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ddick的球風(正手拍) - 網球 Tennis
![Oscar avatar](/img/cat4.jpg)
By Oscar
at 2011-03-25T17:36
at 2011-03-25T17:3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iamgay110 (showing)》之銘言:
這篇文章分析的很精闢
但有幾點我的看法不同
: Roddick如果和Nadal,Nole,Murray一起出道的話,他的改變就不會感覺這麼明顯了
: 因為,其實真的沒有改變那麼大.
: 如果大家對Roddick出道時期的印象夠深的話,應該記得他那時候根本是異形下凡
: 發球大砲網壇從來不缺,Rosset,Rusedski,Krajicek,Philippoussis,Ivanisevic......
: 可是這些選手都有共同特質,就是發球很強,常發球上網,但網前技術實在平凡
: 底線抽球更是別提.至於為什麼會這樣至今仍是謎團XD
Krajicek 的反拍穿越球打得很好
這也是他能屢次戰勝Sampras的原因
在他膝蓋受傷之後Sampras才把生涯對戰成績稍微挽回
但我記得Krajicek生涯對上Sampras的成績還是佔優勢
: Roddick的出現打破了所有人的既定印象,他不止發球堪稱史上最暴力
: 底線抽球有力量也有糾纏能力,算是進化型的人物
: 在03年這些特質也讓他登上了世界球王,當時一切看上去合情合理
: 當然,04年Federer登基後,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熟悉
: 很多人說Roddick不幸,職業生涯始終被剋星籠罩,既生瑜何生亮
: 可是說句對Roddick迷抱歉的話,我覺得他已經算是很幸運的了
: 如果他和Nadal,Nole等人同期,他的生涯成績最高大概也就是近兩年這樣
: 連那個現在可以拿來回憶的"最高峰",或許永遠都不會出現
: 當然假設是沒有意義的,回歸球技面來說好了
: 以現今爭奪球王標準來說,Roddick的缺陷是明顯的,而他的優點卻變得更普遍了
: 他當初出道的驚人利器,在現代已經幾乎變成前十名的常態
: 幾乎人人都有相當水準的發球,而且回發球普遍的明顯進步,發球上網難以生存
: 底線抽球也成常態,也就是說,Roddick當時的神奇之處越來越多人同時具備
: 他的缺點自然也越來越難被不再那麼有絕對優勢的優點掩蓋
: 如果有持續follow他的比賽,會發現自始至終,他回發球或是對拉的底線站位都很後面
: 原因其實不難解釋,現在有另一個人面對著和他同樣的困擾,就是法國的Tsonga
: 喜歡Tsonga的人應該也會發現,他驚人的侵略感也正迅速的消失中
: 這個問題叫做"反拍"
: 學過球的人都知道,最好打的球就是腰間的球,那是基本款
: 但球拍科技大幅進步,讓球旋轉更多也更快,球員勢必面對更多肩上甚至頭高的擊球
這邊似乎說不太通
從Roddick拿下美網到現在球拍科技的進步其實不大
更重要的一點是
球員幾乎是不換球拍的 只是改變塗裝而已
除非廠商新出的拍子外觀差太多無法騙過消費者才會考慮換拍
但是球線的科技的確大有進步
尤其是硬線
如果說是Alu-power系列的硬線讓球旋轉更多也更快
這樣就說的通了
: 導致大多數球員握拍習性的普遍轉變,但這種轉變有一個缺點
: 就是正反拍調整上的障礙,總有一側難抓高打點,這是無法改變的必要之惡
: 要嘛就像Roddick(或最近的Tsonga)採取的策略,退很後面讓球落到舒服位置再打
: 可是這樣的攻擊力就會被削弱到很可怕的境界,連本來強勢的正手都很難攻擊
: 因為你不可能在深遠的後場狂掃,既沒威脅性,失誤也會多得很恐怖
: 現在高段班的幾位球員,Nadal,Djokovic,Federer,Murray等人採取的策略其實很像
: 就是在非主導的那一側多用第一時間回擊,爭取不被上旋越壓越後面(紅土豆除外)
: 這可能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但要這麼做有兩個條件
: 第一是抽球手感."第一時間"真的很短暫,沒抓準就會狂失誤,詳情請見Federer反拍
: 第二是腳步.旋轉多能拉開的角度也大,不只要能快速到位盡量提早回球
: 還要能在無法提早回球的時候,調整回後場抓基礎的第二個打點
: 或是在可能的範圍裡盡量用主導側回球(閃正拍),這些都亟需快且調整迅速的腳步
: 相信沒什麼人反對,就這兩個條件而言,最頂級的就是這四個人(或許再加上Nalbandian)
: 相信也沒什麼人反對,這兩個條件Roddick都沒有
: 在過去的時代,他的發球太過強勢,球拍科技也還沒能製造這麼多有壓制力的上旋球
: 在他不被壓到後場去彌補反拍弱點的前提下,Roddick的攻擊力道確實是很驚人的
: 我相信他現在攻擊火力必然有減弱,畢竟也會變老,但這種明顯的改變主因絕非年齡
: 給他好位置轟,他的威力還是會很嚇人,只是現在頂尖網球的真諦就是不給對手好位置
: 而且自己要能在不好的位置打好球.所以不同的人不是Roddick,而是對手
這邊完全同意
Roddick從出道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腳步
加上他是拿加長拍所以截擊的手感會比較差
這兩項算是他比較明顯的弱點
但他還是靠著發球跟穩定的正反拍打了這麼多年
並且維持很好的成績
不得不佩服
--
這篇文章分析的很精闢
但有幾點我的看法不同
: Roddick如果和Nadal,Nole,Murray一起出道的話,他的改變就不會感覺這麼明顯了
: 因為,其實真的沒有改變那麼大.
