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神童緣何入日本籍? 揭秘日本青少年 - 桌球

By Ivy
at 2014-01-19T16:43
at 2014-01-19T16:43
Table of Contents
乒乓神童緣何入日本籍? 揭秘日本青少年體育生態
大公體育1月17日訊(岳嘉/文)10歲的中國少年張智和創造了日本乒乓歷史,他在2014日本
乒乓錦標賽中擊敗了比他大7歲的高中生晉級第二輪。然而,相比這一歷史時刻,中國神
童申請日本國籍的標題更博人眼球。
據日本《報知體育》報導,張智和生於日本,父母均為中國乒乓選手,母親更是曾與
鄧亞萍並肩。2歲握拍、小學一年級參賽、9歲爭奪日本乒乓錦標,10歲的張智和已有如此
豐富的乒壇經驗,這在中國同齡人中難以想像。
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30位中國駐外使節在各國媒體發表千字評論
批評這一舉動。但對於張智和來說,網友送上的賣國賊帽子有失公允。在這位10歲的乒乓
少年身上,體育比政治更有觀賞價值。
張智和擊敗的對手是17歲的湘南工業大學附中高中生,日本乒乓錦標賽為這兩位未成
年人敞開了大門。更開放的是日本乒乓球錦標賽的外援政策——不是日本國籍,但在日本
居住超過三年的選手均可以參賽。
幾乎在張智和創造日本乒乓歷史的同一時間,本田圭佑創造了日本足球的歷史。
2013-2014賽季義大利杯1/8決賽的一場較量,本田圭佑首發上場,於第47分鐘打入處子球
,幫助AC米蘭3比1戰勝斯佩齊亞。“穿上米蘭10號征服聖西羅”,本田圭佑寫下這段日記
時還是日本高中足球聯賽的前鋒。
誕生於1917年的日本高校聯賽已經舉辦了92屆,堪比英格蘭足總杯。今年1月13日,
48295名觀眾觀眾湧入東京國立競技場,觀看富山與星稜之間的決賽,這些觀眾以高中生
及其家長為主,球票為自費購買。
星稜一度兩球領先,下半場第42分鐘,富山隊反擊扳回一球,全場補時最後一分鐘,
富山獲得一粒點球並打進,將比分扳平。加時賽第109分鐘富山第一攻入制勝球,實現大
逆轉奪冠。這段比賽集錦被上傳到中國視頻網站上,點擊超過百萬,引來7000余條網友評
論。
視頻中可見,這場高中生足球比賽由世界盃贊助商彪馬提供比賽服裝、日本讀賣新聞
進行賽事轉播報導,球場外的酒吧、市政廳甚至計程車上,都有觀眾在收看。而一場決賽
背後,是4174支高中代表隊、1.64萬決賽階段場均觀眾、7%的全日電視收視率以及97年的
賽事歷史。
比高校足球聯賽更久遠的是誕生於1915年的日本甲子園棒球聯賽,每年參加地區預選
賽的球隊已經超過了4000支,日本全國廣播公司(NHK)會向全國直播比賽實況。
從比賽日營收、贊助收入和轉播版權三方面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日本高中聯賽發展
全面而平衡。高校足球聯賽從2001年有了賽會的吉祥 物,1994年有了賽會的主題歌,
2002年開始有了賽會海報。相比之下,“20歲”的中國足球聯賽略顯尷尬,據網易統計,
2013中超聯賽靠贊助收入 “一條腿走路”,賽事營收和轉播版權費用占僅總收入的37%。
足球並不是日本青少年的唯一愛好,他們還有其他選擇。張智和參加的乒乓球錦標賽
就是其中之一。據日本乒乓球協會委員吉田和人介紹,20世紀 50、60年代,日本乒乓球
輝煌一時,2014年日本世乒賽備受國民關注。目前,日本乒乓球協會有註冊會員已達30萬
人。而中國足協2011公佈的調查結 果顯示,全國註冊足球運動員只有8000人。
13億人只有8000人踢球?這樣的資料不能反映中國足球的現實。但不爭的事實是,比
起日本乒乓錦標賽上的張智和,中國中學生一方面沒有屬於自己的青年聯賽,另一方面沒
時間運動。
去年8月,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中心主任郭建軍公開表示,中國青少年的耐力、速度
、爆發力、力量素質已持續25年下滑,在2013年北京市夏秋季徵兵中,有60%的大學生因
近視、肥胖等問題被淘汰。
為了扭轉這樣的身體頹勢,教育部要求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但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中考50分的體育與120分的語數外難以相提並論,實心球、跑步和跳
