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et Woven1000.Victor Ti99.Yonex AT900P - 羽球

By Linda
at 2011-05-17T01:26
at 2011-05-17T01:2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Zxl (檸檬)》之銘言:
: 至於VT-80的話,我覺得最大的好處就是單打選手又可以用長中桿,而不用小拍面了。
: 同時具有ARC系列一直以來的細框,AT級的重心,沒有盒狀框的風阻,
: 但擊球感依舊超紮實。我們都笑VT根本就是YY佈局這麼多年,最後完成全部系列理想的
: 最終武器。也難怪這麼多旗下選手都換用VT-80,連PG也要改用VT,到最後
: YY就只要賣這一隻就夠了,其他的也不用賣了。
: NS講究的就是:彈出的速度
: AT講究的就是:一殺
: ARC講究的就是:持球時間
: 愈快彈出的拍子,需要打到一樣的球速與距離就愈費力。
: NS需要力量略大而網前技巧好的人來用。頭輕好控制,彈手反應快
: AT需要力量超級大喜歡追球進攻球速的人來使用。力氣不夠的話頭輕的4U AT也很適合
。
: ARC比較適合一般人,力氣不夠大的,讓疊杯奈米管來幫助你轉移更多能量到羽毛球上
,
: 更持球的效果可以有更好的隱蔽性,出手角度比較沒有辦法讓對手看出來。
對一般人來說arc的持球效果的確有加分
但是當速度提到一個程度,雙打可以打出快速平抽檔
持球效果反而是多餘的,就看使用者程度到哪
當然單打來說這就不算啥缺陷了
: 反過頭來講,NS又硬又輕,打高遠球真吃力,網前球處理起來真開心。
網前球倒不至於說是優勢,arc的持球對網前對搓及撥球可能更加分
ns應該說是雙打特化
最強的是平抽檔,揮拍靈活利於雙打快節奏變線
雙打的網前也不常見到貼網的球路,多為推.撲.抽.封,ns正好強化到這部分
: AT系防守起來真弱,揮重高回拍又慢,用全力沒殺死對方就要有心裡準備回防不利了。
at真的是主攻後排在用的拍子
我at900用了4年,重扣可以打出他中管的彈性,應該算驅的動
不過現在換了輕了一點的d90,才發現,根本不用拿到那麼重,反而平抽防守都被拖住了
(我的進攻適合待後排,不過我不喜歡一直被鎖在後場,平抽防守或前排也都能打)
我覺得要不是大部分時間都待後排,組織球路也有隊友幫忙不用費心
那用這支真的不太適合
: ARC系最讚的地方就是沒啥明顯弱點,但是也沒啥優點,哈哈哈。
: http://www.yonex.com.tw/Products/2011/badminton/tech/tech.png
: 像我來說我就比較喜而很中間的拍子,重心比較習慣,萬用商品,不過也萬萬不能。
: VT的問市很像是告訴人們:你要的特質我們通通都準備好了,快來買哦。
: 不過唯重心略高,揮重一點不低,還真的有點累。
: 簡單講:想要快而輕巧,選NS。想要有力:選VT更理想。
vt80算是反應稍快的at900,我傾向當成at來看
實際用起來,流的還是at的血,只是混了一點點的ns
個人用起來骨子裡還是頭重進攻
只是拍面擊球感更硬,反彈更迅速,不像at900還有一點點持球感
比at900更適合雙打使用
要是握把也是加長就更完美了,平抽可以握更短
拍框用起來也沒破風到哪去,頂多是風阻比at小一點點而已
vt70目前看起來反而比較接近這系列的訴求,重量也比較平易近人,不過中管真的不夠硬
當然現在也看不出這系列是偏at還是ns,等這系列多出幾支再來看可能比較準
至於啥三點配重跟因頻率清器,個人覺的是噱頭居多
決定這系列走向的關鍵還是在於揮重跟中管硬度跟破風程度
: 啥也不想要,啥也不知道,啥都打了不順手,那還是回來用ARC 10吧XDXD。
: 至於Ti 99看起來我是覺得只是cp值高的商品,商品品質略高於它的定價。
: 它依舊是上個世代的盒狀框、粗中桿商品改款,它的前一代Ti 95
: 除了打起來還算穩定之外,其他也沒啥可以大書特書之處。
: 反倒是Fleet的產品一直都很堅持在6000元上下的價格,
: 超低風阻,耐高磅,長中桿。扣除掉那個萬年不改的三角錐不好握之外。
: 我的心魔一直都叫我去貨架上拿一隻新產品出來穿,我一直都很努力在對抗。
: 這也足以證明它們確實是除了打造出與YY相似的產品之外,還有自己的堅持與思維。
要不是原po指名yy
不然我也真的很想推fleet,它就敗在宣傳不太夠而已
唯一的缺點是保固問題,聽說要看運氣
想成為世界知名品牌售後服務真的要做好
而它的破風設計在它牌中真的少見
最近改打d90
中管粗細跟vt80相去不遠,算相當細,硬度也差不多
(誰比較硬沒仔細試過,因為vt80送鑑定了還沒回來=.=)
拍框超超超細超低風組,拍速快,防守平抽速度整個提了起來
打起來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感覺
打過這支以後就把yy拍都出清了,只留vt80
(用慣yy拍的打這支可能要挑88g或更高的重量)
至於勝利是真的看的出有在用心
但是還真的找不出啥特色,拍子也都中規中矩而已
--
: 至於VT-80的話,我覺得最大的好處就是單打選手又可以用長中桿,而不用小拍面了。
: 同時具有ARC系列一直以來的細框,AT級的重心,沒有盒狀框的風阻,
: 但擊球感依舊超紮實。我們都笑VT根本就是YY佈局這麼多年,最後完成全部系列理想的
: 最終武器。也難怪這麼多旗下選手都換用VT-80,連PG也要改用VT,到最後
: YY就只要賣這一隻就夠了,其他的也不用賣了。
: NS講究的就是:彈出的速度
: AT講究的就是:一殺
: ARC講究的就是:持球時間
: 愈快彈出的拍子,需要打到一樣的球速與距離就愈費力。
: NS需要力量略大而網前技巧好的人來用。頭輕好控制,彈手反應快
: AT需要力量超級大喜歡追球進攻球速的人來使用。力氣不夠的話頭輕的4U AT也很適合
。
: ARC比較適合一般人,力氣不夠大的,讓疊杯奈米管來幫助你轉移更多能量到羽毛球上
,
: 更持球的效果可以有更好的隱蔽性,出手角度比較沒有辦法讓對手看出來。
對一般人來說arc的持球效果的確有加分
但是當速度提到一個程度,雙打可以打出快速平抽檔
持球效果反而是多餘的,就看使用者程度到哪
當然單打來說這就不算啥缺陷了
: 反過頭來講,NS又硬又輕,打高遠球真吃力,網前球處理起來真開心。
網前球倒不至於說是優勢,arc的持球對網前對搓及撥球可能更加分
ns應該說是雙打特化
最強的是平抽檔,揮拍靈活利於雙打快節奏變線
雙打的網前也不常見到貼網的球路,多為推.撲.抽.封,ns正好強化到這部分
: AT系防守起來真弱,揮重高回拍又慢,用全力沒殺死對方就要有心裡準備回防不利了。
at真的是主攻後排在用的拍子
我at900用了4年,重扣可以打出他中管的彈性,應該算驅的動
不過現在換了輕了一點的d90,才發現,根本不用拿到那麼重,反而平抽防守都被拖住了
(我的進攻適合待後排,不過我不喜歡一直被鎖在後場,平抽防守或前排也都能打)
我覺得要不是大部分時間都待後排,組織球路也有隊友幫忙不用費心
那用這支真的不太適合
: ARC系最讚的地方就是沒啥明顯弱點,但是也沒啥優點,哈哈哈。
: http://www.yonex.com.tw/Products/2011/badminton/tech/tech.png

