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運動傷害 - 運動

By Ula
at 2011-05-26T00:00
at 2011-05-26T00:00
Table of Contents
本身因為手的虎口及姆指位置 起因是打籃球而使得骨膜受傷和手皖騎機車被貨車擦撞 這段治療時間還有去接觸其它球類運動 期間有接受中醫健保的治療前後大約看診一年多以上 針炙 薰藥草 超音波治療 推拿師推拿 貼藥膏等療程效果不是很好 有去照過X光骨頭沒有異常 之後去看了西醫 大概三四個月左右 吃藥 打針 接受物理治療 效果明顯不是很好 最後去看宏國整復大約將近二十幾次 比之前好 但是好的程度沒有我預期的好加上沒有健保費用是自費的關係 覺得不便宜 想問問看 台北地區 有像是健保中醫治療外傷還不錯的或者是 推薦比較不錯的推拿診所像是十大傑出手療的診所
All Comments

By Tracy
at 2011-05-29T04:09
at 2011-05-29T04:09
首先給你一個正確的關念:很多人,甚至有些醫生將關節損傷以一句骨膜發炎,或骨膜破裂帶過,其實這是不對的,是一個天大的錯誤!因為關節裏沒有骨膜只有關節滑膜,關節的膜是叫做關節滑囊膜,簡稱為滑膜不是骨膜,骨膜是包覆在硬骨的外層,而關節處的骨頭是包付著一層透明軟骨不是骨膜。
骨膜:覆蓋骨骼表面的一層緻密纖維膜,分為外層(纖維層)及內層(細胞層)。
骨膜炎是由于骨膜及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或骨膜下出血,血腫機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變造成的應力性骨膜損傷(如撞擊,骨折,骨裂等)或化膿性細菌侵襲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損傷。
滑膜:一種薄而疏鬆.血管豐富的結締組織,組成環繞關節的膜和保護跨越骨隆突的肌腱的鞘,除了關節軟骨和半月板之外,它覆襯了關節内大部分結構,包括關節纖維囊内側面.關節内韌帶和肌腱表面,以及關節内骨面。
您是腕關節錯位與拇掌腕關節錯位、韌帶扭傷、滑膜崁頓,又沒有完全正確矯正復位的後遺症。
關節錯位就是關節位置的不正,有的只是一線之差,所以也稱為錯線或錯縫。雖然上下相對的位置只差一線,但在身體內造成的變化就大小、輕重各異,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骨與骨之間只要有輕微的錯移、不正,就會引起周圍正常軟組織緊張、紊亂,各類神經開始作出莫名其妙的反應。
錯位不等同移位。即使X光、核磁共振報告沒有顯示異常,也絕不能代表病人沒有不適,因為錯位在X光、核磁共振中,並不能顯影出來。但當用手法復位後,病者卻即時感到輕鬆或紓緩。
因為錯位是骨頭關節移動在0.1公分以下,所以儀器、X光都很難檢測出來(不易判讀),要有具備觸診解剖學與豐富的摸骨經驗的正骨師才摸的出來的,所以常常會被忽略,到最後就會形成關節軟組織風濕痛。
腕部是一複雜的部位,其中包含骨骼、肌腱、韌帶、神經及血管,只要有其中任何一項受到創傷,都可能影響手腕的功能。
人的手腕部位有八塊小骨,只要其中一節骨錯了位,便足以令手腕變得無力、痛楚不適、甚至不能旋轉。
就解剖而言,腕關節連接前臂及手部,骨骼包含了前臂遠端橈骨及尺骨、腕部八塊骨頭;近端有舟狀骨、月狀骨、三角骨、豆狀骨;遠端有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勾狀骨;韌帶部份大約包括了,遠端橈尺韌帶、三角韌帶群、腕骨近端腓內骨間韌帶、遠端骨腓內骨間韌帶、及一些掌側及背側腓骨外韌帶;這些韌帶造就了這八塊骨掌骨的相關位置,更維持了腕關節的穩定性。
扭傷、錯位、脫臼或骨折的發生常伴隨肌腱、韌帶或其他軟組織的損傷,此時應特別注意是否有相關韌帶的損傷,否則忽略韌帶或軟骨損傷是無法有良好的腕部功能的,所以治療的原則就是完美的解剖復位。
關節骨頭的矯正是要用正骨手法,不是用推拿的、也不是吃藥、打針、針灸、復健敷、藥就能讓骨頭恢復原位的更不是強壓亂搖的,是要利用角度,施用巧力來矯正的,而且要盡快矯正,不然容意轉化成軟組織風濕痛。
關節骨頭移位、氣滯血淤是引發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找真正精通中醫正骨學的正骨師(非中醫推拿)矯正變形、錯位的關節這樣才能痊癒,其他的療法都只是暫時性的,會有復發的後遺症。
以上說明提供給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並在此祝您早日康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及醫療依據!
┌藍色的天空﹏☆
2011-05-31 11:02:09 補充:
以我的經驗,受傷24小時內整復完全,大部分都一次就能痊癒的。在二週的黃金期內關節如果有整復完全的時候,輕微的治療1~3次,嚴重的最多也二週就能痊癒了。
既然能那麼快好為甚麼要拖那麼久呢?

