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連馬心得分享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Regina
at 2012-02-16T22:05
at 2012-02-16T22:05
Table of Contents
FB網誌分享 http://0rz.tw/X8bZq
原文2000多字,不好閱讀可以參考上面的網誌
[前言]
會開始連馬的原因,一開始是為了感受那種跑完全馬的感動,想要一直保有完跑後那種
成就感及腦內啡;另一方面是跑者廣場有一個馬拉松普查,看了許多前輩們完成百馬後
,想要給自己一個目標,因此開始連馬。
但跑到現在並不是真的為了業績跑馬,像是最快百馬、最年輕百馬這些紀綠我是不可能
達成的,純粹是喜歡跑步而去跑馬拉松;而這兩年開始馬拉松的場次多了起來,除了
夏天之外,要每週都跑馬拉松是有可能的,因此造就了現在的週週馬或更甚的雙日雙馬。
[第一次的連馬,4連馬]
2009年的太魯閣是我的初馬,接著平均一個月跑一場全馬:2009的富邦、2010年的古都馬
(第一次sub4)直到2010年2月28日的櫻花馬拉松(第4馬)開始才連了萬金石馬、墾丁馬、
國道馬,一共是連了四場馬拉松。
會剛好連起來不是刻意的,當時才剛進入全馬界的我對於每一場馬拉松都是充滿著興奮
與新鮮,當然之前有提過另一方面是我想朝著百馬這個目標前進。說也很神奇,因為
知道自己要連馬而且第一次的連馬就是連四場,而且揭開序幕的第一場還是超級硬的櫻
花馬拉松,所以逼自己一定要在2/28前加大練習量。
雖說是加大練習量,也只是從原本的一週跑個3~4次的6~7K改成3~4次的10K而已,偶爾
的假日跑個20k這樣。剛開始跑完櫻花馬後的隔週再跑萬金石感覺到有一點點累,畢竟
是第一次的連馬,但再隔一週之後也慢慢習慣了,因此在2010年的國道跑出了當時的
PB 3:41;這就是連馬的魅力吧,居然連到最後破了PB。不過這其實算是變相的以賽代訓
的成果,因為等於每週不用自己練LSD了,直接到馬拉松賽場上去LSD即可,算一算當時的
週練習量大約是70k左右。
[第二次的連馬,8連馬]
2010年4月之後到2010年底大概都是一個月一馬,直到2011年初的金門馬才又開始了連馬
之路。金門馬、古都馬、淡水河馬、拜年馬(超馬)、里港馬、高雄馬、東京馬、
萬金石馬。
其實從2010年的國道馬破PB之後的全馬成績就無法再有所突破,大概就是4小時多的成績
(2010年4月後有很長的時間沒有認真練習),直到這次的連馬後又慢慢可以找回感覺,
除了金門馬4:20外,自古都馬後成績都維持在3:5X左右,連馬後的身體恢復能力有變強
,就是以前跑完一場馬的當天會鐵腿到隔天,但連馬之後則是跑完馬之後,仍然可以行動
自如。
[第三次的連馬,6連馬]
2011的萬金石馬後一週沒比賽,但從3/20的國道又開始了連馬之路,蘆竹馬、綠島馬、
三重馬、葫蘆墩馬、八卦山台地馬;這次的連馬成績就有點退步了,主要也是除了國道
馬之外,都是山地馬居多,三重馬則是因為熱又穿五指鞋去跑最後腳底板痛到不想跑
又走的,因此破了4:52的PW。
雖然成績都退步到4小時外的成績,但連馬後所練得的體能並沒有因此消失,連馬並不會
讓你的速度變快,但我覺得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增加肌耐力及恢復力,即可以用比較慢的
速度跑很久且隔天一下子乳酸就排掉恢復正常的腳。
另一個連馬的原因是為了準備人生中第一個100K超馬【南橫100K】,以前從不敢想自己
有一天會去跑超馬,尤其是100K這樣的距離,但跑馬拉松有一陣子的跑友都會想要玩玩
不一樣的,就是超馬。
100K的超馬要怎麼練呢?對於一個沒跑過的菜鳥而言,根本完全不知道。但我想到了一個
方法且一定會去執行的就是報名比賽,藉著每週42K的連馬來練習可以跑100K的身體,
