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 & T-MAC - NBA
By Jake
at 2007-01-05T16:07
at 2007-01-05T16:07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clark3530 (R E S T A R T)》之銘言:
: 看到T-MAC傷癒復出打球真痛快 得分籃板助攻樣樣來 帥呆了
: 只是那不定時發作的背傷真的很令人頭痛 (某位不知名神醫說..不會再發作了??!!)
: 當初也有提到背傷的起因 → 常做旱地拔蔥式的動作
: 這個動作讓我想到melo 兩個人打法真的有像
: 隊友掩護後中距離 不行就單打 單打花樣也很多
: 硬要說不同的話 就T-MAC比melo常投三分吧 不過 重點是中距離
: melo的跳投方式也是旱地拔蔥那一類的 跳到最高點時運用手腕的力量將球投出
: 不曉得以後melo會不會也有同樣的背傷.........
其實,Melo 和 T-Mac 除了位置都是 SF (T-Mac有時候打打 SG),
兩人的打法卻是完全不同類型的啊...
先來看個數據好了。
T-Mac (02-03年) (04-05年) Melo (05-06年) (06-07年)
出手選擇 Att. Pts Att. Pts Att. Pts Att. Pts
Jump 74% 16.9 77% 14.5 56% 8.8 56% 10.0
Inside 26% 7.5 23% 5.7 44% 10.6 44% 14.6
- Close 21% 5.1 19% 4.0 32% 6.5 31% 8.6
- Dunk 5% 2.1 4% 1.6 11% 4.1 13% 5.9
- Tips 1% 0.3 0% 0.1 1% 0.0 1% 0.1
FT 7.7 5.5 7.2 7.0
Total 32.1 25.7 26.6 31.6
T-Mac 這兩年分別是魔術時期第一次得分王那年和加入火箭的第一年。
不管哪一個時期,T-Mac 的出手選擇有7成左右都集中在跳投,
進入火箭後由於背傷的關係,他的打法更是越偏外面,到了今年已經有8成是屬於跳投了。
以頂級搖擺人的角度來看,他切入內線得分和背框單打的比率真的很低。
不過現在有神醫相助,期待 T-Mac 能夠重回巔峰時期的狀況,畢竟他還 27 歲啊!
至於 Melo ,他很清楚知道自己不是射手型的球員,幾乎沒有三分外線,
所以作為一個小前鋒,他背框單打硬吃內線的比率有時候會讓人誤以為他是大前鋒...
但他又有不錯的速度和中距離投射能力,偶爾跑跑快攻,
綜合起來可裡可外,讓人防不勝防。
今年他的大爆發其實是有跡可尋,除了球隊跑轟戰術很適合他,
Karl 也抓準他的優點而為他量身打造戰術,主要原則就是所謂的 10-10-10。
10-10-10 :
You get me 10 FT attempts and 10 points in paint,I'll let you have 10 jumpers.
意思是 Karl 要求 Melo 每場比賽必須站上罰球線10次,
且禁區得分10分,那就允許他在外線跳投10次。
在這個原則下,Melo 有效控制了無謂的外線跳投,禁區更具威脅性,
雖然進攻出手比率沒有太大變化,但命中率提高後得分自然飆升。
T-Mac 的背傷其實不能說是因為他的跳投方式所造成的,
而應該是說他受傷了之後,那種跳投方式會帶給他背部更大的負荷和影響。
所以基本上是不用太擔心 Melo 會跟 T-Mac 一樣啦 XD
Melo 現在的身體硬朗的很,22歲本是籃球生涯起步的階段,
可他今年各項數據如得分命中率助攻抄截都創下生涯新高,
命中率 50%+ 又得分破 30 的非禁區球員 (Melo應該不算禁區球員吧 @@),
近十年來除了 Jordan 就找不到第二個了。
不過,Melo 目前還只是個純得分機器,
如果能夠在得分低潮的時候還能幫助隊友影響比賽,
並改善他那種賭博式的防守和再稍微加強外線的投射能力,
聯盟年度第一隊中的小前鋒位置過兩年應該就是他的了。
現在 AI 的加入,我認為對他更是有益無害。
03梯的三大球星我最看好的就是 Melo 了,
也許起步比另外兩個慢了些,但後來居上卻不無可能。
--
話說聯盟中小前鋒的類型要找到跟 Melo 一樣的好像有點少 @@
--
: 看到T-MAC傷癒復出打球真痛快 得分籃板助攻樣樣來 帥呆了
: 只是那不定時發作的背傷真的很令人頭痛 (某位不知名神醫說..不會再發作了??!!)
: 當初也有提到背傷的起因 → 常做旱地拔蔥式的動作
: 這個動作讓我想到melo 兩個人打法真的有像
: 隊友掩護後中距離 不行就單打 單打花樣也很多
: 硬要說不同的話 就T-MAC比melo常投三分吧 不過 重點是中距離
: melo的跳投方式也是旱地拔蔥那一類的 跳到最高點時運用手腕的力量將球投出
: 不曉得以後melo會不會也有同樣的背傷.........
其實,Melo 和 T-Mac 除了位置都是 SF (T-Mac有時候打打 SG),
兩人的打法卻是完全不同類型的啊...
