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國家地理國際攝影大賽 台灣區冠軍揭曉! - 游泳討論

By Connor
at 2006-07-21T14:25
at 2006-07-21T14:25
Table of Contents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3413720.shtml
國家地理攝影賽》達悟族孩子的暑假
記者程思迪/攝影
【台北訊】
一名蘭嶼東清國小的達悟族小朋友,暑假期間,跟著船長老爸,帶一群來自台北市的潛水
客前往關東石潛水。當這群穿著先進潛水裝備的客人,在五公尺深的海底作結束潛水前的
減壓停留時,他一身校服,不需任何裝備,潛到海底與潛水客嬉戲。這是他的快樂暑假。
這張照片,獲得首屆國家地理國際攝影大賽台灣區選拔賽人物類第三名。拍攝者是聯合報
攝影中心組長程思迪。
國家地理攝影賽》達悟族孩子的暑假
http://digital.photosharp.com.tw/DIGITAL/Content.aspx?News_No=3500
2006國家地理國際攝影大賽 台灣區冠軍揭曉!
發表於:2006-07-19 19時 ANAN, 瀏覽人次: 55312
「一個充滿人文情感的攝影比賽!」
全球首屆【2006國家地理國際攝影大賽】—台灣區選拔賽,經過激烈的選拔過程後,
結果終於出爐!五位國內頂尖攝影暨影像大師一致稱讚本次比賽作品:「充滿豐富人文情
感,影像質地優異」。國際賽項目的三名冠軍從三千多幅作品中脫穎而出,將於八月代表
台灣與全球21國攝影高手共逐世界攝影桂冠。台灣區選拔賽另並選出優選四十名、佳作四
十五名。
主辦單位《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秋雨文化副總經理林沛瀅表示,首屆大賽報名情
況十分踴躍,總計國際三個指定項目,「自然世界」、「旅遊/文化」與「人物」,分別
收到544件、688件與609件,台灣區指定項目「台灣映象」計收到1,312件,總件數高達
3,153件。從投件比例來看,「台灣映象」占41.6%居冠;「旅遊/文化」居次占21.8%,「
人物」與「自然世界」則分別為19.3%與17.3%,反映了台灣攝影主題的取向。同時13件首
獎作品得獎者的平均年齡僅35歲,可見台灣攝影人才有年輕化的趨向。同時本次大賽作品
人文色彩濃厚,顯見大眾對於《國家地理雜誌》之人文精神與品質的認同。
新聞局副局長易榮宗出席頒獎時表示,在高規格的國際賽中,台灣首度透過區域性選
拔,集合民間企業與專業精英力量,有系統地選出頂尖作品參賽,相信這個平台的搭建,
將有利往後發掘更多攝影新秀,鼓勵優質的攝影文化。他感謝主辦單位、贊助企業與專業
評審的努力,9月國際賽名次雖尚未揭曉,但他認為台灣攝影界已經贏得了精彩的未來。
他相信很快將能看到台灣攝影界的另一個李安,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為國爭光。
文化總會副秘書長陳秀惠則表示,文化總會特別在台灣區指定項目「台灣映象」設立
「文化總會獎」,便是為了鼓勵攝影人才發揮創意、為台灣保留珍貴的文化資產。從「台
灣映象」作品約占總件數42%來看,顯示參賽者藉由《國家地理雜誌》的人文精神,來記
錄本土的感動,代表了21世紀台灣人豐盛的生活創意和文化思維,十分值得珍藏;也希望
攝影從此成為充滿文化趣味的全民運動。
本次頒獎典禮共頒發國際賽三個指定項目的冠、亞、季軍,台灣區指定項目「文化總
會獎」三名與「EPSON數位獎」一名,共計十三個獎項。得獎者來自台灣各社會階層,有
攝影師、記者、設計師、律師及校園人士等。更特別的是,有三位參賽者各囊括兩個獎項
,其中擔任幼稚園英文老師的黃靖惠,獲得「自然世界」類季軍與「人物」類冠軍;專業
攝影師李育勳獲得「旅遊/文化」類冠軍與「EPSON數位獎」;擁有二十年攝影經驗的記者
陳逸宏,則得到「人物」類亞軍與「文化總會獎」的肯定。
國際賽三組冠軍,分別是「自然世界」:『潘欣榮,Camel』、「旅遊/文化」:『李
育勳,虎爺祭』和「人物」:『黃靖惠,浪跡天涯』。『Camel』表現一隻沙漠中的駱駝
