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世運的不可能任務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Dorothy
at 2009-07-22T16:06
at 2009-07-22T16:06
Table of Contents
[中國時報,本屆高雄世運會總導演 北藝大校長 朱宗慶讀者投書]
2009年世界運動會7月16日在高雄正式開幕,身為開閉幕式的總導演,
我坐在觀眾席,與四萬名觀眾一起觀賞這場意義非凡的盛會,心中五
味雜陳—過去的11個月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數百名師生與校友南
北奔波,從零開始,經過數不清的討論、爭執、折衝,還有數萬個小
時的排練、走位,終於有了這場被媒體讚譽為「A+」的開幕演出。難
以言喻的疲倦,這一刻被驕傲完全取代。
記得11個月前,「安益集團」到學校找我,希望邀請北藝大參與世運
會的開閉幕典禮執行。當時,我充滿猶豫,因為籌備時間實在緊迫,
經費又相當有限,不及北京奧運開幕式的60分之一,而當時場地尚未
驗收完畢且漂亮的場地因為草皮維護等因素而無法搭建舞台,而這又
是我國第一次籌辦如此大型的國際賽事,開幕典禮勢必引起國際矚目
,能否在這樣的條件下做出一場高品質的演出,我沒有把握。
但「2009高雄世運」是我國非常難得能夠舉辦的世界級大型運動賽事
,將是向世界各國發聲,展現我國的活力並讓大家都看到台灣進步的
最好的舞台。種種挑戰擺在面前,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然而擁有各種文化藝術人才的北藝大似乎沒有不答應的道理,這是一
個讓世界見識到我國文化活力的極佳場域,如果對自己的文化與藝術
有信心,我們就責無旁貸。
當七點半開幕式一展開,一群小朋友衝出來,齊聲呼喊「2009高雄世
運歡迎您」,全場觀眾隨即歡聲雷動的那一剎那,我突然熱淚盈框,
因為籌備已久的夢想終於實現。接下來的45分鐘的三段主秀透過電視
的轉播向世界發聲,獲得一致好評,被國際世界運動總會主席朗弗契
稱讚為是世界運動會史上非常「傑出」的一次開幕典禮。得到這麼多
的肯定,我知道團隊其實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不過能夠順利完成這
項重大任務,當中確有很多可貴的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
參與世運開幕製作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時間的壓力。僅不到一年的時間
,一切仍舊是零,各種意見需要整合與落實,高雄在地與來自台北的
工作團隊,也還要重新籌組、磨合,更不要說內容與創意核心的設計
了。再者,經費的困難更是一大挑戰。伊東豐雄設計的場館極為美麗
壯觀,其體積之大卻讓我們的大規模藝術演出顯得微小。因此我們動
員了共3800名的演出者共同參與,僅僅是便當錢,就龐大的讓同仁傷
透腦筋,錙銖必較;連一客60元的雞腿飯都嫌貴,只能參雜國民便當降
低支出。
這次的開幕式邀集了藝文界的精英組成強大的創意製作團隊。活動策劃
過程,考量到世運會強調「運動競技的友誼精神」以及全民運動的重要
性,在設計上,以在地元素、熱情活力的港都為主軸,涵括台灣原住民
在島上的初生、常民文化的民間傳統藝陣、到年輕活力的新高雄—「福
爾摩沙」、「萬民祈福」及「活力高雄」三大主秀,從台灣本島的歷史
發展,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信仰習俗,最後展現出高雄過去從鋼鐵城市
轉變到現在欣欣向榮的樣貌。
世運是國際型的運動賽事,也是一個將台灣創意產業、表演藝術、舞台
技術、音樂、數位科技等跨界整合且行銷的最好舞台。我們將國內的藝
術資源最大化,以南部的表演團體為主,北部團隊為輔,盡最大的能力
,把最好的演出呈現在國人及全球觀眾的面前,創造高雄與世運的雙贏。
在四萬人的歡呼與掌聲中,這一次「不可能的任務」達成使命,成功的
讓世界看到了台灣的文化活力!從此次世運的經驗中,我深深體會到,
台灣人才與文化的根基夠深、夠豐富,只要有了舞台,有了決心,就會
毫不保留的發出耀眼光芒。今日,我們在高雄望向世界,明天,世界的
目光必會聚焦台灣!
(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二○○九高雄世運開幕典禮總導演)
http://blogger.chinatimes.com/jublog/archive/2009/07/22/420363.html
因為投到中國時報的原文是「這場被媒體讚譽為「A+」的開幕演出」
報紙也這麼印,但是電子報卻是寫「這場被媒體讚譽為「A」的開幕演出」
甲上跟甲 是有差的,所以我這裡給的是朱宗慶的blog link
--
我不知道原來籌劃團隊是北藝大總動員,他們真的很用心,把台灣的文化特色
