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J:高中時曾拒絕Reebok1000萬美元的支 - NBA

By Charlotte
at 2017-04-28T11:58
at 2017-04-28T11:5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vm04vm04 (小犬)》之銘言:
: https://voice.hupu.com/nba/2153023.html
: LBJ:高中時曾拒絕Reebok1000萬美元的支票
: 虎撲籃球4月28日訊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LeBron James透露,在他18歲時,Reebok CEO
: 慮之後的事“。
: 最終,James和Nike簽下一份7年9000萬美元的合約。2015年12月,他又和Nike續簽了一份
: 價值10億美元的終身合約。
: Reebok曾經是Allen Iverson,Shaquille O'Neal等人代言的球鞋品牌,此後John Wall和
: Isaiah Thomas也曾代言過,但兩人均在2014年終止了與該品牌的合作。
: 本賽季季後賽,James出戰4場,場均上場43.8分鐘,得到32.8分,9.8個籃板和9.0次助攻
: 。騎士在首輪以4-0的大比分淘汰溜馬,次輪將迎戰暴龍和公鹿之間的勝者。
推文有提到
為什麼James雖然早已知道是釘在板子上的狀元,
而且對自己的實力深信不疑可以再將來得到更好的商業合約等等考慮問題。
因為不只是他,全美國有在看高中層級的評論員、教練、職業球員,
都認為那兩個高中生在進聯盟前就是統治級的身手,
即使他們都還只是非常稚嫩的小朋友。
那年是2002年,距離現在15年前。
那時年僅16歲的James已經跑了許多訓練營跟邀請營成為所有人注目的焦點,
也在科州結識了肥頓、小胖兩個高手還有今後被譽為大學歷史上最恐怖的
怪物射手的J.J.Redick,但依舊沒有停下腳步。
而在某場訓練營中,他遇見了那個人,
隔年更是因為一場巨大的比賽令兩個人成為至交與生涯初期的對手,
那場比賽撼動了所有人的眼睛,所有球探心。
這也是首次高中層級比賽在"非淘汰賽"時完全暴售、超過11000人以上進場,
許多電視更是選擇轉播就可以知道有多轟動。
「這兩個人,毫無疑問都能打nba,而且能打的非常好」
St.Vincent St.Marys vs. Oak Hill Academy
72:6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79cX8-eZo
LeBron James
12/27 36pts 8reb 5ast
Carmelo Anthony
14/25 34pts 11reb 2ast
雖然高中特優秀級別的球員本來就是壓著其他對手在打的,
但是轉播員以及球探們都一致認為這兩個人已經不是高中甚至是超越NCAA層級的
角色了,而之後高中就成為狀元的James以及大一就拿下NCAA冠軍的Melo兩人
也證明了這一點。
當時他們兩人的對戰沒有高中生的血氣方剛,反而眼中透漏著像是終於找到
同年人可以一起打籃球的惺惺相惜、在比賽中眼睛只剩下對方,而賽後不管是James
還是Melo兩人回家以後都一直纏著自己的家人朋友說著對方有多讚,這份情誼至今
也未曾改變。
有一點很有趣的是,就像這場比賽的數據一樣,進入NBA的初期,兩人的對比以及對戰
總是被稱為「James數據好一點、但是Melo能打贏比賽並且進入季後賽」,而多年後卻是
人事依舊,景物全非,不免讓人覺得有些諷刺。
註:
兩人生涯對戰30場
本來是Melo以11-6的勝負遙遙領先James的6-11,
結果時間一過變成了Melo的12-18完敗給James的18-12。
其實打那麼多廢話我只是想講,James在高中就能那麼有把握真的就是因為
他身上看不出任何無法挑戰高層級(nba)比賽的要素,不管是技術還是心理素質等等,
