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魚組左右護法 陳偉殷年薪5億哥 - 日本職棒

By Emily
at 2016-01-14T00:31
at 2016-01-14T00:31
Table of Contents
記者陳宛晶/綜合報導
台灣球迷等待了2個月,旅美左投陳偉殷新球季落腳處今天終於確定;他以5年8000萬美元
(約合新台幣26.87億元)合約披上馬林魚戰袍,平均年薪16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5.37
億元),一舉超越姚明、林書豪、王建民等人,成為華人史上最高薪運動員。
陳偉殷所屬的經紀公司表示,一切以球團公布為主,目前不便發表評論。陳偉殷仍需等待
體檢通過,合約才會生效;一般預料他將在本周返美體檢,若合約拍板定案,也可能再回
台灣與球迷和媒體分享簽約心情。
最高可達6年9600萬美元
合約中附帶2017年球季後的選擇權,陳偉殷可逃脫重新進入自由市場。此外,若殷仔2020
年投180局以上,或2019年和2020年合計投360局以上,將自動生效2021年1600萬美元合約
,合約總額最高可達6年9600萬美元。
陳偉殷刷新由王建民所保持500萬美元的台灣旅美球員最高年薪,這份合約總額也締造馬
林魚隊史最大投手合約紀錄,馬林魚前一份投手大約是2011年伯爾力(Mark Buehrle)的
4年5800萬美元,但他在隔年隨即被交易到藍鳥。
陳偉殷在新球季將與23歲年輕王牌費南德茲(Jose Fernandez)合組為前兩號先發;馬林
魚上季先發投手防禦率4.25,在國聯僅排第九,有了陳偉殷的加入後,可望改善先發輪值
體質。
前進國聯 得上場打擊
前進國聯東區,對殷仔來說,最大的改變是必須拎著球棒上場打擊;他曾提到不排斥轉戰
國聯,因為他在日職期間效力的中日龍,就是隸屬沒有指定打擊制的中央聯盟,對打擊並
不陌生。
http://uc.udn.com.tw/photo/2015/12/26/4/1656975.jpg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1/13/6/1720031.png
http://udn.com/news/story/9264/1439300
--
台灣球迷等待了2個月,旅美左投陳偉殷新球季落腳處今天終於確定;他以5年8000萬美元
(約合新台幣26.87億元)合約披上馬林魚戰袍,平均年薪16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5.37
億元),一舉超越姚明、林書豪、王建民等人,成為華人史上最高薪運動員。
陳偉殷所屬的經紀公司表示,一切以球團公布為主,目前不便發表評論。陳偉殷仍需等待
體檢通過,合約才會生效;一般預料他將在本周返美體檢,若合約拍板定案,也可能再回
台灣與球迷和媒體分享簽約心情。
最高可達6年9600萬美元
合約中附帶2017年球季後的選擇權,陳偉殷可逃脫重新進入自由市場。此外,若殷仔2020
年投180局以上,或2019年和2020年合計投360局以上,將自動生效2021年1600萬美元合約
,合約總額最高可達6年9600萬美元。
陳偉殷刷新由王建民所保持500萬美元的台灣旅美球員最高年薪,這份合約總額也締造馬
林魚隊史最大投手合約紀錄,馬林魚前一份投手大約是2011年伯爾力(Mark Buehrle)的
4年5800萬美元,但他在隔年隨即被交易到藍鳥。
陳偉殷在新球季將與23歲年輕王牌費南德茲(Jose Fernandez)合組為前兩號先發;馬林
魚上季先發投手防禦率4.25,在國聯僅排第九,有了陳偉殷的加入後,可望改善先發輪值
體質。
前進國聯 得上場打擊
前進國聯東區,對殷仔來說,最大的改變是必須拎著球棒上場打擊;他曾提到不排斥轉戰
國聯,因為他在日職期間效力的中日龍,就是隸屬沒有指定打擊制的中央聯盟,對打擊並
不陌生。
http://uc.udn.com.tw/photo/2015/12/26/4/1656975.jpg

http://uc.udn.com.tw/photo/2016/01/13/6/1720031.png

http://udn.com/news/story/9264/1439300
--
Tags:
日本職棒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殷仔12年磨一劍 成華人最高薪運動員

By George
at 2016-01-14T00:27
at 2016-01-14T00:27
陳偉殷到馬林魚恐要放棄意義重大的16號?

By Xanthe
at 2016-01-13T22:51
at 2016-01-13T22:51
陳偉殷投效馬林魚 最快本周赴美

By Joe
at 2016-01-13T09:58
at 2016-01-13T09:58
陳偉殷加盟馬林魚 合約總值全隊第2高

By Ingrid
at 2016-01-13T04:54
at 2016-01-13T04:54
陳偉殷超越建仔 成台灣棒球最高薪球員

By Valerie
at 2016-01-13T04:47
at 2016-01-13T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