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刺企圖心不如雷霆 波波維奇沒招了 - NBA

By Victoria
at 2016-05-14T09:45
at 2016-05-14T09:45
Table of Contents
波波跟石佛菜單一起下課嗎?
--------------------------------------------------------------------
馬刺企圖心不如雷霆 波波維奇沒招了
016-05-13 17:46 聯合報 記者古硯偉╱特稿
http://goo.gl/EKtpcX
馬刺隊意外在季後賽第2輪慘遭滑鐵盧出局,可能成為當家內線鄧肯的告別戰,嚴格說來
,馬刺不是輸在經驗、深度、賽前策略甚至哨音,而是始終企圖心差了雷霆隊一大截。最
後一戰,連自己先前建立的底線都沒守住,輸的並不冤枉。
根據統計,雷霆本季例行賽得分未破百的比賽,戰績僅有4勝15敗,馬刺這個系列賽前5戰
,平均只讓雷霆拿下98.4分,其中4場未破百,三分球剩下3成22。雷霆例行賽每場平均回
合數是96.7,名列聯盟第10,系列賽前5戰也還有95.8,顯示馬刺並不是只是把節奏放慢
壓低比分,而是真的讓雷霆進攻端陷入僵局。
馬刺在這系列賽贏球企圖心不如雷霆,總教練波波維奇的應變也不如以往,甚至被對手雷
霆唐納文比了下去。 美聯社
雷霆例行賽共有14場第4節領先到雙位數被逆轉,位居聯盟第1,最大問題就是打到關鍵時
刻除了雙槍之外沒人能拿好球,尤其衛斯特布魯克末節只能自己單打或切傳狀況相當明顯
。
這是雷霆總教練唐納文過去執教佛羅里達大學就有的老問題,他能夠打造一套非常完善的
攻守體系,但關鍵時刻變招比別人慢,最後只看個人能力強大的後衛自己場上決定勝負,
始終是他執教上的毛病。
從大學到執教NBA,唐納文的缺點始終沒有改變,往往打好了一整年,卻輸在最後,衛斯
特布魯克輸球的例行賽第4節表現遠不如前3節,大概可以一窺端倪。
衛斯特布魯克系列賽前5戰,除了投籃命中率剩下3成58,每場4.2次失誤,每次觸球時間
長達9.4秒,名列聯盟第2,比起例行賽平均8.1秒要長許多。馬刺幾乎都已經讓他朝向持
球時間超久、失誤率高、命中率低等最沒效率的方向去打,策略不僅正確,前幾戰也收到
明顯成效。
從進階數據看,馬刺確實限制了衛斯特布魯克的發揮,但輸球的真正關鍵卻不在這一點上
,而是禁區籃板失守。
但過去3場輸球,馬刺平均輸掉11.7籃板,即便防守策略正確,禁區失血問題卻始終無法
解決,也成為自亂陣腳開始。今天總教練波波維奇第2節就擺上馬刺陣中最高大,來自塞
爾維亞的221公分「巨人」馬揚諾維奇上場,他在前5戰合計只打了12分鐘,扣掉首戰大勝
上場8分鐘以外,幾乎沒有出賽。
馬揚諾維奇雖然擁有優異的籃球智商和高度,但行動遲緩,反應也不快。根據NBA官網統
計,例行賽他每場平均有6.1個籃板落在身邊,只抓下3.6個。
他身為例行賽全聯盟防守最少離開禁區的球員,都待在禁區,但3.5呎之內籃板掌握率,
卻還只有6成78,在前場球員中不算出色。
而雷霆中鋒深度堪稱聯盟之最,陣中擁有兩名先發級的年輕長人亞當斯和康特,雖然唐納
文在兩人調度於例行賽用得並不突出,但季後賽宛如突然找到使用說明。
面對馬刺系列賽,亞當斯平均雙十,康特在雷霆贏球的後3戰,平均也有8.7分、9.3籃板
,兩人兼具強大籃板和移動力,成為馬刺難解死穴。唐納文也將這一點特性在過去幾場發
揮到極致,甚至讓兩人搭檔雙塔,再搭配實際身高將近210公分的杜蘭特,與前5戰平均
7.2籃板的衛斯特布魯克,讓馬刺加倍頭疼。
馬揚諾維奇緩慢的速度成為馬刺災難的開始,今天他僅上場7分鐘,場上正負值卻高達-
13,上場後雙方差距也迅速被雷霆拉開到近20分。馬揚諾維奇當然不是馬刺輸球唯一主因
,但卻可以看出波波維奇在調度和用人上的困境,就連過去幾場表現亮眼的雷納德今天也
有失水準。
這幾場波波維奇並不是像過去幾年聯盟戰術和奪冠經驗最好的籃壇教父,反而更像是2004
年,之前被湖人隊「俠客」歐尼爾打到無力,怎麼變招都收不到成效的窘境,系列賽最後
一場,也暴露出前5場的球隊優勢不復存。
康特(右)在雷霆贏球的後3戰,平均有8.7分、9.3籃板,成為馬刺禁區最大的麻煩。 美聯
能不能鞏固籃板當然不是內線有沒有大柱子一柱擎天,而是有多少企圖心想贏。亞當斯和
康特與衛斯特布魯克,每一次爭搶籃板的慾望彷彿沒有明天,攻不進就用發動更多的轉換
快攻,直到得手為止。
反觀馬刺球員已經真的老到打不動,體能跟不上了嗎?今天第4節米勒和鄧肯兩名40歲老
將,又一次吹起反攻號角,最後一節兩人表現應該是這系列賽,全隊除了雷納德攻守兩端
兩頭燒之外,打得最漂亮的時候。
被雷霆淘汰後,這會是在這系列賽顯露老態的鄧肯的最後一戰嗎? 美聯社
馬刺或許是NBA經驗最好,陣容深度最夠,教練團和主力陣容也最懂得怎麼贏得總冠軍的
