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 Hyers, Andy Barkett上任, 打擊策略 - 美國職棒

By Hardy
at 2017-11-05T22:43
at 2017-11-05T22:43
Table of Contents
新任打擊教練Tim Hyers上任:紅襪的打擊策略是否會隨著教練團一起打掉重練?
紅襪這次找來了道奇隊助理打擊教練Tim Hyers來擔任新任打擊教練,海盜3A打擊教練
Andy Barkett擔任新任打擊助理教練。
Tim Hyers 2009~2015之間都在紅襪球團內,從區域球探升到小聯盟打擊訓練員,2014年
還暫時代替受傷的Greg Colbrunn進入紅襪大聯盟的教練團。Andy Barkett 2007~2010年
在老虎隊小聯盟總教練─在Dombrowski時代下帶過Rick Porcello。
紅襪隊的教練團大幅改組,而舊時代成員的離去也許昭示了紅襪建隊策略上的轉變。
Brian Bannister花了許多心力關注太空人隊的動作,不過在繳出ERA美聯第二優的球季後
,紅襪的投手戰略應該會延續下去,而非打掉重練。核心成員投手發展VP Brian
Bannister以及牛棚教練Dana LeVangie都留下來了。
然而打擊體系就是截然不同的故事了。很多人相信聯盟的彈力球讓飛球更容易變成全壘打
,然而紅襪僅有34.4%的飛球(美聯第三低),得分不增反降,掉到美聯第六。
在這個contact的構成型態之下,紅襪全壘打數掉到美聯墊底並不令人意外─滾地球不會
變成全壘打,而Line drive會被左外野的綠色高牆和右外野的遠距全壘打牆給吃掉。LD型
打者Mookie Betts在客場的全壘打數16支,是在主場的兩倍(8)。
近幾年紅襪對於他隊對狂敲飛球的風氣持保留態度─這可能跟棒球的材質呈高度相關。好
的打擊策略、好的選球以及hard contact,這些都是歷久不衰的打擊元素─把球打往空中
則否。記不記得2015年上半季大家對於全壘打數下降感到驚慌?
所以紅襪的某教練團成員(原文中匿名,但以前其實提過是Chili Davis)今年對於聯盟強
振模式與飛球風氣不以為然,「launch angle那套是狗屁。」
--
不過聯盟中也有launch angle的成功案例─Josh Donaldson表示他開始把球打往空中後獲
得了極佳的效果。「小時候人家可能告訴你滾地球有穿越的機會而飛球會被接殺,但是長
期來看一直打滾地球不是好事─除非你跟Jose Altuve一樣能用飛的上一壘。」
「外野大草皮只有三個人,內野那一點點空間卻擠了好多人。打到外野的存活率當然比較
高。這是現今、特別是今年打者養成的潮流,過去打者擊出飛球會氣到摔球棒,但是現在
大家不會因為飛球對自己那麼失望了。」
「大家眼中的成功已經改變了,飛球OK,至少我很接近了。我反而會因為打出滾地球而生
氣。」
兩支世界大賽球隊都是飛球受益者。道奇隊的飛球比率從第26名的32.6%跳到第六名的37%
,全壘打上升了32支、得分增加45分。 太空人則是從34.7%跳上36.8%。配上聯盟最低的
三振率,太空人創造了得分第一、長打第一與全壘打第二的恐怖成績。
當然,在打擊策略改變之外還有一些因素─像是紅襪球員本身狀況,或是傷病問題都讓紅
襪的飛球數反而略降。無論如何,紅襪看見了太空人與道奇在飛球策略中獲利,而第一手
見證的Alex Cora更能體會兩支球隊之間的差別。
Chili Davis絕對還是個令人敬重的打擊教練,他強調的往中間方向打、兩好球的打擊策
略以及幫助打者拆解投手策略的能力都是業界有名的。依然有好幾支球隊找Davis面試是
有原因的─也許小熊認為自己強振飛球風潮已經超過正常範圍了,需要有人來平衡這股風
氣。
不過對比小熊的狀況,紅襪隊可以說是在另一個極端上,完全沒有搭上這股風潮。Alex
Cora以及新的打擊教練必須嘗試重建出紅襪該有的打擊火力。
--
Alex Speier: Will a new hitting coach make the Red Sox a fly ball team?
https://t.co/RxM2WGwXTq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1
--
紅襪這次找來了道奇隊助理打擊教練Tim Hyers來擔任新任打擊教練,海盜3A打擊教練
Andy Barkett擔任新任打擊助理教練。
Tim Hyers 2009~2015之間都在紅襪球團內,從區域球探升到小聯盟打擊訓練員,2014年
還暫時代替受傷的Greg Colbrunn進入紅襪大聯盟的教練團。Andy Barkett 2007~2010年
在老虎隊小聯盟總教練─在Dombrowski時代下帶過Rick Porcello。
紅襪隊的教練團大幅改組,而舊時代成員的離去也許昭示了紅襪建隊策略上的轉變。
Brian Bannister花了許多心力關注太空人隊的動作,不過在繳出ERA美聯第二優的球季後
,紅襪的投手戰略應該會延續下去,而非打掉重練。核心成員投手發展VP Brian
Bannister以及牛棚教練Dana LeVangie都留下來了。
然而打擊體系就是截然不同的故事了。很多人相信聯盟的彈力球讓飛球更容易變成全壘打
,然而紅襪僅有34.4%的飛球(美聯第三低),得分不增反降,掉到美聯第六。
在這個contact的構成型態之下,紅襪全壘打數掉到美聯墊底並不令人意外─滾地球不會
變成全壘打,而Line drive會被左外野的綠色高牆和右外野的遠距全壘打牆給吃掉。LD型
打者Mookie Betts在客場的全壘打數16支,是在主場的兩倍(8)。
近幾年紅襪對於他隊對狂敲飛球的風氣持保留態度─這可能跟棒球的材質呈高度相關。好
的打擊策略、好的選球以及hard contact,這些都是歷久不衰的打擊元素─把球打往空中
則否。記不記得2015年上半季大家對於全壘打數下降感到驚慌?
所以紅襪的某教練團成員(原文中匿名,但以前其實提過是Chili Davis)今年對於聯盟強
振模式與飛球風氣不以為然,「launch angle那套是狗屁。」
--
不過聯盟中也有launch angle的成功案例─Josh Donaldson表示他開始把球打往空中後獲
得了極佳的效果。「小時候人家可能告訴你滾地球有穿越的機會而飛球會被接殺,但是長
期來看一直打滾地球不是好事─除非你跟Jose Altuve一樣能用飛的上一壘。」
「外野大草皮只有三個人,內野那一點點空間卻擠了好多人。打到外野的存活率當然比較
高。這是現今、特別是今年打者養成的潮流,過去打者擊出飛球會氣到摔球棒,但是現在
大家不會因為飛球對自己那麼失望了。」
「大家眼中的成功已經改變了,飛球OK,至少我很接近了。我反而會因為打出滾地球而生
氣。」
兩支世界大賽球隊都是飛球受益者。道奇隊的飛球比率從第26名的32.6%跳到第六名的37%
,全壘打上升了32支、得分增加45分。 太空人則是從34.7%跳上36.8%。配上聯盟最低的
三振率,太空人創造了得分第一、長打第一與全壘打第二的恐怖成績。
當然,在打擊策略改變之外還有一些因素─像是紅襪球員本身狀況,或是傷病問題都讓紅
襪的飛球數反而略降。無論如何,紅襪看見了太空人與道奇在飛球策略中獲利,而第一手
見證的Alex Cora更能體會兩支球隊之間的差別。
Chili Davis絕對還是個令人敬重的打擊教練,他強調的往中間方向打、兩好球的打擊策
略以及幫助打者拆解投手策略的能力都是業界有名的。依然有好幾支球隊找Davis面試是
有原因的─也許小熊認為自己強振飛球風潮已經超過正常範圍了,需要有人來平衡這股風
氣。
不過對比小熊的狀況,紅襪隊可以說是在另一個極端上,完全沒有搭上這股風潮。Alex
Cora以及新的打擊教練必須嘗試重建出紅襪該有的打擊火力。
--
Alex Speier: Will a new hitting coach make the Red Sox a fly ball team?
https://t.co/RxM2WGwXTq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1
--
Tags:
美國職棒
All Comments

