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馬 320 訓練心得 (03:17:13)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Donna
at 2015-08-25T09:34
at 2015-08-25T09:34
Table of Contents
前言
承蒙版友厚愛(?),加上從版上收益良多,以下貢獻自己的全馬 320 訓練心得
我自認絕對不算有天分的跑者,但相信「多數人的努力程度,談不上拼天分」
從 2012 年初半馬開始,跑齡大約 3 年有餘。前兩年多都是自主練習,比較
沒有計畫性。於今年初加入高手雲集的跑團,密集訓練三個多月餘,PR 從
3 小時 39 分進步到 3 小時 17 分。雖然距離夢想中的波士頓還有好幾步之
遙,但至少這次是能看到大門了。希望能在明年以前搞定,趕上 2017 波馬。
參考書籍
我手上的書是很有名的 Hansons Marathon Method
這本書的特點是訓練的距離相對短,但強度很高。比較適合
1) 有底子 2) 短期高效 的訓練方式
當初會選這本,說穿了也就是貪圖短期高效。另一個流派的 Advanced Marathon
一樣評價很高,但週里程往往動輒 110 公里, 我真擔心吃不下來。
相對來說,Hansons 的週里程通常就要求 80 公里左右
只有在賽前幾週會偶爾到 90 KM. 不過跑的稍少,要付出的代價就是每個
workout 強度都相對高,這個後述
實際菜單
總而言之,我就按照著書上的課表開始練了。典型的一週是這樣的::
一: 輕鬆跑 10 K
二: 間歇跑 8 K
三: 休息日
四: 節奏跑 16 K
五: 輕鬆跑 10 K
六: LSD 20 ~ 30 K
日: 輕鬆跑 10 K
(間歇跑 / 節奏跑會各有 1.5 ~ 3K 的熱身, 收操)
輕鬆跑的速度: MP (Marathon Pace) 4:43 mins/km + 40 ~ 90 秒
間歇跑的速度: 不一定,要看長度。例如 800, 1600, 3000 都不一樣
節奏跑的速度: 就是 MP
LSD 的速度: MP + 40 秒
實際上的操作比這稍為複雜一些,不過大體上的精神就是一週有三個強的
workout (二間歇、四節奏、六LSD)
這樣一週下來如果跟得勤快的話,會有 80 KM 左右的里程進帳,月跑量就 > 320K
(更詳細的課表大家可以上網找,或是直接買書。電子版大概美金 $10 而已)
不過理論規理論,實際執行上每個人還是有自己的難處。
例如:睡過頭、這週有比賽、昨天打了籃球太累、公司加班...等等等。
很多事情都會影響執行成功率。為了應付這些突發狀況,我採取的方式是
1) 訓練盡量排在早上:
清晨的時間大多都是自己的,大不了早點起床就是了。早上訓練的好處很多
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早上練完了,那一整天就不用擔心還沒練的事,導致不安心
2) 如果真的非跳過訓練不可,那也要確保 hard workout 的質量:
有時候如果沒有完整一週的時間訓練,那輕鬆跑可以少跑一點,甚至跳過。
但 hard run 一定要盡力執行。當然啦,如果你是規律性的跳過訓練,那代表這個
計畫壓根不適合你...
我一開始瞄準的其實是全馬 03小時25分 的 4:52 mins/km
但隨著訓練狀態的進步,後來 MP 都訂在 4:43,也就是 03小時20分
以下是賽前 16 週的實際訓練里程
Week 01: 32.1
Week 02: 70.1
Week 03: 76.4
Week 04: 68.7
Week 05: 54.7 (前一週末跑山,休養了三日)
Week 06: 74.3
Week 07: 80.9
Week 08: 52.5 (ITBS 疑似復發,還好休息兩天後沒事。錯過 long run)
Week 09: 89.4
Week 10: 96.2
Week 11: 86.4
Week 12: 79.8 (含 SFM 全馬)
Week 13: 76.7