: VT的問市很像是告訴人們:你要的特質我們通通都準備好了,快來買哦。
: 不過唯重心略高,揮重一點不低,還真的有點累。
: 簡單講:想要快而輕巧,選NS。想要有力:選VT更理想。
vt80算是反應稍快的at900,我傾向當成at來看
實際用起來,流的還是at的血,只是混了一點點的ns
個人用起來骨子裡還是頭重進攻
只是拍面擊球感更硬,反彈更迅速,不像at900還有一點點持球感
比at900更適合雙打使用
要是握把也是加長就更完美了,平抽可以握更短
拍框用起來也沒破風到哪去,頂多是風阻比at小一點點而已
vt70目前看起來反而比較接近這系列的訴求,重量也比較平易近人,不過中管真的不夠硬
當然現在也看不出這系列是偏at還是ns,等這系列多出幾支再來看可能比較準
至於啥三點配重跟因頻率清器,個人覺的是噱頭居多
決定這系列走向的關鍵還是在於揮重跟中管硬度跟破風程度
: 啥也不想要,啥也不知道,啥都打了不順手,那還是回來用ARC 10吧XDXD。
: 至於Ti 99看起來我是覺得只是cp值高的商品,商品品質略高於它的定價。
: 它依舊是上個世代的盒狀框、粗中桿商品改款,它的前一代Ti 95
: 除了打起來還算穩定之外,其他也沒啥可以大書特書之處。
: 反倒是Fleet的產品一直都很堅持在6000元上下的價格,
: 超低風阻,耐高磅,長中桿。扣除掉那個萬年不改的三角錐不好握之外。
: 我的心魔一直都叫我去貨架上拿一隻新產品出來穿,我一直都很努力在對抗。
: 這也足以證明它們確實是除了打造出與YY相似的產品之外,還有自己的堅持與思維。
要不是原po指名yy
不然我也真的很想推fleet,它就敗在宣傳不太夠而已
唯一的缺點是保固問題,聽說要看運氣
想成為世界知名品牌售後服務真的要做好
而它的破風設計在它牌中真的少見
最近改打d90
中管粗細跟vt80相去不遠,算相當細,硬度也差不多
(誰比較硬沒仔細試過,因為vt80送鑑定了還沒回來=.=)
拍框超超超細超低風組,拍速快,防守平抽速度整個提了起來
打起來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感覺
打過這支以後就把yy拍都出清了,只留vt80
(用慣yy拍的打這支可能要挑88g或更高的重量)
至於勝利是真的看的出有在用心
但是還真的找不出啥特色,拍子也都中規中矩而已
--
Tags:
羽球
All Comments

