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 全馬PB班:科學化訓練營 - 路跑 Road Running
By Regina
at 2017-02-10T21:45
at 2017-02-10T21:45
Table of Contents
http://imgur.com/GvgjZ0w.jpg
對於馬拉松的訓練,傳統訓練都是以跑量和速度為主,科學化訓練的週期為基礎
期、進展期、巔峰期和比賽期,每個週期的跑步和肌力課表,有其訓練的意義;從2016年
秋天三天的先修期後(https://goo.gl/atK2gu),下面是我在這四個週期訓練的心得,提
供給想要無痛完賽、跑出好成績的跑友參考:
*基礎期(6週,10/09~10/30、10/31~11/20)
“萬丈高樓平地起”
為期六週的基礎期,主要還是在有氧訓練,所以每次的E 心率的課表,跑得時間
大概是1小時左右就跑完了,除了禮拜日的LSD課表外,基礎期的禮拜六我們都在台北的學
校、河濱進行團練,除了跑當日課表外,教練也指導學員跑姿,讓大家可以更熟悉姿勢跑
法。
我們除了跑課表外,還會透過器具來輔助做肌力訓練,包含彈力帶(mini band)
,鍛鍊核心肌群;跳繩,訓練跟腱的彈力,這樣就能夠縮短觸地時間
(如何縮短觸地時間? https://goo.gl/HPFJKI)。
http://imgur.com/Hb2tzJx.jpg
http://imgur.com/aFfeGzI.jpg
“[2016/11/12:第一次10km測驗]
今日在河濱測驗10km,教練是要我們跑課表之間,還能夠有競賽的感覺;雖然是
前測10km,但是我想了很多「競賽策略」,無疑是想跑的更有科學化。來到現場後,發現
今天狀況不錯,所以打算用A配速跑完全程,結果有努力跑A配速的下限,可惜最後1km力
不從心,跌到T配速了!回頭查看RQ全程的心率,都跑在180bpm的A心率,總時間是44:55
,也破了自己10km的PB...
之後第二次的10km測驗,我也是會用A配速跑全程來做比較,期許能夠贏過昨天
的自己!”
“[2016/11/19:E配速90min]
今天來到Garmin的汐止總部,主要是跑E配速90分鐘,來衡量基礎期是否打底已
經穩定了,E配速的心率若能在90分鐘內飄移10%以內就算具備「優秀的有氧體能」;跑後
教練也告訴大家後續課表和負重肌力訓練的注意事項。
E90有氧基礎檢測的結果:
http://imgur.com/Wdkpt1D.jpg
*進展期(4週,11/21~12/18)
“開始要有急促呼吸的感受”
進展期的課表,以E心率和I配速為主,在跑間歇跑(I配速),休息的時候還要做
關鍵跑姿的訓練,好讓自己更有印象,畢竟跑快的同時,速度和跑姿都能夠維持才是學習
的重點;從進展期的肌力訓練就要開始負重訓練,而最後一週將會有第二次的10km測驗。
http://imgur.com/i7rpz4I.jpg
http://imgur.com/n7kKXJ1.jpg
“[2016/12/17:第二次10km測驗]
自從上次10km測驗(PB:44:55)後,一直在跑步技術練習,在進展期的最後一週,
來到公館河濱團練第二次的10km測驗,因為之前就可以跑I配速八趟,所以起跑前給自己
一個目標,除了要跑A強度區間,盡可能地把速度帶到(04:15)來跑完這10k,結果起跑後
,卻不是能夠這麼如意的...。
起跑後,前四公里都能保持在04:13的速度和A心率,但是開始折返,我一直被
前面的跑友給擋住跑道,他一直在左右搖擺,讓我不太敢衝出去,再加上我得維持關鍵跑
姿,不要跨步的現象,以至於我降速到04:40,幸好在最後一公里有甩開跑友,把速度拉
上來04:19,最終以43:50完賽。衝過終點線後,擋住我跑道的跑友卻也出現狀況,因為
我跑得還有餘力,呼喊休息區的跑友,趕緊來照護他。
唉~第二次的10k測驗,雖然跑出最佳成績,在跑步技術上,也有所改善,
但是體力、心率都沒有在期許的範圍內,雙腳都沒有任何的不舒服,看樣子自己這次真的
跑得太軟爛了!”
