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發力的方法?(補上影片QQ) - 桌球

By Andy
at 2014-03-29T01:59
at 2014-03-29T01:59
Table of Contents
字有點多,所以還是分出來一篇......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問題可能還是出在一開始蹬腳的動作。
你的動作很類似原地跳,在空中旋轉,然後落地。
因此會有些微的,右腳往前一點,左腳往後一點落地。
如此一來,其實你沒有任何力量由腳送到身體裡面。
其他的身體部位,則因為沒有力量輸入,因此看不出是否協調正確。
但是似乎沒有很明顯的錯誤習慣動作。
要等到腿部有力量傳上來之後,或許才能知道。
所以針對蹬腳的部分,一個簡單的測試練習方法:
請找一個可以旋轉的椅子,扶手最好沒有,或至少不會礙腿的活動。
坐在椅子上,身體挺直。大腿應該跟地面呈現平行。
雙膝保持比肩略寬,而雙腳再寬一些。
腳跟不用黏死在地面,讓腳尖可以旋轉。
好,接下來請讓椅子微微地往右旋轉,此時你正注視著右邊膝蓋。
左腳外側抬起,右腳掌跟目光成一直線。
這是為了模擬準備起版的動作。
然後,請開始用右腳尖出力(左腳完全不用力),測試各個方式的效果。
你會發現:
如果椅子沒移動、沒轉動,就是腿部力量鎖死了。白努力@_@
如果椅子往左移動、沒轉動,這是LOOP的用力型態(純往上),
也就是影片中的你用的方式 。
因此,你是用LOOP的用力來轉腰,就會沒效果。
如果椅子會很輕快的逆時針轉動、卻不移動,你會發現,用力的方向,恰好是身體構成的
圓的切線。
這是最佳的往前發力方式,你想要的應該偏向這種。
如果椅子往左移動、並逆時針旋轉,這是被擠到的時候,往左跨步同時擊球的用力方式。
不建議先練。(練了好像也沒啥用@@)
如果椅子往右移動、並逆時針旋轉,這是交叉步、撲球的用力方式。同樣不建議先練。
(遲早會學會的)
如果椅子往左移動、並順時針旋轉,那就是側身的用力方式阿。不建議先練。
簡單的說,每個方向的用力都有用途,沒有對錯可言,但是你應該清楚自己在用的是甚麼
招數。
反過來說,轉到左邊,換成左腳出力轉回來,就是正確的還原動作。
======================================================================================================
接下來,請好好的測試往切線的用力方式。
會不會轉動的時候,身體卡卡的?會的話,大概就是髖關節外側僵硬,可以用瑜珈或者是
深蹲練習。
練習的時候請先確定正確的方式,並緩和的進行,太急的話可能會讓髖關節發炎。
回到轉動的過程,來觀察一下膝蓋的移動軌跡,是往左、前、下移動。
這是人體工學自然而然造成的結果。
但是要特別注意,實際在運動的時候,千萬不可刻意的把膝蓋往左拉、往前頂、往下壓,
膝蓋會受傷。
而是腳尖出力、腳踝配合,接著上來的力量讓膝蓋自然而然承接,輕快的移動。
再順暢地把力量交給臀部。
======================================================================================================
接下來你可能會問,到目前為止都很輕鬆阿,根本沒用力阿,然後呢?
其實,發力真的就是這樣了。
正確的發力,體感上是很輕快、順暢,而不會像超級賽亞人集氣一樣用力(笑)
可以想想甲組的動作,都超輕鬆的感覺。
當你力量小的時候,很輕鬆不奇怪,但是不代表
當你力量加大的時候,會開始有力量憋住的狀況(就是協調出問題了)。
實際上不管你發多少力量,正確的發力感覺是跟不用力很像的(差別只是打完球,全身會
很平均的會痠痛)
你可以把椅子拉開,試著蹲下
(蹲低比較容易感覺,像老瓦都是蹲到大腿跟地面平行,但是請量力而為),
開始練習剛才的旋轉動作,看看是否能像剛才一樣順暢。
注意:上半身要保持穩定,並且跟坐在椅子上一樣,不應該上下起伏、左右晃動。
腳踝要保持柔軟,穩定。不應該保持同一個固定角度。
最最重要的是,腳掌不要黏死在地上,而要以腳尖適當的旋轉。
也就是說,腳掌朝向的方向是會改變的。
當你引拍的時候,腳尖往右前方指,擊完球,腳尖的方向會有點向前。
這個時候很可能就會碰到第一個問題:光是蹲著支撐身體的重量,就會讓腿亂用力。
這些不該使用的肌肉,會嚴重影響你順暢的轉動。
因此,目標就是先試著能夠把這些肌肉放鬆,並且順暢的轉動。
試試看一個想像的體感,假設你站在一個會旋轉的盤子上,或是一顆球上(廢話....地球
本來就是球阿@_@)
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那個盤子或是球扭過來扭過去。(上半身要穩定阿)
============================================================
最後,則是再練習轉動的時候,也要習慣重心擺放跟交換。
再引拍的時候,重心擺放的位置很重要。
以胸口的位置來說,如果放在膝蓋外側,那就是要撲球了,當然要儘量避免發生。
如果放在膝蓋正上方,你會很難轉動,只能往上發力。
這樣對手一看到就會準備直接側身巴loop,非常不利。
所以基本上也不會這樣放。
以我自己來說,胸口大約再右邊70%的地方(快靠近膝蓋),而發完力之後,重心會落在
左邊10%的地方。(這個是參考老瓦的)
起始點跟結束點,並沒有強制性,而是要看你的打法。
通常愈大板的,會有發完力愈往左的現象。像小柳似乎就很靠左邊。
當然代價就是來回會慢。
而開始點如果是從右邊40%地方開始,通常女生居多,也是差不多到中間就停止,
不會太往左。
這樣來回才會快。
那如果40%以內,可能是偏快攻打法了,因為來回速度可以超快,卻因為往右不足,身體
不容易下壓,也就不容易拉球。
我想大概就先說到這裡,如果有其他想討論的再來看看。