Week 14: 85.1 (含 Skyline 50K)
Week 15: 70.3
Week 16: 64.3 (含 SRM 全馬)
簡而言之,雖然總是會有大大小小的突發事件,每周跑量都還是維持在 65 K 以上
到後面 8 週除了參加比賽,可以穩定 75 ~ 80 K
另外除了 GPS 自己上傳的 log 以外,也很推薦自己做筆記。例如
- 今天跑得如何?多辛苦? - 如果跑爆了,是因為哪裡痛?
- 哪邊的舊傷恢復得怎樣? - 最後幾個衝刺感覺如何?
畢竟數據能看出的東西有限,有些感覺當下錯過了就再也想不起來了
另外我在比賽前還參加了一場全馬,跟一場 50K
賽前參加暖身比賽是有幫助的。但一定要記得 你只是來暖身的
暖身賽跟實際賽對我的差別是:暖身賽的後 20% 我會放掉,不會拿身體去拼
要知道自己的目標是哪一場。跑暖身賽跑到廢掉的例子我身邊不只一個...
---
最後執行結果是 16 週下來,我提升了 22 分鐘 (339 -> 317)
關於賽前調整 / 飲食可以參考我昨天寫的那篇
#1LsfqcsE (Road_Running) [心得] 第七馬 Santa Rosa 3小時17分
---
因為個人習慣,這篇文原本是用英制單位寫的
如果有疏忽沒轉換的地方還請不吝告知! :)
這篇是網誌原文,有一些圖: http://tinyurl.com/Jay320Training
賽前兩週的 50K 熱身賽: http://tinyurl.com/jaySkyline
Santa Rosa Marathon 網誌: http://tinyurl.com/JaySRM
個人訓練紀錄網站,含筆記: http://tinyurl.com/JayLog
---
有時候大家只看到朋友跑出不錯的成績,就會冷言冷語的說他
是不是平常不用上班 / 上課。但事實上跑者該做的一樣都沒少
還要額外付出許多時間努力。好幾個月來都是清晨六點就起床
(週末是五點),一個人或跟幾個跑友練完 10 幾公里才上班。
說實話真的很辛苦,但這一切在通過終點的時候都值得了。
祝福大家都可以跑的健康,越跑越快,越跑越帥!
這篇文如果能夠幫助到一兩位跑友,就功德無量了。
--
承蒙版友厚愛(?),加上從版上收益良多,以下貢獻自己的全馬 320 訓練心得
我自認絕對不算有天分的跑者,但相信「多數人的努力程度,談不上拼天分」
從 2012 年初半馬開始,跑齡大約 3 年有餘。前兩年多都是自主練習,比較
沒有計畫性。於今年初加入高手雲集的跑團,密集訓練三個多月餘,PR 從
3 小時 39 分進步到 3 小時 17 分。雖然距離夢想中的波士頓還有好幾步之
遙,但至少這次是能看到大門了。希望能在明年以前搞定,趕上 2017 波馬。
參考書籍
我手上的書是很有名的 Hansons Marathon Method
這本書的特點是訓練的距離相對短,但強度很高。比較適合
1) 有底子 2) 短期高效 的訓練方式
當初會選這本,說穿了也就是貪圖短期高效。另一個流派的 Advanced Marathon
一樣評價很高,但週里程往往動輒 110 公里, 我真擔心吃不下來。
相對來說,Hansons 的週里程通常就要求 80 公里左右
只有在賽前幾週會偶爾到 90 KM. 不過跑的稍少,要付出的代價就是每個
workout 強度都相對高,這個後述
實際菜單
總而言之,我就按照著書上的課表開始練了。典型的一週是這樣的::
一: 輕鬆跑 10 K
二: 間歇跑 8 K
三: 休息日
四: 節奏跑 16 K
五: 輕鬆跑 10 K
六: LSD 20 ~ 30 K
日: 輕鬆跑 10 K
(間歇跑 / 節奏跑會各有 1.5 ~ 3K 的熱身, 收操)
輕鬆跑的速度: MP (Marathon Pace) 4:43 mins/km + 40 ~ 90 秒
間歇跑的速度: 不一定,要看長度。例如 800, 1600, 3000 都不一樣
節奏跑的速度: 就是 MP
LSD 的速度: MP + 40 秒
實際上的操作比這稍為複雜一些,不過大體上的精神就是一週有三個強的
workout (二間歇、四節奏、六LSD)
這樣一週下來如果跟得勤快的話,會有 80 KM 左右的里程進帳,月跑量就 > 320K
