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國術大賽 - 武術 Martial Arts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19-05-18T23:03

Table of Contents

前面有一篇趙道新的文章,其實很久以前就有流傳過,很多狀況現在還是一樣,

以下連結這篇文章也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流傳過,但以前流傳比較多文字比較少照片,

這連結應該整理過,有蠻多照片可看......

************************************

1929國術大賽,名門大派毫無建樹,太極直接被打趴下

2017-05-06 由 厭世書生 發表于歷史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oyb42eq.html

************************************

上面內容因為沒有影片紀錄,所以內容有些可能也有灌水成分
(傳武很多文字記錄和影片紀錄有差異)

但內容比較特別的摘錄如下:

"武術名人名不副實。名滿天下的高手名不副實的比比皆是,名氣大的不一定能打,或者不
敢上擂台,或者經擂台一檢驗,優劣立顯,用另一名家趙道新的話來說,就是「要麼被打
破了頭,要麼被嚇破了膽」"


"優勝者自報家門時雖都是五花八門的傳統門派,
但無一例外的暗地另搞一套獨有的格鬥訓練,訓練內容我們不得而知,
但從個別人身上可推測一二,如亞軍獲得者朱國祿兼練拳擊,
其打法當時遭一太極拳名家非議,說「不合國術」,其弟朱國禎要與名家請教,
名家不敢迎戰,在深秋的天氣里竟滿面是汗,看來朱的打法有拳擊加腿之嫌;
獲得第十三名的趙道新搞了個心會掌體系,借鑑了西方的訓練體系,
趙曾對國術的弊端進行了無情的批判,散打王的裁判津門二張曾受教於趙,
張鴻俊曾獲全國散打比賽亞軍。"


"太極拳打法毫無建樹,四兩難撥千斤,選手不堪一擊"


"「要學打擂台的拳術」成為當時練武著的要求,但持藝者看到其真實效果,反而出現一個
空前保守的局面,那些為數不多的技藝再也不隨便傳人。如此看來,今天廣泛流傳的我們
六千萬武術愛好者練習的傳統武術是否多半是那「空頭拳術」"


"比賽沒有看到高深的內功,沒有發人於丈外的場面,看看優勝者的打法吧,

王子慶運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戰術打法獲得冠軍,
其不招不架甚至中招反擊的打法頗像散打,
且身高體壯,以力降人,非傳統觀念的以巧取勝,
倒合乎現代比賽分體重級別的觀念;

朱國祿借鑑拳擊打法,善於聲東擊西,虛實結合,
想起了人們對散打的指責:拳擊加腿;

第四名曹宴海,公認的第一高手,不怕「起腿半邊空」,以里纏外踢,
勾掛起落易如手便的腿法橫掃各路豪傑,因照顧面子,讓拳獲得第四,
與重視腿法的散打還是有著相近的一面。"

**************

這是1929年的事情,一堆門派有名的祖師爺都在的年代.....

--
Tags: 武術

All Comments

武人的謊言

Gilbert avatar
By Gilbert
at 2019-05-12T01:10
還有一個傳統武術最大的謊言 不 應該說是笑話 就是and#34;體重量級沒差and#34; 練到現在 只有傳武會有這種論述 ... 其他競技武術的習練者通常不會有這種想法 而之中能打的 通常有個特徵 體格好 要嘛高要嘛壯 不是說他們能打是因為體格 技術依舊很好 只是因為他們的體格優勢 不太會意識到體格跟戰鬥 ...

武人的謊言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19-05-10T16:26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其實是武人的謊言 2017-03-08 由 野生文青 發表 傳統武術圈有一句很有名的話: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 一般被解讀為對應兩大知名拳種,即太極拳與八極拳。 在當代,這句話被兩大拳種的傳人們頻繁引用,以表現自己門派的NB。 一般來說,八極門人更喜歡說 ...

淺談步法

Frederica avatar
By Frederica
at 2019-05-10T00:05
這篇是從站樁聯想到,僅為在下個人主觀見解, 通常如果有經常站樁到一個階段 似乎就是老一輩認為重心已經放到腳底,走路都很穩重,似乎是好事, 但從現代技擊武術來看,反而覺得行動有點呆滯 這篇文章主要了解目前技擊武術(立技)常見步法,提供給傳武(尤其內家拳)做參考 因為練習內家拳的很少很少看到花很多時間單練步法 ...

武術家趙道新訪談:中國武術是沒有前途的

Lauren avatar
By Lauren
at 2019-05-09T14:47
先說結論:傳武靠and#34;能打and#34;超難活,能活的靠其他價值 某南部太極老師說: 來學拳的人中只有一成是識貨為了and#34;武術and#34;來練 九成為了養生、社交、文化、套路帥、武俠夢等因素而學 在這種市場又沒有公開驗證平台的狀況下 重要的是口才、形象、社交能力 實力占比極低 ...

淺談站樁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19-05-09T12:34
因為前面有一篇講古代很多大師強調站樁的文獻紀錄, 似乎引起ㄧ些同好的討論,在下也來湊一腳,但不是引戰,純討論, 因為自己以前曾經花過很大時間學習及研究 在此提供ㄧ些自己經驗給初學者參考 ^^^^^^ (ㄟ...那些已經有一定程度的請按左建離開 ^^): 先說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