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討論一下輪車吧! - 鐵人三項 Ironman Triathlon
By Dorothy
at 2010-05-14T08:14
at 2010-05-14T08:14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協會內部針對輪車一事有蠻熱烈的討論,
小弟摘錄個人信件的一部份到這裡來和大家討論討論...
========信件開始============
前略......
去年台東51.5km女子W40以上第一名Julie Strait本來要向我提出正式書面抗議,
她說她親眼看見某人(馬賽克)被同隊的車友護送在集團中央從她身邊呼嘯而過,
因此要提出抗議。
我則是告訴她三點:
1.我相信她(XXX是職業車隊的,所以...剩下不說了)
2.查無實據,我們認定會有困難。
3.提出抗議要花錢的,賣啦!
但是那一刻我心裡是很難過的,因為我發現頂尖選手和我這個後段選手都有同樣的逼唉。
51.5哪有人真正執法這一點的確符合我個人所見所聞,
所以就產生了我上一封信中所寫的現象:
「在各個鐵人比賽當中,
賽前主辦單位信誓旦旦地禁止輪車、賽中各家好漢整齊編隊前進、
賽後裁判不聞不問似乎已經成為常態,為什麼?」
為什麼這個會成為一個大家不願意面對的真相?
就實務而言,如果這真的是做不到的,是不是大家就把禁止輪車從規則裡面拿掉;
如果這是做得到的,是不是就該投入更多的心力把他做好。
我知道這兩個方向都很難做得到,因為拿掉輪車規則從此鐵人三項變兩項,
投入心力取締輪車又產生了無法兼顧安全以及不尊重選手的疑慮。
所以,我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也許這件事情的本質就是充滿矛盾,
本質就是無法解決的。
而過去我當選手的時候,一直都把不准輪車當作是笑話看看,
因為每次賽前看到偉大的裁判長像是教訓小學生一樣地訓誡不准輪車,
然後比賽的時候身邊的火車一列一列地呼嘯而過(火車背後還都有印車隊名字的),
即是我不是要來拿獎金、不是要來拿獎牌、我只是一個想要完成比賽的後段選手,
即使我深深明白那些輪車的人一個一個分開來騎也是會比我快,
我個人還是會覺得這真是不公平,
而「不准輪車」這四個字已經成為鐵人賽事的一大笑話。
當我還是選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取締輪車這件事情到底是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如今一腳踏進了核心地帶,發現其實也沒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就跟我之前想的一樣,做不到(或是不能做),又不能戳破,就不上不下的掛在那裡。
我自己很不喜歡模糊地帶,如果真的要有模糊地帶,
我也要清楚地知道模糊地帶在哪裡,並且說服自己接受它。
有的人違規輪車,我倒不覺得是因為要追求獎金或是名次,
有可能是因為習慣(自由車選手不習慣單飛),
有樣學樣(大家都輪我不輪我豬頭啊?前輩叫我輪我不輪我白癡啊?),
迫於無奈(不可能煞車離開集團,單飛衝出去瞬間又被吃掉),
或是虛榮(即使是假成績、快一秒鐘也爽)。
就實務而言:
我非常贊成去年我們協會只抓前面幾個的作法,
中後段的選手基本上除了暗笑幾聲之外,不會在意輪車的問題;
但是就我收到的資訊而言,即使是只針對前段班的選手,人力似乎仍有不足之處。
Joshua Colp 是M25第2名,總和成績第16名,
他也是在成功折返點過後被集團超越(當然,話是他在說的,我無從得知真相)
所以,是否就人力和技術上今年可以再討論一下。
未來,是否考慮在簡章、大會規則中直接挑明禁止輪車但不抓輪車,
由選手自行榮譽挑戰自由心證,把檯面下的行為挑到檯面上來?
算了,我開玩笑的,這樣一定會很慘的。
後略......
================信件結束==================
以上是我在協會內部信件的部分摘錄,外人不宜的部分我都已經拿掉了,
po上來是想在這個比較單純的環境和大家討論一下取締輪車這件事情,
基本上,226我們打算選手榮譽自由心證,因為報名費低又不設獎金,選手應該可以接受,
123打算嚴格取締,但是方法和人力還要再檢討,
51.5最麻煩,賽程短而強,新手又多,
幾乎不可能在維護選手安全和取締輪車中取得平衡點,
不知道各方好漢對於輪車的想法是?
--
小弟摘錄個人信件的一部份到這裡來和大家討論討論...
========信件開始============
前略......
去年台東51.5km女子W40以上第一名Julie Strait本來要向我提出正式書面抗議,
她說她親眼看見某人(馬賽克)被同隊的車友護送在集團中央從她身邊呼嘯而過,
因此要提出抗議。
我則是告訴她三點:
1.我相信她(XXX是職業車隊的,所以...剩下不說了)
2.查無實據,我們認定會有困難。
3.提出抗議要花錢的,賣啦!
但是那一刻我心裡是很難過的,因為我發現頂尖選手和我這個後段選手都有同樣的逼唉。
51.5哪有人真正執法這一點的確符合我個人所見所聞,
所以就產生了我上一封信中所寫的現象:
「在各個鐵人比賽當中,
賽前主辦單位信誓旦旦地禁止輪車、賽中各家好漢整齊編隊前進、
賽後裁判不聞不問似乎已經成為常態,為什麼?」
為什麼這個會成為一個大家不願意面對的真相?
