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殷飆7K 6局丟2分 無關勝負退場 - 日本職棒

By Lauren
at 2017-05-02T16:50
at 2017-05-02T16:50
Table of Contents
記者吳敏欣╱報導
陳偉殷回到馬林魚主場對決熟悉的光芒,前3局沒有被敲出任何安打還送出4次三振,可惜
4局上遭遇亂流,被敲出長打丟掉2分,陳偉殷在投完6局後退場休息,目前比數2:2,投
出優質先發的陳偉殷確定無關勝敗。
陳偉殷第一局用了20球,首棒打者波喬斯(Peter Bourjos)就纏鬥了10球,2好3壞的情
況下,陳偉殷最後用變速球將他三振解決;下一棒蘇薩(Steven Souza Jr.)同樣選到滿
球數,陳偉殷這次用速球
讓他揮空,開賽連飆2K,接下來他又讓第3名打者擊出捕手前方的滾地球出局,首局投出3
上3下。
馬林魚在1局下靠著高飛犧牲打給了陳偉殷1分的火力支援;陳偉殷2局上場立刻給了威克
斯(Rickie Weeks Jr.)三振,這次是用滑球;雖然一球讓下位打者滾地球出局,陳偉殷
在2人出局後對貝克漢(Tim Beckham)投出保送,還好馬上又投出曲球三振了諾里斯(
Derek Norris),2局送出4K。
3局上陳偉殷製造了1個飛球出局和2個滾地球出局,形成另一個3上3下;4局上雖然很快讓
蘇薩吞下單場第2K,但面對迪克森(Corey Dickerson)卻被敲出光芒本場首支安打,陳
偉殷隨後又投出保送,光芒首度站上得點圈,貝克漢把握機會擊出右外野全壘打牆前的2
壘安打,一棒清壘,也將比數逆轉成2:1。
馬林魚隊友沒有讓陳偉殷當敗投候選人太久,4局下歐蘇納(Marcell Ozuna)陽春砲扳平
比數;陳偉殷5局回穩,用2個三振帶出另一個3上3下的半局,其中蘇薩今天前3次站上打
擊區都被陳偉殷K下場。
陳偉殷在6局上1出局時投出單場第4個保送,用球數也逼近3位數,最後製造出2個飛球出
局後,陳偉殷完成6局的先發任務,今天投了96球,只被敲2支安打失2分,並且繳出本季
新高7次三振。
https://udn.com/news/story/6999/2437363
--
陳偉殷回到馬林魚主場對決熟悉的光芒,前3局沒有被敲出任何安打還送出4次三振,可惜
4局上遭遇亂流,被敲出長打丟掉2分,陳偉殷在投完6局後退場休息,目前比數2:2,投
出優質先發的陳偉殷確定無關勝敗。
陳偉殷第一局用了20球,首棒打者波喬斯(Peter Bourjos)就纏鬥了10球,2好3壞的情
況下,陳偉殷最後用變速球將他三振解決;下一棒蘇薩(Steven Souza Jr.)同樣選到滿
球數,陳偉殷這次用速球
讓他揮空,開賽連飆2K,接下來他又讓第3名打者擊出捕手前方的滾地球出局,首局投出3
上3下。
馬林魚在1局下靠著高飛犧牲打給了陳偉殷1分的火力支援;陳偉殷2局上場立刻給了威克
斯(Rickie Weeks Jr.)三振,這次是用滑球;雖然一球讓下位打者滾地球出局,陳偉殷
在2人出局後對貝克漢(Tim Beckham)投出保送,還好馬上又投出曲球三振了諾里斯(
Derek Norris),2局送出4K。
3局上陳偉殷製造了1個飛球出局和2個滾地球出局,形成另一個3上3下;4局上雖然很快讓
蘇薩吞下單場第2K,但面對迪克森(Corey Dickerson)卻被敲出光芒本場首支安打,陳
偉殷隨後又投出保送,光芒首度站上得點圈,貝克漢把握機會擊出右外野全壘打牆前的2
壘安打,一棒清壘,也將比數逆轉成2:1。
馬林魚隊友沒有讓陳偉殷當敗投候選人太久,4局下歐蘇納(Marcell Ozuna)陽春砲扳平
比數;陳偉殷5局回穩,用2個三振帶出另一個3上3下的半局,其中蘇薩今天前3次站上打
擊區都被陳偉殷K下場。
陳偉殷在6局上1出局時投出單場第4個保送,用球數也逼近3位數,最後製造出2個飛球出
局後,陳偉殷完成6局的先發任務,今天投了96球,只被敲2支安打失2分,並且繳出本季
新高7次三振。
https://udn.com/news/story/6999/2437363
--
Tags:
日本職棒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陳偉殷優質先發沒贏:二縫線失投

By Edward Lewis
at 2017-05-02T16:49
at 2017-05-02T16:49
與胡智為賽前交流 陳偉殷:他擔心角色調整

By Erin
at 2017-05-02T16:46
at 2017-05-02T16:46
四種球路威力全開 陳偉殷優質先發卻無關勝敗

By Annie
at 2017-05-02T16:38
at 2017-05-02T16:38
6局好投策略 陳偉殷:保持冷靜

By Callum
at 2017-05-02T14:53
at 2017-05-02T14:53
投二縫被敲安丟分 陳偉殷:位置不算太差

By Edith
at 2017-05-02T14:51
at 2017-05-02T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