先來看個數據好了。
T-Mac (02-03年) (04-05年) Melo (05-06年) (06-07年)
出手選擇 Att. Pts Att. Pts Att. Pts Att. Pts
Jump 74% 16.9 77% 14.5 56% 8.8 56% 10.0
Inside 26% 7.5 23% 5.7 44% 10.6 44% 14.6
- Close 21% 5.1 19% 4.0 32% 6.5 31% 8.6
- Dunk 5% 2.1 4% 1.6 11% 4.1 13% 5.9
- Tips 1% 0.3 0% 0.1 1% 0.0 1% 0.1
FT 7.7 5.5 7.2 7.0
Total 32.1 25.7 26.6 31.6
T-Mac 這兩年分別是魔術時期第一次得分王那年和加入火箭的第一年。
不管哪一個時期,T-Mac 的出手選擇有7成左右都集中在跳投,
進入火箭後由於背傷的關係,他的打法更是越偏外面,到了今年已經有8成是屬於跳投了。
以頂級搖擺人的角度來看,他切入內線得分和背框單打的比率真的很低。
不過現在有神醫相助,期待 T-Mac 能夠重回巔峰時期的狀況,畢竟他還 27 歲啊!
至於 Melo ,他很清楚知道自己不是射手型的球員,幾乎沒有三分外線,
所以作為一個小前鋒,他背框單打硬吃內線的比率有時候會讓人誤以為他是大前鋒...
但他又有不錯的速度和中距離投射能力,偶爾跑跑快攻,
綜合起來可裡可外,讓人防不勝防。
今年他的大爆發其實是有跡可尋,除了球隊跑轟戰術很適合他,
Karl 也抓準他的優點而為他量身打造戰術,主要原則就是所謂的 10-10-10。
10-10-10 :
You get me 10 FT attempts and 10 points in paint,I'll let you have 10 jumpers.
意思是 Karl 要求 Melo 每場比賽必須站上罰球線10次,
且禁區得分10分,那就允許他在外線跳投10次。
在這個原則下,Melo 有效控制了無謂的外線跳投,禁區更具威脅性,
雖然進攻出手比率沒有太大變化,但命中率提高後得分自然飆升。
T-Mac 的背傷其實不能說是因為他的跳投方式所造成的,
而應該是說他受傷了之後,那種跳投方式會帶給他背部更大的負荷和影響。
所以基本上是不用太擔心 Melo 會跟 T-Mac 一樣啦 XD
Melo 現在的身體硬朗的很,22歲本是籃球生涯起步的階段,
可他今年各項數據如得分命中率助攻抄截都創下生涯新高,
命中率 50%+ 又得分破 30 的非禁區球員 (Melo應該不算禁區球員吧 @@),
近十年來除了 Jordan 就找不到第二個了。
不過,Melo 目前還只是個純得分機器,
如果能夠在得分低潮的時候還能幫助隊友影響比賽,
並改善他那種賭博式的防守和再稍微加強外線的投射能力,
聯盟年度第一隊中的小前鋒位置過兩年應該就是他的了。
現在 AI 的加入,我認為對他更是有益無害。
03梯的三大球星我最看好的就是 Melo 了,
也許起步比另外兩個慢了些,但後來居上卻不無可能。
--
話說聯盟中小前鋒的類型要找到跟 Melo 一樣的好像有點少 @@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Ula
at 2007-01-09T09:09
at 2007-01-09T09:09
By Hazel
at 2007-01-12T04:35
at 2007-01-12T04:35
By Candice
at 2007-01-15T04:55
at 2007-01-15T04:55
By Noah
at 2007-01-18T18:10
at 2007-01-18T18:10
By Mary
at 2007-01-21T07:07
at 2007-01-21T07:07
By Michael
at 2007-01-21T10:10
at 2007-01-21T10:10
By Kama
at 2007-01-25T11:55
at 2007-01-25T11:55
By Rebecca
at 2007-01-30T02:22
at 2007-01-30T02:22
By Dinah
at 2007-02-01T00:37
at 2007-02-01T00:37
By Heather
at 2007-02-03T16:23
at 2007-02-03T16:23
By Audriana
at 2007-02-06T06:36
at 2007-02-06T06:36
By Kumar
at 2007-02-06T23:44
at 2007-02-06T23:44
By Eden
at 2007-02-07T18:15
at 2007-02-07T18:15
By Charlotte
at 2007-02-12T09:46
at 2007-02-12T09:46
By Hedy
at 2007-02-17T06:24
at 2007-02-17T06:24
By Dorothy
at 2007-02-20T14:06
at 2007-02-20T14:06
By Gilbert
at 2007-02-25T04:27
at 2007-02-25T04:27
By Edward Lewis
at 2007-02-26T16:01
at 2007-02-26T16:01
By Hedy
at 2007-02-27T11:55
at 2007-02-27T11:55
By Megan
at 2007-03-01T18:08
at 2007-03-01T18:08
By Ursula
at 2007-03-04T17:27
at 2007-03-04T17:27
By Sarah
at 2007-03-06T17:33
at 2007-03-06T17:33
By Wallis
at 2007-03-08T05:09
at 2007-03-08T05:09
By Edward Lewis
at 2007-03-11T01:58
at 2007-03-11T01:58
By Genevieve
at 2007-03-11T06:17
at 2007-03-11T06:17
By Leila
at 2007-03-12T09:20
at 2007-03-12T09:20
Related Posts
NBA誰最會打架??
By Lydia
at 2007-01-04T12:12
at 2007-01-04T12:12
交易帶來了刺激 卻缺少成功
By Doris
at 2006-12-21T13:56
at 2006-12-21T13:56
金塊值得賭一把:Iverson
By Yuri
at 2006-12-20T12:34
at 2006-12-20T12:34
一個突發奇想的評比...
By Zenobia
at 2006-12-18T17:40
at 2006-12-18T17:40
Iverson去向將於星期二決定?
By Lydia
at 2006-12-13T12:05
at 2006-12-13T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