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投籃及重訓幾個問題 - 籃球
By Irma
at 2016-08-12T14:48
at 2016-08-12T14:48
Table of Contents
看了兩篇的文章內容以及下面的推文,
實在忍不住想說點什麼。
以下一併整理放上來。
1.肌肉沒有記憶功能,大腦才有。
透過訓練是要建立大腦->神經->肌肉,
之間的有效率路徑。
在大腦的部分叫做[技術的記憶刻痕],
在神經叫作[建立神經的修剪與最有效路徑],
在肌肉叫作[肌肉與肌肉之間的協調能力]。
2.練習和上場有差,多數都是因為訓練模式不對。
你訓練的模式並沒有符合你比賽中會用到的狀態,
包含出手速度、移動方式,
以及在比賽中你可能必須在毫秒之間決定你要出手的方式與角度,
仔細回想你就會知道你是訓練有問題,
還是心態有問題。
3.可以同一天重訓又打球,
但是重訓要在打球之後。
這才是最佳解。
4.訓練量不是重點,重點是強度,
沒有強度與準確度,量只是一種自我催眠的方式。
你看很多人練得很多準度卻還好,
有的練的少,但準度卻很高。
仔細回顧他訓練的過程,
練得少的通常強度與精準度(這裡指的是技術呈現,不是所謂的命中率)
都會很高。
5.重訓有效果的程度是拿寶特瓶都會抖,
這樣的重量訓練觀念絕對停留在侏羅紀時代。
重量訓練在於重量與量還有休息時間的調和,
目的都不同,
在整個年度訓練計畫中又有不同的中週期甚至小週期切割,
這也就造就了不同重量訓練單元的拿捏與設計。
很簡單,如果訓練有沒有效是用手會不會抖,
這樣的標準來判斷,
那世界級的體能教練就不會是你看到的那些大師,
而是你們國中的的學務主任。
6.投籃技術的建立,
在於投籃機制的技術確立,
以及設定符合該機制的訓練模式。
之後才是進入game-like的練習模式,
再來就是透過影片修正輔助,
再度確認自我認知與實際執行上投籃機制的落差,
最後的最後,才是根據這樣的技術,
進行「量」的增加。
這也符合大量研究對於技術建立必須有所謂技術的階層化的概念,
變成淺白的中文就是[由淺入深],
說起來很簡單,
但你想想很多教學應該都不符合這樣的原則。
譬如我們一開始給人的建議就會是多做原地跳投,
然後命中率提高才開始動位跳投。
乍聽之下符合[由淺入深]的原則,
但其實魔鬼就藏在這裡...
在做靜態投籃之前,
你練過運球完收球進入投籃狀態的練習了嗎?
你做過將球從三威脅姿勢進入投籃準備動作的練習嗎?
真正打過球的人一定都知道,
這些看似不太重要的細節,
往往是決定你在賽場上能不能佔有好空間與時間差出手的必要條件。
7.而不管你量的設定是50顆、100顆,還是200顆,
你都要確保在一定數量後有足夠的休息,
因為你必須維持技術訓練的品質。
這也是你看為什麼很多NBA或是優秀球員一天的投籃數量可以這麼多,
因為,
他體能與力量還有技術的純熟遠比你好,
所以他才能運用很多的體力,
用很省力的方式,
琢磨他頂尖的技術,
變得更加優秀。
Note:
隔空抓藥無大師,
人人腦補非現實。
真心改善尋師去,
習得技術才真實。
--
實在忍不住想說點什麼。
以下一併整理放上來。
1.肌肉沒有記憶功能,大腦才有。
透過訓練是要建立大腦->神經->肌肉,
之間的有效率路徑。
在大腦的部分叫做[技術的記憶刻痕],
在神經叫作[建立神經的修剪與最有效路徑],
在肌肉叫作[肌肉與肌肉之間的協調能力]。
2.練習和上場有差,多數都是因為訓練模式不對。
你訓練的模式並沒有符合你比賽中會用到的狀態,
包含出手速度、移動方式,
以及在比賽中你可能必須在毫秒之間決定你要出手的方式與角度,
仔細回想你就會知道你是訓練有問題,
還是心態有問題。
3.可以同一天重訓又打球,
但是重訓要在打球之後。
這才是最佳解。
4.訓練量不是重點,重點是強度,
沒有強度與準確度,量只是一種自我催眠的方式。
你看很多人練得很多準度卻還好,
有的練的少,但準度卻很高。
仔細回顧他訓練的過程,
練得少的通常強度與精準度(這裡指的是技術呈現,不是所謂的命中率)
都會很高。
5.重訓有效果的程度是拿寶特瓶都會抖,
這樣的重量訓練觀念絕對停留在侏羅紀時代。
重量訓練在於重量與量還有休息時間的調和,
目的都不同,
