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壓張繼科獲乒乓世界年度人物 - 桌球

By Edward Lewis
at 2015-01-18T02:27
at 2015-01-18T02:27
Table of Contents
馬龍壓張繼科獲乒乓世界年度人物 隊長是團隊核心
以下為《乒乓世界》雜誌2015年第1期封面故事,2014年盤點“風雲2014”:
★年度人物 馬龍
年度人物是《風雲》專題的重頭戲,自2004年本刊以《年度風雲》形式進行年末盤點
以來,共有8位當紅球星獲此稱號,其中張怡甯和張繼科均兩次榮膺年度人物。這個年度
大獎,不僅僅是對這位人物全年比賽成績的肯定,還意味著對他(她)為整個乒壇帶來正能
量的褒獎。
在2014年的年度人物評選中,本刊編輯部綜合球迷、媒體、國家隊教練組三方意見,
決定將此項大獎頒給馬龍。在過去的一年中,馬龍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儘管過
程並不順利,但他十分努力,結果足夠優秀。
在年初的2013年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總決賽中,馬龍在決賽中3比4不敵許昕,而後的
直通東京比賽中,馬龍又先後輸給張繼科和樊振東,可以說這 一年的開頭,馬龍走得並
不順利。但在接下來的封閉訓練中,馬龍積極調整心態,勇敢面對困難,還迎接了“位置
變化”的挑戰——在隊內票選中,他以3票優勢領 先張繼科,成為男乒新一任隊長。
5月份,馬龍和張繼科一同挑起中國隊的大旗,帶領男乒出征東京世乒賽。賽場上,
馬龍第一次感受到“一號”的壓力,小組賽雖然一直在贏,但打得並不順暢,淘汰賽首場
對奧地利更是特別緊張,直到打完半決賽,馬龍才徹底釋放。他說如果決賽前的比賽要是
輸了,會特別不好意思。
決賽場上,馬龍打頭陣,如他所願地碰到了波爾——在莫斯科世乒賽輸給波爾之後,
馬龍終於迎來了雪恥復仇的機會。與4年前相同的是,馬龍很快取得了兩局的領先優勢;
與4年前不同的是,他在第三局沒有給波爾任何逆轉的機會,以3比0乾脆地為中國隊取得
開門紅。贏了這場球,馬龍過了心中的一道坎。隨 後,張繼科意外負於奧恰洛夫,許昕
戰勝法蘭西斯卡。馬龍第四盤再度出場,面對狀態正佳的奧恰洛夫,他展示出了強大的掌
控能力與穩定性,在頂住奧恰洛夫的強 攻後,馬龍抓住對方的弱點,連下三城,將中國
隊送上冠軍領獎臺。
東京世乒賽後,馬龍在乒超聯賽中狀態甚佳,無奈傷病突發,賽季提前結束,俱樂部
也由於馬龍的缺陣,在半決賽便遭淘汰。聯賽後,馬龍積極恢復,迅速投入到亞運會的備
戰中。在仁川,馬龍再次展現出隊長風範,在對陣東道主韓國隊的男團決賽中,他首場迎
戰朱世赫,憑藉頑強的意志與強大的實力,砍下關鍵的 一分,為中國隊奪魁立下頭功。
而後,馬龍又同張繼科配合,在雙打比賽中戰勝隊友許昕/樊振東,獲得團體、男雙兩塊
金牌,完美結束仁川之旅。
在年底的男子世界盃中,馬龍順利與張繼科會師決賽,這是兩人首次在世界三大賽單
打決賽中碰面。此時的張繼科已身為單打“大滿貫”,而馬龍僅獲得 過一次世界盃冠軍
。在德國杜塞爾多夫,馬龍和張繼科為大家獻上了一場精彩激烈的“科龍大戰”,最終馬
龍僅以兩分之差負于張繼科。
“科龍時代”的第一回合較量,馬龍暫時落後。對馬龍個人來說,2014年並不完美,
但對於中國乒乓球隊這個團隊來說,2014年的馬龍足夠優秀。
年度人物提名 張繼科
2014年對張繼科來說是糾結的一年。
