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器材選擇(直拍橫打) - 桌球

By Rae
at 2015-06-15T22:16
at 2015-06-15T22:16
Table of Contents
背景: 老實說這背景下的有一點點心虛 因為我算是握中直的日直打法
橫打純粹是練球或者對手的球在掌控內的時候才能使用 XDDDD
從小學開始就隨便亂打 一路打到現在 斷斷續續加起來也十幾年有了
原本是日直打法 念大學後因故中斷桌球六年的時間 跑去打撞球
六年過後重拾球拍 那時候馬琳剛拿奧運冠軍
主要是因為檜單太難買到滿意的 日直的偶像都退光了 加上蠻喜歡馬琳的球
就毅然決然改中直到現在 一開始是中直單面 後來背面也貼了皮
改到現在也六年了 算是隨便亂打的直拍橫打吧
歷程: 1.六年空窗以前(日直)
這段時間呢 從對器材有意識後開始一路打的都是檜單
從最初的Cypress 老老金 之後開始玩各品牌的檜單
如KKT Kamuchi Special、超特選 Darker Speed 15 SP 到Armstrong
最後期都是打蝴蝶特注(當時一把只要4000 老老金3000) Cypress Special等
因為我個子算高 所以技術來說推擋算好 正手則是不怎麼拉 幾乎都用撞的
當時期的器材並沒有像現在那麼琳瑯滿目 因此各大品牌的一線膠皮幾乎都嘗試過
膠皮沒甚麼疑慮 自從打過Bryce之後 就一直灌膠灌到封拍為止
那還是劉國樑 孔令輝 老瓦 老普 老金 賽夫 都相當霸氣的時代
馬琳 閻森 王勵勤剛要竄出來而已 因為覺得中直橫打的打法很特別
所以有買過一把YE中直 貼了皮打過兩三次後就一直擺著
直到後來復出 我才知道YE掀起了多大的中直旋風
2.中直時期迄今
重拾球拍以後 想說馬琳跟王皓都拿YE 防潮箱裡那把幾年前買來就沒怎麼打過
不如用他來測試看看中直的可能吧
一開始就用這把老YE貼單面大陸皮 如果有灌膠的話 推擋還算推得動
於是我就決定改了 打沒多久之後 YEO在台灣也可以買得到了
就買了把行貨版本的YEO 貼單面的藍鯨二打著
這時期其實非常難熬 因為原本打Bryce+檜單 相對於五夾陸皮的配置
吃球相對容易得多 球拍本身的速度又快 下旋不要太轉 正手大力一點巴就有
換了中直之後 發力的推擋速度慢很多 正手往前撞一來不太會進 二來沒甚麼威力
所以我就不斷磨合 怎麼樣用這把球拍打出來更大的威力
我的正手拉 絕大部分是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
前面半年跟殘廢一樣 拉球虛軟無力 一直抓不到打和磨的比例
後來neo系列上市 我才開始真正定下正手的膠皮 非紅雙喜不可
期間嘗試過729系列啦 藍鯨二啦 許紹發999啦 蜘蛛王系列啦
這時期技術和打法上還在磨合 所以測試膠皮的結論就只有打不慣
事實上因為技術水平也還沒到那 所以體會不出來不順手的原因
直到用了neo系列 加上自己研究灌油跟打底後
終於調校出來我能夠順手的手感了 之後也慢慢開始加入背面的膠皮
不過絕大多數的時間 背面的皮是拿來做手指的墊片用
這段時間無論是器材的知識或技術的水平 都是迅速的提高
所以對於器材的體會也越來越精準 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
比別人幸運的是 除了因為欣賞馬琳而有著類似打法外 器材性能上的需求也差不多
於是我從拿了第一把YEO之後 就一直打著YEO直到現在
從一開始的單面中直 中期的背面海綿墊片 到現在反手偶爾可拉 始終如一
有看過我以前寫的YEO心得的朋友 其實這些心路歷程裡面已經寫得差不多了
打法上來說 基本上我就是溫柔的老人球
發球接發球比較拐一點 正手也是憑藉著不合理的發力拼大板
但程度上的差異不說 跟馬琳選擇YEO的想法差不多
YEO真的是支把前三板和推擋結合到極致的五夾
速度 控制 旋轉 對我來說都是剛剛好
中間其實經典七夾 加料 也都買過試過打過
七夾就是推擋變好 但正手拉的檔位變化少 拉出去的弧線總覺得沒把握上台
加料的手感怎麼打怎麼尷尬 特別正手拉的感覺始終無法適應
總覺得我用五夾拉的還比較快(因為球比較會竄)
所以 在七夾和加料都讓我感覺正手不但威力沒增加 容錯和失誤還變差的情況下
我還是一直打著YEO 換了塑料球之後 也只是短暫的陣痛
適應了彈跳和調整發力後 該打贏的還是會贏 不該贏的還是不會贏 XD
以上~ 下台一鞠躬~~~
--
橫打純粹是練球或者對手的球在掌控內的時候才能使用 XDDDD
從小學開始就隨便亂打 一路打到現在 斷斷續續加起來也十幾年有了
原本是日直打法 念大學後因故中斷桌球六年的時間 跑去打撞球
六年過後重拾球拍 那時候馬琳剛拿奧運冠軍
主要是因為檜單太難買到滿意的 日直的偶像都退光了 加上蠻喜歡馬琳的球
就毅然決然改中直到現在 一開始是中直單面 後來背面也貼了皮
改到現在也六年了 算是隨便亂打的直拍橫打吧
歷程: 1.六年空窗以前(日直)
這段時間呢 從對器材有意識後開始一路打的都是檜單
從最初的Cypress 老老金 之後開始玩各品牌的檜單
如KKT Kamuchi Special、超特選 Darker Speed 15 SP 到Armstrong
最後期都是打蝴蝶特注(當時一把只要4000 老老金3000) Cypress Special等
因為我個子算高 所以技術來說推擋算好 正手則是不怎麼拉 幾乎都用撞的
當時期的器材並沒有像現在那麼琳瑯滿目 因此各大品牌的一線膠皮幾乎都嘗試過
膠皮沒甚麼疑慮 自從打過Bryce之後 就一直灌膠灌到封拍為止
那還是劉國樑 孔令輝 老瓦 老普 老金 賽夫 都相當霸氣的時代
馬琳 閻森 王勵勤剛要竄出來而已 因為覺得中直橫打的打法很特別
所以有買過一把YE中直 貼了皮打過兩三次後就一直擺著
直到後來復出 我才知道YE掀起了多大的中直旋風
2.中直時期迄今
重拾球拍以後 想說馬琳跟王皓都拿YE 防潮箱裡那把幾年前買來就沒怎麼打過
不如用他來測試看看中直的可能吧
一開始就用這把老YE貼單面大陸皮 如果有灌膠的話 推擋還算推得動
於是我就決定改了 打沒多久之後 YEO在台灣也可以買得到了
就買了把行貨版本的YEO 貼單面的藍鯨二打著
這時期其實非常難熬 因為原本打Bryce+檜單 相對於五夾陸皮的配置
吃球相對容易得多 球拍本身的速度又快 下旋不要太轉 正手大力一點巴就有
換了中直之後 發力的推擋速度慢很多 正手往前撞一來不太會進 二來沒甚麼威力
所以我就不斷磨合 怎麼樣用這把球拍打出來更大的威力
我的正手拉 絕大部分是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
前面半年跟殘廢一樣 拉球虛軟無力 一直抓不到打和磨的比例
後來neo系列上市 我才開始真正定下正手的膠皮 非紅雙喜不可
期間嘗試過729系列啦 藍鯨二啦 許紹發999啦 蜘蛛王系列啦
這時期技術和打法上還在磨合 所以測試膠皮的結論就只有打不慣
事實上因為技術水平也還沒到那 所以體會不出來不順手的原因
直到用了neo系列 加上自己研究灌油跟打底後
終於調校出來我能夠順手的手感了 之後也慢慢開始加入背面的膠皮
不過絕大多數的時間 背面的皮是拿來做手指的墊片用
這段時間無論是器材的知識或技術的水平 都是迅速的提高
所以對於器材的體會也越來越精準 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甚麼
比別人幸運的是 除了因為欣賞馬琳而有著類似打法外 器材性能上的需求也差不多
於是我從拿了第一把YEO之後 就一直打著YEO直到現在
從一開始的單面中直 中期的背面海綿墊片 到現在反手偶爾可拉 始終如一
有看過我以前寫的YEO心得的朋友 其實這些心路歷程裡面已經寫得差不多了
打法上來說 基本上我就是溫柔的老人球
發球接發球比較拐一點 正手也是憑藉著不合理的發力拼大板
但程度上的差異不說 跟馬琳選擇YEO的想法差不多
YEO真的是支把前三板和推擋結合到極致的五夾
速度 控制 旋轉 對我來說都是剛剛好
中間其實經典七夾 加料 也都買過試過打過
七夾就是推擋變好 但正手拉的檔位變化少 拉出去的弧線總覺得沒把握上台
加料的手感怎麼打怎麼尷尬 特別正手拉的感覺始終無法適應
總覺得我用五夾拉的還比較快(因為球比較會竄)
所以 在七夾和加料都讓我感覺正手不但威力沒增加 容錯和失誤還變差的情況下
我還是一直打著YEO 換了塑料球之後 也只是短暫的陣痛
適應了彈跳和調整發力後 該打贏的還是會贏 不該贏的還是不會贏 XD
以上~ 下台一鞠躬~~~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George
at 2015-06-18T23:26
at 2015-06-18T23:26

