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溫網是否真的很乏味? - 網球 Tennis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1-06-26T23:58
at 2011-06-26T23:58
Table of Contents
前文恕刪
本來不想多談這個話題,不過還是稍微講一下發球上網的一些問題。
-------------------------------------------------------------------
很多人以為阿山哥和伊凡是純粹的發球上網選手,其實那是不對的。
有看過早期山普拉斯的比賽就知道,他其實二發是不會上網的,不妨
去看看95年以前他的比賽,你會驚訝為何他留在底線的時間那麼多,
而且他最拿手的Running Forehand就是在那段時間打出名堂。
一直要到大概97年以後,因為體能下滑的關係,Sampras 才開始連第
二發球也開始上網,也直到這時候,稱他為一個發球上網者才比較適
當。而阿山哥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的第二發球變化性很夠,而且很敢拚
,尤其是切發球在後期真的幫了他不少忙,讓他的One Two Punch 設
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而且發球上網並不是發球好就能打,重點在於你的移動判斷力、還有
重要的截擊技巧,截擊還包括了低截擊和半截擊這兩種應付過網急墜
回發球的法寶,阿山哥在這兩項武器後期真的是爐火純青,也彌補了
他的移位能力逐漸下滑的事實。
另外,上網者除了發球上網之外,「接球上網」也是一門技術。這當
中又牽涉了你的回發球能力不能太差,還有切球的運用,角度和深度
的幫助要求,幫助你爭取強迫上網的時間,而不是貿然上網而已。
前球王Stefan Edberg 就是這方面的高手;Patrick Rafter這位前美
網冠軍在接球上網這方面也是練得很好,切球更是Rafter在後期練得
很得心應手的一門武器,他和阿格西在溫布頓連續三年的大對決可以
觀摩一下他的球技發揮。
當然,阿山哥的切球更不用說了,他的切檔回發球能力堪稱一絕,這
方面,當今的大滿貫之王Roger Federer 也是非常出色,他們倆在01
年那場「草地球王交接賽」,真的是非常經典的一場賽事。
最後再來談伊凡,其實伊凡也不是純粹的上網者,他只是發球強到沒
幾個人接得到而已,但其實他年輕的時候上網比率不高,他真的很特
殊,堪稱是一個怪才XD。不過靠發球也沒有替他拿到冠軍,他真正拿
到冠軍的2001年,其實關鍵在於他的回發球表現比以往都還要出色。
由伊凡的例子可以證明發球好在草地只是一個強大的武器,但只憑一
個武器很難拿到冠軍的,必須要有第二或第三項武器同時有所發揮才
能夠撐到最後一刻。
P.S:前英國希望Tim Henman,被稱為最後一個純發球上網者。他多年來的努力
有目共睹,他的截擊和網前功夫練得很棒,只是他的一些缺點也比上述那
些名將來得多一些,例如他的發球真的威脅性比較低,所以他打發球上網
面對的穿越球比較多而且強勁。而且後期他有想改練上旋發球,只是也沒
有辦法達到像Rafter那樣的強力上旋發球,所以總是差了那麼一點。
他真正最好的機會在2001年,只是天意弄人,如果當年就有屋頂,或許這
歷史就要改寫了......不過敗給更需要那個冠軍來救贖的伊凡,英國人也
多半欣然接受就是了XD
--
本來不想多談這個話題,不過還是稍微講一下發球上網的一些問題。
-------------------------------------------------------------------
很多人以為阿山哥和伊凡是純粹的發球上網選手,其實那是不對的。
有看過早期山普拉斯的比賽就知道,他其實二發是不會上網的,不妨
去看看95年以前他的比賽,你會驚訝為何他留在底線的時間那麼多,
而且他最拿手的Running Forehand就是在那段時間打出名堂。
一直要到大概97年以後,因為體能下滑的關係,Sampras 才開始連第
二發球也開始上網,也直到這時候,稱他為一個發球上網者才比較適
當。而阿山哥厲害的地方在於他的第二發球變化性很夠,而且很敢拚
,尤其是切發球在後期真的幫了他不少忙,讓他的One Two Punch 設
定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而且發球上網並不是發球好就能打,重點在於你的移動判斷力、還有
重要的截擊技巧,截擊還包括了低截擊和半截擊這兩種應付過網急墜
回發球的法寶,阿山哥在這兩項武器後期真的是爐火純青,也彌補了
他的移位能力逐漸下滑的事實。
另外,上網者除了發球上網之外,「接球上網」也是一門技術。這當
中又牽涉了你的回發球能力不能太差,還有切球的運用,角度和深度
的幫助要求,幫助你爭取強迫上網的時間,而不是貿然上網而已。
前球王Stefan Edberg 就是這方面的高手;Patrick Rafter這位前美
網冠軍在接球上網這方面也是練得很好,切球更是Rafter在後期練得
很得心應手的一門武器,他和阿格西在溫布頓連續三年的大對決可以
觀摩一下他的球技發揮。
當然,阿山哥的切球更不用說了,他的切檔回發球能力堪稱一絕,這
方面,當今的大滿貫之王Roger Federer 也是非常出色,他們倆在01
年那場「草地球王交接賽」,真的是非常經典的一場賽事。
最後再來談伊凡,其實伊凡也不是純粹的上網者,他只是發球強到沒
幾個人接得到而已,但其實他年輕的時候上網比率不高,他真的很特
殊,堪稱是一個怪才XD。不過靠發球也沒有替他拿到冠軍,他真正拿
到冠軍的2001年,其實關鍵在於他的回發球表現比以往都還要出色。
由伊凡的例子可以證明發球好在草地只是一個強大的武器,但只憑一
個武器很難拿到冠軍的,必須要有第二或第三項武器同時有所發揮才
能夠撐到最後一刻。
P.S:前英國希望Tim Henman,被稱為最後一個純發球上網者。他多年來的努力
有目共睹,他的截擊和網前功夫練得很棒,只是他的一些缺點也比上述那
些名將來得多一些,例如他的發球真的威脅性比較低,所以他打發球上網
面對的穿越球比較多而且強勁。而且後期他有想改練上旋發球,只是也沒
