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2年禁區中距三分使用比例/eFG%趨勢圖 - NBA

By James
at 2018-06-30T19:58
at 2018-06-30T19:58
Table of Contents
以下的分析結果來自兩組模型:
聯盟各隊ln(Ortg)對自己禁區兩分的期望值做回歸
聯盟各隊ln(Ortg)對自己三分的期望值做回歸
球隊Ortg=球隊每百回合的總得分
取自然對數的原因,是因為Ortg基本上都破百,期望值則多在1附近徘徊
因此兩個數值的原始差距甚大,取了ln以後差距將縮小很多,大約4.5:1這樣子
(其實不取ln也會得出幾乎一樣的結果,不過我還是選擇用有ln的模型)
以下分析結果中的數字表示P-value
基本上我們分析的時候都是以0.05作為分界點
只要P-value大於0.05,那麼此變數就沒有顯著性
(意即無法拒絕該變數影響為零的虛無假設)
若P-value小於0.05,表示在5%水準之下有顯著性(以*標記)
若P-value小於0.01,則意指在1%水準之下有顯著性,且顯著程度比5%更強(以**標記)
由於兩邊在例行賽的顯著次數不相上下,加上怕版面太大
因此我只貼過去十年季後賽的P-value結果
過去十年季後賽,禁區兩分的P-value
https://i.imgur.com/OrhwTGB.jpg
過去十年季後賽,三分的P-value
https://i.imgur.com/81SahV0.jpg
非常顯眼,即便進入大三分時代
三分球對於進攻表現(Ortg)的顯著性依然明顯輸給禁區兩分
這件事始終未變,禁區兩分並沒有被三分到崛起給影響
籃下兩分的影響力還是超過三分球的影響力至少一個層級
其實從原Po的文章中
可以看出大三分時代中被取代的是"中長距離"兩分球
禁區的出手比例其實沒啥變動,一直都在45%左右
真要說有改變的話,那就是禁區出手的型態
從前低位單打居多,現在轉成擋拆切入與無球跑位
只是大家習慣印象派把低位單打和禁區出手做連結
因此覺得禁區出手有減少
3>2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不過此話只對一半
三分球確實比"中長距離"兩分球有價值,不光是明顯更高的期望值
以及更好的拉開空間效果
但是和禁區兩分相比,三分球的期望值還是略遜一籌,更不用說穩定度的問題
事實上就勇士而言
他們這幾年的崛起,和0-3呎的命中率也大有關聯
例行賽排名 季後賽排名
0-3 3PT 0-3 3PT
2014-15 2 1 6 2
2015-16 5 1 7 3
2016-17 1 3 2 4
2017-18 1 1 3 10
KD加盟前勇士的0-3呎攻擊能力就已經很頂尖了,加盟後更是帶來顯著的影響
像是例行賽與季後賽的命中率排名皆有所提升
老實講,過去兩個賽季比起三分球,勇士反而更多是靠0-3呎的火力奪冠
特別是今年他們季後賽的三分球有很大的失常,全靠73%的籃下火力過關
正好看到有人發相關文章
所以就把我的論文中的一小部分抓出來回應一番
--
聯盟各隊ln(Ortg)對自己禁區兩分的期望值做回歸
聯盟各隊ln(Ortg)對自己三分的期望值做回歸
球隊Ortg=球隊每百回合的總得分
取自然對數的原因,是因為Ortg基本上都破百,期望值則多在1附近徘徊
因此兩個數值的原始差距甚大,取了ln以後差距將縮小很多,大約4.5:1這樣子
(其實不取ln也會得出幾乎一樣的結果,不過我還是選擇用有ln的模型)
以下分析結果中的數字表示P-value
基本上我們分析的時候都是以0.05作為分界點
只要P-value大於0.05,那麼此變數就沒有顯著性
(意即無法拒絕該變數影響為零的虛無假設)
若P-value小於0.05,表示在5%水準之下有顯著性(以*標記)
若P-value小於0.01,則意指在1%水準之下有顯著性,且顯著程度比5%更強(以**標記)
由於兩邊在例行賽的顯著次數不相上下,加上怕版面太大
因此我只貼過去十年季後賽的P-value結果
過去十年季後賽,禁區兩分的P-value
https://i.imgur.com/OrhwTGB.jpg
過去十年季後賽,三分的P-value
https://i.imgur.com/81SahV0.jpg
非常顯眼,即便進入大三分時代
三分球對於進攻表現(Ortg)的顯著性依然明顯輸給禁區兩分
這件事始終未變,禁區兩分並沒有被三分到崛起給影響
籃下兩分的影響力還是超過三分球的影響力至少一個層級
其實從原Po的文章中
可以看出大三分時代中被取代的是"中長距離"兩分球
禁區的出手比例其實沒啥變動,一直都在45%左右
真要說有改變的話,那就是禁區出手的型態
從前低位單打居多,現在轉成擋拆切入與無球跑位
只是大家習慣印象派把低位單打和禁區出手做連結
因此覺得禁區出手有減少
3>2這句話大家都耳熟能詳,不過此話只對一半
三分球確實比"中長距離"兩分球有價值,不光是明顯更高的期望值
以及更好的拉開空間效果
但是和禁區兩分相比,三分球的期望值還是略遜一籌,更不用說穩定度的問題
事實上就勇士而言
他們這幾年的崛起,和0-3呎的命中率也大有關聯
例行賽排名 季後賽排名
0-3 3PT 0-3 3PT
2014-15 2 1 6 2
2015-16 5 1 7 3
2016-17 1 3 2 4
2017-18 1 1 3 10
KD加盟前勇士的0-3呎攻擊能力就已經很頂尖了,加盟後更是帶來顯著的影響
像是例行賽與季後賽的命中率排名皆有所提升
老實講,過去兩個賽季比起三分球,勇士反而更多是靠0-3呎的火力奪冠
特別是今年他們季後賽的三分球有很大的失常,全靠73%的籃下火力過關
正好看到有人發相關文章
所以就把我的論文中的一小部分抓出來回應一番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Thomas
at 2018-07-04T18:04
at 2018-07-04T18:04