By Doris
at 2011-05-17T20:59
at 2011-05-17T20:59

By Olive
at 2011-05-22T12:58
at 2011-05-22T12:58

By Zanna
at 2011-05-27T04:43
at 2011-05-27T04:43

By John
at 2011-05-27T10:56
at 2011-05-27T10:56

By Cara
at 2011-05-30T15:11
at 2011-05-30T15:11

By Dora
at 2011-06-01T15:48
at 2011-06-01T15:48

By Anonymous
at 2011-06-04T16:08
at 2011-06-04T16:08

By Quintina
at 2011-06-06T14:09
at 2011-06-06T14:09

By Carol
at 2011-06-09T13:02
at 2011-06-09T13:02

By Mia
at 2011-06-12T13:40
at 2011-06-12T13:40

By Erin
at 2011-06-12T19:50
at 2011-06-12T19:50
Related Posts
超長羽球拍買不買得到?

By Agatha
at 2011-05-17T00:00
at 2011-05-17T00:00
但是我沒有在打比賽, 長度限制對我而言不是什麼問題
希望能買到680mm以上的羽球拍 (理想是75cm)
因為查過� ...
gosen的產品

By Queena
at 2011-05-16T22:44
at 2011-05-16T22:44
引入水下跑步機‧中國備戰蘇杯有新招

By Iris
at 2011-05-16T22:06
at 2011-05-16T22:06
丹麥11人迷你陣容出爐‧蓋特7率寒帶龍征戰

By Linda
at 2011-05-16T22:03
at 2011-05-16T22:03
YY跟Victor鞋子哪個較好穿..?

By Susan
at 2011-05-16T21:40
at 2011-05-16T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