(更詳細的課表大家可以上網找,或是直接買書。電子版大概美金 $10 而已)
不過理論規理論,實際執行上每個人還是有自己的難處。
例如:睡過頭、這週有比賽、昨天打了籃球太累、公司加班...等等等。
很多事情都會影響執行成功率。為了應付這些突發狀況,我採取的方式是
1) 訓練盡量排在早上:
清晨的時間大多都是自己的,大不了早點起床就是了。早上訓練的好處很多
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早上練完了,那一整天就不用擔心還沒練的事,導致不安心
2) 如果真的非跳過訓練不可,那也要確保 hard workout 的質量:
有時候如果沒有完整一週的時間訓練,那輕鬆跑可以少跑一點,甚至跳過。
但 hard run 一定要盡力執行。當然啦,如果你是規律性的跳過訓練,那代表這個
計畫壓根不適合你...
我一開始瞄準的其實是全馬 03小時25分 的 4:52 mins/km
但隨著訓練狀態的進步,後來 MP 都訂在 4:43,也就是 03小時20分
以下是賽前 16 週的實際訓練里程
Week 01: 32.1
Week 02: 70.1
Week 03: 76.4
Week 04: 68.7
Week 05: 54.7 (前一週末跑山,休養了三日)
Week 06: 74.3
Week 07: 80.9
Week 08: 52.5 (ITBS 疑似復發,還好休息兩天後沒事。錯過 long run)
Week 09: 89.4
Week 10: 96.2
Week 11: 86.4
Week 12: 79.8 (含 SFM 全馬)
Week 13: 76.7
Week 14: 85.1 (含 Skyline 50K)
Week 15: 70.3
Week 16: 64.3 (含 SRM 全馬)
簡而言之,雖然總是會有大大小小的突發事件,每周跑量都還是維持在 65 K 以上
到後面 8 週除了參加比賽,可以穩定 75 ~ 80 K
另外除了 GPS 自己上傳的 log 以外,也很推薦自己做筆記。例如
- 今天跑得如何?多辛苦? - 如果跑爆了,是因為哪裡痛?
- 哪邊的舊傷恢復得怎樣? - 最後幾個衝刺感覺如何?
畢竟數據能看出的東西有限,有些感覺當下錯過了就再也想不起來了
另外我在比賽前還參加了一場全馬,跟一場 50K
賽前參加暖身比賽是有幫助的。但一定要記得 你只是來暖身的
暖身賽跟實際賽對我的差別是:暖身賽的後 20% 我會放掉,不會拿身體去拼
要知道自己的目標是哪一場。跑暖身賽跑到廢掉的例子我身邊不只一個...
---
最後執行結果是 16 週下來,我提升了 22 分鐘 (339 -> 317)
關於賽前調整 / 飲食可以參考我昨天寫的那篇
#1LsfqcsE (Road_Running) [心得] 第七馬 Santa Rosa 3小時17分
---
因為個人習慣,這篇文原本是用英制單位寫的
如果有疏忽沒轉換的地方還請不吝告知! :)
這篇是網誌原文,有一些圖: http://tinyurl.com/Jay320Training
賽前兩週的 50K 熱身賽: http://tinyurl.com/jaySkyline
Santa Rosa Marathon 網誌: http://tinyurl.com/JaySRM
個人訓練紀錄網站,含筆記: http://tinyurl.com/JayLog
---
有時候大家只看到朋友跑出不錯的成績,就會冷言冷語的說他
是不是平常不用上班 / 上課。但事實上跑者該做的一樣都沒少
還要額外付出許多時間努力。好幾個月來都是清晨六點就起床
(週末是五點),一個人或跟幾個跑友練完 10 幾公里才上班。
說實話真的很辛苦,但這一切在通過終點的時候都值得了。
祝福大家都可以跑的健康,越跑越快,越跑越帥!
這篇文如果能夠幫助到一兩位跑友,就功德無量了。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Odelette
at 2015-08-27T21:29
at 2015-08-27T21:29