所以他敢直接不去拿這張約其實不是太奇怪的事情,當然要拒絕這麼大筆金錢心臟
也要蠻好的就是了。
--
: https://voice.hupu.com/nba/2153023.html
: LBJ:高中時曾拒絕Reebok1000萬美元的支票
: 虎撲籃球4月28日訊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LeBron James透露,在他18歲時,Reebok CEO
: 慮之後的事“。
: 最終,James和Nike簽下一份7年9000萬美元的合約。2015年12月,他又和Nike續簽了一份
: 價值10億美元的終身合約。
: Reebok曾經是Allen Iverson,Shaquille O'Neal等人代言的球鞋品牌,此後John Wall和
: Isaiah Thomas也曾代言過,但兩人均在2014年終止了與該品牌的合作。
: 本賽季季後賽,James出戰4場,場均上場43.8分鐘,得到32.8分,9.8個籃板和9.0次助攻
: 。騎士在首輪以4-0的大比分淘汰溜馬,次輪將迎戰暴龍和公鹿之間的勝者。
推文有提到
為什麼James雖然早已知道是釘在板子上的狀元,
而且對自己的實力深信不疑可以再將來得到更好的商業合約等等考慮問題。
因為不只是他,全美國有在看高中層級的評論員、教練、職業球員,
都認為那兩個高中生在進聯盟前就是統治級的身手,
即使他們都還只是非常稚嫩的小朋友。
那年是2002年,距離現在15年前。
那時年僅16歲的James已經跑了許多訓練營跟邀請營成為所有人注目的焦點,
也在科州結識了肥頓、小胖兩個高手還有今後被譽為大學歷史上最恐怖的
怪物射手的J.J.Redick,但依舊沒有停下腳步。
而在某場訓練營中,他遇見了那個人,
隔年更是因為一場巨大的比賽令兩個人成為至交與生涯初期的對手,
那場比賽撼動了所有人的眼睛,所有球探心。
這也是首次高中層級比賽在"非淘汰賽"時完全暴售、超過11000人以上進場,
許多電視更是選擇轉播就可以知道有多轟動。
「這兩個人,毫無疑問都能打nba,而且能打的非常好」
St.Vincent St.Marys vs. Oak Hill Academy
72:6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79cX8-eZo
LeBron James
12/27 36pts 8reb 5ast
Carmelo Anthony
14/25 34pts 11reb 2ast
雖然高中特優秀級別的球員本來就是壓著其他對手在打的,
但是轉播員以及球探們都一致認為這兩個人已經不是高中甚至是超越NCAA層級的
角色了,而之後高中就成為狀元的James以及大一就拿下NCAA冠軍的Melo兩人
也證明了這一點。
當時他們兩人的對戰沒有高中生的血氣方剛,反而眼中透漏著像是終於找到
同年人可以一起打籃球的惺惺相惜、在比賽中眼睛只剩下對方,而賽後不管是James
還是Melo兩人回家以後都一直纏著自己的家人朋友說著對方有多讚,這份情誼至今
也未曾改變。
有一點很有趣的是,就像這場比賽的數據一樣,進入NBA的初期,兩人的對比以及對戰
總是被稱為「James數據好一點、但是Melo能打贏比賽並且進入季後賽」,而多年後卻是
人事依舊,景物全非,不免讓人覺得有些諷刺。
註:
兩人生涯對戰30場
本來是Melo以11-6的勝負遙遙領先James的6-11,
結果時間一過變成了Melo的12-18完敗給James的18-12。
其實打那麼多廢話我只是想講,James在高中就能那麼有把握真的就是因為
他身上看不出任何無法挑戰高層級(nba)比賽的要素,不管是技術還是心理素質等等,
所以他敢直接不去拿這張約其實不是太奇怪的事情,當然要拒絕這麼大筆金錢心臟
也要蠻好的就是了。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7-04-30T21:23
at 2017-04-30T21:23

