我們不侷限於襪類產品,將運用更多的運動科技概念,幫你設計一系列最佳的運動裝備。
Related Posts
肩膀骨膜脫離,始終沒有好!!!
![Christine avatar](/img/cat3.jpg)
By Christine
at 2011-04-29T00:00
at 2011-04-29T00:00
從那時候開始,只要做投球的動作,肩膀都會有抽痛的感覺!!(但是打籃球那種從下往上的動作卻 ...
台灣組一支去CBA
![Queena avatar](/img/cat4.jpg)
By Queena
at 2011-04-29T00:00
at 2011-04-29T00:00
可是我覺得問題不是這些而已 主場設哪?主場可以用新浪模式
設在蘇州或台商較多的地�� ...
籃球褪色解決方法
![Kama avatar](/img/cat5.jpg)
By Kama
at 2011-04-28T00:00
at 2011-04-28T00:00
求解決方法~
籃球的犯規問題以及籃球的技巧
![Jack avatar](/img/cat1.jpg)
By Jack
at 2011-04-28T00:00
at 2011-04-28T00:00
1.打球 你運球時 有人 一直手搭在你背後 犯規嗎?
2.3對3 洗球 若 持球方的洗球員沒動 敵方的球員動 犯規嗎?
3.蓋火鍋 把人硬壓下來 犯� ...
運動類型的卡通
![Hedy avatar](/img/girl.jpg)
By Hedy
at 2011-04-28T00:00
at 2011-04-28T00:00
籃球=灌籃高手
棒球=棒球大聯盟
網球=網球王子
以上這4種運動類卡通我都看完了
請問還有什麼運動類型好看的卡通?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