By Rosalind
at 2015-08-30T09:23
at 2015-08-30T09:23

By Anthony
at 2015-09-01T21:18
at 2015-09-01T21:18

By Rachel
at 2015-09-04T09:12
at 2015-09-04T09:12

By Eartha
at 2015-09-06T21:07
at 2015-09-06T21:07

By Hamiltion
at 2015-09-09T09:02
at 2015-09-09T09:02

By Olive
at 2015-09-11T20:56
at 2015-09-11T20:56

By David
at 2015-09-14T08:51
at 2015-09-14T08:51

By Brianna
at 2015-09-16T20:46
at 2015-09-16T20:46

By Callum
at 2015-09-19T08:40
at 2015-09-19T08:40

By David
at 2015-09-21T20:35
at 2015-09-21T20:35

By Irma
at 2015-09-24T08:29
at 2015-09-24T08:29

By Emma
at 2015-09-26T20:24
at 2015-09-26T20:24

By Isla
at 2015-09-29T08:19
at 2015-09-29T08:19

By Jake
at 2015-10-01T20:13
at 2015-10-01T20:13

By Franklin
at 2015-10-04T08:08
at 2015-10-04T08:08

By Kristin
at 2015-10-06T20:02
at 2015-10-06T20:02

By Dinah
at 2015-10-09T07:57
at 2015-10-09T07:57

By Andrew
at 2015-10-11T19:52
at 2015-10-11T19:52

By William
at 2015-10-14T07:46
at 2015-10-14T07:46

By Adele
at 2015-10-16T19:41
at 2015-10-16T19:41

By Jacob
at 2015-10-19T07:36
at 2015-10-19T07:36

By Dora
at 2015-10-21T19:30
at 2015-10-21T19:30

By Zenobia
at 2015-10-24T07:25
at 2015-10-24T07:25

By Kristin
at 2015-10-26T19:19
at 2015-10-26T19:19

By Andy
at 2015-10-29T07:14
at 2015-10-29T07:14

By Daph Bay
at 2015-10-31T19:09
at 2015-10-31T19:09

By Andy
at 2015-11-03T07:03
at 2015-11-03T07:03

By Connor
at 2015-11-05T18:58
at 2015-11-05T18:58

By Leila
at 2015-11-08T06:53
at 2015-11-08T06:53

By Linda
at 2015-11-10T18:47
at 2015-11-10T18:47

By William
at 2015-11-13T06:42
at 2015-11-13T06:42

By Cara
at 2015-11-15T18:36
at 2015-11-15T18:36

By Audriana
at 2015-11-18T06:31
at 2015-11-18T06:31

By Ula
at 2015-11-20T18:26
at 2015-11-20T18:26

By Valerie
at 2015-11-23T06:20
at 2015-11-23T06:20

By Gilbert
at 2015-11-25T18:15
at 2015-11-25T18:15

By Belly
at 2015-11-28T06:09
at 2015-11-28T06:09

By Zanna
at 2015-11-30T18:04
at 2015-11-30T18:04

By Rebecca
at 2015-12-03T05:59
at 2015-12-03T05:59

By Gilbert
at 2015-12-05T17:53
at 2015-12-05T17:53

By Odelette
at 2015-12-08T05:48
at 2015-12-08T05:48
Related Posts
11/8馬祖國際馬拉松

By George
at 2015-08-24T23:53
at 2015-08-24T23:53
龍潭中壢楊梅買mizuno鞋的店家

By Barb Cronin
at 2015-08-24T23:39
at 2015-08-24T23:39
Rider 19 大阪 DM

By Valerie
at 2015-08-24T22:36
at 2015-08-24T22:36
2015世界田徑錦標賽 男子10000m final

By Harry
at 2015-08-24T22:25
at 2015-08-24T22:25
11/28晚-冬山河馬拉松-住宿

By Yuri
at 2015-08-24T20:09
at 2015-08-24T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