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在實戰還能使出套路所練招式嗎?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Joe
at 2012-03-11T23:15
at 2012-03-11T23:15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ely3vmp4 (訓訓)》之銘言:
: 依我們門派的練法
: 套路的功能有
: 一、練功力,在弓馬仆獨虛步等等的變換當中練習腳力和穩定性,
: 簡單說,平常蹲弓馬步練基本功是靜態的,透過拳套剛好可以練習動態的步伐,
: 純熟掌握了每一個套路的步伐變換,才"比較有可能"在實戰中用出來。(我沒說一定)
何謂弓步?
弓步與弓勁有關,弓勁能使那拳往前貫
也與人體工學重心往前而不送有關
站死練,練氣?
何謂仆步?
何謂獨立步?
何謂虛步?
他們都是動態,以靜態思考,恐怕荒廢古人血汗中悟出的武術!
這些步法就是一定能在實戰中用出
沒有什麼不一定的道理
因為步法就是步法,人有雙腿必定要用的步法
武術的步法訓練,就是避免把你因緊張、不熟練,
完全外行人才不知所措的狀況拿掉
如果你練的武術,不保證你走不走得出那步法
那不是有問題嗎?
試問可有人會去買個健康食品,而它的說明記載:「本產品不保證有效!」
或說:「本產品僅部份人有效,端看悟性而論!」
: 二、練身法,沉肩墜肘、涵胸拔背、頭頂懸、縮下頷、坐跨、轉腰、手到腳到、練長取勢
: 、身體放鬆、寸勁...等等,許許多多應該要養成的身體素質,透過套路來練習養成。
何謂身法?
沈肩墜肘、含胸拔背....作跨、轉腰,是否為身法?
還是身法過度姿勢中的一些要領
人體急速運動中的動態,如何把持上述要領?
是否更有助戰鬥?
太極、八極、螳螂、詠春,都有這些要領?
kickboxing、泰拳、空手道...是否也有這些要領?
: 三、練技巧,每一招都要知道自己在幹甚麼,這個動作有甚麼意義?這招到下一招為什麼
: 要這樣連接?究竟只是過度動作?只是換個方向打打看?還是有其目的?更重要的是,練
: 拳套的時候,要有個假想敵在,每一個動作都是操作在那個假想敵身上。
自己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而這所知到「在幹什麼」的答案從何而來?
老師說得答案,或者物理印證,或者人體工學印證?
是一招一招的套
還是一個法則的運用,與另一個法則的運用
我以為這想法是對,但人人皆想過
如何更深入,才是要點
因為傳統武術很多想法,未必是真正答案
更不用說當今多人以現代格鬥邏輯套入,強解拳術意義
: 四、套路的動作之所以會這樣編,要這樣練,有幾個用意:
: 練難用易-有些動作很極端,用的時候不需要做到這麼極端。練拳套重心要完全保持在
: 同意水平面上,實際運用時一定是高低起伏;練習時,拳腳都踢打在同一線、同一點
: 上,實際運用實則是該打哪就打哪。
: 練直用斜--很多動作都是直上直下,但實際運用應該要帶點角度;很多拳套直來直往
: 但實際運用應該前後移動斜左歪右。
: 練長用短(取勢取長):很多動作,手要伸到最長,腳要踢到最高,腰要扭到最緊,身
: 體要趴到最低,但實際運用時,當然就是以最適合當時的情境來使用即可。
練用易難,可有根據,或是自己推斷
有沒有印證的辦法?
蹲著學做菜,以後站著煮會比較厲害?
為何沒人打低架籃球?低架足球?
他們平常打低架
比賽會比較厲害?
練時盡量,自我砥礪,這百分之百沒錯
但「練長用短」,就有點安慰自己練長無方,用之無法,只好用短了
: 總而言之,套路的動作不可能完全用在實際打架上,
: 套路只是讓你的身體對於最極端、最困難、最有威力的動作感到習慣,並且有這個能力去
: 把它做出來,但是實際運用時不可能招招都做得那麼完美,對方又不是白癡,一直給你嗆
: 司,讓你把動作做完,所以一定會有所簡化或形變,簡化或形變的結果,速度會比較快,
: 但威力會降低,但這是無可避免的。
: 為了增進實戰能力,
: 我們老師會要求我們把套路裡,自己喜歡的動作,挑出個3~5招(有攻有守謂之一招),
: 練到精熟,練到左右邊都會做,練到這三招能用任何步伐表現,練到打得很快也不會形變
: ,通常這需歷時三到六個月,才能完成這三招的訓練,之後你才算掌握了這三招的精隨。
: 也就是說,只用這三招,你就可以打遍半條街,但其實換言之,你能在實戰中準確用出來
: 的也只有這三招,其他套路裡的幾十幾百招,你都沒資格說你能用在實戰。
: 但即使如此,套路還是得練,因為身體素質,只靠練習這三招,是很難練出來的,一來很
: 無聊,而來缺少足夠的變化,畢竟套路有千千萬萬,招式的數量更是不用說了,每一招都
: 有他陰狠毒辣的地方,有其應用時機,只有透過套路,才能有出一絲一毫的機會能去多掌
: 握一點。