球隊。但這系列賽從2:1領先,最後打到被連拿3場逆轉,短兵相接,決定勝負關鍵往往
不是陣容,而是隊於贏球的渴望,雷霆後3戰並沒有場場贏的漂亮,但卻充分詮釋了這一
點。
--
--------------------------------------------------------------------
馬刺企圖心不如雷霆 波波維奇沒招了
016-05-13 17:46 聯合報 記者古硯偉╱特稿
http://goo.gl/EKtpcX
馬刺隊意外在季後賽第2輪慘遭滑鐵盧出局,可能成為當家內線鄧肯的告別戰,嚴格說來
,馬刺不是輸在經驗、深度、賽前策略甚至哨音,而是始終企圖心差了雷霆隊一大截。最
後一戰,連自己先前建立的底線都沒守住,輸的並不冤枉。
根據統計,雷霆本季例行賽得分未破百的比賽,戰績僅有4勝15敗,馬刺這個系列賽前5戰
,平均只讓雷霆拿下98.4分,其中4場未破百,三分球剩下3成22。雷霆例行賽每場平均回
合數是96.7,名列聯盟第10,系列賽前5戰也還有95.8,顯示馬刺並不是只是把節奏放慢
壓低比分,而是真的讓雷霆進攻端陷入僵局。
馬刺在這系列賽贏球企圖心不如雷霆,總教練波波維奇的應變也不如以往,甚至被對手雷
霆唐納文比了下去。 美聯社
雷霆例行賽共有14場第4節領先到雙位數被逆轉,位居聯盟第1,最大問題就是打到關鍵時
刻除了雙槍之外沒人能拿好球,尤其衛斯特布魯克末節只能自己單打或切傳狀況相當明顯
。
這是雷霆總教練唐納文過去執教佛羅里達大學就有的老問題,他能夠打造一套非常完善的
攻守體系,但關鍵時刻變招比別人慢,最後只看個人能力強大的後衛自己場上決定勝負,
始終是他執教上的毛病。
從大學到執教NBA,唐納文的缺點始終沒有改變,往往打好了一整年,卻輸在最後,衛斯
特布魯克輸球的例行賽第4節表現遠不如前3節,大概可以一窺端倪。
衛斯特布魯克系列賽前5戰,除了投籃命中率剩下3成58,每場4.2次失誤,每次觸球時間
長達9.4秒,名列聯盟第2,比起例行賽平均8.1秒要長許多。馬刺幾乎都已經讓他朝向持
球時間超久、失誤率高、命中率低等最沒效率的方向去打,策略不僅正確,前幾戰也收到
明顯成效。
從進階數據看,馬刺確實限制了衛斯特布魯克的發揮,但輸球的真正關鍵卻不在這一點上
,而是禁區籃板失守。
但過去3場輸球,馬刺平均輸掉11.7籃板,即便防守策略正確,禁區失血問題卻始終無法
解決,也成為自亂陣腳開始。今天總教練波波維奇第2節就擺上馬刺陣中最高大,來自塞
爾維亞的221公分「巨人」馬揚諾維奇上場,他在前5戰合計只打了12分鐘,扣掉首戰大勝
上場8分鐘以外,幾乎沒有出賽。
馬揚諾維奇雖然擁有優異的籃球智商和高度,但行動遲緩,反應也不快。根據NBA官網統
計,例行賽他每場平均有6.1個籃板落在身邊,只抓下3.6個。
他身為例行賽全聯盟防守最少離開禁區的球員,都待在禁區,但3.5呎之內籃板掌握率,
卻還只有6成78,在前場球員中不算出色。
而雷霆中鋒深度堪稱聯盟之最,陣中擁有兩名先發級的年輕長人亞當斯和康特,雖然唐納
文在兩人調度於例行賽用得並不突出,但季後賽宛如突然找到使用說明。
面對馬刺系列賽,亞當斯平均雙十,康特在雷霆贏球的後3戰,平均也有8.7分、9.3籃板
,兩人兼具強大籃板和移動力,成為馬刺難解死穴。唐納文也將這一點特性在過去幾場發
揮到極致,甚至讓兩人搭檔雙塔,再搭配實際身高將近210公分的杜蘭特,與前5戰平均
7.2籃板的衛斯特布魯克,讓馬刺加倍頭疼。
馬揚諾維奇緩慢的速度成為馬刺災難的開始,今天他僅上場7分鐘,場上正負值卻高達-
13,上場後雙方差距也迅速被雷霆拉開到近20分。馬揚諾維奇當然不是馬刺輸球唯一主因
,但卻可以看出波波維奇在調度和用人上的困境,就連過去幾場表現亮眼的雷納德今天也
有失水準。
這幾場波波維奇並不是像過去幾年聯盟戰術和奪冠經驗最好的籃壇教父,反而更像是2004
年,之前被湖人隊「俠客」歐尼爾打到無力,怎麼變招都收不到成效的窘境,系列賽最後
一場,也暴露出前5場的球隊優勢不復存。
康特(右)在雷霆贏球的後3戰,平均有8.7分、9.3籃板,成為馬刺禁區最大的麻煩。 美聯
能不能鞏固籃板當然不是內線有沒有大柱子一柱擎天,而是有多少企圖心想贏。亞當斯和
康特與衛斯特布魯克,每一次爭搶籃板的慾望彷彿沒有明天,攻不進就用發動更多的轉換
快攻,直到得手為止。
反觀馬刺球員已經真的老到打不動,體能跟不上了嗎?今天第4節米勒和鄧肯兩名40歲老
將,又一次吹起反攻號角,最後一節兩人表現應該是這系列賽,全隊除了雷納德攻守兩端
兩頭燒之外,打得最漂亮的時候。
被雷霆淘汰後,這會是在這系列賽顯露老態的鄧肯的最後一戰嗎? 美聯社
馬刺或許是NBA經驗最好,陣容深度最夠,教練團和主力陣容也最懂得怎麼贏得總冠軍的
球隊。但這系列賽從2:1領先,最後打到被連拿3場逆轉,短兵相接,決定勝負關鍵往往
不是陣容,而是隊於贏球的渴望,雷霆後3戰並沒有場場贏的漂亮,但卻充分詮釋了這一
點。
--
Tags:
NBA
All Comments

