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禪品第五。 - 冥想,靜坐 Meditation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3-06-14T00:17
at 2013-06-14T00:17
Table of Contents
接下來我想翻譯六祖壇經的坐禪品第五,目的只是希望有在學習靜坐的朋友
可以看看惠能大師對於坐禪的思想,原文已非常簡單且淺白,但希望透過一
些經驗後的文筆潤飾,讓朋友能了解自性在坐禪中是如何的重要。
坐禪品第五
今天,惠能大師對大眾開示坐禪法門。
坐禪原來並不是叫我們觀心,也不是要我們做到完全清淨,
當然就更不能是要我們坐著一動也不動的枯禪囉。
如果坐禪是觀照其心性,那麼人心之中總是充滿著妄念,雜亂思想,那麼觀
著心就好像是看著短暫生成的幻象一樣,又不真實,那怎麼值得去看呢?
如果說是為了清淨,那也不對呀!!自太初以來人人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的,只
是有許多的不真實的思想掩蓋了真知本性。
也就是說沒有這些妄念作意的干擾,我們的本性自然地就會回歸清靜了。
所以坐禪的目的若是為了察覺清淨心,反而會生出對清淨地的執著念頭,因
為這執著的念頭不存在一定的地方,所以行者一定要小心謹慎,若想要觀心
或是生清靜心的念頭那就不是坐禪的本意,而僅僅只是作妄呀。
自性本來就是清淨、無形無相,若是再立一個清淨來用功,那只會再障礙著
本性,再一次被束縛了而不自知呀。
而如果是修持這不動的功夫,那並不是做到身體不動,而是必須得在任何時
空,對於他人的一切作為中的是非、善惡、功過、得失等皆需視為平常,不
能起任何的念頭,這才是坐禪中所謂修持不動的功夫。
而有些不明究竟的行者,外表入了打坐不動的外相,可一開口就說他人是非
、道人長短、好惡分明,又怎能說是在修習坐禪法門呢?
因此學習坐禪法門的行者,必須清楚要觀心與清靜的弊病、且了解追求不動
的真實法要,否則坐禪法門反變成了障礙自性的法門呀。
而清楚坐禪法門容易產生的錯誤知見後,就可以來了解真正的坐禪。
而惠能大師為我們開示真正的坐禪應作這樣的解釋。
坐乃對外的功夫
於外對任何一切對立的境象、外相不起任何的念頭,讓真實自性沒有了障礙。
禪乃對內的功夫
沒有了障礙,於內才能夠察覺到自性本為不動。
但雖說坐禪功發有所先後,實則內與外功夫卻只能是一種功夫呀,因自性本
為不動呀,又怎麼會有先後之分呢? 但學習坐禪不動的功夫,必須要有境地
等次,否則於修行就容易失了準,亂套了。
因此惠能大師才又開示了何為禪定呀,因為這禪定就是坐禪的實際運作。
禪是外離相,而定為內不亂,意即說要能夠先遠離一切外相而不執著,那麼
心性才不會因此而躁動,作亂。所以行者若有執著外相的心,內在的心念就
馬上迷失了、自性也就失去了清淨的作用。
而惠能大師又在提醒著我們,自性本是清淨且安定的,會感受到亂是因為看
到了外境而起心動念,所以見到了外境而心不混亂,才是坐禪的根本定境呀。
而簡單說法坐禪法門的根本之就僅是外禪內定四個字而已呀。
因此菩薩戒經說: 我本性元自清淨,就是這個道理呀。
後學只需要在體會每個念頭與念頭的相續生滅中,發揮本有的清淨本性,透
過老實自修、恆心實踐,那即可成就無上的佛道了。
by juicelover
--
--
Tags:
冥想
All Comments
By Dinah
at 2013-06-14T05:35
at 2013-06-14T05:35
Related Posts
靈性的實相
By Ingrid
at 2013-06-10T19:19
at 2013-06-10T19:19
打坐趣事!!!
By Bennie
at 2013-06-04T23:24
at 2013-06-04T23:24
了了分明。
By Xanthe
at 2013-06-02T01:35
at 2013-06-02T01:35
是不是要約一約了呢?
By Charlotte
at 2013-05-30T21:09
at 2013-05-30T21:09
是不是要約一約了呢?
By Necoo
at 2013-05-30T18:18
at 2013-05-30T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