(我的天阿,打的比預料的還多......orz)
--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問題可能還是出在一開始蹬腳的動作。
你的動作很類似原地跳,在空中旋轉,然後落地。
因此會有些微的,右腳往前一點,左腳往後一點落地。
如此一來,其實你沒有任何力量由腳送到身體裡面。
其他的身體部位,則因為沒有力量輸入,因此看不出是否協調正確。
但是似乎沒有很明顯的錯誤習慣動作。
要等到腿部有力量傳上來之後,或許才能知道。
所以針對蹬腳的部分,一個簡單的測試練習方法:
請找一個可以旋轉的椅子,扶手最好沒有,或至少不會礙腿的活動。
坐在椅子上,身體挺直。大腿應該跟地面呈現平行。
雙膝保持比肩略寬,而雙腳再寬一些。
腳跟不用黏死在地面,讓腳尖可以旋轉。
好,接下來請讓椅子微微地往右旋轉,此時你正注視著右邊膝蓋。
左腳外側抬起,右腳掌跟目光成一直線。
這是為了模擬準備起版的動作。
然後,請開始用右腳尖出力(左腳完全不用力),測試各個方式的效果。
你會發現:
如果椅子沒移動、沒轉動,就是腿部力量鎖死了。白努力@_@
如果椅子往左移動、沒轉動,這是LOOP的用力型態(純往上),
也就是影片中的你用的方式 。
因此,你是用LOOP的用力來轉腰,就會沒效果。
如果椅子會很輕快的逆時針轉動、卻不移動,你會發現,用力的方向,恰好是身體構成的
圓的切線。
這是最佳的往前發力方式,你想要的應該偏向這種。
如果椅子往左移動、並逆時針旋轉,這是被擠到的時候,往左跨步同時擊球的用力方式。
不建議先練。(練了好像也沒啥用@@)
如果椅子往右移動、並逆時針旋轉,這是交叉步、撲球的用力方式。同樣不建議先練。
(遲早會學會的)
如果椅子往左移動、並順時針旋轉,那就是側身的用力方式阿。不建議先練。
簡單的說,每個方向的用力都有用途,沒有對錯可言,但是你應該清楚自己在用的是甚麼
招數。
反過來說,轉到左邊,換成左腳出力轉回來,就是正確的還原動作。
======================================================================================================
接下來,請好好的測試往切線的用力方式。
會不會轉動的時候,身體卡卡的?會的話,大概就是髖關節外側僵硬,可以用瑜珈或者是
深蹲練習。
練習的時候請先確定正確的方式,並緩和的進行,太急的話可能會讓髖關節發炎。
回到轉動的過程,來觀察一下膝蓋的移動軌跡,是往左、前、下移動。
這是人體工學自然而然造成的結果。
但是要特別注意,實際在運動的時候,千萬不可刻意的把膝蓋往左拉、往前頂、往下壓,
膝蓋會受傷。
而是腳尖出力、腳踝配合,接著上來的力量讓膝蓋自然而然承接,輕快的移動。
再順暢地把力量交給臀部。
======================================================================================================
接下來你可能會問,到目前為止都很輕鬆阿,根本沒用力阿,然後呢?
其實,發力真的就是這樣了。
正確的發力,體感上是很輕快、順暢,而不會像超級賽亞人集氣一樣用力(笑)
可以想想甲組的動作,都超輕鬆的感覺。
當你力量小的時候,很輕鬆不奇怪,但是不代表
當你力量加大的時候,會開始有力量憋住的狀況(就是協調出問題了)。
實際上不管你發多少力量,正確的發力感覺是跟不用力很像的(差別只是打完球,全身會
很平均的會痠痛)
你可以把椅子拉開,試著蹲下
(蹲低比較容易感覺,像老瓦都是蹲到大腿跟地面平行,但是請量力而為),
開始練習剛才的旋轉動作,看看是否能像剛才一樣順暢。
注意:上半身要保持穩定,並且跟坐在椅子上一樣,不應該上下起伏、左右晃動。
腳踝要保持柔軟,穩定。不應該保持同一個固定角度。
最最重要的是,腳掌不要黏死在地上,而要以腳尖適當的旋轉。
也就是說,腳掌朝向的方向是會改變的。
當你引拍的時候,腳尖往右前方指,擊完球,腳尖的方向會有點向前。
這個時候很可能就會碰到第一個問題:光是蹲著支撐身體的重量,就會讓腿亂用力。
這些不該使用的肌肉,會嚴重影響你順暢的轉動。
因此,目標就是先試著能夠把這些肌肉放鬆,並且順暢的轉動。
試試看一個想像的體感,假設你站在一個會旋轉的盤子上,或是一顆球上(廢話....地球
本來就是球阿@_@)
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那個盤子或是球扭過來扭過去。(上半身要穩定阿)
============================================================
最後,則是再練習轉動的時候,也要習慣重心擺放跟交換。
再引拍的時候,重心擺放的位置很重要。
以胸口的位置來說,如果放在膝蓋外側,那就是要撲球了,當然要儘量避免發生。
如果放在膝蓋正上方,你會很難轉動,只能往上發力。
這樣對手一看到就會準備直接側身巴loop,非常不利。
所以基本上也不會這樣放。
以我自己來說,胸口大約再右邊70%的地方(快靠近膝蓋),而發完力之後,重心會落在
左邊10%的地方。(這個是參考老瓦的)
起始點跟結束點,並沒有強制性,而是要看你的打法。
通常愈大板的,會有發完力愈往左的現象。像小柳似乎就很靠左邊。
當然代價就是來回會慢。
而開始點如果是從右邊40%地方開始,通常女生居多,也是差不多到中間就停止,
不會太往左。
這樣來回才會快。
那如果40%以內,可能是偏快攻打法了,因為來回速度可以超快,卻因為往右不足,身體
不容易下壓,也就不容易拉球。
我想大概就先說到這裡,如果有其他想討論的再來看看。
(我的天阿,打的比預料的還多......orz)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Hedwig
at 2014-04-02T08:47
at 2014-04-02T08:47