*巔峰期(4週,12/19~01/15)
"在跑步的路上彈奏起Garmin PB班的“間歇交響樂”"
巔峰期的課表,就是要在有氧和無氧之間切換,跑量大又很累,在T配速每趟的
休息時間為訓練時間的1/5,在I配速每趟的休息時間為訓練時間,所以跑間歇課表的時候
,都可以聽到735XT的警示聲、腳步聲、喘息聲和唉唉叫,努力的跑完這速度與血脈噴張
的課表。
而且在跑多趟數的間歇課表,要有”不要想著越跑越快,要想能不能穩住”的心
態,每次看了RunningQuotient的訓練結果,還算滿意,畢竟在巔峰期,要勇於跳離舒適
圈,馬力要有催到底的心態~
http://imgur.com/fOega35.jpg
“[2016/12/14:M配速21km]
我想很少人會在清晨在寒風刺骨的天氣(12蚓)跑21km,也只有為了對自己負
責,想要超越自己的成績,才能在河濱繼續逆風奔馳。
今日課表“盲跑M強度21km”,意思是不能看錶,用自己的體感,去跑出自己的M
強度(心率、配速),全程我在0.5km、18.5km有瞄一下心率狀況,確認是否還在M心率,
跑回麥帥一橋後,看了成績,發現到這次盲跑M心率有96%,配速也有抓到M配速的上限,
而且這次還差一點跑進sub100,呵呵~
至於能否接著跑第二個21km,還能維持M強度,我覺得應該可以,但是全馬30km
後,才是能否撐下去的重點,下一階段的“比賽期”,我得更加把勁了!”
*比賽期(4週,01/16~02/12)
"自找的痛苦,應該是比較級的!!!"
http://imgur.com/KjkbLJm.jpg
巔峰期已經過去了,也不可能回頭跑間歇課表,來到比賽期的訓練,開始要訓練
自己的體感配速,因為全程馬拉松主要是用M強度來跑,故我們要越不看錶、用自身去感
受心率、速度;但是要在不同強度間切換,一切是由當日狀況,所以要盡可能的吃飽、睡
飽、按摩來消除身心疲勞,讓自己跑出理想強度的速度,因為我的本身的心率容易上昇、
下降,所以在前三個週期下,我的跑力和訓練指數會有低估的問題,但是
整體的訓練對於我的體能和跑步技術是很有幫助的。
http://imgur.com/4953BeO.jpg
比賽期的團練,我們都選在內湖河濱,因為這段將是渣打馬賽道中的魔王(既是
後半段又是強逆風),團練的好處是大家互相照應,不過更要練心,要不受別人速度的影
響,免得被拉爆了;天氣越冷,我都熱身做久一點,讓自己狀態能夠更好,在三次長距離
M強度課表(21km、12km、10km),我都假設比賽當天會下雨,我都將鞋襪淋濕,帶當日需
要的補給,賽道特地跑有起起伏伏的路況,好讓自己衝撞痛苦圈,並且透過RQ分析每次體
感M強度的結果,思考改進的方法;在2017年寒流襲台的當下,最後一堂的課表為E強度5m
in_M強度_5min_T強度5min_M強度5min,越來越能夠掌握到不同強度的體感。
心得:
http://imgur.com/9elyWKV.jpg
加入“Garmin 全馬PB班”後,就給自己在這四個月的要求:除了跑步課表以外
的運動,一律禁止,細數這18週的訓練,我的總跑量903.7km,花了84小時,不管風吹日
曬、雨淋和寒流襲台,清晨我都在河濱、操場上,按表操課,即便事後看GS的達成率偏低
,但是我也不會重跑,畢竟如何改進才是我要想的;70個學員和教練群在這四個月,分組
討論和互相監督、打氣,讓這單調的跑步訓練有了生氣,對於02/12渣打全馬的成績,我
會盡全力,至於結果就聽天命。
科學化訓練對我的跑步技術和肌力訓練真的很有幫助,我也破了自己的不少的記
錄(5km、10km和半馬),雖然我在觸地時間和騰空時間還有待加強,但是也讓我重新認
識自己的心率和體力;如果你願意放棄其他的團練和運動,只為了跑出一場全馬的最佳成
績,科學化訓練是你的首選條件!