就實務而言,如果這真的是做不到的,是不是大家就把禁止輪車從規則裡面拿掉;
如果這是做得到的,是不是就該投入更多的心力把他做好。
我知道這兩個方向都很難做得到,因為拿掉輪車規則從此鐵人三項變兩項,
投入心力取締輪車又產生了無法兼顧安全以及不尊重選手的疑慮。
所以,我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也許這件事情的本質就是充滿矛盾,
本質就是無法解決的。
而過去我當選手的時候,一直都把不准輪車當作是笑話看看,
因為每次賽前看到偉大的裁判長像是教訓小學生一樣地訓誡不准輪車,
然後比賽的時候身邊的火車一列一列地呼嘯而過(火車背後還都有印車隊名字的),
即是我不是要來拿獎金、不是要來拿獎牌、我只是一個想要完成比賽的後段選手,
即使我深深明白那些輪車的人一個一個分開來騎也是會比我快,
我個人還是會覺得這真是不公平,
而「不准輪車」這四個字已經成為鐵人賽事的一大笑話。
當我還是選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取締輪車這件事情到底是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如今一腳踏進了核心地帶,發現其實也沒有什麼不能說的秘密,
就跟我之前想的一樣,做不到(或是不能做),又不能戳破,就不上不下的掛在那裡。
我自己很不喜歡模糊地帶,如果真的要有模糊地帶,
我也要清楚地知道模糊地帶在哪裡,並且說服自己接受它。
有的人違規輪車,我倒不覺得是因為要追求獎金或是名次,
有可能是因為習慣(自由車選手不習慣單飛),
有樣學樣(大家都輪我不輪我豬頭啊?前輩叫我輪我不輪我白癡啊?),
迫於無奈(不可能煞車離開集團,單飛衝出去瞬間又被吃掉),
或是虛榮(即使是假成績、快一秒鐘也爽)。
就實務而言:
我非常贊成去年我們協會只抓前面幾個的作法,
中後段的選手基本上除了暗笑幾聲之外,不會在意輪車的問題;
但是就我收到的資訊而言,即使是只針對前段班的選手,人力似乎仍有不足之處。
Joshua Colp 是M25第2名,總和成績第16名,
他也是在成功折返點過後被集團超越(當然,話是他在說的,我無從得知真相)
所以,是否就人力和技術上今年可以再討論一下。
未來,是否考慮在簡章、大會規則中直接挑明禁止輪車但不抓輪車,
由選手自行榮譽挑戰自由心證,把檯面下的行為挑到檯面上來?
算了,我開玩笑的,這樣一定會很慘的。
後略......
================信件結束==================
以上是我在協會內部信件的部分摘錄,外人不宜的部分我都已經拿掉了,
po上來是想在這個比較單純的環境和大家討論一下取締輪車這件事情,
基本上,226我們打算選手榮譽自由心證,因為報名費低又不設獎金,選手應該可以接受,
123打算嚴格取締,但是方法和人力還要再檢討,
51.5最麻煩,賽程短而強,新手又多,
幾乎不可能在維護選手安全和取締輪車中取得平衡點,
不知道各方好漢對於輪車的想法是?
--
Tags:
鐵人三項
All Comments
By Selena
at 2010-05-16T23:32
at 2010-05-16T23:32
By Olivia
at 2010-05-19T14:50
at 2010-05-19T14:50
By Jessica
at 2010-05-22T06:08
at 2010-05-22T06:08
By Elma
at 2010-05-24T21:26
at 2010-05-24T21:26
By Jack
at 2010-05-27T12:44
at 2010-05-27T12:44
By Hedda
at 2010-05-30T04:02
at 2010-05-30T04:02
By Quintina
at 2010-06-01T19:20
at 2010-06-01T19:20
By Yuri
at 2010-06-04T10:38
at 2010-06-04T10:38
By Valerie
at 2010-06-07T01:56
at 2010-06-07T01:56
By Valerie
at 2010-06-09T17:14
at 2010-06-09T17:14
By Mia
at 2010-06-12T08:32
at 2010-06-12T08:32
By Lily
at 2010-06-14T23:50
at 2010-06-14T23:50
By Rae
at 2010-06-17T15:08
at 2010-06-17T15:08
By Valerie
at 2010-06-20T06:26
at 2010-06-20T06:26
By Catherine
at 2010-06-22T21:44
at 2010-06-22T21:44
By Aaliyah
at 2010-06-25T13:02
at 2010-06-25T13:02
By Sierra Rose
at 2010-06-28T04:20
at 2010-06-28T04:20
By George
at 2010-06-30T19:38
at 2010-06-30T19:38
By Heather
at 2010-07-03T10:56
at 2010-07-03T10:56
By Hazel
at 2010-07-06T02:14
at 2010-07-06T02:14
By Caitlin
at 2010-07-08T17:32
at 2010-07-08T17:32
By Isla
at 2010-07-11T08:50
at 2010-07-11T08:50
By Thomas
at 2010-07-14T00:08
at 2010-07-14T00:08
By Candice
at 2010-07-16T15:26
at 2010-07-16T15:26
By Todd Johnson
at 2010-07-19T06:44
at 2010-07-19T06:44
By Caroline
at 2010-07-21T22:02
at 2010-07-21T22:02
By Zora
at 2010-07-24T13:20
at 2010-07-24T13:20
By Catherine
at 2010-07-27T04:38
at 2010-07-27T04:38
Related Posts
2010秀姑巒溪飆水、競速、追風觀光季 – 鐵人三項活動
By Regina
at 2010-05-12T22:45
at 2010-05-12T22:45
遲來的台東113KM心得
By Leila
at 2010-05-08T12:39
at 2010-05-08T12:39
影音版的台東113KM
By Caroline
at 2010-05-07T15:27
at 2010-05-07T15:27
搭客運去參加桃園三鐵賽?
By Robert
at 2010-05-07T14:40
at 2010-05-07T14:40
2010-05-01台東113KM
By Ula
at 2010-05-07T13:02
at 2010-05-07T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