By Edith
at 2011-05-29T18:34
at 2011-05-29T18:34
病症:手部或是手大小臂肌肉神經受傷或是肌肉萎縮。
原因:此手部肌肉的神經會受傷,主要是患著本身因為工作,或是外來的碰撞,壓傷或是在走路時撞到外物,所引起的一個凝血,或是一個凹洞。因為撞傷時患著本身太粗心大意,沒有意識到會那某嚴重,因為人在有放鬆心情的時候,肌肉也是放鬆,人在體力不繼時,睡眠不夠時,神經是會收縮在骨頭的上面,來保護骨頭,神經原是在肌肉的中間,如今因為收縮,肌肉無法負荷,所以在受傷時,神經會保護骨頭,所以使肌肉內凝血,會出現很大一片,或是凹洞,久久無法散開,如此肌肉的神經就是因為無法擋住外來的撞擊,所造成的後遺症,要注意是否有凹洞硬塊,有凹洞時,旁邊一定會有硬塊,那就是神經無法抵抗而造成。
如此就會影響到手腕手指。所以你要知道
療 法:[略過]。但是治療完後,手的力量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無力,那就要做復健,復健如下:
手復健方式: :[略過]。
2:[略過]。
3:[略過]。
4.:[略過]。
你的情況是要當面看後才知道,你可以直接問作著。
此是經過無數人的驗證,所得的心得。所以把此經驗書寫成冊,供大家參考,此文章摘錄自[推拿復健一學就通],[筋洛損傷自療法]之二書本. 書內彩色图文有詳細解說. 如還有不了解之處. 可上網[金忠接骨所]網頁. 部落格. 查詢作著本人. 電話地址問知. 或是留言. 祝你早日康復.O金忠接骨所.[汐止] 位置{地圖} 吳志忠

By Kumar
at 2011-05-26T15:46
at 2011-05-26T15:46
Related Posts
怎麼讓每天酸痛的腳得到舒緩?!

By Oscar
at 2011-05-25T00:00
at 2011-05-25T00:00
*日本一般運動運品店買的到足球衣嗎?*

By Kelly
at 2011-05-25T00:00
at 2011-05-25T00:00
如果無法,請問哪裡買的到?謝謝
Update:
那請問日本可以買到哪些台灣買不到的呢?謝謝< ...
請問親愛耶車友公路車跟登山車耶分別.功能

By Charlie
at 2011-05-25T00:00
at 2011-05-25T00:00
很多單車在走......
登山車 跟公路車 真的差別很大
尤其 跑的快的 都是公路車
可以請 老車友 介紹下嗎 ?
......... ...
台茂購物中心~開車怎麼去比較快~

By Agnes
at 2011-05-24T00:00
at 2011-05-24T00:00
彰化哪有運動教學

By Todd Johnson
at 2011-05-24T00:00
at 2011-05-24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