By Elma
at 2016-05-18T00:49
at 2016-05-18T00:49

By Dorothy
at 2016-05-20T03:13
at 2016-05-20T03:13

By Oliver
at 2016-05-24T18:20
at 2016-05-24T18:20

By Yuri
at 2016-05-25T10:24
at 2016-05-25T10:24

By Mason
at 2016-05-30T06:12
at 2016-05-30T06:12

By Hardy
at 2016-06-01T15:14
at 2016-06-01T15:14

By Ursula
at 2016-06-04T18:44
at 2016-06-04T18:44

By Anthony
at 2016-06-07T20:32
at 2016-06-07T20:32

By Caitlin
at 2016-06-11T18:12
at 2016-06-11T18:12

By Rebecca
at 2016-06-13T00:25
at 2016-06-13T00:25

By Linda
at 2016-06-16T08:09
at 2016-06-16T08:09

By Edward Lewis
at 2016-06-19T03:42
at 2016-06-19T03:42

By Tracy
at 2016-06-19T22:21
at 2016-06-19T22:21

By Barb Cronin
at 2016-06-24T19:27
at 2016-06-24T19:27

By Anthony
at 2016-06-28T12:25
at 2016-06-28T12:25

By Rebecca
at 2016-07-02T14:57
at 2016-07-02T14:57

By Charlotte
at 2016-07-05T07:56
at 2016-07-05T07:56

By Eartha
at 2016-07-06T01:59
at 2016-07-06T01:59

By Ivy
at 2016-07-06T20:20
at 2016-07-06T20:20

By Hardy
at 2016-07-09T12:22
at 2016-07-09T12:22

By Emily
at 2016-07-09T19:15
at 2016-07-09T19:15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7-10T08:47
at 2016-07-10T08:47

