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應掌握的重點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Dorothy
at 2010-10-13T14:10
at 2010-10-13T14:1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hopolono ()》之銘言:
: 評比功力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評比實戰能力也是如此,
: 但是評比武術高低是可笑的,因為那不是高低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
這便是我期待xzero兄的回應 只是一直沒得到真正的答覆
我目前還沒聽過 打沙包沒反應 打人就會把對方K到吐血的程度
沙包先生有他的客觀性在裡面
無關乎拳種
空手道 長拳 螳螂拳 拳擊 太極
皆有看過或是聽聞 打沙包的練習
我的立論便是 打擊系的武術 打擊力道一定要有個程度
除非趙堡太極 是以摔跤擒拿為主 打擊並非主軸
今天如果是我 來個腦內筆戰 我會做這些思考
我以常練的陳氏太極拳作討論
今天我的出拳 力道顯著低於拳擊的直拳時
而對方又沒我練的久 那原因是什麼
今天假定我的訓練是有問題的
那慢練的目的有何好處
今天假使太極打出力道的訓練比較慢
會不會有其他可能的好處呢?
以下 純粹做猜測
一 放鬆
二 功力保留比較久
三 貼身發力的優勢
四 比較有根 以利於銜接摔跤技巧
然後我再自以為多重人格的戰自己
"功力保留比較久"
屁 我上次看的拳擊教練
他應該是很久沒練了 (至少我去 沒看過他練拳)
只是一個擰腰動作 我看的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用國術的說法 腰胯真他X的鬆
不愧是亞洲盃搏擊金牌......
更猛的是 他以前打的是輕量級吧
他現在體重應該是發福到打中重量級的......
還可以做出這麼高水準的動作......
"貼身發力的優勢"
這部分 沙包的確不好測
多上了得看沙包的擺動
這種貼身發 要撞出聲音 的確有難度
反而得用活人當靶來體驗
"比較有根 以利於銜接摔跤技巧"
這就只好作摔跤上的比較
沙包也無法解決這問題
我練傳武 但是我不排斥各種測試
如果這種測試真的對自己不利 一定有原因
這些都是要說清楚 我跟武友閒聊時
其中的差異我也都會試著描述 對方也會接受
我的習武經驗就是不斷的比較跟評估
國術講的 勁 用腰 用胯
這些問題
我反而都是在拳擊隊找到答案......
原因是啥 就只是看他們打沙包而已......
砰砰作響的沙包聲
真的令人震撼
拳擊隊應該是所有武術組織中 沙包最多的地方
(其他拳擊館也是不少)
我也用了空手道國術的打法
也能發出類似的聲音
因此更確定了自己在勁道上是有的
但是 更警惕自己的是
那邊多的是體型比自己小
勁道穿透比自己強的小朋友
國術講體型重的不見得發力比較強
這點我還是在拳擊隊體會到的......
至此 我根本不吃體型這一套
體型也許有差 但是有練跟沒練還是差上非常多
備註:
我也是看了教練的動作後 才想起
以前空手道有作單純擰腰的練習
所以我當時學拳擊 也只練習下盤的動作
教練也點頭說不錯
交流 更能去印證過去的一些練習模式
有時候覺得自己的東西沒什麼 交流之後才發現
原來自己以前學的東西是個寶
真的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
: 評比功力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評比實戰能力也是如此,
: 但是評比武術高低是可笑的,因為那不是高低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
這便是我期待xzero兄的回應 只是一直沒得到真正的答覆
我目前還沒聽過 打沙包沒反應 打人就會把對方K到吐血的程度
沙包先生有他的客觀性在裡面
無關乎拳種
空手道 長拳 螳螂拳 拳擊 太極
皆有看過或是聽聞 打沙包的練習
我的立論便是 打擊系的武術 打擊力道一定要有個程度
除非趙堡太極 是以摔跤擒拿為主 打擊並非主軸
今天如果是我 來個腦內筆戰 我會做這些思考
我以常練的陳氏太極拳作討論
今天我的出拳 力道顯著低於拳擊的直拳時
而對方又沒我練的久 那原因是什麼
今天假定我的訓練是有問題的
那慢練的目的有何好處
今天假使太極打出力道的訓練比較慢
會不會有其他可能的好處呢?
以下 純粹做猜測
一 放鬆
二 功力保留比較久
三 貼身發力的優勢
四 比較有根 以利於銜接摔跤技巧
然後我再自以為多重人格的戰自己
"功力保留比較久"
屁 我上次看的拳擊教練
他應該是很久沒練了 (至少我去 沒看過他練拳)
只是一個擰腰動作 我看的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用國術的說法 腰胯真他X的鬆
不愧是亞洲盃搏擊金牌......
更猛的是 他以前打的是輕量級吧
他現在體重應該是發福到打中重量級的......
還可以做出這麼高水準的動作......
"貼身發力的優勢"
這部分 沙包的確不好測
多上了得看沙包的擺動
這種貼身發 要撞出聲音 的確有難度
反而得用活人當靶來體驗
"比較有根 以利於銜接摔跤技巧"
這就只好作摔跤上的比較
沙包也無法解決這問題
我練傳武 但是我不排斥各種測試
如果這種測試真的對自己不利 一定有原因
這些都是要說清楚 我跟武友閒聊時
其中的差異我也都會試著描述 對方也會接受
我的習武經驗就是不斷的比較跟評估
國術講的 勁 用腰 用胯
這些問題
我反而都是在拳擊隊找到答案......
原因是啥 就只是看他們打沙包而已......
砰砰作響的沙包聲
真的令人震撼
拳擊隊應該是所有武術組織中 沙包最多的地方
(其他拳擊館也是不少)
我也用了空手道國術的打法
也能發出類似的聲音
因此更確定了自己在勁道上是有的
但是 更警惕自己的是
那邊多的是體型比自己小
勁道穿透比自己強的小朋友
國術講體型重的不見得發力比較強
這點我還是在拳擊隊體會到的......
至此 我根本不吃體型這一套
體型也許有差 但是有練跟沒練還是差上非常多
備註:
我也是看了教練的動作後 才想起
以前空手道有作單純擰腰的練習
所以我當時學拳擊 也只練習下盤的動作
教練也點頭說不錯
交流 更能去印證過去的一些練習模式
有時候覺得自己的東西沒什麼 交流之後才發現
原來自己以前學的東西是個寶
真的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Frederica
at 2010-10-15T00:01
at 2010-10-15T00:01

By Edwina
at 2010-10-17T08:46
at 2010-10-17T08:46

By Adele
at 2010-10-20T13:56
at 2010-10-20T13:56

By Anonymous
at 2010-10-22T07:30
at 2010-10-22T07:30
Related Posts
太極拳應掌握的重點

By Necoo
at 2010-10-13T10:20
at 2010-10-13T10:20
關於我心得引起的筆戰

By Madame
at 2010-10-13T10:17
at 2010-10-13T10:17
太極拳應掌握的重點

By Hedda
at 2010-10-13T01:20
at 2010-10-13T01:20
關於我心得引起的筆戰

By Candice
at 2010-10-13T01:11
at 2010-10-13T01:11
太極拳應掌握的重點

By Lauren
at 2010-10-13T01:01
at 2010-10-13T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