自2013年獲得巴黎世乒賽男單冠軍後,張繼科已經闊步走在爭取第二輪大滿貫的路上
。對於中國乒乓球隊來說,他不僅僅是一位冠軍,更是新時代的“旗幟”,正所謂能力越
大責任越大,球迷因張繼科聚集在一起,這也讓他獲得了更多動力和壓力。
在年初直通東京的比賽中,作為球隊唯一的現役大滿貫,張繼科如願在鎮江拿到了第
一個直通名額,獲勝後的瞬間,張繼科向看臺上的球迷獻上了飛吻。 然而東京的比賽並
不如直通那般美好,張繼科也遭遇到“大滿貫”後最大的一次挫折,在男團決賽中,他第
二盤負於奧恰洛夫。雖然他後來率山東魯能獲得乒超冠 軍,也圓滿完成亞運任務,但這
場失利的陰影足足糾纏了他半年之久。
男子世界盃是張繼科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亞運會結束後,從韓國回來的第二天他便
開始投入訓練。比賽期間,他克服腰傷的困擾,同馬龍在決賽中遭遇,從領先到落後,再
到追平,張繼科最終在決勝局憑藉一記神來之筆的接發球擰拉,驚險地戰勝了馬龍。
賽後,張繼科肆意宣洩情緒,踢壞了兩塊廣告擋板,將自己和中國乒乓球隊推向了輿
論的風口浪尖。新華社為此發表評論說:對張繼科而言,巨星不僅意味著外界的關注,伴
之而來的還有社會責任感和正面形象。目前張繼科距離第二個大滿貫只差一個裡約奧運會
冠軍。還有不到兩年時間,張繼科依然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不僅來自於新材料球的挑戰
,還有心智成熟度的提高。
相比于超強的技藝,成熟的心態或許更是一名巨星需要的東西。心態更成熟的張繼科
,將會令對手更加膽寒。
年度人物提名 許昕
在球迷、媒體和專家三個群體對年度人物的投票中,許昕都是排在第三位,這和他在
國家隊的位置很像,緊隨張繼科、馬龍之後。
2014年對許昕來講,其實是一個新的開始。在上半年的封閉訓練中,許昕從秦志戩組
調整到了吳敬平組,在最有經驗的直板專家手裡,許昕開始了全 新的訓練體驗。初到吳
敬平麾下,許昕顯得有些不適應,吳敬平對許昕的“折磨”從每天早上的出操就開始了。
與吳敬平的節奏逐漸磨合後,許昕開始領悟“吳氏直 板”的風範——進攻、進攻、再進
攻。在許昕身上,我們時而能看到馬琳的靈動,時而能看到王皓的醇厚,但不變的是直板
的兇狠和精緻。
在東京世乒賽上,作為三號的許昕打出了彩!在決賽第二盤張繼科0比3完敗
,場上大比分1平的情況下,許昕沒有受到影響,酣暢地贏下比賽,證明了自己。“
許昕現在是主力隊員中唯一的左手直板選手,如果他打活了,整個球隊的發展都會更好一
些”,這是總教練劉國梁對許昕的厚望。
世乒賽後,許昕在乒超聯賽中積極同吳敬平配合,間隙補課加練,以分秒必爭的勁頭
,向著奧運目標努力。仁川亞運會,許昕獲得單打機會,這是國家隊對他的信任,也是他
的一次重要考試,結果只能贏不能輸,因為他不光要馬不停蹄地追趕張繼科、馬龍,身後
還有緊追不捨的樊振東。最終,許昕通過了考試,獲得單打冠軍。贏下最後一分後,許昕
激動地躺倒在地,讓人不由得想起了1999年劉國梁世乒賽奪冠後的動作。為了捍衛直板運
動員的地位和榮譽,2014年的許昕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年度人物提名 劉詩雯
對於劉詩雯來說,世乒賽團體賽決賽場地並不陌生,但也已經不算熟悉,2010年莫斯
科團體賽失利後,劉詩雯對“團體賽”這三個字就有點怕,她怕自己扛不住,更怕教練覺
得她扛不住。
在去東京世乒賽之前,孔令輝特意讓劉詩雯看錄影回顧她在世乒賽、亞運會和亞洲錦
