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以前的散打 - 武術 Martial Arts

By Iris
at 2012-09-14T10:52
at 2012-09-14T10:52
Table of Contents
國術徒手賽好像是開始於60年代
曾聽參加70年代徒手賽的過前輩說
當年能打的,"多半"是練過日本武術或拳擊、泰拳的
(是"多半"不是全部,也不是都由這些國外拳種在得牌的)
甚至是某些縣市或道館為得牌而跨界徵召
傳統武術能不能打,不是現今才有的疑問
在中國,文革時期盲從毛澤東的紅衛兵,把所有武術都否定了
直到70年代,發現武術文化對於一國之價值,不發展不行
因此有了武術散打,另外也有強調中國武術風貌的樣板武術
兩個雖是極端,卻是以國力發展
在台灣,運動都發展不好了,連象徵一國兵力的軍隊武術,都大辣辣採用韓國武術
就別說武術了。
我猜想國術徒手賽與散打的興衰,
因散打有往國際靠攏的觀念,規則明確,相對在技術上有所取捨
採用趨近國際立技格鬥樣式與技術,但加入抱摔成為獨有特色
直接打擊的規則明確,運動員容易出示技術讓觀眾看懂
俱備娛樂價值且是國家發展,自然成為主流
國術徒手賽,規則歷屆不同,無娛樂價值難成主流
素質不一,可以看見像演京劇的選手,被外國拳術打得稀哩花拉
也可見以中國武術的戰鬥觀念在比賽中被使用
但終究娛樂價值不高,漸漸就消失了
但我覺得這是相當可惜的,
如果傾國力發展,那會變成何種模樣呢?
武術的觀念也被競技指標的價值所取代,多數人奉mma為圭臬
憧憬當代高手,如同傳統武術盲從先人軼事,
猶如成為信仰mma比賽的紅衛兵
回到文革時把武術一竿子打翻,連同以前將過去比賽的價值一起否定,
那像不像看完電影葉問而學詠春的流行盲從者呢?
※ 引述《loveloser (不良豬)》之銘言:
: ※ 引述《k5d (夜行神龍)》之銘言:
: : 在我印象中以前的 散打比賽是有點可怕
: : 全身沒有護具只有手上那個薄薄的白色麻布手套
: : 當時的 空手道比賽雖然也沒有護具,但至少有個小拳套
: 十幾年前剛開始練習時
: 還有接觸過末期的擂台賽......
: 其實以運動競技項目來分
: 應該把你說的"早期散打"正名為"國術擂台"
: 是台灣國術發展中演變而來的一種運動競技
: 而"散打"這個運動競技 是大陸一直在推的規則與賽制
: (雖然以歷史來說 打擂台 散手 散打都是同樣意思)
: 所以本來台灣是以國術擂台為主 只是在大陸的強勢主導之下
: 散打慢慢成了主流
: 到了1998年 曼谷亞運散打成了正式項目
: 國術擂台就正式沒落......
: 以前的擂台賽 其實打法戰術的確很粗糙
: 常常是比誰狠的
: 而因為護具的關係 有些小技巧也不太相同
: 像是那個面罩 (我們都叫猴臉)戴上後視野會變小
: 而且旁邊的膠框撞到很痛 只要你一拳k到臉上
: 不管角度 只要力量大 整個膠框就是往你臉上撞
: 但手套也因為只有前端軟軟的海綿 揮拳去k那硬硬的膠框 手指絕對也是慘不忍睹
: 所以就有了用拳掌根去打擊的小技巧
: 還有因為橫條的縫 曾經有學長不小在揮拳時手指伸進去
: 對手又一閃 角度不對 槓桿原理之下手指馬上反折脫臼......
: 還有以前打國術擂台
: 正式比賽服是要著唐裝的......科科 很難過阿
--
曾聽參加70年代徒手賽的過前輩說
當年能打的,"多半"是練過日本武術或拳擊、泰拳的
(是"多半"不是全部,也不是都由這些國外拳種在得牌的)
甚至是某些縣市或道館為得牌而跨界徵召
傳統武術能不能打,不是現今才有的疑問
在中國,文革時期盲從毛澤東的紅衛兵,把所有武術都否定了
直到70年代,發現武術文化對於一國之價值,不發展不行
因此有了武術散打,另外也有強調中國武術風貌的樣板武術
兩個雖是極端,卻是以國力發展
在台灣,運動都發展不好了,連象徵一國兵力的軍隊武術,都大辣辣採用韓國武術
就別說武術了。
我猜想國術徒手賽與散打的興衰,
因散打有往國際靠攏的觀念,規則明確,相對在技術上有所取捨
採用趨近國際立技格鬥樣式與技術,但加入抱摔成為獨有特色
直接打擊的規則明確,運動員容易出示技術讓觀眾看懂
俱備娛樂價值且是國家發展,自然成為主流
國術徒手賽,規則歷屆不同,無娛樂價值難成主流
素質不一,可以看見像演京劇的選手,被外國拳術打得稀哩花拉
也可見以中國武術的戰鬥觀念在比賽中被使用
但終究娛樂價值不高,漸漸就消失了
但我覺得這是相當可惜的,
如果傾國力發展,那會變成何種模樣呢?
武術的觀念也被競技指標的價值所取代,多數人奉mma為圭臬
憧憬當代高手,如同傳統武術盲從先人軼事,
猶如成為信仰mma比賽的紅衛兵
回到文革時把武術一竿子打翻,連同以前將過去比賽的價值一起否定,
那像不像看完電影葉問而學詠春的流行盲從者呢?
※ 引述《loveloser (不良豬)》之銘言:
: ※ 引述《k5d (夜行神龍)》之銘言:
: : 在我印象中以前的 散打比賽是有點可怕
: : 全身沒有護具只有手上那個薄薄的白色麻布手套
: : 當時的 空手道比賽雖然也沒有護具,但至少有個小拳套
: 十幾年前剛開始練習時
: 還有接觸過末期的擂台賽......
: 其實以運動競技項目來分
: 應該把你說的"早期散打"正名為"國術擂台"
: 是台灣國術發展中演變而來的一種運動競技
: 而"散打"這個運動競技 是大陸一直在推的規則與賽制
: (雖然以歷史來說 打擂台 散手 散打都是同樣意思)
: 所以本來台灣是以國術擂台為主 只是在大陸的強勢主導之下
: 散打慢慢成了主流
: 到了1998年 曼谷亞運散打成了正式項目
: 國術擂台就正式沒落......
: 以前的擂台賽 其實打法戰術的確很粗糙
: 常常是比誰狠的
: 而因為護具的關係 有些小技巧也不太相同
: 像是那個面罩 (我們都叫猴臉)戴上後視野會變小
: 而且旁邊的膠框撞到很痛 只要你一拳k到臉上
: 不管角度 只要力量大 整個膠框就是往你臉上撞
: 但手套也因為只有前端軟軟的海綿 揮拳去k那硬硬的膠框 手指絕對也是慘不忍睹
: 所以就有了用拳掌根去打擊的小技巧
: 還有因為橫條的縫 曾經有學長不小在揮拳時手指伸進去
: 對手又一閃 角度不對 槓桿原理之下手指馬上反折脫臼......
: 還有以前打國術擂台
: 正式比賽服是要著唐裝的......科科 很難過阿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By Kumar
at 2012-09-14T16:28
at 2012-09-14T16:28