: 如果大家對Roddick出道時期的印象夠深的話,應該記得他那時候根本是異形下凡
: 發球大砲網壇從來不缺,Rosset,Rusedski,Krajicek,Philippoussis,Ivanisevic......
: 可是這些選手都有共同特質,就是發球很強,常發球上網,但網前技術實在平凡
: 底線抽球更是別提.至於為什麼會這樣至今仍是謎團XD
Krajicek 的反拍穿越球打得很好
這也是他能屢次戰勝Sampras的原因
在他膝蓋受傷之後Sampras才把生涯對戰成績稍微挽回
但我記得Krajicek生涯對上Sampras的成績還是佔優勢
: Roddick的出現打破了所有人的既定印象,他不止發球堪稱史上最暴力
: 底線抽球有力量也有糾纏能力,算是進化型的人物
: 在03年這些特質也讓他登上了世界球王,當時一切看上去合情合理
: 當然,04年Federer登基後,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熟悉
: 很多人說Roddick不幸,職業生涯始終被剋星籠罩,既生瑜何生亮
: 可是說句對Roddick迷抱歉的話,我覺得他已經算是很幸運的了
: 如果他和Nadal,Nole等人同期,他的生涯成績最高大概也就是近兩年這樣
: 連那個現在可以拿來回憶的"最高峰",或許永遠都不會出現
: 當然假設是沒有意義的,回歸球技面來說好了
: 以現今爭奪球王標準來說,Roddick的缺陷是明顯的,而他的優點卻變得更普遍了
: 他當初出道的驚人利器,在現代已經幾乎變成前十名的常態
: 幾乎人人都有相當水準的發球,而且回發球普遍的明顯進步,發球上網難以生存
: 底線抽球也成常態,也就是說,Roddick當時的神奇之處越來越多人同時具備
: 他的缺點自然也越來越難被不再那麼有絕對優勢的優點掩蓋
: 如果有持續follow他的比賽,會發現自始至終,他回發球或是對拉的底線站位都很後面
: 原因其實不難解釋,現在有另一個人面對著和他同樣的困擾,就是法國的Tsonga
: 喜歡Tsonga的人應該也會發現,他驚人的侵略感也正迅速的消失中
: 這個問題叫做"反拍"
: 學過球的人都知道,最好打的球就是腰間的球,那是基本款
: 但球拍科技大幅進步,讓球旋轉更多也更快,球員勢必面對更多肩上甚至頭高的擊球
這邊似乎說不太通
從Roddick拿下美網到現在球拍科技的進步其實不大
更重要的一點是
球員幾乎是不換球拍的 只是改變塗裝而已
除非廠商新出的拍子外觀差太多無法騙過消費者才會考慮換拍
但是球線的科技的確大有進步
尤其是硬線
如果說是Alu-power系列的硬線讓球旋轉更多也更快
這樣就說的通了
: 導致大多數球員握拍習性的普遍轉變,但這種轉變有一個缺點
: 就是正反拍調整上的障礙,總有一側難抓高打點,這是無法改變的必要之惡
: 要嘛就像Roddick(或最近的Tsonga)採取的策略,退很後面讓球落到舒服位置再打
: 可是這樣的攻擊力就會被削弱到很可怕的境界,連本來強勢的正手都很難攻擊
: 因為你不可能在深遠的後場狂掃,既沒威脅性,失誤也會多得很恐怖
: 現在高段班的幾位球員,Nadal,Djokovic,Federer,Murray等人採取的策略其實很像
: 就是在非主導的那一側多用第一時間回擊,爭取不被上旋越壓越後面(紅土豆除外)
: 這可能是最好的解決方式,但要這麼做有兩個條件
: 第一是抽球手感."第一時間"真的很短暫,沒抓準就會狂失誤,詳情請見Federer反拍
: 第二是腳步.旋轉多能拉開的角度也大,不只要能快速到位盡量提早回球
: 還要能在無法提早回球的時候,調整回後場抓基礎的第二個打點
: 或是在可能的範圍裡盡量用主導側回球(閃正拍),這些都亟需快且調整迅速的腳步
: 相信沒什麼人反對,就這兩個條件而言,最頂級的就是這四個人(或許再加上Nalbandian)
: 相信也沒什麼人反對,這兩個條件Roddick都沒有
: 在過去的時代,他的發球太過強勢,球拍科技也還沒能製造這麼多有壓制力的上旋球
: 在他不被壓到後場去彌補反拍弱點的前提下,Roddick的攻擊力道確實是很驚人的
: 我相信他現在攻擊火力必然有減弱,畢竟也會變老,但這種明顯的改變主因絕非年齡
: 給他好位置轟,他的威力還是會很嚇人,只是現在頂尖網球的真諦就是不給對手好位置
: 而且自己要能在不好的位置打好球.所以不同的人不是Roddick,而是對手
這邊完全同意
Roddick從出道以來最大的問題就是腳步
加上他是拿加長拍所以截擊的手感會比較差
這兩項算是他比較明顯的弱點
但他還是靠著發球跟穩定的正反拍打了這麼多年