如果要我自己一個人在週末去LSD 40K以上,那時的我根本做不到。
最後証明我的方法似乎是可行的,從2011年初的連馬直到5月底的南橫100K已經培養了
我足以跑100K的體力,剩下的只是當天的狀況及一些經驗而已了,南橫100K的成績11:31
算是個人覺得滿意的成績,同時也在這場見識到了赤腳天王【謝團長】的厲害,
只用赤腳就可以完跑100K,成績比我快了近1個小時。
[第四次的連馬,16連馬]
2011年暑假開始,我認真地想要突破330這個大關,為什麼想要訂這個目標呢?
因為我連馬跑過了,超馬100K也跑過了,但就是怎麼樣也跑不到330這個門檻裡,
在跑馬的歷程上總覺得少了什麼 XD
利用8、9月這兩個月沒有馬拉松的時間,我把每週的練習量往上調整到100K為目標,
開始認真規劃課表:包含Tempo run、Easy run、亞索800、LSD…等。而且為了不無聊
,每週的LSD還特地選不一樣的地方來練習,像是北橫、西濱快速道路、陽明山、南寮
17公里海岸線、尖石跑到宇老…等。
果然這兩個月的練習有了成果,從2011年10月的新竹馬一路連到2012年的泰雅馬,共計
16馬都順利完成,且在10月底的新竹遠東新世紀馬如願地跑出了3:22的成績破了330
這個大關;並在2場超馬有不錯的表現:淡水超馬12H以113.35的成績拿下總排第12,
12/24的陽明超馬61K以5:28的成績拿下總排第5。
[總結]
會有這樣的進步,我歸功於連馬的開始,奠定了我的基礎體力,這個體力使我在把
每週量拉高到100k或是單月400K以上仍然能夠負荷。隨著肌耐力的提升,也可以練習比
較有速度的tempo run,這是使我可以突破330大關的最大關鍵。
另外不同的馬拉松場地的實戰讓我有更多的經驗,像是上下坡怎麼跑,如何忍受撞牆期
…等,當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會認識很多馬拉松的跑友,每週都看到同樣的人,久了
大家也都認識你了,我不再是一個人孤獨地跑馬,每次的跑馬都像是去參加聚會一樣開心
,跑的過程中和認識的跑友打招呼互相加油也算是另類的連馬好處吧!
--
原文2000多字,不好閱讀可以參考上面的網誌
[前言]
會開始連馬的原因,一開始是為了感受那種跑完全馬的感動,想要一直保有完跑後那種
成就感及腦內啡;另一方面是跑者廣場有一個馬拉松普查,看了許多前輩們完成百馬後
,想要給自己一個目標,因此開始連馬。
但跑到現在並不是真的為了業績跑馬,像是最快百馬、最年輕百馬這些紀綠我是不可能
達成的,純粹是喜歡跑步而去跑馬拉松;而這兩年開始馬拉松的場次多了起來,除了
夏天之外,要每週都跑馬拉松是有可能的,因此造就了現在的週週馬或更甚的雙日雙馬。
[第一次的連馬,4連馬]
2009年的太魯閣是我的初馬,接著平均一個月跑一場全馬:2009的富邦、2010年的古都馬
(第一次sub4)直到2010年2月28日的櫻花馬拉松(第4馬)開始才連了萬金石馬、墾丁馬、
國道馬,一共是連了四場馬拉松。
會剛好連起來不是刻意的,當時才剛進入全馬界的我對於每一場馬拉松都是充滿著興奮
與新鮮,當然之前有提過另一方面是我想朝著百馬這個目標前進。說也很神奇,因為
知道自己要連馬而且第一次的連馬就是連四場,而且揭開序幕的第一場還是超級硬的櫻
花馬拉松,所以逼自己一定要在2/28前加大練習量。
雖說是加大練習量,也只是從原本的一週跑個3~4次的6~7K改成3~4次的10K而已,偶爾
的假日跑個20k這樣。剛開始跑完櫻花馬後的隔週再跑萬金石感覺到有一點點累,畢竟
是第一次的連馬,但再隔一週之後也慢慢習慣了,因此在2010年的國道跑出了當時的
PB 3:41;這就是連馬的魅力吧,居然連到最後破了PB。不過這其實算是變相的以賽代訓
的成果,因為等於每週不用自己練LSD了,直接到馬拉松賽場上去LSD即可,算一算當時的
週練習量大約是70k左右。
[第二次的連馬,8連馬]
2010年4月之後到2010年底大概都是一個月一馬,直到2011年初的金門馬才又開始了連馬