標賽團體賽上的失利,被逼到心理極限之後,站在東京賽場上的劉詩 雯,內心才變得強
大,才能在團體賽中打瘋了。如果說世乒賽決賽劉詩雯只打了三號,碰的不是最強的對手
,也不是中國隊面臨的最困難的場面,那麼到了仁川,劉 詩雯徹徹底底在團體賽中證明
了自己。亞運會女團決賽幾乎是莫斯科的翻版,劉詩雯第二個出場,中國隊大比分0比1落
後。“我不可能不去想莫斯科,想起自己在 莫斯科時經歷的一切,上場之前我毛骨悚然
。”所以對石川佳純比賽的第一局,劉詩雯3分就繳了槍。“最後在決賽中贏了石川,我
頓時覺得我這四年沒白經歷,這 其中有那麼多每天都很糾結都很艱難,我終於證明了現
在的我無論意志品質、信念還是綜合能力都比四年前要強。”劉詩雯說。而女單決賽中的
對手朱雨玲,在輸給 劉詩雯之後是這樣評價她的,“在比賽中,她戰勝的完全是她自己
。”
2014年,劉詩雯不僅僅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體驗,而更像是廢棄城市的重建,經歷
過失敗後的成功將更加穩固。劉詩雯在獲得了蘇州世乒賽的第一張參賽券後,已經帶著那
顆經過錘煉的強心臟,在征戰2015年蘇州世乒賽的征途上提前起航。
★年度新人 於子洋
在2014年的年度新人評選中,我們將入圍選手的年齡限制在18歲以下,中國隊的於子
洋、劉高陽、王曼昱和日本隊的平野美宇獲得提名。憑藉日本公開賽和上海世青賽的單打
奪冠,於子洋最終獲得年度新人獎項。
於子洋來自黑龍江隊,1998年出生,左手橫板,打法犀利,正手連續能力強。在2014
年的日本公開賽上,16歲零30天的於子洋,在決賽中以4比2逆轉東道主水谷隼神奇奪冠,
成為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歷史上最年輕的男單冠軍,打破了之前由樊振東保持的紀錄。
在上海世青賽的男單決賽中,於子洋的對手是村松雄鬥,此前這位日本削球手已經連
克呂翔和薛飛兩名中國小將。為了讓村松雄鬥保持狀態,日本隊只為他報了團體和單打兩
項。面對這樣一位對手,于子洋展現出必勝的信念,每一分球都力爭從氣勢上壓制對手,
最終以4比0戰勝村松雄鬥,斬獲男單冠軍。
在與同齡人的比賽中,於子洋展現出的自信與果敢令人稱讚,但他對自己有著清醒的
認識,“我性格中缺少點狠勁兒,我想讓自己成為蒙古草原狼。”目前來看,於子洋似乎
正沿著樊振東成長的軌跡前進,但要像樊振東一樣一鳴驚人,還要看他能否在隊內殘酷的
競爭中脫穎而出。
年度新人提名 王曼昱
年度新人提名 劉高陽
年度新人提名 平野美宇
★年度組合 馬龍/張繼科
2014年仁川亞運會男雙決賽,馬龍/張繼科4比0戰勝隊友許昕/樊振東,在賽後的頒
獎臺上,這對男雙冠軍開心地玩起了自拍。作為球隊裡的兩大核心,馬龍、張繼科在仁川
亞運會上有兩個任務:一個是帶領中國男隊團體奪冠,另一個就是並肩作戰問鼎男雙。由
於中國隊有整體優勢,第一個任務相對輕鬆,而 第二個任務,對他們來說就不僅僅是打
好自己的球那麼簡單了。
在封閉集訓中,馬龍/張繼科與許昕/樊振東打過多次比賽,負多勝少,到了仁川,
他們的晉級道路走得也不順利。在8進4的時候,他們在大分1平的情況下,被韓國組合金
玟錫/李廷祐率先拿到了第三局的局點,此時兩人在交流上出現一些問題,一個人去撿球
,另一個已經開始準備了,配合上完全脫了節,好在 他們及時調整,最終3比2贏下了比
賽。下來後,馬龍跟張繼科說:“你在場上別埋怨我,有的球我是真發不上力。”冷靜下
來的張繼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在 場上更加注意自己和同伴的情緒,通過這場比賽