By Ivy
at 2017-05-04T06:24
at 2017-05-04T06:24

By Elvira
at 2017-05-07T11:25
at 2017-05-07T11:25

By Margaret
at 2017-05-08T20:53
at 2017-05-08T20:53

By Margaret
at 2017-05-13T14:03
at 2017-05-13T14:03

By Xanthe
at 2017-05-18T08:43
at 2017-05-18T08:43

By Mary
at 2017-05-18T11:16
at 2017-05-18T11:16

By Jacob
at 2017-05-21T18:39
at 2017-05-21T18:39

By Cara
at 2017-05-26T01:53
at 2017-05-26T01:53

By Ingrid
at 2017-05-27T17:56
at 2017-05-27T17:56

By Belly
at 2017-05-29T14:06
at 2017-05-29T14:06

By Eden
at 2017-06-02T02:34
at 2017-06-02T02:34

By Caroline
at 2017-06-02T13:37
at 2017-06-02T13:37

By Gary
at 2017-06-03T19:40
at 2017-06-03T19:40

By Hardy
at 2017-06-07T21:30
at 2017-06-07T21:30

By Anonymous
at 2017-06-11T12:43
at 2017-06-11T12:43

By Caroline
at 2017-06-14T11:06
at 2017-06-14T11:06

By Emma
at 2017-06-17T15:07
at 2017-06-17T15:07

By Anonymous
at 2017-06-21T03:18
at 2017-06-21T03:18

By Emma
at 2017-06-24T08:41
at 2017-06-24T08:41

By Kumar
at 2017-06-28T03:49
at 2017-06-28T03:49

By Regina
at 2017-07-02T11:23
at 2017-07-02T11:23

By Joe
at 2017-07-02T14:58
at 2017-07-02T14:58

By Gilbert
at 2017-07-07T10:52
at 2017-07-07T10:52

By Tom
at 2017-07-09T06:59
at 2017-07-09T06:59

By Elma
at 2017-07-13T00:18
at 2017-07-13T00:18

By Kumar
at 2017-07-17T15:23
at 2017-07-17T15:23

By Erin
at 2017-07-20T08:28
at 2017-07-20T08:28

By Heather
at 2017-07-23T08:10
at 2017-07-23T08:10

By Connor
at 2017-07-23T16:11
at 2017-07-23T16:11

By Jacky
at 2017-07-27T13:34
at 2017-07-27T13:34

By Jessica
at 2017-08-01T13:02
at 2017-08-01T13:02

By Anthony
at 2017-08-05T20:50
at 2017-08-05T20:50

By Andrew
at 2017-08-08T05:04
at 2017-08-08T05:04

By Elizabeth
at 2017-08-09T08:50
at 2017-08-09T08:50

By Todd Johnson
at 2017-08-13T09:40
at 2017-08-13T09:40

By Jacob
at 2017-08-14T09:18
at 2017-08-14T09:18

By Megan
at 2017-08-16T04:14
at 2017-08-16T04:1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7-08-17T07:15
at 2017-08-17T07:15

By Agatha
at 2017-08-22T06:17
at 2017-08-22T06:17

By Agnes
at 2017-08-22T19:04
at 2017-08-22T19:04

By Rosalind
at 2017-08-24T16:10
at 2017-08-24T16:10

By Zora
at 2017-08-24T19:02
at 2017-08-24T19:02

By William
at 2017-08-27T10:37
at 2017-08-27T10:37

By Ethan
at 2017-08-31T04:16
at 2017-08-31T04:16

By Freda
at 2017-09-02T10:33
at 2017-09-02T10:33

By Frederic
at 2017-09-02T13:15
at 2017-09-02T13:15

By Wallis
at 2017-09-07T12:26
at 2017-09-07T12:26

By John
at 2017-09-08T20:54
at 2017-09-08T20:54

By Tristan Cohan
at 2017-09-10T09:41
at 2017-09-10T09:41

By Robert
at 2017-09-14T08:27
at 2017-09-14T08:27

By Rebecca
at 2017-09-14T20:06
at 2017-09-14T20:06

By Isla
at 2017-09-19T14:45
at 2017-09-19T14:45

By Thomas
at 2017-09-21T11:26
at 2017-09-21T11:26

By Sandy
at 2017-09-22T10:57
at 2017-09-22T10:57

By Donna
at 2017-09-26T13:50
at 2017-09-26T13:50

By Frederica
at 2017-09-28T11:08
at 2017-09-28T11:08

By Charlie
at 2017-10-01T13:11
at 2017-10-01T13:11

By Oscar
at 2017-10-03T21:23
at 2017-10-03T21:23

By Caroline
at 2017-10-06T04:08
at 2017-10-06T04:08
Related Posts
LBJ:高中時曾拒絕Reebok1000萬美元的支

By Harry
at 2017-04-28T10:58
at 2017-04-28T10:58
德羅展32分 暴龍險勝公鹿晉級

By Tom
at 2017-04-28T10:35
at 2017-04-28T10:35
暑假各隊補強要點

By Jessica
at 2017-04-28T10:15
at 2017-04-28T10:15
Jason Kidd老基當教練有料嗎?

By Rebecca
at 2017-04-28T10:10
at 2017-04-28T10:10
增6獎由球迷投票 衛少3項入列候選

By Victoria
at 2017-04-28T09:29
at 2017-04-28T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