之路。金門馬、古都馬、淡水河馬、拜年馬(超馬)、里港馬、高雄馬、東京馬、
萬金石馬。
其實從2010年的國道馬破PB之後的全馬成績就無法再有所突破,大概就是4小時多的成績
(2010年4月後有很長的時間沒有認真練習),直到這次的連馬後又慢慢可以找回感覺,
除了金門馬4:20外,自古都馬後成績都維持在3:5X左右,連馬後的身體恢復能力有變強
,就是以前跑完一場馬的當天會鐵腿到隔天,但連馬之後則是跑完馬之後,仍然可以行動
自如。
[第三次的連馬,6連馬]
2011的萬金石馬後一週沒比賽,但從3/20的國道又開始了連馬之路,蘆竹馬、綠島馬、
三重馬、葫蘆墩馬、八卦山台地馬;這次的連馬成績就有點退步了,主要也是除了國道
馬之外,都是山地馬居多,三重馬則是因為熱又穿五指鞋去跑最後腳底板痛到不想跑
又走的,因此破了4:52的PW。
雖然成績都退步到4小時外的成績,但連馬後所練得的體能並沒有因此消失,連馬並不會
讓你的速度變快,但我覺得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增加肌耐力及恢復力,即可以用比較慢的
速度跑很久且隔天一下子乳酸就排掉恢復正常的腳。
另一個連馬的原因是為了準備人生中第一個100K超馬【南橫100K】,以前從不敢想自己
有一天會去跑超馬,尤其是100K這樣的距離,但跑馬拉松有一陣子的跑友都會想要玩玩
不一樣的,就是超馬。
100K的超馬要怎麼練呢?對於一個沒跑過的菜鳥而言,根本完全不知道。但我想到了一個
方法且一定會去執行的就是報名比賽,藉著每週42K的連馬來練習可以跑100K的身體,
如果要我自己一個人在週末去LSD 40K以上,那時的我根本做不到。
最後証明我的方法似乎是可行的,從2011年初的連馬直到5月底的南橫100K已經培養了
我足以跑100K的體力,剩下的只是當天的狀況及一些經驗而已了,南橫100K的成績11:31
算是個人覺得滿意的成績,同時也在這場見識到了赤腳天王【謝團長】的厲害,
只用赤腳就可以完跑100K,成績比我快了近1個小時。
[第四次的連馬,16連馬]
2011年暑假開始,我認真地想要突破330這個大關,為什麼想要訂這個目標呢?
因為我連馬跑過了,超馬100K也跑過了,但就是怎麼樣也跑不到330這個門檻裡,
在跑馬的歷程上總覺得少了什麼 XD
利用8、9月這兩個月沒有馬拉松的時間,我把每週的練習量往上調整到100K為目標,
開始認真規劃課表:包含Tempo run、Easy run、亞索800、LSD…等。而且為了不無聊
,每週的LSD還特地選不一樣的地方來練習,像是北橫、西濱快速道路、陽明山、南寮
17公里海岸線、尖石跑到宇老…等。
果然這兩個月的練習有了成果,從2011年10月的新竹馬一路連到2012年的泰雅馬,共計
16馬都順利完成,且在10月底的新竹遠東新世紀馬如願地跑出了3:22的成績破了330
這個大關;並在2場超馬有不錯的表現:淡水超馬12H以113.35的成績拿下總排第12,
12/24的陽明超馬61K以5:28的成績拿下總排第5。
[總結]
會有這樣的進步,我歸功於連馬的開始,奠定了我的基礎體力,這個體力使我在把
每週量拉高到100k或是單月400K以上仍然能夠負荷。隨著肌耐力的提升,也可以練習比
較有速度的tempo run,這是使我可以突破330大關的最大關鍵。
另外不同的馬拉松場地的實戰讓我有更多的經驗,像是上下坡怎麼跑,如何忍受撞牆期
…等,當然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會認識很多馬拉松的跑友,每週都看到同樣的人,久了
大家也都認識你了,我不再是一個人孤獨地跑馬,每次的跑馬都像是去參加聚會一樣開心
,跑的過程中和認識的跑友打招呼互相加油也算是另類的連馬好處吧!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Una
at 2012-02-17T21:02
at 2012-02-17T21:02