表現出來,如此好評的開幕,他們的努力應該要得到他們該有的光環,對他們的肯定
--
2009年世界運動會7月16日在高雄正式開幕,身為開閉幕式的總導演,
我坐在觀眾席,與四萬名觀眾一起觀賞這場意義非凡的盛會,心中五
味雜陳—過去的11個月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數百名師生與校友南
北奔波,從零開始,經過數不清的討論、爭執、折衝,還有數萬個小
時的排練、走位,終於有了這場被媒體讚譽為「A+」的開幕演出。難
以言喻的疲倦,這一刻被驕傲完全取代。
記得11個月前,「安益集團」到學校找我,希望邀請北藝大參與世運
會的開閉幕典禮執行。當時,我充滿猶豫,因為籌備時間實在緊迫,
經費又相當有限,不及北京奧運開幕式的60分之一,而當時場地尚未
驗收完畢且漂亮的場地因為草皮維護等因素而無法搭建舞台,而這又
是我國第一次籌辦如此大型的國際賽事,開幕典禮勢必引起國際矚目
,能否在這樣的條件下做出一場高品質的演出,我沒有把握。
但「2009高雄世運」是我國非常難得能夠舉辦的世界級大型運動賽事
,將是向世界各國發聲,展現我國的活力並讓大家都看到台灣進步的
最好的舞台。種種挑戰擺在面前,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然而擁有各種文化藝術人才的北藝大似乎沒有不答應的道理,這是一
個讓世界見識到我國文化活力的極佳場域,如果對自己的文化與藝術
有信心,我們就責無旁貸。
當七點半開幕式一展開,一群小朋友衝出來,齊聲呼喊「2009高雄世
運歡迎您」,全場觀眾隨即歡聲雷動的那一剎那,我突然熱淚盈框,
因為籌備已久的夢想終於實現。接下來的45分鐘的三段主秀透過電視
的轉播向世界發聲,獲得一致好評,被國際世界運動總會主席朗弗契
稱讚為是世界運動會史上非常「傑出」的一次開幕典禮。得到這麼多
的肯定,我知道團隊其實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不過能夠順利完成這
項重大任務,當中確有很多可貴的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
參與世運開幕製作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時間的壓力。僅不到一年的時間
,一切仍舊是零,各種意見需要整合與落實,高雄在地與來自台北的
工作團隊,也還要重新籌組、磨合,更不要說內容與創意核心的設計
了。再者,經費的困難更是一大挑戰。伊東豐雄設計的場館極為美麗
壯觀,其體積之大卻讓我們的大規模藝術演出顯得微小。因此我們動
員了共3800名的演出者共同參與,僅僅是便當錢,就龐大的讓同仁傷
透腦筋,錙銖必較;連一客60元的雞腿飯都嫌貴,只能參雜國民便當降
低支出。
這次的開幕式邀集了藝文界的精英組成強大的創意製作團隊。活動策劃
過程,考量到世運會強調「運動競技的友誼精神」以及全民運動的重要
性,在設計上,以在地元素、熱情活力的港都為主軸,涵括台灣原住民
在島上的初生、常民文化的民間傳統藝陣、到年輕活力的新高雄—「福
爾摩沙」、「萬民祈福」及「活力高雄」三大主秀,從台灣本島的歷史
發展,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信仰習俗,最後展現出高雄過去從鋼鐵城市
轉變到現在欣欣向榮的樣貌。
世運是國際型的運動賽事,也是一個將台灣創意產業、表演藝術、舞台
技術、音樂、數位科技等跨界整合且行銷的最好舞台。我們將國內的藝
術資源最大化,以南部的表演團體為主,北部團隊為輔,盡最大的能力
,把最好的演出呈現在國人及全球觀眾的面前,創造高雄與世運的雙贏。
在四萬人的歡呼與掌聲中,這一次「不可能的任務」達成使命,成功的
讓世界看到了台灣的文化活力!從此次世運的經驗中,我深深體會到,
台灣人才與文化的根基夠深、夠豐富,只要有了舞台,有了決心,就會
毫不保留的發出耀眼光芒。今日,我們在高雄望向世界,明天,世界的
目光必會聚焦台灣!
(作者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二○○九高雄世運開幕典禮總導演)
http://blogger.chinatimes.com/jublog/archive/2009/07/22/420363.html
因為投到中國時報的原文是「這場被媒體讚譽為「A+」的開幕演出」
報紙也這麼印,但是電子報卻是寫「這場被媒體讚譽為「A」的開幕演出」
甲上跟甲 是有差的,所以我這裡給的是朱宗慶的blog link
--
我不知道原來籌劃團隊是北藝大總動員,他們真的很用心,把台灣的文化特色
表現出來,如此好評的開幕,他們的努力應該要得到他們該有的光環,對他們的肯定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By Carol
at 2009-07-25T16:45
at 2009-07-25T16:45