,將整個頭部埋進樹叢試圖躲避炎熱,有趣的構圖引人會心一笑;『虎爺祭』雖然運用台
灣傳統的慶典場景,但照片主題人物在煙硝瀰漫的鞭炮陣中,自然生動地比出「YA」的手
勢,濃烈地傳達了屬於台灣特有的文化符號,贏得評審的一致肯定;『浪跡天涯』是唯一
黑白呈現的作品,單純的構圖,將視線聚焦在荒原中焦慮而疲憊的少年與馬身上,道盡青
康藏高原少數民族的生活情境,靜寞中有一股令人動容的肅穆和堅毅。而三幅作品皆精準
的抓住時間剎那,讓感情意涵鮮活的植入人心。
本屆評審團皆是國內備受專業肯定的資深攝影人。評審團主席張照堂表示,此次攝影
比賽的參賽作品,整體的影像水平相當優秀,是多年來少見。作品不僅具有高度的人文觀
察,影像質地、創意水準亦高,更不乏許多帶有台灣特色的佳作,與《國家地理雜誌》長
期以來關懷人文、保護自然與記錄文化的精神完全契合。針對國際賽作品的表現,評審蔡
文祥、郭力昕、簡扶育、黃子明皆認為,參賽者多有紮實的經驗基礎,題材廣泛多元,以
寫實記趣為主,甚少有作假、矯情或類似沙龍照的唯美作品參加,在歷來攝影比賽中實屬
難得。整體來看,參賽作品中很多為反映真實,甚至取材走向俗艷八卦如鋼管辣妹;純樸
自然如原住民生活等具台灣特色的文化縮影。得獎作品都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地域特性
或幽默特質,直接用影像感動人。
由於國際賽參賽件數多,競爭激烈,因此,評審團在基本攝影品質外,另設定了三個
優選條件—「在地」、「創新」與「個人觀點」。「在地」是指作品的拍攝對象或場景,
盡量來自台灣,以呈現台灣人文地理和自然精神為優先考慮;作品的「創新」在於主題或
手法應避免陳腔濫調、過於制式老套或沙龍攝影,可以幽默感或視覺趣味來呈現。評審黃
子明便指出,台灣自然生態拍攝題材不虞匱乏,但卻難見令人驚艷的佳作,原因即在於欠
缺更深刻的人文觸覺;最後,優秀的攝影作品應提出「個人觀點」,不要掉入文化的刻板
印象或偏見,走不出複製題材的觀念和手法。
獨家贊助本活動的EPSON台灣愛普生,特別在「台灣映象」項目中提供「EPSON數位獎
」,以鼓勵在「數位列印影像品質」方面,呈現台灣特色之美的傑出作品。總經理李隆安
頒獎時特別指出,攝影的數位時代已經來臨,從十三件優勝作品中,有八件採用數位輸出
即可得知。其中採用EPSON產品輸出的作品占了50%, EPSON在影像品質上深獲攝影愛好者
與評審專家們的肯定,他代表EPSON表示欣慰和感謝。
台灣區「2006國家地理國際攝影大賽」國際賽指定項目之前三名,最高可獲得三萬元
獎金與獎盃,且分別獲贈EPSON Stylus Photo R2400、Canon Power Shot A540、《國家
地理雜誌》中文版一年份等專業級獎品,總值近台幣7萬元。台灣區「文化總會獎」與「
EPSON特別獎」則分別獲得獎金三萬元與EPSON Stylus Photo R2400。得獎作品將登於《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九月號,並於七月底送往美國,參加計有二十餘國角逐的國際總決
賽。九月決選結果出爐後,主辦單位將續於年底前,假北、中、南三區舉辦全球優勝攝影
作品巡迴展,並於十一月推出台灣區「優勝攝影作品集」,值得民眾期待。
--
Tags:
游泳
All Comments

By Jacob
at 2006-07-22T11:47
at 2006-07-22T11:47
Related Posts
想學自由式的泳伴

By Zanna
at 2006-07-21T14:20
at 2006-07-21T14:20
想要了解YMCA的教學方式

By Tom
at 2006-07-21T12:48
at 2006-07-21T12:48
游多少?

By Olga
at 2006-07-21T11:12
at 2006-07-21T11:12
游多少?

By Sandy
at 2006-07-21T10:22
at 2006-07-21T10:22
游多少?

By Aaliyah
at 2006-07-21T02:27
at 2006-07-21T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