【渣打馬賽前總教練講解-直播】Garmin 全馬PB班,總教練-徐國峰
http://imgur.com/sS5SYug.jpg
【渣打馬賽前總教練講解-直播】Garmin 全馬PB班,總教練-徐國峰
12個教練,70個學員,經歷了先修課程的洗禮,為期18週的硬斗訓練,835K的訓練里程,
71小時12分的訓練時數,跟無止境的互相打氣革命情感。
從體能,技術到肌力,但總教練還有一件事情沒教!
2017/02/11 早上9點5分,現場直播!
請記得鎖定Oh My Garmin的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GARMINFRC/?fref=ts)
--
對於馬拉松的訓練,傳統訓練都是以跑量和速度為主,科學化訓練的週期為基礎
期、進展期、巔峰期和比賽期,每個週期的跑步和肌力課表,有其訓練的意義;從2016年
秋天三天的先修期後(https://goo.gl/atK2gu),下面是我在這四個週期訓練的心得,提
供給想要無痛完賽、跑出好成績的跑友參考:
*基礎期(6週,10/09~10/30、10/31~11/20)
“萬丈高樓平地起”
為期六週的基礎期,主要還是在有氧訓練,所以每次的E 心率的課表,跑得時間
大概是1小時左右就跑完了,除了禮拜日的LSD課表外,基礎期的禮拜六我們都在台北的學
校、河濱進行團練,除了跑當日課表外,教練也指導學員跑姿,讓大家可以更熟悉姿勢跑
法。
我們除了跑課表外,還會透過器具來輔助做肌力訓練,包含彈力帶(mini band)
,鍛鍊核心肌群;跳繩,訓練跟腱的彈力,這樣就能夠縮短觸地時間
(如何縮短觸地時間? https://goo.gl/HPFJKI)。
http://imgur.com/Hb2tzJx.jpg
http://imgur.com/aFfeGzI.jpg
“[2016/11/12:第一次10km測驗]
今日在河濱測驗10km,教練是要我們跑課表之間,還能夠有競賽的感覺;雖然是
前測10km,但是我想了很多「競賽策略」,無疑是想跑的更有科學化。來到現場後,發現
今天狀況不錯,所以打算用A配速跑完全程,結果有努力跑A配速的下限,可惜最後1km力
不從心,跌到T配速了!回頭查看RQ全程的心率,都跑在180bpm的A心率,總時間是44:55
,也破了自己10km的PB...
之後第二次的10km測驗,我也是會用A配速跑全程來做比較,期許能夠贏過昨天
的自己!”
