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隊次數,能有效反應球員實力嗎? - NBA

By Hedy
at 2018-06-30T21:27
at 2018-06-30T21:27
Table of Contents
(因為剛剛貼的部份數據有誤,所以重PO,也對數據重新解讀)
先提一點,年度前三隊是看例行賽表現
不是才剛頒獎完今年的獎,
一堆人不是說自己分的清楚例行賽和季後賽的差別
怎麼又一堆人在混淆視聽,
拿季後賽神鬼表現推廣到例行賽= =?
先講結論:
KI還年輕,真的不要急,
前面的人真的很強,KI機會還很多
我們先看一下KI每年的基本數據:
https://i.imgur.com/QkM908v.jpg
KI真的還很年輕
前三年騎士的戰績就不忍提了
14-15年LBJ加持騎士變的跟鬼一樣
戰績+數據 讓KI拿了一次第三隊
14-15年之後應該就是16-17數據最強了吧!
那我們就來看一下16-17是誰偷走了KI的前三隊名額!
16-17年前三隊的後衛是:
哈登、西河
咖哩、矮湯(不要懷疑,賽隊為他打造的體系讓他超強)
DDR、牆哥
(以下數據皆以後衛去比較)
我們先來看一下原PO有提到的eFG%(藍框部份):
https://i.imgur.com/9L3ZZb9.jpg
紅框的 KI 0.535真的不錯高
哈登、牆哥、DDR、西河全輸他
最低的西河輸了他快要0.06的百分比
不過我們來看一下一些基本數據,場均得分(右邊藍框):
https://i.imgur.com/QRNeYCw.jpg
KI 25.2分,但只有牆哥23.1分輸他
其他全部在前面
再來助攻:
https://i.imgur.com/frKqlxH.jpg
輸他的是DDR 3.9 低到掉到場均5還看不到
其他也都在前面,前三名還是場均10以上(牆哥破10)
DDR的部份可以想到因為他主打SG,打法又比較單打獨鬥
輸KI正常
最後我們看一下進階點,球員效率值PER:
https://i.imgur.com/CBxvU5Q.jpg
可以看到偷走我們KI的六位前三隊球員都在KI前面
就牆哥和他比較接近
再來比WS勝場貢獻值:
https://i.imgur.com/TDSbhrS.jpg
可以看到就DDR、KI、牆哥比較接近
其他都超出很多
真的要說的話,
當時戰績青賽1、騎士2、暴龍3、巫師4
頂多牆哥的第三隊可以讓出來給KI
但你們可以看一下PER和WS的比較中間也是有穿差遺珠
像是CP3、小李、康利
其中CP3只出賽61場加上基本數據下滑
康利戰績老7數據不突出
小李數據滿強的不過戰績老8
如果牆哥真的要讓出第三隊的位子話
我覺得更適合給小李而不是KI
你們也可以看到得前三隊的都是隊上的「一哥」
或許KI的光茫一直被LBJ更搶走所以15-16年沒拿到
但KI真的還年輕,也轉到了青賽(在青賽算一哥了吧= =)
一般球員爆發期在27、28歲
好好保持健康的身體,未來有的是時間來證明自己
--
--
先提一點,年度前三隊是看例行賽表現
不是才剛頒獎完今年的獎,
一堆人不是說自己分的清楚例行賽和季後賽的差別
怎麼又一堆人在混淆視聽,
拿季後賽神鬼表現推廣到例行賽= =?
先講結論:
KI還年輕,真的不要急,
前面的人真的很強,KI機會還很多
我們先看一下KI每年的基本數據:
https://i.imgur.com/QkM908v.jpg
KI真的還很年輕
前三年騎士的戰績就不忍提了
14-15年LBJ加持騎士變的跟鬼一樣
戰績+數據 讓KI拿了一次第三隊
14-15年之後應該就是16-17數據最強了吧!
那我們就來看一下16-17是誰偷走了KI的前三隊名額!
16-17年前三隊的後衛是:
哈登、西河
咖哩、矮湯(不要懷疑,賽隊為他打造的體系讓他超強)
DDR、牆哥
(以下數據皆以後衛去比較)
我們先來看一下原PO有提到的eFG%(藍框部份):
https://i.imgur.com/9L3ZZb9.jpg
紅框的 KI 0.535真的不錯高
哈登、牆哥、DDR、西河全輸他
最低的西河輸了他快要0.06的百分比
不過我們來看一下一些基本數據,場均得分(右邊藍框):
https://i.imgur.com/QRNeYCw.jpg
KI 25.2分,但只有牆哥23.1分輸他
其他全部在前面
再來助攻:
https://i.imgur.com/frKqlxH.jpg
輸他的是DDR 3.9 低到掉到場均5還看不到
其他也都在前面,前三名還是場均10以上(牆哥破10)
DDR的部份可以想到因為他主打SG,打法又比較單打獨鬥
輸KI正常
最後我們看一下進階點,球員效率值PER:
https://i.imgur.com/CBxvU5Q.jpg
可以看到偷走我們KI的六位前三隊球員都在KI前面
就牆哥和他比較接近
再來比WS勝場貢獻值:
https://i.imgur.com/TDSbhrS.jpg
可以看到就DDR、KI、牆哥比較接近
其他都超出很多
真的要說的話,
當時戰績青賽1、騎士2、暴龍3、巫師4
頂多牆哥的第三隊可以讓出來給KI
但你們可以看一下PER和WS的比較中間也是有穿差遺珠
像是CP3、小李、康利
其中CP3只出賽61場加上基本數據下滑
康利戰績老7數據不突出
小李數據滿強的不過戰績老8
如果牆哥真的要讓出第三隊的位子話
我覺得更適合給小李而不是KI
你們也可以看到得前三隊的都是隊上的「一哥」
或許KI的光茫一直被LBJ更搶走所以15-16年沒拿到
但KI真的還年輕,也轉到了青賽(在青賽算一哥了吧= =)
一般球員爆發期在27、28歲
好好保持健康的身體,未來有的是時間來證明自己
--
推 Darius:把女學生交出來啦!! 講那麼督!!02/23 21:30
→ Darius: 督02/23 21:30
→ Darius: 督啦!02/23 21:30
→ Darius: 多...02/23 21:30
推 ogisun:樓上...你就這麼想督嗎?02/23 21:32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Joe
at 2018-07-04T07:45
at 2018-07-04T07:45