By Eden
at 2012-02-18T19:58
at 2012-02-18T19:58

By Todd Johnson
at 2012-02-19T18:55
at 2012-02-19T18:55

By Joseph
at 2012-02-20T17:51
at 2012-02-20T17:51

By Oliver
at 2012-02-21T16:48
at 2012-02-21T16:48

By Doris
at 2012-02-22T15:44
at 2012-02-22T15:44

By Erin
at 2012-02-23T14:41
at 2012-02-23T14:41

By Hedy
at 2012-02-24T13:37
at 2012-02-24T13:37

By Adele
at 2012-02-25T12:34
at 2012-02-25T12:34

By Ethan
at 2012-02-26T11:30
at 2012-02-26T11:30

By Mary
at 2012-02-27T10:27
at 2012-02-27T10:27

By Jake
at 2012-02-28T09:23
at 2012-02-28T09:23

By Rebecca
at 2012-02-29T08:20
at 2012-02-29T08:20

By Olivia
at 2012-03-01T07:16
at 2012-03-01T07:16

By Noah
at 2012-03-02T06:13
at 2012-03-02T06:13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2-03-03T05:09
at 2012-03-03T05:09

By Frederic
at 2012-03-04T04:05
at 2012-03-04T04:05

By Tom
at 2012-03-05T03:02
at 2012-03-05T03:02

By Oliver
at 2012-03-06T01:58
at 2012-03-06T01:58

By Quintina
at 2012-03-07T00:55
at 2012-03-07T00:55

By Isabella
at 2012-03-07T23:51
at 2012-03-07T23:51

By Barb Cronin
at 2012-03-08T22:48
at 2012-03-08T22:48

By Mia
at 2012-03-09T21:44
at 2012-03-09T21:44

By Connor
at 2012-03-10T20:41
at 2012-03-10T20:41

By Vanessa
at 2012-03-11T19:37
at 2012-03-11T19:37

By Victoria
at 2012-03-12T18:34
at 2012-03-12T18:34

By Ivy
at 2012-03-13T17:30
at 2012-03-13T17:30

By Cara
at 2012-03-14T16:27
at 2012-03-14T16:27

By Queena
at 2012-03-15T15:23
at 2012-03-15T15:23

By Lucy
at 2012-03-16T14:20
at 2012-03-16T14:20

By Edward Lewis
at 2012-03-17T13:16
at 2012-03-17T13:16

By Necoo
at 2012-03-18T12:13
at 2012-03-18T12:13

By Cara
at 2012-03-19T11:09
at 2012-03-19T11:09

By Joe
at 2012-03-20T10:06
at 2012-03-20T10:06

By Sarah
at 2012-03-21T09:02
at 2012-03-21T09:02

By Belly
at 2012-03-22T07:59
at 2012-03-22T07:59

By Bennie
at 2012-03-23T06:55
at 2012-03-23T06:55

By Michael
at 2012-03-24T05:52
at 2012-03-24T05:52

By Dora
at 2012-03-25T04:48
at 2012-03-25T04:48

By Skylar Davis
at 2012-03-26T03:45
at 2012-03-26T03:45

By Jessica
at 2012-03-27T02:41
at 2012-03-27T02:41

By Hedda
at 2012-03-28T01:38
at 2012-03-28T01:38

By Heather
at 2012-03-29T00:34
at 2012-03-29T00:34

By Faithe
at 2012-03-29T23:31
at 2012-03-29T23:31

By Catherine
at 2012-03-30T22:27
at 2012-03-30T22:27

By Emma
at 2012-03-31T21:24
at 2012-03-31T21:24

By Selena
at 2012-04-01T20:20
at 2012-04-01T20:20

By Eden
at 2012-04-02T19:16
at 2012-04-02T19:16
Related Posts
2012年宜蘭縣冬山河水岸超級馬拉松

By Connor
at 2012-02-16T22:05
at 2012-02-16T22:05
收到萬金石的衣服了

By Edith
at 2012-02-16T16:39
at 2012-02-16T16:39
遲來的3金牌 陳淑華獻恩師

By Joe
at 2012-02-16T13:43
at 2012-02-16T13:43
祕魯馬丘比丘馬拉松

By Yuri
at 2012-02-16T13:00
at 2012-02-16T13:00
THE NORTH FACE 100K Challenge開始報名

By Edwina
at 2012-02-16T12:44
at 2012-02-16T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