,張繼科覺得他和馬龍之間的信任又提升了很多。
險勝金玟錫/李廷祐之後,兩人終於找到了默契,完全投入到比賽中,他們的出手品
質在當今乒壇罕逢敵手,一旦能夠無縫銜接,給對方的壓力可想而知。男雙決賽中,前兩
局馬龍發動得更多,後兩局張繼科打得更好,他們在球路下風的情況下,擊敗許昕/樊振
東,酣暢淋漓地摘得了男雙桂冠。
“以前我倆配的感覺就是個人能力強,但很多優勢發揮不出來,馬龍出問題的時候,
我不知道怎麼幫他解決,我出問題的時候,他也一樣,所以在場上老出現兩個人都空白的
情況。通過這次亞運會決賽,我覺得只要我倆一條心,默契擔當都有了,心裡舒服就怎麼
打都舒服了。決賽那天,我第一次找到了像打單打比賽一樣的激情。”不僅張繼科這樣覺
得,馬龍也認為雙打給自己開闢了一個新方向,他們這對組合的成熟更是一下子把整支球
隊的路打寬了。
“科龍組合”的成長將引領中國乒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個時代與當年的“劉孔
雙子星”不一樣,與“二王一馬”也不同,他們更青春、更時尚、更有個性。隨著他們的
不斷成熟,“科龍時代”和“科龍大戰”都將魅力無窮。
年度組合提名 吳敬平/許昕/樊振東
年度組合提名 金赫峰/金正
http://sports.sina.com.cn/o/2015-01-17/14377486391.shtml
--
以下為《乒乓世界》雜誌2015年第1期封面故事,2014年盤點“風雲2014”:
★年度人物 馬龍
年度人物是《風雲》專題的重頭戲,自2004年本刊以《年度風雲》形式進行年末盤點
以來,共有8位當紅球星獲此稱號,其中張怡甯和張繼科均兩次榮膺年度人物。這個年度
大獎,不僅僅是對這位人物全年比賽成績的肯定,還意味著對他(她)為整個乒壇帶來正能
量的褒獎。
在2014年的年度人物評選中,本刊編輯部綜合球迷、媒體、國家隊教練組三方意見,
決定將此項大獎頒給馬龍。在過去的一年中,馬龍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儘管過
程並不順利,但他十分努力,結果足夠優秀。
在年初的2013年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總決賽中,馬龍在決賽中3比4不敵許昕,而後的
直通東京比賽中,馬龍又先後輸給張繼科和樊振東,可以說這 一年的開頭,馬龍走得並
不順利。但在接下來的封閉訓練中,馬龍積極調整心態,勇敢面對困難,還迎接了“位置
變化”的挑戰——在隊內票選中,他以3票優勢領 先張繼科,成為男乒新一任隊長。
5月份,馬龍和張繼科一同挑起中國隊的大旗,帶領男乒出征東京世乒賽。賽場上,
馬龍第一次感受到“一號”的壓力,小組賽雖然一直在贏,但打得並不順暢,淘汰賽首場
對奧地利更是特別緊張,直到打完半決賽,馬龍才徹底釋放。他說如果決賽前的比賽要是
輸了,會特別不好意思。
決賽場上,馬龍打頭陣,如他所願地碰到了波爾——在莫斯科世乒賽輸給波爾之後,
馬龍終於迎來了雪恥復仇的機會。與4年前相同的是,馬龍很快取得了兩局的領先優勢;
與4年前不同的是,他在第三局沒有給波爾任何逆轉的機會,以3比0乾脆地為中國隊取得
開門紅。贏了這場球,馬龍過了心中的一道坎。隨 後,張繼科意外負於奧恰洛夫,許昕
戰勝法蘭西斯卡。馬龍第四盤再度出場,面對狀態正佳的奧恰洛夫,他展示出了強大的掌
控能力與穩定性,在頂住奧恰洛夫的強 攻後,馬龍抓住對方的弱點,連下三城,將中國
隊送上冠軍領獎臺。