By Ingrid
at 2017-11-07T07:42
at 2017-11-07T07:42

By Frederic
at 2017-11-08T12:00
at 2017-11-08T12:00

By Bennie
at 2017-11-09T15:33
at 2017-11-09T15:33

By Blanche
at 2017-11-10T16:36
at 2017-11-10T16:36

By Isabella
at 2017-11-12T00:58
at 2017-11-12T00:58

By Edith
at 2017-11-15T04:13
at 2017-11-15T04:13

By Charlie
at 2017-11-19T19:26
at 2017-11-19T19:26

By Quanna
at 2017-11-22T16:22
at 2017-11-22T16:22

By Edith
at 2017-11-25T05:00
at 2017-11-25T05:00

By Isla
at 2017-11-26T10:14
at 2017-11-26T10:14

By Franklin
at 2017-11-27T12:49
at 2017-11-27T12:49

By Quanna
at 2017-12-01T02:23
at 2017-12-01T02:23

By Caroline
at 2017-12-04T13:59
at 2017-12-04T13:59

By Heather
at 2017-12-08T12:29
at 2017-12-08T12:29
Related Posts
11/03 今日消息

By Jake
at 2017-11-04T16:27
at 2017-11-04T16:27
10/29, 10/30, 11/01 今日消息

By Odelette
at 2017-11-03T21:36
at 2017-11-03T21:36
11/02 今日消息

By Hazel
at 2017-11-03T21:33
at 2017-11-03T21:33
10/28 今日消息

By Elma
at 2017-10-30T00:06
at 2017-10-30T00:06
10/27 今日消息

By Kumar
at 2017-10-28T23:28
at 2017-10-28T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