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力的本體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Emma avatar
By Emma
at 2011-09-21T11:46

Table of Contents

宣化上人的「楞嚴經講記」中,提到「定力的本體」,

原文網址:http://book.bfnn.org/books2/1329.htm

這個定力的本體(密因),正是吾師所說「吾人感知不到的」那個。

茲恭錄轉貼如下:

「如來密因」,什麼叫密因呢?一個人定力的本體叫做密因,為什麼叫密因而不叫顯因呢
?因為這定力的本體是每個人都有的,所謂人人本具,個個不無;雖是本具不無,但每一
個人自己都不知道,因為不知道所以叫做密因,這是一個秘密,這個秘密就是定力的本體
,是如來定力的本體,也就是一切眾生定力的本體,人人都具有這種定力的本體,只是自
己沒有發覺出來,不知道而已,故稱為密因。

「修證了義」——這個密因是做什麼的呢?是要修悟成正果的!要怎麼修呢?參禪、念佛
,都是修,可是這個修是專門指修參禪的,專門修參禪才能證果,且證果到達「了義」的
義理上。

什麼叫「了義」呢?「義」是意義,這個意義了了,是把世間、出世間法,完全都證得無
餘了,再也沒有法可修,再沒有法可證了,這也就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上所說的「君不見絕
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絕學,是最高之學。無為,是不妄為。閑道人就是悠
閒清淨的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理;為什麼不除呢?是因為除盡了,妄想已沒有了,不求
真,是因為已經得到了,所以不需要再求了,了義就是這個意思。

因為連「妄想」或是「真」都不分別了,學到了極點就叫「了義」,不了義就是還有意思
,等到什麼意義也沒有了,幹而淨之,就到了密因那個正定的本體上,此即是修悟證果成
功而達到了義的境界上。所以,了義也正是大義,大義包括一切義,如果了義沒有了——
沒有了這才是真的有,還在有的時候就不是真有了,若再無義可證了,已到極點了,即叫
「了義」,極點在什麼程度上呢?也就是到了佛的境界上、佛的果位上。

--

■七種不花錢的布施,施比受更有福..^^
一、和顏施:和顏悅色的待人。 二、言施:言語鼓勵他人。
三、心施:以同理心待人。 四、眼施:慈愛和善視人。
五、身施:身體力行助人。 六、座施:讓座給老弱婦孺。
七、察施:察覺他人所需並幫助他。 ----轉載自--http://ppt.cc/kM,k

--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靜坐時打嗝

Dinah avatar
By Dinah
at 2011-09-18T13:47
本人高中時不知為何對靜坐熱衷了一陣子,練過雙盤,後來沒有持續。 這半年來想再坐,因為思慮多,常失眠,(睡前動腦工作) 因此習慣睡前靜坐,多半念佛號,或默默觀察出入息,入眠效果明顯好很多。 不開燈,平均雙盤在床上坐半小時,就會感到很放鬆,開始有睡意。 但問題來了: 平常生活很少打嗝,但只要一坐,挺 ...

靜坐時被螞蟻攻擊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1-09-17T16:25
前幾天打坐的時候發生一個小插曲....被紅螞蟻攻擊到有點誇張的程度. 囧andgt; 上週末下午的時候, 穿著小短褲、膝上蓋著蓋腳巾打坐,前一段時間沒有什麼特別.... 不過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發現到有小東西在大腿上爬,還狠狠咬了一口的尖刺感覺! 從經驗來看,我覺得不是小的紅螞蟻就是小的黑螞蟻. 由於現 ...

練功 與 氣感(體感)-2 清涼感受?

Hedy avatar
By Hedy
at 2011-09-15T14:58
-------------------------------8andlt;--------------------------------- 以下摘自《中華仙學養生全書》(上)第137頁: 陳攖寧、繆德俊刪編:《口訣鉤玄錄》(又名《樂育堂語錄》 《道德經講義》分類合編): 「果能 ...

練功 與 氣感(體感)-2 清涼感受?

Ida avatar
By Ida
at 2011-09-15T14:06
※ [本文轉錄自 Chi-Gong 看板 #1DcUe3M0 ] 作者: mydeargf (言之有誤? 言之有物?) 看板: Chi-Gong 標題: [心得] 練功 與 氣感(體感)-2 時間: Mon Apr 4 23:55:45 2011 在某個偶然文章的閱讀過程中 瞭解了某個BBS網友的練功 ...

爆炸式的開關現象

Adele avatar
By Adele
at 2011-09-14T12:03
所謂的「爆炸式的開關現象」,是我個人依據現象來命名的, 這種現象描述的比較清楚的文字,我在余雪鴻、王德槐的某些書上 曾經見過。 大致就是以身體上的一處為中心,突然有像電流般的東西沿著 許多數也數不清的細微管線流經全身的氣感現象。(其實用身體的 某處爆炸來形容之,或許更恰當。) 我的經驗是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