東京世乒賽後,馬龍在乒超聯賽中狀態甚佳,無奈傷病突發,賽季提前結束,俱樂部
也由於馬龍的缺陣,在半決賽便遭淘汰。聯賽後,馬龍積極恢復,迅速投入到亞運會的備
戰中。在仁川,馬龍再次展現出隊長風範,在對陣東道主韓國隊的男團決賽中,他首場迎
戰朱世赫,憑藉頑強的意志與強大的實力,砍下關鍵的 一分,為中國隊奪魁立下頭功。
而後,馬龍又同張繼科配合,在雙打比賽中戰勝隊友許昕/樊振東,獲得團體、男雙兩塊
金牌,完美結束仁川之旅。
在年底的男子世界盃中,馬龍順利與張繼科會師決賽,這是兩人首次在世界三大賽單
打決賽中碰面。此時的張繼科已身為單打“大滿貫”,而馬龍僅獲得 過一次世界盃冠軍
。在德國杜塞爾多夫,馬龍和張繼科為大家獻上了一場精彩激烈的“科龍大戰”,最終馬
龍僅以兩分之差負于張繼科。
“科龍時代”的第一回合較量,馬龍暫時落後。對馬龍個人來說,2014年並不完美,
但對於中國乒乓球隊這個團隊來說,2014年的馬龍足夠優秀。
年度人物提名 張繼科
2014年對張繼科來說是糾結的一年。
自2013年獲得巴黎世乒賽男單冠軍後,張繼科已經闊步走在爭取第二輪大滿貫的路上
。對於中國乒乓球隊來說,他不僅僅是一位冠軍,更是新時代的“旗幟”,正所謂能力越
大責任越大,球迷因張繼科聚集在一起,這也讓他獲得了更多動力和壓力。
在年初直通東京的比賽中,作為球隊唯一的現役大滿貫,張繼科如願在鎮江拿到了第
一個直通名額,獲勝後的瞬間,張繼科向看臺上的球迷獻上了飛吻。 然而東京的比賽並
不如直通那般美好,張繼科也遭遇到“大滿貫”後最大的一次挫折,在男團決賽中,他第
二盤負於奧恰洛夫。雖然他後來率山東魯能獲得乒超冠 軍,也圓滿完成亞運任務,但這
場失利的陰影足足糾纏了他半年之久。
男子世界盃是張繼科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亞運會結束後,從韓國回來的第二天他便
開始投入訓練。比賽期間,他克服腰傷的困擾,同馬龍在決賽中遭遇,從領先到落後,再
到追平,張繼科最終在決勝局憑藉一記神來之筆的接發球擰拉,驚險地戰勝了馬龍。
賽後,張繼科肆意宣洩情緒,踢壞了兩塊廣告擋板,將自己和中國乒乓球隊推向了輿
論的風口浪尖。新華社為此發表評論說:對張繼科而言,巨星不僅意味著外界的關注,伴
之而來的還有社會責任感和正面形象。目前張繼科距離第二個大滿貫只差一個裡約奧運會
冠軍。還有不到兩年時間,張繼科依然還有需要提高的地方,不僅來自於新材料球的挑戰
,還有心智成熟度的提高。
相比于超強的技藝,成熟的心態或許更是一名巨星需要的東西。心態更成熟的張繼科
,將會令對手更加膽寒。
年度人物提名 許昕
在球迷、媒體和專家三個群體對年度人物的投票中,許昕都是排在第三位,這和他在
國家隊的位置很像,緊隨張繼科、馬龍之後。
2014年對許昕來講,其實是一個新的開始。在上半年的封閉訓練中,許昕從秦志戩組
調整到了吳敬平組,在最有經驗的直板專家手裡,許昕開始了全 新的訓練體驗。初到吳
敬平麾下,許昕顯得有些不適應,吳敬平對許昕的“折磨”從每天早上的出操就開始了。
與吳敬平的節奏逐漸磨合後,許昕開始領悟“吳氏直 板”的風範——進攻、進攻、再進
攻。在許昕身上,我們時而能看到馬琳的靈動,時而能看到王皓的醇厚,但不變的是直板
的兇狠和精緻。
在東京世乒賽上,作為三號的許昕打出了彩!在決賽第二盤張繼科0比3完敗
,場上大比分1平的情況下,許昕沒有受到影響,酣暢地贏下比賽,證明了自己。“
許昕現在是主力隊員中唯一的左手直板選手,如果他打活了,整個球隊的發展都會更好一
些”,這是總教練劉國梁對許昕的厚望。
世乒賽後,許昕在乒超聯賽中積極同吳敬平配合,間隙補課加練,以分秒必爭的勁頭