: 以上是小弟對套路的看法~
把套路當招式來看
它永遠不足
看得懂套路的本質
就知道要練的是什麼
是不是非套路不可,或有什麼輔助的
--
: 依我們門派的練法
: 套路的功能有
: 一、練功力,在弓馬仆獨虛步等等的變換當中練習腳力和穩定性,
: 簡單說,平常蹲弓馬步練基本功是靜態的,透過拳套剛好可以練習動態的步伐,
: 純熟掌握了每一個套路的步伐變換,才"比較有可能"在實戰中用出來。(我沒說一定)
何謂弓步?
弓步與弓勁有關,弓勁能使那拳往前貫
也與人體工學重心往前而不送有關
站死練,練氣?
何謂仆步?
何謂獨立步?
何謂虛步?
他們都是動態,以靜態思考,恐怕荒廢古人血汗中悟出的武術!
這些步法就是一定能在實戰中用出
沒有什麼不一定的道理
因為步法就是步法,人有雙腿必定要用的步法
武術的步法訓練,就是避免把你因緊張、不熟練,
完全外行人才不知所措的狀況拿掉
如果你練的武術,不保證你走不走得出那步法
那不是有問題嗎?
試問可有人會去買個健康食品,而它的說明記載:「本產品不保證有效!」
或說:「本產品僅部份人有效,端看悟性而論!」
: 二、練身法,沉肩墜肘、涵胸拔背、頭頂懸、縮下頷、坐跨、轉腰、手到腳到、練長取勢
: 、身體放鬆、寸勁...等等,許許多多應該要養成的身體素質,透過套路來練習養成。
何謂身法?
沈肩墜肘、含胸拔背....作跨、轉腰,是否為身法?
還是身法過度姿勢中的一些要領
人體急速運動中的動態,如何把持上述要領?
是否更有助戰鬥?
太極、八極、螳螂、詠春,都有這些要領?
kickboxing、泰拳、空手道...是否也有這些要領?
: 三、練技巧,每一招都要知道自己在幹甚麼,這個動作有甚麼意義?這招到下一招為什麼
: 要這樣連接?究竟只是過度動作?只是換個方向打打看?還是有其目的?更重要的是,練
: 拳套的時候,要有個假想敵在,每一個動作都是操作在那個假想敵身上。
自己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而這所知到「在幹什麼」的答案從何而來?
老師說得答案,或者物理印證,或者人體工學印證?
是一招一招的套
還是一個法則的運用,與另一個法則的運用
我以為這想法是對,但人人皆想過
如何更深入,才是要點
因為傳統武術很多想法,未必是真正答案
更不用說當今多人以現代格鬥邏輯套入,強解拳術意義
: 四、套路的動作之所以會這樣編,要這樣練,有幾個用意:
: 練難用易-有些動作很極端,用的時候不需要做到這麼極端。練拳套重心要完全保持在
: 同意水平面上,實際運用時一定是高低起伏;練習時,拳腳都踢打在同一線、同一點
: 上,實際運用實則是該打哪就打哪。
: 練直用斜--很多動作都是直上直下,但實際運用應該要帶點角度;很多拳套直來直往
: 但實際運用應該前後移動斜左歪右。
: 練長用短(取勢取長):很多動作,手要伸到最長,腳要踢到最高,腰要扭到最緊,身
: 體要趴到最低,但實際運用時,當然就是以最適合當時的情境來使用即可。
練用易難,可有根據,或是自己推斷
有沒有印證的辦法?
蹲著學做菜,以後站著煮會比較厲害?
為何沒人打低架籃球?低架足球?
他們平常打低架
比賽會比較厲害?
練時盡量,自我砥礪,這百分之百沒錯
但「練長用短」,就有點安慰自己練長無方,用之無法,只好用短了
: 總而言之,套路的動作不可能完全用在實際打架上,
: 套路只是讓你的身體對於最極端、最困難、最有威力的動作感到習慣,並且有這個能力去
: 把它做出來,但是實際運用時不可能招招都做得那麼完美,對方又不是白癡,一直給你嗆
: 司,讓你把動作做完,所以一定會有所簡化或形變,簡化或形變的結果,速度會比較快,
: 但威力會降低,但這是無可避免的。
: 為了增進實戰能力,
: 我們老師會要求我們把套路裡,自己喜歡的動作,挑出個3~5招(有攻有守謂之一招),
: 練到精熟,練到左右邊都會做,練到這三招能用任何步伐表現,練到打得很快也不會形變
: ,通常這需歷時三到六個月,才能完成這三招的訓練,之後你才算掌握了這三招的精隨。
: 也就是說,只用這三招,你就可以打遍半條街,但其實換言之,你能在實戰中準確用出來
: 的也只有這三招,其他套路裡的幾十幾百招,你都沒資格說你能用在實戰。
: 但即使如此,套路還是得練,因為身體素質,只靠練習這三招,是很難練出來的,一來很
: 無聊,而來缺少足夠的變化,畢竟套路有千千萬萬,招式的數量更是不用說了,每一招都
: 有他陰狠毒辣的地方,有其應用時機,只有透過套路,才能有出一絲一毫的機會能去多掌
: 握一點。
: 以上是小弟對套路的看法~
把套路當招式來看
它永遠不足
看得懂套路的本質
就知道要練的是什麼
是不是非套路不可,或有什麼輔助的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Elizabeth
at 2012-03-12T18:01
at 2012-03-12T18:01