By Steve
at 2012-09-16T03:21
at 2012-09-16T03:21

By Enid
at 2012-09-20T13:27
at 2012-09-20T13:27

By Erin
at 2012-09-21T00:22
at 2012-09-21T00:22

By Oscar
at 2012-09-24T00:08
at 2012-09-24T00:08

By Robert
at 2012-09-27T04:34
at 2012-09-27T04:34

By Hedda
at 2012-09-28T12:01
at 2012-09-28T12:01

By Lucy
at 2012-10-02T04:22
at 2012-10-02T04:22

By Connor
at 2012-10-06T16:49
at 2012-10-06T16:49

By David
at 2012-10-11T03:59
at 2012-10-11T03:59

By Adele
at 2012-10-13T08:11
at 2012-10-13T08:11

By Sarah
at 2012-10-14T12:26
at 2012-10-14T12:26

By Enid
at 2012-10-16T23:37
at 2012-10-16T23:37

By Hazel
at 2012-10-20T15:25
at 2012-10-20T15:25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10-22T01:43
at 2012-10-22T01:43

By Hedda
at 2012-10-25T16:51
at 2012-10-25T16:51
Related Posts
困擾我很久了...

By Tracy
at 2012-09-14T09:44
at 2012-09-14T09:44
困擾我很久了...

By Elvira
at 2012-09-14T05:15
at 2012-09-14T05:15
困擾我很久了...

By Quintina
at 2012-09-13T19:14
at 2012-09-13T19:14
困擾我很久了...

By Tristan Cohan
at 2012-09-13T18:46
at 2012-09-13T18:46
困擾我很久了...

By Rachel
at 2012-09-13T17:05
at 2012-09-13T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