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報導 中國才是事件受益人 - 奧運,世大運,亞運討論

By Zora
at 2010-11-22T03:48
at 2010-11-22T03:48
Table of Contents
一面亞運金牌值多少錢?
http://sports.titan24.com/2010asian/2010-11-10/88633.html
奧運金牌獎勵「重獎」 亞運金牌獎金大縮水
2010-11-10 13:07:37 來自:體壇週報
體壇週報評論員 顏強 述評
不論一個社會的商業化程度如何上升,物以稀為貴的基本價值規律無法
動搖。於是當亞運會來臨時,體育迷興趣平平,媒體抓耳撓腮,也找不出幾
個像樣的策劃方案。因為對於習慣了奧運金牌刺激的中國公眾,競技意義上
的亞運會,幾乎成了一個雞肋話題。
一切都得從20年前的北京亞運會開始。其時是在中國體育兵敗漢城之後,
1986年的漢城亞運會,就出現了中韓金牌之爭延續到最後一日的懸念。1988
年漢城奧運會上,只收穫 5金的中國代表團名落孫山,東道主韓國反倒大放
異彩。於是北京亞運會的金牌爭奪戰,成了賽前的全國性焦點。
誰都沒有想到,亞運金牌榜首的爭奪懸念,在北京1990及身而亡。中國
以東道主身份,強勢斂走 183面金牌,領先優勢大得讓人瞠目結舌。此後的
歷屆亞運會,雖然有過興奮劑醜聞,以及足籃排這些集體團隊項目的淪落,
中國金牌數卻都是高居三位數。以國與族角度競爭的亞運會,曾經有過的中
韓日三國爭金場面,過去20年,只在1994年的廣島和2006年的杜哈,有過韓
日對第二名的競爭,中國總是一騎絕塵,金牌數字:廣島137面、曼谷129面、
釜山150面和杜哈165面。
於是亞運會金牌,以及亞洲冠軍的頭銜,在中國體育界,成為了一個有
點讓人興趣索然的頭銜:作為一個國家級運動員,亞運冠軍比比皆是,根本
不是讓你秀出班行的榮譽;然而亞運冠軍都拿不到的話,那麼要想在這一行
安身立命,就會特別艱難。對舉國體制下的專業運動員,能改變命運,讓未
來一片坦途的,當然還是奧運金牌。
北京1990亞運會之後,中國經濟和社會秩序經過一輪調整,進入了又一
個高速發展期,一種特別的社會現象出現,那就是對各行業出類拔萃者的「
重獎」。1993年前後,史玉柱在珠海創立巨人集團,其時珠海市長梁廣大的
「重獎」政策,引領了一時風氣。這種風氣很快就吹入體育界,1992年巴賽
隆納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為自己正名,此後奧運金牌數扶搖直上,亞
運會更是一統亞洲江湖,各種由中央到地方的金牌獎勵政策也開始順應而下。
只是和奧運金牌的「重獎」不同,亞運金牌數目過於龐大,含金量自然
低了太多。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用來「重獎」體育健兒的資金,當然首先集
中在奧運金牌選手上,這樣引導的方向,讓來自社會各界的其他「重獎」資
金來源,也集中在奧運金牌上。理論上看,對於體育金牌的獎勵,大致來自
於中央(國家體育總局)和地方體育主管部門(各省市政府及體育局)、社
會各界以及商業贊助三個來源,奧運金牌和亞運金牌結構相同,但是在獎金
數目上,則有著天壤之別。
北京2008的第一金獲得者,女子舉重選手陳燮霞,據媒體分析,從各種
來源最終獲得的獎金總數,在 500萬人民幣上下,還有分析認為不止於此。
然而一個亞運冠軍,哪怕是屬於廣東地區傳統專案的亞運首金武術南拳,倘
若和陳燮霞對比,獎金數目只怕要去掉一個零。於是坊間流傳的一個說法是:
金無足赤,奧運金24k,亞運金18k。
杜哈亞運會,國家體育總局給予每個金牌選手的獎金是 3萬元,此前釜
山為 2萬元。廣州亞運會,有傳言顯示這一數位將上升到 5萬元。按照地方
和中央同比的行規,各地方體育局給予亞運金牌選手的獎金也可能達到 5萬
元。政府獎金,將會是亞運金牌獎金來源的主體。
