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皆然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Jessica
at 2010-10-15T13:10
at 2010-10-15T13:10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Illya (Berserker.ILLYA)》之銘言:
: 推 chind :如果有人說他打很爛 我會覺得 114.25.230.201 10/15 03:37
: → chind :起碼他站上舞台去印證自己 114.25.230.201 10/15 03:37
: → hermitwhite :那我們檢討一下為什麼站上去的都是被 112.104.68.82 10/15 03:48
: → hermitwhite :認為打得很爛的(或者有反例?) 112.104.68.82 10/15 03:48
: 推 chind :同意 不過我第一個想到的是 我站上 114.25.230.201 10/15 03:51
: → chind :去 是不是也會被k成那樣 114.25.230.201 10/15 03:51
: 晚上睡不著 回應一下樓上兩位大大所說
: 其實會覺得上台的人打的濫 是很合理的!!
: 因為觀看影片的人 並沒有實際參與的緊張感 也沒有這麼緊繃 更沒有勝敗的壓力
: 所以更能看清選手的動作和招法
: (以武術用語就是 保持平常心你才更能掌握對手)
: 再來就是 完全的角度不同啊!!
: 在場上打的 面對的都是很完整第一人稱觀點 去看對手
: 而看影片的便是以第三人稱觀點在看 自然角度不同 看到的東西會多很多
: (便是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吧)
: 所以在旁觀看影片的人 (先姑且不論實力如何)
: 都是以100%的實力加上完美的第三人稱視角在觀看場上選手
: 而場上的選手自然是以無法完全發揮的實力配上有缺陷的第1人稱視角
: 兩個相形之下 自然會覺得場上的人打得並不理想
: 但我想....真的跟人實際對招過的....應該都可以理解場上選手打得好不好
: 不是光看看影片就可以做出一個絕對性的判決的...!!
hermit兄應該是希望有些檢討紀錄之類的
找出原因 來降低這樣的結果
而Illya大的分析 讓我想到
以前王勃強老師打明武的比賽後心得
他的網站 有另一個好像也是練詠春的老師
就批評很多 說什麼沒法應付帶入地板這種技巧之類的
然後又很肯定自己一定可以解決這問題
又非常強調自己都有教學生怎麼應對
我就覺得奇怪
UFC那麼多高手鍊得這麼勤 還是會被帶入寢技
論練習量 我相信絕對比台灣99%習武者還要多上很多
那位老師是怎麼如此肯定自己一定能辦到呢@@?
~~~~~
基於如此 要檢討影片的楊太仁兄
我會有點於心不忍 甚至是心疼吧
就像學者 或是一些評論家 只有批評 沒有建言 沒有建設
就算有 又很理論 甚至是那些實踐者早就試過的方法
我覺得敢批就要敢作敢試 如果他有在版上
給個建言 然後約出來對練測試
比起在網路上只放句 "喔 因為你沒膝擊呀 喔因為你沒化開呀"
搞不好那位實踐者都比網路上放話的強多了
(也不用到搞不好 應該是真的@@)
作為自身檢討 我真的認為自己上去打也是一樣
第一個take down 以前跟人玩過
知道怎麼衝的人 衝力很強 而且不斷擠壓到重心
要站得穩非常的難
傳武的一些應對方式 下肘 劈砸 膝擊 披掛埋虎 等
或是之前有師兄建議用雙手割看看
無論是哪種反擊方式 都需要大量的餵招
找對手不斷衝阿衝阿 增加自己反擊機率
反應時間真的滿短的 那瞬間沒穩住就byebye了
第一個還是算直接了
有遇過作這種技巧的 是先接近戰
往對方臉招呼兩拳引開注意再快速下身擒抱
Fedor還有那種先擊倒再作寢技追殺對方的模式
(這真MAN 不知甲神nr9大大是不是依據這個判斷肥德不是Gay)
而dabaca大 你說這有規則沒關係
可是 我覺得如果是打沒規則 不在比賽場地
我只是會死更慘而已 有些時候還會出現抱腿摔
如果我被推到後仰 後腦會撞到的東西還真不知道有哪些
桌子 椅子 機車 腳踏車 小朋友的額頭
或是屁股一坐
只要是凹凸不平的介面 水泥地 等 都超痛的
至於寢技 我對脫離地板戰比較有興趣
或是學些自己認為比較帥的動作
1:20 不會就是傳說中的"十字固定"吧?
曾有想學這個動作 以前看過柔道社表演還滿酷的
最直接的作法 還是去柔術相關的武館跑一趟
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
相關系統處理這種攻擊模式經驗一定是最多的
不用捨近求遠的瞎想 應是比較有效率的
至於離手接拳 這也很頭大
即使是拳擊手 仍要作相當的對練
而且平常是在拳館 雖然有個人差異
但大方向風格是差不多的
走出拳館 跟其他館的風格對上
還是會不習慣
太久沒對招也會不習慣
我自己是覺得 熟練的話 是憑一種"身體感"來處理
眼睛跟身體是一致的
防禦走步閃躲 比較是無意識的
像現在退很多 整體精神注意力要放很多
而且都會頓頓的
整體前提還是 處理這些問題之前
我自己的武術風格該練的東西要練
練出一定的樣子再解決其他問題 比較有效率點