,向著奧運目標努力。仁川亞運會,許昕獲得單打機會,這是國家隊對他的信任,也是他
的一次重要考試,結果只能贏不能輸,因為他不光要馬不停蹄地追趕張繼科、馬龍,身後
還有緊追不捨的樊振東。最終,許昕通過了考試,獲得單打冠軍。贏下最後一分後,許昕
激動地躺倒在地,讓人不由得想起了1999年劉國梁世乒賽奪冠後的動作。為了捍衛直板運
動員的地位和榮譽,2014年的許昕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年度人物提名 劉詩雯
對於劉詩雯來說,世乒賽團體賽決賽場地並不陌生,但也已經不算熟悉,2010年莫斯
科團體賽失利後,劉詩雯對“團體賽”這三個字就有點怕,她怕自己扛不住,更怕教練覺
得她扛不住。
在去東京世乒賽之前,孔令輝特意讓劉詩雯看錄影回顧她在世乒賽、亞運會和亞洲錦
標賽團體賽上的失利,被逼到心理極限之後,站在東京賽場上的劉詩 雯,內心才變得強
大,才能在團體賽中打瘋了。如果說世乒賽決賽劉詩雯只打了三號,碰的不是最強的對手
,也不是中國隊面臨的最困難的場面,那麼到了仁川,劉 詩雯徹徹底底在團體賽中證明
了自己。亞運會女團決賽幾乎是莫斯科的翻版,劉詩雯第二個出場,中國隊大比分0比1落
後。“我不可能不去想莫斯科,想起自己在 莫斯科時經歷的一切,上場之前我毛骨悚然
。”所以對石川佳純比賽的第一局,劉詩雯3分就繳了槍。“最後在決賽中贏了石川,我
頓時覺得我這四年沒白經歷,這 其中有那麼多每天都很糾結都很艱難,我終於證明了現
在的我無論意志品質、信念還是綜合能力都比四年前要強。”劉詩雯說。而女單決賽中的
對手朱雨玲,在輸給 劉詩雯之後是這樣評價她的,“在比賽中,她戰勝的完全是她自己
。”
2014年,劉詩雯不僅僅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體驗,而更像是廢棄城市的重建,經歷
過失敗後的成功將更加穩固。劉詩雯在獲得了蘇州世乒賽的第一張參賽券後,已經帶著那
顆經過錘煉的強心臟,在征戰2015年蘇州世乒賽的征途上提前起航。
★年度新人 於子洋
在2014年的年度新人評選中,我們將入圍選手的年齡限制在18歲以下,中國隊的於子
洋、劉高陽、王曼昱和日本隊的平野美宇獲得提名。憑藉日本公開賽和上海世青賽的單打
奪冠,於子洋最終獲得年度新人獎項。
於子洋來自黑龍江隊,1998年出生,左手橫板,打法犀利,正手連續能力強。在2014
年的日本公開賽上,16歲零30天的於子洋,在決賽中以4比2逆轉東道主水谷隼神奇奪冠,
成為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歷史上最年輕的男單冠軍,打破了之前由樊振東保持的紀錄。
在上海世青賽的男單決賽中,於子洋的對手是村松雄鬥,此前這位日本削球手已經連
克呂翔和薛飛兩名中國小將。為了讓村松雄鬥保持狀態,日本隊只為他報了團體和單打兩
項。面對這樣一位對手,于子洋展現出必勝的信念,每一分球都力爭從氣勢上壓制對手,
最終以4比0戰勝村松雄鬥,斬獲男單冠軍。
在與同齡人的比賽中,於子洋展現出的自信與果敢令人稱讚,但他對自己有著清醒的
認識,“我性格中缺少點狠勁兒,我想讓自己成為蒙古草原狼。”目前來看,於子洋似乎
正沿著樊振東成長的軌跡前進,但要像樊振東一樣一鳴驚人,還要看他能否在隊內殘酷的
競爭中脫穎而出。
年度新人提名 王曼昱
年度新人提名 劉高陽
年度新人提名 平野美宇
★年度組合 馬龍/張繼科
2014年仁川亞運會男雙決賽,馬龍/張繼科4比0戰勝隊友許昕/樊振東,在賽後的頒