By Andrew
at 2018-07-09T14:17
at 2018-07-09T14:17

By Kristin
at 2018-07-12T12:50
at 2018-07-12T12:50

By Isla
at 2018-07-16T20:11
at 2018-07-16T20:11

By Wallis
at 2018-07-20T21:06
at 2018-07-20T21:06

By Dinah
at 2018-07-21T14:47
at 2018-07-21T14:47

By Olivia
at 2018-07-25T08:31
at 2018-07-25T08:31

By Kristin
at 2018-07-26T17:48
at 2018-07-26T17:48

By Andy
at 2018-07-30T00:11
at 2018-07-30T00:11

By Mary
at 2018-08-03T17:43
at 2018-08-03T17:43

By Delia
at 2018-08-06T14:36
at 2018-08-06T14:36

By Linda
at 2018-08-09T03:32
at 2018-08-09T03:32

By Anonymous
at 2018-08-09T19:50
at 2018-08-09T19:50

By Doris
at 2018-08-14T10:10
at 2018-08-14T10:10

By Hazel
at 2018-08-14T18:09
at 2018-08-14T18:09

By Xanthe
at 2018-08-16T23:44
at 2018-08-16T23:44

By Rachel
at 2018-08-21T01:43
at 2018-08-21T01:43

By Victoria
at 2018-08-23T01:07
at 2018-08-23T01:07

By Brianna
at 2018-08-27T08:00
at 2018-08-27T08:00

By Ida
at 2018-08-29T16:18
at 2018-08-29T16:18

By Anonymous
at 2018-09-02T12:59
at 2018-09-02T12:59

By Daph Bay
at 2018-09-06T11:12
at 2018-09-06T11:12

By Joseph
at 2018-09-09T10:56
at 2018-09-09T10:56

By Blanche
at 2018-09-12T05:01
at 2018-09-12T05:01

By Linda
at 2018-09-16T03:19
at 2018-09-16T03:19

By Margaret
at 2018-09-19T15:53
at 2018-09-19T15:53
Related Posts
近22年禁區中距三分使用比例/eFG%趨勢圖

By Genevieve
at 2018-06-30T18:42
at 2018-06-30T18:42
破解球星手提包內容 衛少隨身物品一籮筐

By Iris
at 2018-06-30T18:39
at 2018-06-30T18:39
可愛那麼可惡,為何馬刺還要出頂薪留人啊?

By Christine
at 2018-06-30T18:17
at 2018-06-30T18:17
今年有幾位RFA可以拿到20M的合約?

By Quanna
at 2018-06-30T17:44
at 2018-06-30T17:44
Woj:表弟極可能回鵜鶘 火箭可能給CP3長約

By Isla
at 2018-06-30T17:14
at 2018-06-30T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