並且維持很好的成績
不得不佩服
--
Tags:
網球
All Comments
![Kristin avatar](/img/cat2.jpg)
By Kristin
at 2011-03-29T12:47
at 2011-03-29T12:47
![Carol avatar](/img/cat3.jpg)
By Carol
at 2011-04-02T07:58
at 2011-04-02T07:58
![Belly avatar](/img/cat4.jpg)
By Belly
at 2011-04-06T03:08
at 2011-04-06T03:08
![Callum avatar](/img/cat5.jpg)
By Callum
at 2011-04-09T22:19
at 2011-04-09T22:19
![Queena avatar](/img/cat5.jpg)
By Queena
at 2011-04-13T17:30
at 2011-04-13T17:30
![Thomas avatar](/img/dog1.jpg)
By Thomas
at 2011-04-17T12:41
at 2011-04-17T12:41
![Rae avatar](/img/girl.jpg)
By Rae
at 2011-04-21T07:51
at 2011-04-21T07:51
![Hazel avatar](/img/girl1.jpg)
By Hazel
at 2011-04-25T03:02
at 2011-04-25T03:02
![Madame avatar](/img/girl2.jpg)
By Madame
at 2011-04-28T22:13
at 2011-04-28T22:13
![Jake avatar](/img/dog2.jpg)
By Jake
at 2011-05-02T17:24
at 2011-05-02T17:24
![Suhail Hany avatar](/img/elephant.jpg)
By Suhail Hany
at 2011-05-06T12:34
at 2011-05-06T12:34
![Ursula avatar](/img/girl3.jpg)
By Ursula
at 2011-05-10T07:45
at 2011-05-10T07:45
![Donna avatar](/img/girl4.jpg)
By Donna
at 2011-05-14T02:56
at 2011-05-14T02:56
![Rosalind avatar](/img/girl5.jpg)
By Rosalind
at 2011-05-17T22:07
at 2011-05-17T22:07
![Joe avatar](/img/beaver.jpg)
By Joe
at 2011-05-21T17:18
at 2011-05-21T17:18
![Genevieve avatar](/img/woman.jpg)
By Genevieve
at 2011-05-25T12:28
at 2011-05-25T12:28
Related Posts
Roddick的球風(正手拍)
![Isabella avatar](/img/girl1.jpg)
By Isabella
at 2011-03-25T02:49
at 2011-03-25T02:49
Roddick的球風
![Hardy avatar](/img/cat4.jpg)
By Hardy
at 2011-03-25T00:01
at 2011-03-25T00:01
小克害怕核輻射取消亞洲行 中網東京賽均不參加
![Anonymous avatar](/img/beret.jpg)
By Anonymous
at 2011-03-24T20:22
at 2011-03-24T20:22
Re: Stars to play football for Japan
![Harry avatar](/img/cat2.jpg)
By Harry
at 2011-03-24T20:16
at 2011-03-24T20:16
邁阿密 -Day 2賽果+ Day 3賽程
![Ida avatar](/img/cat3.jpg)
By Ida
at 2011-03-24T18:03
at 2011-03-24T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