獎臺上,這對男雙冠軍開心地玩起了自拍。作為球隊裡的兩大核心,馬龍、張繼科在仁川
亞運會上有兩個任務:一個是帶領中國男隊團體奪冠,另一個就是並肩作戰問鼎男雙。由
於中國隊有整體優勢,第一個任務相對輕鬆,而 第二個任務,對他們來說就不僅僅是打
好自己的球那麼簡單了。
在封閉集訓中,馬龍/張繼科與許昕/樊振東打過多次比賽,負多勝少,到了仁川,
他們的晉級道路走得也不順利。在8進4的時候,他們在大分1平的情況下,被韓國組合金
玟錫/李廷祐率先拿到了第三局的局點,此時兩人在交流上出現一些問題,一個人去撿球
,另一個已經開始準備了,配合上完全脫了節,好在 他們及時調整,最終3比2贏下了比
賽。下來後,馬龍跟張繼科說:“你在場上別埋怨我,有的球我是真發不上力。”冷靜下
來的張繼科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在 場上更加注意自己和同伴的情緒,通過這場比賽
,張繼科覺得他和馬龍之間的信任又提升了很多。
險勝金玟錫/李廷祐之後,兩人終於找到了默契,完全投入到比賽中,他們的出手品
質在當今乒壇罕逢敵手,一旦能夠無縫銜接,給對方的壓力可想而知。男雙決賽中,前兩
局馬龍發動得更多,後兩局張繼科打得更好,他們在球路下風的情況下,擊敗許昕/樊振
東,酣暢淋漓地摘得了男雙桂冠。
“以前我倆配的感覺就是個人能力強,但很多優勢發揮不出來,馬龍出問題的時候,
我不知道怎麼幫他解決,我出問題的時候,他也一樣,所以在場上老出現兩個人都空白的
情況。通過這次亞運會決賽,我覺得只要我倆一條心,默契擔當都有了,心裡舒服就怎麼
打都舒服了。決賽那天,我第一次找到了像打單打比賽一樣的激情。”不僅張繼科這樣覺
得,馬龍也認為雙打給自己開闢了一個新方向,他們這對組合的成熟更是一下子把整支球
隊的路打寬了。
“科龍組合”的成長將引領中國乒壇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個時代與當年的“劉孔
雙子星”不一樣,與“二王一馬”也不同,他們更青春、更時尚、更有個性。隨著他們的
不斷成熟,“科龍時代”和“科龍大戰”都將魅力無窮。
年度組合提名 吳敬平/許昕/樊振東
年度組合提名 金赫峰/金正
http://sports.sina.com.cn/o/2015-01-17/14377486391.shtml
--
Tags:
桌球
All Comments

By Kama
at 2015-01-21T01:50
at 2015-01-21T01:50
Related Posts
全日本2015 水谷/岸川冠軍賽被直落三

By Annie
at 2015-01-18T00:19
at 2015-01-18T00:19
祂開始奔跑衝著我來,直到我身上撲去,不見蹤跡。(親身經歷)

By Vanessa
at 2015-01-18T00:00
at 2015-01-18T00:00
敘述經過仍記憶猶新,這天是星期三,下班尖� ...
桌球膠皮重量的一些資訊

By Brianna
at 2015-01-17T13:43
at 2015-01-17T13:43
TIMO BOLL ZLC球拍、T05及T64

By Yedda
at 2015-01-17T10:12
at 2015-01-17T10:12
北投或士林區 徵練球球友們

By Poppy
at 2015-01-16T23:33
at 2015-01-16T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