不知版友對我有哪些建議 認為是更有幫助
或是另一種方向
如果是 霑衣十八跌 瞬間撐發對方 或是凌空控制對方 等
那種我一年內練不出來的高超技巧
那就不用了
--
: 推 chind :如果有人說他打很爛 我會覺得 114.25.230.201 10/15 03:37
: → chind :起碼他站上舞台去印證自己 114.25.230.201 10/15 03:37
: → hermitwhite :那我們檢討一下為什麼站上去的都是被 112.104.68.82 10/15 03:48
: → hermitwhite :認為打得很爛的(或者有反例?) 112.104.68.82 10/15 03:48
: 推 chind :同意 不過我第一個想到的是 我站上 114.25.230.201 10/15 03:51
: → chind :去 是不是也會被k成那樣 114.25.230.201 10/15 03:51
: 晚上睡不著 回應一下樓上兩位大大所說
: 其實會覺得上台的人打的濫 是很合理的!!
: 因為觀看影片的人 並沒有實際參與的緊張感 也沒有這麼緊繃 更沒有勝敗的壓力
: 所以更能看清選手的動作和招法
: (以武術用語就是 保持平常心你才更能掌握對手)
: 再來就是 完全的角度不同啊!!
: 在場上打的 面對的都是很完整第一人稱觀點 去看對手
: 而看影片的便是以第三人稱觀點在看 自然角度不同 看到的東西會多很多
: (便是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吧)
: 所以在旁觀看影片的人 (先姑且不論實力如何)
: 都是以100%的實力加上完美的第三人稱視角在觀看場上選手
: 而場上的選手自然是以無法完全發揮的實力配上有缺陷的第1人稱視角
: 兩個相形之下 自然會覺得場上的人打得並不理想
: 但我想....真的跟人實際對招過的....應該都可以理解場上選手打得好不好
: 不是光看看影片就可以做出一個絕對性的判決的...!!
hermit兄應該是希望有些檢討紀錄之類的
找出原因 來降低這樣的結果
而Illya大的分析 讓我想到
以前王勃強老師打明武的比賽後心得
他的網站 有另一個好像也是練詠春的老師
就批評很多 說什麼沒法應付帶入地板這種技巧之類的
然後又很肯定自己一定可以解決這問題
又非常強調自己都有教學生怎麼應對
我就覺得奇怪
UFC那麼多高手鍊得這麼勤 還是會被帶入寢技
論練習量 我相信絕對比台灣99%習武者還要多上很多
那位老師是怎麼如此肯定自己一定能辦到呢@@?
~~~~~
基於如此 要檢討影片的楊太仁兄
我會有點於心不忍 甚至是心疼吧
就像學者 或是一些評論家 只有批評 沒有建言 沒有建設
就算有 又很理論 甚至是那些實踐者早就試過的方法
我覺得敢批就要敢作敢試 如果他有在版上
給個建言 然後約出來對練測試
比起在網路上只放句 "喔 因為你沒膝擊呀 喔因為你沒化開呀"
搞不好那位實踐者都比網路上放話的強多了
(也不用到搞不好 應該是真的@@)
作為自身檢討 我真的認為自己上去打也是一樣
第一個take down 以前跟人玩過
知道怎麼衝的人 衝力很強 而且不斷擠壓到重心
要站得穩非常的難
傳武的一些應對方式 下肘 劈砸 膝擊 披掛埋虎 等
或是之前有師兄建議用雙手割看看
無論是哪種反擊方式 都需要大量的餵招
找對手不斷衝阿衝阿 增加自己反擊機率
反應時間真的滿短的 那瞬間沒穩住就byebye了
第一個還是算直接了
有遇過作這種技巧的 是先接近戰
往對方臉招呼兩拳引開注意再快速下身擒抱
Fedor還有那種先擊倒再作寢技追殺對方的模式
(這真MAN 不知甲神nr9大大是不是依據這個判斷肥德不是Gay)
而dabaca大 你說這有規則沒關係
可是 我覺得如果是打沒規則 不在比賽場地
我只是會死更慘而已 有些時候還會出現抱腿摔
如果我被推到後仰 後腦會撞到的東西還真不知道有哪些
桌子 椅子 機車 腳踏車 小朋友的額頭
或是屁股一坐
只要是凹凸不平的介面 水泥地 等 都超痛的
至於寢技 我對脫離地板戰比較有興趣
或是學些自己認為比較帥的動作
1:20 不會就是傳說中的"十字固定"吧?
曾有想學這個動作 以前看過柔道社表演還滿酷的
最直接的作法 還是去柔術相關的武館跑一趟
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
相關系統處理這種攻擊模式經驗一定是最多的
不用捨近求遠的瞎想 應是比較有效率的
至於離手接拳 這也很頭大
即使是拳擊手 仍要作相當的對練
而且平常是在拳館 雖然有個人差異
但大方向風格是差不多的
走出拳館 跟其他館的風格對上
還是會不習慣
太久沒對招也會不習慣
我自己是覺得 熟練的話 是憑一種"身體感"來處理
眼睛跟身體是一致的
防禦走步閃躲 比較是無意識的
像現在退很多 整體精神注意力要放很多
而且都會頓頓的
整體前提還是 處理這些問題之前
我自己的武術風格該練的東西要練
練出一定的樣子再解決其他問題 比較有效率點
不知版友對我有哪些建議 認為是更有幫助
或是另一種方向
如果是 霑衣十八跌 瞬間撐發對方 或是凌空控制對方 等
那種我一年內練不出來的高超技巧
那就不用了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Mary
at 2010-10-19T23:08
at 2010-10-19T23:08