在整個年度訓練計畫中又有不同的中週期甚至小週期切割,
這也就造就了不同重量訓練單元的拿捏與設計。
很簡單,如果訓練有沒有效是用手會不會抖,
這樣的標準來判斷,
那世界級的體能教練就不會是你看到的那些大師,
而是你們國中的的學務主任。
6.投籃技術的建立,
在於投籃機制的技術確立,
以及設定符合該機制的訓練模式。
之後才是進入game-like的練習模式,
再來就是透過影片修正輔助,
再度確認自我認知與實際執行上投籃機制的落差,
最後的最後,才是根據這樣的技術,
進行「量」的增加。
這也符合大量研究對於技術建立必須有所謂技術的階層化的概念,
變成淺白的中文就是[由淺入深],
說起來很簡單,
但你想想很多教學應該都不符合這樣的原則。
譬如我們一開始給人的建議就會是多做原地跳投,
然後命中率提高才開始動位跳投。
乍聽之下符合[由淺入深]的原則,
但其實魔鬼就藏在這裡...
在做靜態投籃之前,
你練過運球完收球進入投籃狀態的練習了嗎?
你做過將球從三威脅姿勢進入投籃準備動作的練習嗎?
真正打過球的人一定都知道,
這些看似不太重要的細節,
往往是決定你在賽場上能不能佔有好空間與時間差出手的必要條件。
7.而不管你量的設定是50顆、100顆,還是200顆,
你都要確保在一定數量後有足夠的休息,
因為你必須維持技術訓練的品質。
這也是你看為什麼很多NBA或是優秀球員一天的投籃數量可以這麼多,
因為,
他體能與力量還有技術的純熟遠比你好,
所以他才能運用很多的體力,
用很省力的方式,
琢磨他頂尖的技術,
變得更加優秀。
Note:
隔空抓藥無大師,
人人腦補非現實。
真心改善尋師去,
習得技術才真實。
--
Tags:
籃球
All Comments
By Poppy
at 2016-08-16T12:50
at 2016-08-16T12:50
By Elizabeth
at 2016-08-16T14:57
at 2016-08-16T14:57
By Doris
at 2016-08-18T01:58
at 2016-08-18T01:58
By Queena
at 2016-08-21T00:19
at 2016-08-21T00:19
By Poppy
at 2016-08-22T00:23
at 2016-08-22T00:23
By Ingrid
at 2016-08-22T20:52
at 2016-08-22T20:52
By Madame
at 2016-08-26T21:49
at 2016-08-26T21:49
By Zora
at 2016-08-29T17:52
at 2016-08-29T17:52
By Delia
at 2016-08-31T06:35
at 2016-08-31T06:35
By John
at 2016-09-03T19:18
at 2016-09-03T19:18
By Edward Lewis
at 2016-09-05T21:20
at 2016-09-05T21:20
By Charlie
at 2016-09-09T12:54
at 2016-09-09T12:54
By Franklin
at 2016-09-11T07:33
at 2016-09-11T07:33
By Kelly
at 2016-09-13T13:36
at 2016-09-13T13:36
Related Posts
AJ Styles and The Club偷梗
By Agatha
at 2016-08-12T13:49
at 2016-08-12T13:49
如何避免被過人
By George
at 2016-08-12T13:07
at 2016-08-12T13:07
板橋(樹林)徵求單兵及整隊play
By Kyle
at 2016-08-12T10:13
at 2016-08-12T10:13
三對三洗球抄球問題
By Vanessa
at 2016-08-12T09:57
at 2016-08-12T09:57
中國男籃3連敗 郭艾倫向球迷道歉
By Edwina
at 2016-08-12T09:02
at 2016-08-12T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