“[2016/11/19:E配速90min]
今天來到Garmin的汐止總部,主要是跑E配速90分鐘,來衡量基礎期是否打底已
經穩定了,E配速的心率若能在90分鐘內飄移10%以內就算具備「優秀的有氧體能」;跑後
教練也告訴大家後續課表和負重肌力訓練的注意事項。
E90有氧基礎檢測的結果:
http://imgur.com/Wdkpt1D.jpg
*進展期(4週,11/21~12/18)
“開始要有急促呼吸的感受”
進展期的課表,以E心率和I配速為主,在跑間歇跑(I配速),休息的時候還要做
關鍵跑姿的訓練,好讓自己更有印象,畢竟跑快的同時,速度和跑姿都能夠維持才是學習
的重點;從進展期的肌力訓練就要開始負重訓練,而最後一週將會有第二次的10km測驗。
http://imgur.com/i7rpz4I.jpg
http://imgur.com/n7kKXJ1.jpg
“[2016/12/17:第二次10km測驗]
自從上次10km測驗(PB:44:55)後,一直在跑步技術練習,在進展期的最後一週,
來到公館河濱團練第二次的10km測驗,因為之前就可以跑I配速八趟,所以起跑前給自己
一個目標,除了要跑A強度區間,盡可能地把速度帶到(04:15)來跑完這10k,結果起跑後
,卻不是能夠這麼如意的...。
起跑後,前四公里都能保持在04:13的速度和A心率,但是開始折返,我一直被
前面的跑友給擋住跑道,他一直在左右搖擺,讓我不太敢衝出去,再加上我得維持關鍵跑
姿,不要跨步的現象,以至於我降速到04:40,幸好在最後一公里有甩開跑友,把速度拉
上來04:19,最終以43:50完賽。衝過終點線後,擋住我跑道的跑友卻也出現狀況,因為
我跑得還有餘力,呼喊休息區的跑友,趕緊來照護他。
唉~第二次的10k測驗,雖然跑出最佳成績,在跑步技術上,也有所改善,
但是體力、心率都沒有在期許的範圍內,雙腳都沒有任何的不舒服,看樣子自己這次真的
跑得太軟爛了!”
*巔峰期(4週,12/19~01/15)
"在跑步的路上彈奏起Garmin PB班的“間歇交響樂”"
巔峰期的課表,就是要在有氧和無氧之間切換,跑量大又很累,在T配速每趟的
休息時間為訓練時間的1/5,在I配速每趟的休息時間為訓練時間,所以跑間歇課表的時候
,都可以聽到735XT的警示聲、腳步聲、喘息聲和唉唉叫,努力的跑完這速度與血脈噴張
的課表。
而且在跑多趟數的間歇課表,要有”不要想著越跑越快,要想能不能穩住”的心
態,每次看了RunningQuotient的訓練結果,還算滿意,畢竟在巔峰期,要勇於跳離舒適
圈,馬力要有催到底的心態~
http://imgur.com/fOega35.jpg
“[2016/12/14:M配速21km]
我想很少人會在清晨在寒風刺骨的天氣(12蚓)跑21km,也只有為了對自己負
責,想要超越自己的成績,才能在河濱繼續逆風奔馳。
今日課表“盲跑M強度21km”,意思是不能看錶,用自己的體感,去跑出自己的M
強度(心率、配速),全程我在0.5km、18.5km有瞄一下心率狀況,確認是否還在M心率,
跑回麥帥一橋後,看了成績,發現到這次盲跑M心率有96%,配速也有抓到M配速的上限,
而且這次還差一點跑進sub100,呵呵~
至於能否接著跑第二個21km,還能維持M強度,我覺得應該可以,但是全馬30km
後,才是能否撐下去的重點,下一階段的“比賽期”,我得更加把勁了!”
*比賽期(4週,01/16~02/12)
"自找的痛苦,應該是比較級的!!!"