社會各界和廣告贊助商的獎金數目,則會根據專案差異、運動員知名度
高低,產生巨大差別。杜哈亞運會上,斯諾克成了高獎金數目,三金丁俊暉
收入頗豐,這主要和贊助商的慷慨投入有關。廣州亞運會,贊助商主要由廣
東地區的大型國企民企構成,關注的專案也多少和廣東省運動員的優勢項目
有關,於是「廣東亞運金牌壓倒韓日」,成了廣州2010的看點之一。這當中,
獎金這只看不見的手,將發揮著重要作用。
獎金的分配體系,更是一個值得玩味的話題。理論上看,運動員和教練
員的獎金數目對等,這意味著,體育主管部門如果獎勵運動員 5萬金牌獎金,
教練也將得到同一數額。只是教練的獎金,要和帶隊教練、省市自治區教練
以及啟蒙教練進行按比例分配,每一級教練和培訓團隊之中,還要進行細分。
更會有運動員和教練之間,甚至運動員、教練和主管中心之間,早就存在的
各種土政策,來分配獎金。於是一些同患難卻無法同富貴的鬧劇,往往會在
獎金分配中產生。即便這只是含金量不高的亞運金牌。
※ 引述《fantman (sunshine)》之銘言:
: ※ 引述《chen20815 (Chen小薇)》之銘言:
: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21/78/2hiop.html
: : 亞運跆拳道國手楊淑君遭判失格,激發部分台灣人的反韓情緒,但南韓朝鮮日報昨天指出
: : ,韓國在這個項目沒有選手參賽,且決定取消楊淑君比賽資格的競賽監督委員會主席是中
: : 國人,「台灣把責任歸咎於韓國完全不合邏輯」。新加坡「聯合早報」也報導,韓國跆拳
: : 道協會表示,這件事是主辦國中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跟韓國絕對無關。
: : 韓官方:應尋主辦單位解決
: : 中央社發自南韓的報導指出,南韓外交通商部針對這起事件表示,「比賽裁定爭議,必須
: : 查明事實真相,與比賽主辦單位尋求解決,這與韓國毫不相干。」
: : 中央社引述朝鮮日報網路版報導說,南韓已向駐台單位下達訓令表示,「台灣楊淑君選手
: : 被裁定失格雖令人惋惜,但此一事件擴大變成焚毀韓國國旗及抵制韓國商品等情況,實令
: : 人關注。」 訓令中並強調,繼續觀察情勢發展,「必要時可向台灣政府轉達遺憾立場」
: : 。
: : 朝鮮日報還點出,楊出局後,二○○八年北京奧運會冠軍、中國選手吳靜鈺獲得金牌。報
: : 導並引述跆拳道比賽的有關負責人的話說,「楊淑君反而是中國選手的競爭對手,即便說
: : 過分嚴格地適用比賽規定將楊淑君淘汰,也不能說被韓國拉下馬。」
: : 對此,立委林淑芬表示,只把焦點放在韓裔主審洪性天及世跆盟秘書長梁振錫身上,看不
: : 到事件的完整面向。事實上整件事情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中國,得到金牌的中國選手吳靜鈺
: : 自己都承認,少了楊淑君,讓她比賽鬆了一口氣。她認為,體委會先是軟弱以對,要求台
: : 灣人民吞下去,反而激起更大的民怨,媒體操作反韓情緒可以轉移人民的不滿,為不斷失
: : 血的馬政府設下停損點。
: : 立委黃偉哲表示,這件事情很明顯主犯是中國籍技術委員趙磊,洪性天只是執行的幫兇,
: : 台灣人找韓國當出氣筒,也應該追根究柢,事實上中國才有足夠的動機誣指楊淑君作弊。
: : 前跆拳道國手、國民黨立委黃志雄則認為,此事件最關鍵的是裁判洪性天在第一時間接受
: : 技術委員趙磊的質疑,對楊做出失格的判決,且仲裁委員會不給我方說明機會,就決議維
: : 持原判。事後梁振錫為了保住顏面,不斷硬拗,說詞一變再變,甚至不惜以貼片栽贓楊淑
: : 君,才會引起台灣人的憤怒。
: 所以趙磊是整件事情的導火線
: 換個角度來說
: 第一時間質疑的人為何不是洪性天或梁振錫?
: 如果真的有不合法的問題
: 為何他們沒有發現
: 唯一合理的解釋 就是當時洪 梁二人