遠等基礎項目也沒能成為學生的興趣所在。
體育在中國學校裡是副科,而在日本學校裡則是國家運動代表隊的根基。日本大運
男足總教練乾正弘曾對中國記者介紹說:“每年約有60名大學畢業生成為職業 球員,約
15人從高中進入職業隊。現如今,大學培養出的職業球員每年遞增很快,職業梯隊培養的
呈現低增長。”執教大學足球隊近十年的中國教練金志揚曾反問 中國校園足球:“日本
校園足球有6萬多名經過培訓的、可以任職的教練,中國有6萬多小孩兒踢球嗎?”
教育部領導將進入中國足協管理層,高考改革後只考語數外並加強綜合素質評價——
這兩條消息似乎拉近了體育與中國學生的距離。但關於神童張智和的爭論仍沒有落在青少
年體育上。
“中國乒乓人才多、少一張智和無所謂,讓他來中國和同年齡段球員打打?或許贏不
了市冠軍。”如果以冠軍獎牌或考試成績為目標,中國的青少年體育恐怕仍會停留在運動
梯隊裡。
《最後的更衣室》是一部3分鐘的紀錄片,拍攝於2010年第88屆日本高校足球聯賽淘
汰賽階段,記錄了被淘汰球隊的更衣室情景。一位滿頭白髮的 教練和他的高中球員們哭
成一團,他的深情告白對中國青少年體育來說難能可貴:“作為即將退休的教練,我的高
中足球時代結束了。感謝大家三年的陪伴,踢足球 是一輩子的事!”
http://sports.sina.com.cn/o/2014-01-19/12316987636.shtml
--
大公體育1月17日訊(岳嘉/文)10歲的中國少年張智和創造了日本乒乓歷史,他在2014日本
乒乓錦標賽中擊敗了比他大7歲的高中生晉級第二輪。然而,相比這一歷史時刻,中國神
童申請日本國籍的標題更博人眼球。
據日本《報知體育》報導,張智和生於日本,父母均為中國乒乓選手,母親更是曾與
鄧亞萍並肩。2歲握拍、小學一年級參賽、9歲爭奪日本乒乓錦標,10歲的張智和已有如此
豐富的乒壇經驗,這在中國同齡人中難以想像。
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30位中國駐外使節在各國媒體發表千字評論
批評這一舉動。但對於張智和來說,網友送上的賣國賊帽子有失公允。在這位10歲的乒乓
少年身上,體育比政治更有觀賞價值。
張智和擊敗的對手是17歲的湘南工業大學附中高中生,日本乒乓錦標賽為這兩位未成
年人敞開了大門。更開放的是日本乒乓球錦標賽的外援政策——不是日本國籍,但在日本
居住超過三年的選手均可以參賽。
幾乎在張智和創造日本乒乓歷史的同一時間,本田圭佑創造了日本足球的歷史。
2013-2014賽季義大利杯1/8決賽的一場較量,本田圭佑首發上場,於第47分鐘打入處子球
,幫助AC米蘭3比1戰勝斯佩齊亞。“穿上米蘭10號征服聖西羅”,本田圭佑寫下這段日記
時還是日本高中足球聯賽的前鋒。
誕生於1917年的日本高校聯賽已經舉辦了92屆,堪比英格蘭足總杯。今年1月13日,
48295名觀眾觀眾湧入東京國立競技場,觀看富山與星稜之間的決賽,這些觀眾以高中生
及其家長為主,球票為自費購買。
星稜一度兩球領先,下半場第42分鐘,富山隊反擊扳回一球,全場補時最後一分鐘,
富山獲得一粒點球並打進,將比分扳平。加時賽第109分鐘富山第一攻入制勝球,實現大
逆轉奪冠。這段比賽集錦被上傳到中國視頻網站上,點擊超過百萬,引來7000余條網友評
論。
視頻中可見,這場高中生足球比賽由世界盃贊助商彪馬提供比賽服裝、日本讀賣新聞
進行賽事轉播報導,球場外的酒吧、市政廳甚至計程車上,都有觀眾在收看。而一場決賽
背後,是4174支高中代表隊、1.64萬決賽階段場均觀眾、7%的全日電視收視率以及97年的
賽事歷史。
比高校足球聯賽更久遠的是誕生於1915年的日本甲子園棒球聯賽,每年參加地區預選
賽的球隊已經超過了4000支,日本全國廣播公司(NHK)會向全國直播比賽實況。
從比賽日營收、贊助收入和轉播版權三方面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日本高中聯賽發展
全面而平衡。高校足球聯賽從2001年有了賽會的吉祥 物,1994年有了賽會的主題歌,
2002年開始有了賽會海報。相比之下,“20歲”的中國足球聯賽略顯尷尬,據網易統計,
2013中超聯賽靠贊助收入 “一條腿走路”,賽事營收和轉播版權費用占僅總收入的37%。
足球並不是日本青少年的唯一愛好,他們還有其他選擇。張智和參加的乒乓球錦標賽