http://imgur.com/KjkbLJm.jpg
巔峰期已經過去了,也不可能回頭跑間歇課表,來到比賽期的訓練,開始要訓練
自己的體感配速,因為全程馬拉松主要是用M強度來跑,故我們要越不看錶、用自身去感
受心率、速度;但是要在不同強度間切換,一切是由當日狀況,所以要盡可能的吃飽、睡
飽、按摩來消除身心疲勞,讓自己跑出理想強度的速度,因為我的本身的心率容易上昇、
下降,所以在前三個週期下,我的跑力和訓練指數會有低估的問題,但是
整體的訓練對於我的體能和跑步技術是很有幫助的。
http://imgur.com/4953BeO.jpg
比賽期的團練,我們都選在內湖河濱,因為這段將是渣打馬賽道中的魔王(既是
後半段又是強逆風),團練的好處是大家互相照應,不過更要練心,要不受別人速度的影
響,免得被拉爆了;天氣越冷,我都熱身做久一點,讓自己狀態能夠更好,在三次長距離
M強度課表(21km、12km、10km),我都假設比賽當天會下雨,我都將鞋襪淋濕,帶當日需
要的補給,賽道特地跑有起起伏伏的路況,好讓自己衝撞痛苦圈,並且透過RQ分析每次體
感M強度的結果,思考改進的方法;在2017年寒流襲台的當下,最後一堂的課表為E強度5m
in_M強度_5min_T強度5min_M強度5min,越來越能夠掌握到不同強度的體感。
心得:
http://imgur.com/9elyWKV.jpg
加入“Garmin 全馬PB班”後,就給自己在這四個月的要求:除了跑步課表以外
的運動,一律禁止,細數這18週的訓練,我的總跑量903.7km,花了84小時,不管風吹日
曬、雨淋和寒流襲台,清晨我都在河濱、操場上,按表操課,即便事後看GS的達成率偏低
,但是我也不會重跑,畢竟如何改進才是我要想的;70個學員和教練群在這四個月,分組
討論和互相監督、打氣,讓這單調的跑步訓練有了生氣,對於02/12渣打全馬的成績,我
會盡全力,至於結果就聽天命。
科學化訓練對我的跑步技術和肌力訓練真的很有幫助,我也破了自己的不少的記
錄(5km、10km和半馬),雖然我在觸地時間和騰空時間還有待加強,但是也讓我重新認
識自己的心率和體力;如果你願意放棄其他的團練和運動,只為了跑出一場全馬的最佳成
績,科學化訓練是你的首選條件!
【渣打馬賽前總教練講解-直播】Garmin 全馬PB班,總教練-徐國峰
http://imgur.com/sS5SYug.jpg
【渣打馬賽前總教練講解-直播】Garmin 全馬PB班,總教練-徐國峰
12個教練,70個學員,經歷了先修課程的洗禮,為期18週的硬斗訓練,835K的訓練里程,
71小時12分的訓練時數,跟無止境的互相打氣革命情感。
從體能,技術到肌力,但總教練還有一件事情沒教!
2017/02/11 早上9點5分,現場直播!
請記得鎖定Oh My Garmin的 FB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GARMINFRC/?fref=ts)
--
Tags:
路跑
All Comments
By Lydia
at 2017-02-12T18:54
at 2017-02-12T18:54
By Franklin
at 2017-02-14T16:03
at 2017-02-14T16:03
By Dorothy
at 2017-02-16T13:12
at 2017-02-16T13:12
By Queena
at 2017-02-18T10:21
at 2017-02-18T10:21
By Iris
at 2017-02-20T07:30
at 2017-02-20T07:30
By Yuri
at 2017-02-22T04:39
at 2017-02-22T04:39
By Hedda
at 2017-02-24T01:48
at 2017-02-24T01:48
By Sarah
at 2017-02-25T22:56
at 2017-02-25T22:56
By Andrew
at 2017-02-27T20:05
at 2017-02-27T20:05
By Dinah
at 2017-03-01T17:14
at 2017-03-01T17:14
Related Posts
渣打馬寄物
By Lucy
at 2017-02-10T16:51
at 2017-02-10T16:51
急問 跑步用APP
By Belly
at 2017-02-10T14:20
at 2017-02-10T14:20
gps心率錶推薦?
By Doris
at 2017-02-10T07:22
at 2017-02-10T07:22
填穿戴型裝置使用者問卷抽7-11禮卷
By Franklin
at 2017-02-09T20:41
at 2017-02-09T20:41
在沖繩馬穿Y拖
By Liam
at 2017-02-09T20:13
at 2017-02-09T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