By Zora
at 2015-06-21T11:28
at 2015-06-21T11:28

By Kristin
at 2015-06-25T13:47
at 2015-06-25T13:47

By Donna
at 2015-06-25T20:08
at 2015-06-25T20:08

By Frederica
at 2015-06-27T19:52
at 2015-06-27T19:52

By Kelly
at 2015-07-02T10:23
at 2015-07-02T10:23

By Ula
at 2015-07-06T01:40
at 2015-07-06T01:40

By Enid
at 2015-07-08T17:18
at 2015-07-08T17:18

By Hazel
at 2015-07-13T11:27
at 2015-07-13T11:27

By Agnes
at 2015-07-17T06:22
at 2015-07-17T06:22

By Enid
at 2015-07-21T22:12
at 2015-07-21T22:12

By Aaliyah
at 2015-07-21T23:28
at 2015-07-21T23:28

By Hazel
at 2015-07-23T01:49
at 2015-07-23T01:49

By Franklin
at 2015-07-23T08:58
at 2015-07-23T08:58
Related Posts
RUTIS JS板

By Tracy
at 2015-06-15T22:02
at 2015-06-15T22:02
我的器材選擇(橫拍雙反)

By Wallis
at 2015-06-15T21:13
at 2015-06-15T21:13
[比賽]2015-07-05埔墘國小組1200以下積分賽

By Vanessa
at 2015-06-15T20:02
at 2015-06-15T20:02
腳步訓練與重訓

By Doris
at 2015-06-15T15:45
at 2015-06-15T15:45
T64紅 全新

By Vanessa
at 2015-06-15T12:51
at 2015-06-15T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