By Emily
at 2016-07-13T01:58
at 2016-07-13T01:58

By Bethany
at 2016-07-16T16:07
at 2016-07-16T16:07

By Frederica
at 2016-07-18T11:43
at 2016-07-18T11:43

By Elvira
at 2016-07-19T15:50
at 2016-07-19T15:50

By Joe
at 2016-07-21T22:13
at 2016-07-21T22:13

By Liam
at 2016-07-25T12:27
at 2016-07-25T12:27

By Hedda
at 2016-07-27T00:16
at 2016-07-27T00:16

By Selena
at 2016-07-31T23:29
at 2016-07-31T23:29

By Quintina
at 2016-08-03T10:10
at 2016-08-03T10:10

By Daph Bay
at 2016-08-05T01:57
at 2016-08-05T01:57

By Quintina
at 2016-08-09T20:29
at 2016-08-09T20:29

By Anonymous
at 2016-08-13T23:43
at 2016-08-13T23:43

By Rebecca
at 2016-08-15T16:56
at 2016-08-15T16:56

By Anonymous
at 2016-08-17T14:15
at 2016-08-17T14:15

By Heather
at 2016-08-22T06:15
at 2016-08-22T06:15

By Jacob
at 2016-08-25T01:42
at 2016-08-25T01:42

By Quintina
at 2016-08-27T08:48
at 2016-08-27T08:48

By Edith
at 2016-08-27T23:52
at 2016-08-27T23:52

By Thomas
at 2016-08-31T17:23
at 2016-08-31T17:23

By Mia
at 2016-09-03T03:23
at 2016-09-03T03:23

By Donna
at 2016-09-03T16:46
at 2016-09-03T16:46

By Robert
at 2016-09-04T10:35
at 2016-09-04T10:35

By Xanthe
at 2016-09-04T22:55
at 2016-09-04T22:55

By Hedwig
at 2016-09-06T02:40
at 2016-09-06T02:40

By Iris
at 2016-09-09T19:25
at 2016-09-09T19:25

By Jack
at 2016-09-12T15:42
at 2016-09-12T15:42

By Skylar Davis
at 2016-09-16T13:56
at 2016-09-16T13:56

By Lydia
at 2016-09-18T12:02
at 2016-09-18T12:02

By Catherine
at 2016-09-23T11:05
at 2016-09-23T11:05

By Jake
at 2016-09-27T03:53
at 2016-09-27T03:53

By Tristan Cohan
at 2016-09-29T15:20
at 2016-09-29T15:20

By Anonymous
at 2016-10-04T01:40
at 2016-10-04T01:40

By Lily
at 2016-10-06T02:53
at 2016-10-06T02:53

By William
at 2016-10-06T22:25
at 2016-10-06T22:25

By Regina
at 2016-10-10T17:27
at 2016-10-10T17:27

By Emma
at 2016-10-15T01:58
at 2016-10-15T01:58

By Catherine
at 2016-10-19T15:41
at 2016-10-19T15:41

By Joe
at 2016-10-24T03:36
at 2016-10-24T03:36

By Donna
at 2016-10-27T10:01
at 2016-10-27T10:01

By Noah
at 2016-10-31T06:13
at 2016-10-31T06:13

By Sierra Rose
at 2016-11-04T00:52
at 2016-11-04T00:52

By Noah
at 2016-11-08T00:19
at 2016-11-08T00:19

By David
at 2016-11-08T14:15
at 2016-11-08T14:15

By Wallis
at 2016-11-08T19:18
at 2016-11-08T19:18

By Noah
at 2016-11-09T15:31
at 2016-11-09T15:31

By Olga
at 2016-11-11T08:39
at 2016-11-11T08:39

By Ida
at 2016-11-12T02:36
at 2016-11-12T02:36

By Tracy
at 2016-11-12T05:57
at 2016-11-12T05:57

By Tracy
at 2016-11-15T22:41
at 2016-11-15T22:41
Related Posts
當年4大巨頭的湖人為何得到慘淡的結果

By Rae
at 2016-05-14T09:33
at 2016-05-14T09:33
雷霆彈如雨下 馬刺放暑假

By Belly
at 2016-05-14T09:21
at 2016-05-14T09:21
巴克利: Leonard跟LeBron是最好的球員

By Sierra Rose
at 2016-05-14T09:18
at 2016-05-14T09:18
Barkley:James和Leonard是最好的球員

By Ina
at 2016-05-14T09:17
at 2016-05-14T09:17
Curry談LBJ言論:我現在很擅長忽視別人

By Jake
at 2016-05-14T09:05
at 2016-05-14T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