By Belly
at 2009-07-28T17:24
at 2009-07-28T17:24

By Daph Bay
at 2009-07-31T18:03
at 2009-07-31T18:03

By Belly
at 2009-08-03T18:41
at 2009-08-03T18:41

By Belly
at 2009-08-06T19:20
at 2009-08-06T19:20

By Olive
at 2009-08-09T19:59
at 2009-08-09T19:59

By Connor
at 2009-08-12T20:38
at 2009-08-12T20:38

By Jacky
at 2009-08-15T21:17
at 2009-08-15T21:17

By William
at 2009-08-18T21:56
at 2009-08-18T21:56

By Puput
at 2009-08-21T22:35
at 2009-08-21T22:35

By Jake
at 2009-08-24T23:14
at 2009-08-24T23:14

By Cara
at 2009-08-27T23:53
at 2009-08-27T23:53

By Gilbert
at 2009-08-31T00:31
at 2009-08-31T00:31

By Annie
at 2009-09-03T01:10
at 2009-09-03T01:10

By Isabella
at 2009-09-06T01:49
at 2009-09-06T01:49

By Hedda
at 2009-09-09T02:28
at 2009-09-09T02:28

By Caitlin
at 2009-09-12T03:07
at 2009-09-12T03:07

By Wallis
at 2009-09-15T03:46
at 2009-09-15T03:46

By Annie
at 2009-09-18T04:25
at 2009-09-18T04:25

By Yuri
at 2009-09-21T05:04
at 2009-09-21T05:04

By Brianna
at 2009-09-24T05:43
at 2009-09-24T05:43

By Puput
at 2009-09-27T06:21
at 2009-09-27T06:21

By Hardy
at 2009-09-30T07:00
at 2009-09-30T07:00

By David
at 2009-10-03T07:39
at 2009-10-03T07:39

By Ursula
at 2009-10-06T08:18
at 2009-10-06T08:18

By Andy
at 2009-10-09T08:57
at 2009-10-09T08:57

By Hedwig
at 2009-10-12T09:36
at 2009-10-12T09:36
Related Posts
聽奧真的跟奧委會沒關係嗎?

By Zenobia
at 2009-07-22T16:00
at 2009-07-22T16:00
中華隊滑水-女子赤足彎道預賽成績!7/22

By Delia
at 2009-07-22T15:58
at 2009-07-22T15:58
行銷台灣,高雄人做到了

By Damian
at 2009-07-22T15:53
at 2009-07-22T15:53
中華隊男子滑輪-自由滑輪長曲決賽成績!

By Jacky
at 2009-07-22T15:47
at 2009-07-22T15:47
7/26號撞球門票..

By Liam
at 2009-07-22T15:47
at 2009-07-22T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