有辦法達到像Rafter那樣的強力上旋發球,所以總是差了那麼一點。
他真正最好的機會在2001年,只是天意弄人,如果當年就有屋頂,或許這
歷史就要改寫了......不過敗給更需要那個冠軍來救贖的伊凡,英國人也
多半欣然接受就是了XD
--
Tags:
網球
All Comments
By Puput
at 2011-06-27T17:41
at 2011-06-27T17:41
By Queena
at 2011-06-28T11:24
at 2011-06-28T11:24
By Andy
at 2011-06-29T05:07
at 2011-06-29T05:07
By Zenobia
at 2011-06-29T22:50
at 2011-06-29T22:50
By Hedy
at 2011-06-30T16:33
at 2011-06-30T16:33
By Bethany
at 2011-07-01T10:16
at 2011-07-01T10:16
By Madame
at 2011-07-02T03:59
at 2011-07-02T03:59
By Todd Johnson
at 2011-07-02T21:43
at 2011-07-02T21:43
By Agnes
at 2011-07-03T15:26
at 2011-07-03T15:26
By Cara
at 2011-07-04T09:09
at 2011-07-04T09:09
By Olga
at 2011-07-05T02:52
at 2011-07-05T02:52
By Quintina
at 2011-07-05T20:35
at 2011-07-05T20:35
By Carol
at 2011-07-06T14:18
at 2011-07-06T14:18
By Zora
at 2011-07-07T08:01
at 2011-07-07T08:01
By Frederica
at 2011-07-08T01:44
at 2011-07-08T01:44
By Frederica
at 2011-07-08T19:27
at 2011-07-08T19:27
By Faithe
at 2011-07-09T13:10
at 2011-07-09T13:10
By Poppy
at 2011-07-10T06:53
at 2011-07-10T06:53
By Charlie
at 2011-07-11T00:36
at 2011-07-11T00:36
By Leila
at 2011-07-11T18:20
at 2011-07-11T18:20
By Charlie
at 2011-07-12T12:03
at 2011-07-12T12:03
By Kelly
at 2011-07-13T05:46
at 2011-07-13T05:46
By Selena
at 2011-07-13T23:29
at 2011-07-13T23:29
By Isla
at 2011-07-14T17:12
at 2011-07-14T17:12
By Frederic
at 2011-07-15T10:55
at 2011-07-15T10:55
By Ida
at 2011-07-16T04:38
at 2011-07-16T04:38
By Lily
at 2011-07-16T22:21
at 2011-07-16T22:21
By Franklin
at 2011-07-17T16:04
at 2011-07-17T16:04
By Jacob
at 2011-07-18T09:47
at 2011-07-18T09:47
By Dinah
at 2011-07-19T03:30
at 2011-07-19T03:30
By Thomas
at 2011-07-19T21:13
at 2011-07-19T21:13
By Isla
at 2011-07-20T14:57
at 2011-07-20T14:57
By Enid
at 2011-07-21T08:40
at 2011-07-21T08:40
By Lydia
at 2011-07-22T02:23
at 2011-07-22T02:23
By Hazel
at 2011-07-22T20:06
at 2011-07-22T20:06
By Caitlin
at 2011-07-23T13:49
at 2011-07-23T13:49
By Damian
at 2011-07-24T07:32
at 2011-07-24T07:32
By Hedy
at 2011-07-25T01:15
at 2011-07-25T01:15
By Kristin
at 2011-07-25T18:58
at 2011-07-25T18:58
By Irma
at 2011-07-26T12:41
at 2011-07-26T12:41
By Daniel
at 2011-07-27T06:24
at 2011-07-27T06:24
By Tom
at 2011-07-28T00:07
at 2011-07-28T00:07
By Zanna
at 2011-07-28T17:50
at 2011-07-28T17:50
By Dora
at 2011-07-29T11:34
at 2011-07-29T11:34
Related Posts
90年代的溫網是否真的很乏味?
By Steve
at 2011-06-26T23:36
at 2011-06-26T23:36
最喜歡跟最偉大
By Carol
at 2011-06-26T23:02
at 2011-06-26T23:02
90年代的溫網是否真的很乏味?
By Jacob
at 2011-06-26T22:16
at 2011-06-26T22:16
Court 14 盧彥勳 l. M Llodra 36 36 16
By Doris
at 2011-06-26T22:12
at 2011-06-26T22:12
納豆的正拍
By Edwina
at 2011-06-26T22:06
at 2011-06-26T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