: 並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 因為所有可能存在的不公平性在比賽開始之前都已經被排除了
: 當然包括感應片的問題
: 韓國在這件事上 可能有間接的利益 沒有直接的利益
: 但中國有 因為他們派了一個叫吳靜鈺的選手
: 越南籍的武氏厚最後以第三名作收 說起來也算是高手
: 這樣的高手和楊淑君對戰不到一回合就以0:9遙遙落後
: 所以試想: 楊淑君順利踢進冠軍賽
: 20:0擊敗吳靜鈺 姓趙的面子往哪掛?
: 但是如果把楊淑君做掉 這種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 : ==============================================================================
: : 現在是只差檢錄員的現身說法嗎?
: : 如果韓國說跟他們毫無相干
: : 那可不可以請韓國人士(誰都好)
: : 來勸那個韓籍檢錄員出來說明???
: : 或者政府可不可以用外交
: : 請求檢錄員出來說明???
: : 這是我的想法拉~
--
http://sports.titan24.com/2010asian/2010-11-10/88633.html
奧運金牌獎勵「重獎」 亞運金牌獎金大縮水
2010-11-10 13:07:37 來自:體壇週報
體壇週報評論員 顏強 述評
不論一個社會的商業化程度如何上升,物以稀為貴的基本價值規律無法
動搖。於是當亞運會來臨時,體育迷興趣平平,媒體抓耳撓腮,也找不出幾
個像樣的策劃方案。因為對於習慣了奧運金牌刺激的中國公眾,競技意義上
的亞運會,幾乎成了一個雞肋話題。
一切都得從20年前的北京亞運會開始。其時是在中國體育兵敗漢城之後,
1986年的漢城亞運會,就出現了中韓金牌之爭延續到最後一日的懸念。1988
年漢城奧運會上,只收穫 5金的中國代表團名落孫山,東道主韓國反倒大放
異彩。於是北京亞運會的金牌爭奪戰,成了賽前的全國性焦點。
誰都沒有想到,亞運金牌榜首的爭奪懸念,在北京1990及身而亡。中國
以東道主身份,強勢斂走 183面金牌,領先優勢大得讓人瞠目結舌。此後的
歷屆亞運會,雖然有過興奮劑醜聞,以及足籃排這些集體團隊項目的淪落,
中國金牌數卻都是高居三位數。以國與族角度競爭的亞運會,曾經有過的中
韓日三國爭金場面,過去20年,只在1994年的廣島和2006年的杜哈,有過韓
日對第二名的競爭,中國總是一騎絕塵,金牌數字:廣島137面、曼谷129面、
釜山150面和杜哈165面。
於是亞運會金牌,以及亞洲冠軍的頭銜,在中國體育界,成為了一個有
點讓人興趣索然的頭銜:作為一個國家級運動員,亞運冠軍比比皆是,根本
不是讓你秀出班行的榮譽;然而亞運冠軍都拿不到的話,那麼要想在這一行
安身立命,就會特別艱難。對舉國體制下的專業運動員,能改變命運,讓未
來一片坦途的,當然還是奧運金牌。
北京1990亞運會之後,中國經濟和社會秩序經過一輪調整,進入了又一
個高速發展期,一種特別的社會現象出現,那就是對各行業出類拔萃者的「
重獎」。1993年前後,史玉柱在珠海創立巨人集團,其時珠海市長梁廣大的
「重獎」政策,引領了一時風氣。這種風氣很快就吹入體育界,1992年巴賽
隆納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為自己正名,此後奧運金牌數扶搖直上,亞
運會更是一統亞洲江湖,各種由中央到地方的金牌獎勵政策也開始順應而下。
只是和奧運金牌的「重獎」不同,亞運金牌數目過於龐大,含金量自然
低了太多。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用來「重獎」體育健兒的資金,當然首先集
中在奧運金牌選手上,這樣引導的方向,讓來自社會各界的其他「重獎」資
金來源,也集中在奧運金牌上。理論上看,對於體育金牌的獎勵,大致來自