就是其中之一。據日本乒乓球協會委員吉田和人介紹,20世紀 50、60年代,日本乒乓球
輝煌一時,2014年日本世乒賽備受國民關注。目前,日本乒乓球協會有註冊會員已達30萬
人。而中國足協2011公佈的調查結 果顯示,全國註冊足球運動員只有8000人。
13億人只有8000人踢球?這樣的資料不能反映中國足球的現實。但不爭的事實是,比
起日本乒乓錦標賽上的張智和,中國中學生一方面沒有屬於自己的青年聯賽,另一方面沒
時間運動。
去年8月,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中心主任郭建軍公開表示,中國青少年的耐力、速度
、爆發力、力量素質已持續25年下滑,在2013年北京市夏秋季徵兵中,有60%的大學生因
近視、肥胖等問題被淘汰。
為了扭轉這樣的身體頹勢,教育部要求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但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中考50分的體育與120分的語數外難以相提並論,實心球、跑步和跳
遠等基礎項目也沒能成為學生的興趣所在。
體育在中國學校裡是副科,而在日本學校裡則是國家運動代表隊的根基。日本大運
男足總教練乾正弘曾對中國記者介紹說:“每年約有60名大學畢業生成為職業 球員,約
15人從高中進入職業隊。現如今,大學培養出的職業球員每年遞增很快,職業梯隊培養的
呈現低增長。”執教大學足球隊近十年的中國教練金志揚曾反問 中國校園足球:“日本
校園足球有6萬多名經過培訓的、可以任職的教練,中國有6萬多小孩兒踢球嗎?”
教育部領導將進入中國足協管理層,高考改革後只考語數外並加強綜合素質評價——
這兩條消息似乎拉近了體育與中國學生的距離。但關於神童張智和的爭論仍沒有落在青少
年體育上。
“中國乒乓人才多、少一張智和無所謂,讓他來中國和同年齡段球員打打?或許贏不
了市冠軍。”如果以冠軍獎牌或考試成績為目標,中國的青少年體育恐怕仍會停留在運動
梯隊裡。
《最後的更衣室》是一部3分鐘的紀錄片,拍攝於2010年第88屆日本高校足球聯賽淘
汰賽階段,記錄了被淘汰球隊的更衣室情景。一位滿頭白髮的 教練和他的高中球員們哭
成一團,他的深情告白對中國青少年體育來說難能可貴:“作為即將退休的教練,我的高
中足球時代結束了。感謝大家三年的陪伴,踢足球 是一輩子的事!”
http://sports.sina.com.cn/o/2014-01-19/12316987636.shtml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Rosalind
at 2014-01-21T13:31
at 2014-01-21T13:31

By Kelly
at 2014-01-23T17:05
at 2014-01-23T17:05

By Irma
at 2014-01-27T19:40
at 2014-01-27T19:40

By Tom
at 2014-01-28T18:50
at 2014-01-28T18:50

By Hedwig
at 2014-01-31T02:41
at 2014-01-31T02:41

By Mia
at 2014-01-31T16:57
at 2014-01-31T16:57

By Barb Cronin
at 2014-02-05T01:50
at 2014-02-05T01:50

By Frederica
at 2014-02-07T00:42
at 2014-02-07T00:42
Related Posts
宜蘭打球好去處

By Ina
at 2014-01-19T00:16
at 2014-01-19T00:16
萬巒或內埔球友

By David
at 2014-01-18T23:17
at 2014-01-18T23:17
肌肉痠

By Callum
at 2014-01-18T22:18
at 2014-01-18T22:18
超好笑模仿影片

By Carol
at 2014-01-18T20:50
at 2014-01-18T20:50
因應無縫球的膠皮調整?

By Sandy
at 2014-01-18T00:07
at 2014-01-18T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