By Olivia
at 2014-04-05T06:29
at 2014-04-05T06:29

By George
at 2014-04-09T05:47
at 2014-04-09T05:47

By Steve
at 2014-04-10T01:30
at 2014-04-10T01:30

By Kumar
at 2014-04-14T06:43
at 2014-04-14T06:43

By Joe
at 2014-04-15T13:56
at 2014-04-15T13:56

By Victoria
at 2014-04-17T02:46
at 2014-04-17T02:46

By Oscar
at 2014-04-20T10:45
at 2014-04-20T10:45

By Heather
at 2014-04-21T09:08
at 2014-04-21T09:08

By Oliver
at 2014-04-23T04:02
at 2014-04-23T04:02

By Heather
at 2014-04-28T01:34
at 2014-04-28T01:34

By Oscar
at 2014-04-29T23:31
at 2014-04-29T23:31

By Erin
at 2014-05-01T16:11
at 2014-05-01T16:11

By Oscar
at 2014-05-05T17:36
at 2014-05-05T17:36

By Odelette
at 2014-05-06T02:50
at 2014-05-06T02:50

By Tom
at 2014-05-09T02:01
at 2014-05-09T02:01

By David
at 2014-05-13T04:33
at 2014-05-13T04:33

By Donna
at 2014-05-14T20:37
at 2014-05-14T20:37
Related Posts
乒聯簡化里約奧運預選方案

By Enid
at 2014-03-29T01:37
at 2014-03-29T01:37
球拍重量的問題

By Victoria
at 2014-03-28T23:11
at 2014-03-28T23:11
彰化員林/社頭運動公園/3月31日/練球

By Mary
at 2014-03-28T22:23
at 2014-03-28T22:23
德國公開賽

By Damian
at 2014-03-28T19:20
at 2014-03-28T19:20
momo購物網特價 克拉克發球機(V-989E)

By Barb Cronin
at 2014-03-28T17:02
at 2014-03-28T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