By George
at 2018-07-05T16:04
at 2018-07-05T16:04

By Faithe
at 2018-07-09T10:38
at 2018-07-09T10:38

By William
at 2018-07-14T02:05
at 2018-07-14T02:05

By Genevieve
at 2018-07-16T05:47
at 2018-07-16T05:47

By Dinah
at 2018-07-17T15:27
at 2018-07-17T15:27

By Caitlin
at 2018-07-22T05:52
at 2018-07-22T05:52

By Dorothy
at 2018-07-25T19:28
at 2018-07-25T19:28

By Oscar
at 2018-07-27T11:44
at 2018-07-27T11:44

By Cara
at 2018-07-30T04:01
at 2018-07-30T04:01

By Lauren
at 2018-08-02T22:27
at 2018-08-02T22:27

By Dinah
at 2018-08-03T00:27
at 2018-08-03T00:27

By Yuri
at 2018-08-05T09:19
at 2018-08-05T09:19

By Barb Cronin
at 2018-08-06T02:02
at 2018-08-06T02:02

By Connor
at 2018-08-10T22:42
at 2018-08-10T22:42

By Erin
at 2018-08-14T07:44
at 2018-08-14T07:44

By Isabella
at 2018-08-18T07:29
at 2018-08-18T07:29

By Connor
at 2018-08-18T11:01
at 2018-08-18T11:01

By Jacky
at 2018-08-20T16:49
at 2018-08-20T16:49

By Barb Cronin
at 2018-08-21T16:41
at 2018-08-21T16:41

By Joseph
at 2018-08-25T19:16
at 2018-08-25T19:16

By Caitlin
at 2018-08-30T01:34
at 2018-08-30T01:34

By Linda
at 2018-09-02T05:45
at 2018-09-02T05:45

By Edward Lewis
at 2018-09-06T14:23
at 2018-09-06T14:23

By Connor
at 2018-09-10T01:06
at 2018-09-10T01:06

By Hedwig
at 2018-09-12T09:51
at 2018-09-12T09:51

By Andrew
at 2018-09-12T18:51
at 2018-09-12T18:51

By Mary
at 2018-09-15T21:51
at 2018-09-15T21:51
Related Posts
Marcus Morris:LeBron是世界上最好的球員

By Irma
at 2018-06-30T21:18
at 2018-06-30T21:18
湖人的陣容對LBJ到底有沒有吸引力?

By Oscar
at 2018-06-30T20:51
at 2018-06-30T20:51
不斷向高牆挑戰的男人—Tyrek Coger

By Anonymous
at 2018-06-30T20:40
at 2018-06-30T20:40
近22年禁區中距三分使用比例/eFG%趨勢圖

By James
at 2018-06-30T19:58
at 2018-06-30T19:58
近22年禁區中距三分使用比例/eFG%趨勢圖

By Genevieve
at 2018-06-30T18:42
at 2018-06-30T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