於中央(國家體育總局)和地方體育主管部門(各省市政府及體育局)、社
會各界以及商業贊助三個來源,奧運金牌和亞運金牌結構相同,但是在獎金
數目上,則有著天壤之別。
北京2008的第一金獲得者,女子舉重選手陳燮霞,據媒體分析,從各種
來源最終獲得的獎金總數,在 500萬人民幣上下,還有分析認為不止於此。
然而一個亞運冠軍,哪怕是屬於廣東地區傳統專案的亞運首金武術南拳,倘
若和陳燮霞對比,獎金數目只怕要去掉一個零。於是坊間流傳的一個說法是:
金無足赤,奧運金24k,亞運金18k。
杜哈亞運會,國家體育總局給予每個金牌選手的獎金是 3萬元,此前釜
山為 2萬元。廣州亞運會,有傳言顯示這一數位將上升到 5萬元。按照地方
和中央同比的行規,各地方體育局給予亞運金牌選手的獎金也可能達到 5萬
元。政府獎金,將會是亞運金牌獎金來源的主體。
社會各界和廣告贊助商的獎金數目,則會根據專案差異、運動員知名度
高低,產生巨大差別。杜哈亞運會上,斯諾克成了高獎金數目,三金丁俊暉
收入頗豐,這主要和贊助商的慷慨投入有關。廣州亞運會,贊助商主要由廣
東地區的大型國企民企構成,關注的專案也多少和廣東省運動員的優勢項目
有關,於是「廣東亞運金牌壓倒韓日」,成了廣州2010的看點之一。這當中,
獎金這只看不見的手,將發揮著重要作用。
獎金的分配體系,更是一個值得玩味的話題。理論上看,運動員和教練
員的獎金數目對等,這意味著,體育主管部門如果獎勵運動員 5萬金牌獎金,
教練也將得到同一數額。只是教練的獎金,要和帶隊教練、省市自治區教練
以及啟蒙教練進行按比例分配,每一級教練和培訓團隊之中,還要進行細分。
更會有運動員和教練之間,甚至運動員、教練和主管中心之間,早就存在的
各種土政策,來分配獎金。於是一些同患難卻無法同富貴的鬧劇,往往會在
獎金分配中產生。即便這只是含金量不高的亞運金牌。
※ 引述《fantman (sunshine)》之銘言:
: ※ 引述《chen20815 (Chen小薇)》之銘言:
: :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121/78/2hiop.html
: : 亞運跆拳道國手楊淑君遭判失格,激發部分台灣人的反韓情緒,但南韓朝鮮日報昨天指出
: : ,韓國在這個項目沒有選手參賽,且決定取消楊淑君比賽資格的競賽監督委員會主席是中
: : 國人,「台灣把責任歸咎於韓國完全不合邏輯」。新加坡「聯合早報」也報導,韓國跆拳
: : 道協會表示,這件事是主辦國中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跟韓國絕對無關。
: : 韓官方:應尋主辦單位解決
: : 中央社發自南韓的報導指出,南韓外交通商部針對這起事件表示,「比賽裁定爭議,必須
: : 查明事實真相,與比賽主辦單位尋求解決,這與韓國毫不相干。」
: : 中央社引述朝鮮日報網路版報導說,南韓已向駐台單位下達訓令表示,「台灣楊淑君選手
: : 被裁定失格雖令人惋惜,但此一事件擴大變成焚毀韓國國旗及抵制韓國商品等情況,實令
: : 人關注。」 訓令中並強調,繼續觀察情勢發展,「必要時可向台灣政府轉達遺憾立場」
: : 。
: : 朝鮮日報還點出,楊出局後,二○○八年北京奧運會冠軍、中國選手吳靜鈺獲得金牌。報
: : 導並引述跆拳道比賽的有關負責人的話說,「楊淑君反而是中國選手的競爭對手,即便說
: : 過分嚴格地適用比賽規定將楊淑君淘汰,也不能說被韓國拉下馬。」
: : 對此,立委林淑芬表示,只把焦點放在韓裔主審洪性天及世跆盟秘書長梁振錫身上,看不
: : 到事件的完整面向。事實上整件事情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中國,得到金牌的中國選手吳靜鈺
: : 自己都承認,少了楊淑君,讓她比賽鬆了一口氣。她認為,體委會先是軟弱以對,要求台
: : 灣人民吞下去,反而激起更大的民怨,媒體操作反韓情緒可以轉移人民的不滿,為不斷失