By Ophelia
at 2010-10-20T10:10
at 2010-10-20T10:10

By Kristin
at 2010-10-21T18:07
at 2010-10-21T18:07

By Robert
at 2010-10-22T06:02
at 2010-10-22T06:02

By James
at 2010-10-26T23:01
at 2010-10-26T23:01

By Leila
at 2010-10-30T00:31
at 2010-10-30T00:31

By Kama
at 2010-10-30T11:40
at 2010-10-30T11:40

By Bethany
at 2010-10-31T18:30
at 2010-10-31T18:30

By Rae
at 2010-11-02T11:07
at 2010-11-02T11:07

By Sarah
at 2010-11-06T17:20
at 2010-11-06T17:20

By Zanna
at 2010-11-07T03:10
at 2010-11-07T03:10
Related Posts
太極拳應掌握的重點

By Olga
at 2010-10-15T00:52
at 2010-10-15T00:52
太極拳應掌握的重點

By Carol
at 2010-10-14T23:47
at 2010-10-14T23:47
太極拳應掌握的重點

By Belly
at 2010-10-14T23:05
at 2010-10-14T23:05
推薦大家去體驗試手的武術老師

By Jacky
at 2010-10-14T22:41
at 2010-10-14T22:41
太極拳應掌握的重點

By Madame
at 2010-10-14T22:16
at 2010-10-14T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