By Ophelia
at 2012-03-17T02:08
at 2012-03-17T02:08

By Jessica
at 2012-03-18T14:58
at 2012-03-18T14:58

By Mason
at 2012-03-23T08:03
at 2012-03-23T08:03

By Hedy
at 2012-03-25T12:30
at 2012-03-25T12:30

By Rae
at 2012-03-26T14:00
at 2012-03-26T14:00

By Delia
at 2012-03-27T06:32
at 2012-03-27T06:32

By Daph Bay
at 2012-03-30T18:54
at 2012-03-30T18:54

By Madame
at 2012-03-31T11:38
at 2012-03-31T11:38

By Daniel
at 2012-04-01T07:35
at 2012-04-01T07:35

By Gary
at 2012-04-06T03:28
at 2012-04-06T03:28

By Lily
at 2012-04-09T13:01
at 2012-04-09T13:01

By Anthony
at 2012-04-12T16:09
at 2012-04-12T16:09

By Yuri
at 2012-04-14T19:31
at 2012-04-14T19:31

By Tom
at 2012-04-17T21:34
at 2012-04-17T21:34

By Elma
at 2012-04-18T23:09
at 2012-04-18T23:09

By Catherine
at 2012-04-20T22:52
at 2012-04-20T22:52

By Selena
at 2012-04-25T12:20
at 2012-04-25T12:20

By Edward Lewis
at 2012-04-26T16:54
at 2012-04-26T16:54

By William
at 2012-04-30T15:40
at 2012-04-30T15:40

By Belly
at 2012-05-01T10:15
at 2012-05-01T10:15

By Agnes
at 2012-05-05T03:10
at 2012-05-05T03:10

By Odelette
at 2012-05-05T19:10
at 2012-05-05T19:10

By Sandy
at 2012-05-06T02:25
at 2012-05-06T02:25

By Kyle
at 2012-05-10T03:24
at 2012-05-10T03:24

By Lauren
at 2012-05-12T11:56
at 2012-05-12T11:56

By Odelette
at 2012-05-17T07:42
at 2012-05-17T07:42

By Lauren
at 2012-05-22T03:41
at 2012-05-22T03:41

By Rebecca
at 2012-05-22T09:51
at 2012-05-22T09:51

By Hedy
at 2012-05-25T11:00
at 2012-05-25T11:00

By Queena
at 2012-05-30T07:50
at 2012-05-30T07:50

By Aaliyah
at 2012-06-02T11:34
at 2012-06-02T11:34

By Lily
at 2012-06-03T22:34
at 2012-06-03T22:34

By Lauren
at 2012-06-06T20:52
at 2012-06-06T20:52

By Selena
at 2012-06-08T20:46
at 2012-06-08T20:46

By Agatha
at 2012-06-10T00:52
at 2012-06-10T00:52

By Jake
at 2012-06-12T16:55
at 2012-06-12T16:55

By Bethany
at 2012-06-14T10:22
at 2012-06-14T10:22

By Leila
at 2012-06-19T08:39
at 2012-06-19T08:39

By Hardy
at 2012-06-20T13:31
at 2012-06-20T13:31

By Bethany
at 2012-06-24T10:28
at 2012-06-24T10:28

By Susan
at 2012-06-24T22:34
at 2012-06-24T22:34

By Andy
at 2012-06-26T13:42
at 2012-06-26T13:42

By Joe
at 2012-06-30T19:43
at 2012-06-30T19:43

By Carol
at 2012-07-03T15:49
at 2012-07-03T15:49
Related Posts
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

By David
at 2012-03-11T22:49
at 2012-03-11T22:49
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

By David
at 2012-03-11T14:20
at 2012-03-11T14:20
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

By Tom
at 2012-03-10T23:22
at 2012-03-10T23:22
傳統武術在實戰還能使出套路所練招式嗎?

By Tracy
at 2012-03-10T23:08
at 2012-03-10T23:08
武術與套路

By Mary
at 2012-03-10T14:25
at 2012-03-10T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