: : 血的馬政府設下停損點。
: : 立委黃偉哲表示,這件事情很明顯主犯是中國籍技術委員趙磊,洪性天只是執行的幫兇,
: : 台灣人找韓國當出氣筒,也應該追根究柢,事實上中國才有足夠的動機誣指楊淑君作弊。
: : 前跆拳道國手、國民黨立委黃志雄則認為,此事件最關鍵的是裁判洪性天在第一時間接受
: : 技術委員趙磊的質疑,對楊做出失格的判決,且仲裁委員會不給我方說明機會,就決議維
: : 持原判。事後梁振錫為了保住顏面,不斷硬拗,說詞一變再變,甚至不惜以貼片栽贓楊淑
: : 君,才會引起台灣人的憤怒。
: 所以趙磊是整件事情的導火線
: 換個角度來說
: 第一時間質疑的人為何不是洪性天或梁振錫?
: 如果真的有不合法的問題
: 為何他們沒有發現
: 唯一合理的解釋 就是當時洪 梁二人
: 並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 因為所有可能存在的不公平性在比賽開始之前都已經被排除了
: 當然包括感應片的問題
: 韓國在這件事上 可能有間接的利益 沒有直接的利益
: 但中國有 因為他們派了一個叫吳靜鈺的選手
: 越南籍的武氏厚最後以第三名作收 說起來也算是高手
: 這樣的高手和楊淑君對戰不到一回合就以0:9遙遙落後
: 所以試想: 楊淑君順利踢進冠軍賽
: 20:0擊敗吳靜鈺 姓趙的面子往哪掛?
: 但是如果把楊淑君做掉 這種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 : ==============================================================================
: : 現在是只差檢錄員的現身說法嗎?
: : 如果韓國說跟他們毫無相干
: : 那可不可以請韓國人士(誰都好)
: : 來勸那個韓籍檢錄員出來說明???
: : 或者政府可不可以用外交
: : 請求檢錄員出來說明???
: : 這是我的想法拉~
--
Tags:
賽事
All Comments

By Kristin
at 2010-11-24T23:05
at 2010-11-24T23:05

By Olivia
at 2010-11-27T18:22
at 2010-11-27T18:22

By Jacob
at 2010-11-30T13:39
at 2010-11-30T13:39

By Enid
at 2010-12-03T08:56
at 2010-12-03T08:56

By Andrew
at 2010-12-06T04:12
at 2010-12-06T04:12

By Leila
at 2010-12-08T23:29
at 2010-12-08T23:29

By Leila
at 2010-12-11T18:46
at 2010-12-11T18:46

By Ethan
at 2010-12-14T14:03
at 2010-12-14T14:03
Related Posts
韓媒報導 中國才是事件受益人

By Delia
at 2010-11-22T01:29
at 2010-11-22T01:29
亞跆盟官網被駭已經掛三天了?不對哦!

By Eden
at 2010-11-22T01:28
at 2010-11-22T01:28
韓媒報導 中國才是事件受益人

By Una
at 2010-11-22T01:17
at 2010-11-22T01:17
韓媒報導 中國才是事件受益人

By Lily
at 2010-11-22T00:50
at 2010-11-22T00:50
韓媒報導 中國才是事件受益人

By Ophelia
at 2010-11-22T00:24
at 2010-11-22T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