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照書練功 - 武術 Martial Arts

Xanthe avatar
By Xanthe
at 2015-09-14T10:11

Table of Contents

: 原本要問的第二個問題忘了問
: 如果沒有老師帶 假設像古代武俠小說那樣 另一門派高手奪走
: 假設 太極拳經譜好了
: 另一門派的很有武學底子 拿走其他流派的武書
: 然後用他本來的武學概念來練他門派的經譜 或者是當初曾經比武的記憶來練
: 應該練得出來了吧?

如果那個人本身程度不錯,有此可能。

有些書,比方說薛顛的象形術,當初寫出來的目的,

是為了讓人看書就能懂,雖然最後做不到,但是如果有一定程度的人是可作為參考。

不過就是做為參考,未必能完整複製。我猜你說的是要完整練出一模一樣的東西,

練出一模一樣的東西可能有點難,一起練的師兄弟都不一定能練得一模一樣了。


另外有很多訣要可能是用隱語寫成,或是需要一些練過那種武術的基本知識才能讀懂。

比方說前述的象形術,如果懂一些內丹或形意的知識會比較容易理解。

而有些口訣有語言上的限制,比方說是用北方方言或南方方言寫成,外地人易錯解。

--
欺善怕惡
拳 腳
打 踢
軟 落
柿 水
子 狗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5-09-17T03:04
方言的影響真的不是普通的大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5-09-18T06:09
推方言影響。中國其實是毛澤東才真
正統一的,但很多人忽略或者無法理
解。
Anthony avatar
By Anthony
at 2015-09-18T15:44
會認字跟能讀懂拳譜 教育程度有差吧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5-09-21T17:39
給你照YouTube 練功,都練不起來啦
Bethany avatar
By Bethany
at 2015-09-26T03:31
ㄟ,一定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唷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15-09-28T16:38
不只是在"一定程度以上"與否,還有
該環境大多人水平這個因素

古代人照書練功

Enid avatar
By Enid
at 2015-09-10T10:16
好奇 實在常常看到有些照書練的故事 好奇古代武書是怎樣寫的? 我知道類似易筋經有圖文並列解說 但是實在如果練武功沒有師傅的話很容易練傷筋骨 真正的武學有辦法像這樣以書本傳承的嗎? 原本要問的第二個問題忘了問 如果沒有老師帶 假設像古代武俠小說那樣 另一門派高手奪走 假設 太極拳經譜好了 另一 ...

體格與出力

Mia avatar
By Mia
at 2015-09-04T18:25
: 回到正題,雖然徒手武術跟體格關係比較大,大隻通常比較耐打, : 但是打到要害也是會有一發逆轉的的可能。 這可以跟之前的武術界練外功強化肉體行為的話題,掛勾在一起。 我想大家都同意練大隻,或各種強化肉體辦法,可在徒手對打中建 立優勢,特別是在規則有限定的運動界是如此(也因此禁藥問題層出不窮)。 但不只 ...

體格與出力

Joe avatar
By Joe
at 2015-09-02T19:04
※ 引述《q910044 (拉鍊拖到皮)》之銘言: : 基本上看到比較多的武術人員 身材都是以精壯為主 ex:李小龍 : 基本上不用講也知道身體肌肉全都是硬硬的 : 但是假如一個拳師 把身材練得像健美先生那樣 讓身材更巨 : 也就是身材像黑金剛那樣橫向發展 會對破壞力有更大的幫助嗎? : 我有個朋友也是練成那 ...

體格與出力

Odelette avatar
By Odelette
at 2015-09-02T13:39
※ 引述《creative88 (create)》之銘言: : 對我來說 身軀長這個觀點幫我解釋了很多傳武為什麼要這樣做的理由 : 為什麼要講求 氣沉丹田 轉腰發力 內勁 地根力 立身中正 : 為什麼會小手臂的技巧變化 各式手法 那麼多變化 使用手法 是因為近身接手的關係 打散手 重點多半在身法步法 許多傳武 ...

體格與出力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5-09-02T10:58
※ 引述《creative88 (create)》之銘言: : 然後看一下剛柔流的發力 : https://goo.gl/6YJjsy : 這是不同類的發力模式 : 可以看到下肢發力 但是不是傳到背肌 而是經過轉腰 把力量傳到手上 這邊只針對剛柔流的部分做回應 用十八這套型來說沖繩剛柔流的發力其實不是正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