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寒雨 水溫20℃ 泳將直抖:冷死了 - 游泳討論

By Tom
at 2013-04-14T15:56
at 2013-04-14T15:56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MaNeNe (魔尼尼)》之銘言:
: 【詹健全╱宜蘭報導】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昨晚在宜蘭運動公園,點燃為期6天賽程,共
: 22縣市1萬餘選手角逐15種競賽、798面金牌。但昨天卻因宜蘭大雨、氣溫驟降至攝氏
: 14~15度低溫,賽程嚴重延誤,游泳比賽的羅東運動公園戶外泳池,水溫也不足正式比賽
: 的水溫規定攝氏24~26度,經《蘋果》實測僅20~21度,參賽選手冷得發抖。
: --------------------------------------------------------------------------------
: 全中運游泳池水溫太低,泳將冷得不停發抖,《蘋果》中午實測只有20℃(紅圈處)。李鴻
: 明攝
: 調借加熱器加溫沒用
: 為了游泳比賽大會緊急調借加熱器加溫,但水溫仍低,工作人員說:「因為泳池水管是塑
: 膠,增溫不能一下增加太高。現在只能看老天爺,希望賽前不要再下雨,水溫才能達24度
: 。」中正高中選手練完後直發抖說:「冷死了!剛下水身體還有刺痛感。」
: 去年全中運奪得游泳16面金牌的北市南港高中教練蔡軒宇,昨天下午測了水溫僅21度,他
: 說:「現在只能聽天命,雖然水溫略有增加,但在這種低水溫又有冷風下,成績肯定受影
: 響,這樣不是失去辦比賽的意義?如果選手勉強出賽,發生意外該由誰負責?」
: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ports/20130413/34949374/
這種新聞感覺是刻意去爆,要不然就是冒雨開幕沒內容可以寫,只好挑競賽
規則或是疏漏之處來刊登。
印象中九十幾年的臺北市中正盃泳賽,是辦在內湖高中泳池,而內湖高中能
提供休息的場地,只有ABCD四棟建物的走道與地下室(就是放防空警報,拿著
要考試的抱佛腳資料,待到解除警報的那種避難場所),想放大面積的隔熱墊、
野餐墊、更衣帳篷,與其換到百公尺遠的體育館,不如將就用各棟尾端的廁所,
還顯得方便許多。
那次中正盃就跟這次一樣,舉辦在濕冷的下學期,有看到出賽選手不是像大熱
天那樣穿著泳衣逛來逛去,而是頭戴矽膠帽,身上罩著長到小腿的浴袍大衣,
等著檢錄之後再魚貫進入場內,因為內湖高中場地是室外池改建的,五十米
場地的看台區,是緊貼著出入走道,選手入場總不能用游的吧,因此鐵皮屋
底下的看台是塞不下太多人。
有一句話是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宜蘭大學能在改制十年後就接下承辦
全中運與全大運的主辦單位,這類活動前都有領隊會議,在賽前不走體制內
去反應,現在遇到下雨天,反而上媒體受訪,個人覺得有其他因素的考量,
記得去年還有報名截止才發現無法補報名的縣市,這種非選手因素的運動
新聞,更是時有所聞;有了這些三級國高中的選手冒雨犧牲,才有月底大運會
選手的優質環境與天候準備預防,不也是一種正面的改善。
南港高中的泳池是國中部的設備改建的,因為那個年代就是被外媒稱作幫伯樂
的前市長(不是昨晚上新聞講話台灣國語那一樣,講到湯頭要好粗,吼鍋要原味,
偶個人推薦-牛頭牌的最好啊!)所以才會有室外池加個鐵皮屋頂跟將池水加溫
的設備,在上個世紀時,泳池開放期間幾乎都是五到十月,市長的推動讓全國
學生畢業前都要有廿公尺的完成能力,免得暑假戲水出現無法自救的憾事。
印象中記得南港高中的女生,有時也會趁一早上課前,到焚化爐泳池去把菜單
施作完成,才換裝上課的,所以天氣冷根本不是下水的障礙,西松高中的泳池
,在全中運之前就是每天五六點就亮燈到八九點,傍晚繼續練習,不要因為辦
在溫泉之鄉,就覺得羅東泳池場館就應該像是礁溪鄉湯圍溝一樣,連洗腳水
都是熱到冒煙,怎麼不直接拿羅東溫泉水來比賽,節能減碳之餘還能讓溫泉之鄉
的名聲透過運動賽事傳遍全國?
國小課本曾經寫到,害怕尖針就要勇敢直視,直到不害怕;舉臺大泳隊的例子
來講,臺大校內有室內外池,校內比賽一定是室外五十米的老泳池,而他們的
訓練往往都要跨一座橋到鄰近縣市去做,也從來沒聽過有哪一個臺大泳隊的
成員,受訪或是發表文章,說學校真沒人性,天寒地凍還要移地訓練。辦比賽
亦是如此,九九年的十月底舉辦的臺大校泳賽,當天就是十二度的氣溫,而
這個板也有當時參賽的苦主可以提供現身說法,因為她比的那個項目,因為
有人提前入水,TYR的細繩沒有攔到競賽選手,造成後來下水的人游完上岸,
牙齒不自主打顫還不要緊,喝完薑母茶之後,要再比一次的情況,大家都知道
女選手的行頭比較大件,那種天氣又不是換裝拿個吹風機弄乾就好,而臺大
辦全校運動競賽就是這樣的風格,因為延期或改期舉辦,影響的變數更多,且
更不會有人去觀賽。
去年的臺大校運會,因為開幕下雨,就移到室內,而那時新體育館是辦籃球
聯賽,所以校運的開幕表演,就是上百人硬擠在籃球場大小的舊體育館實施,
而臺大競泳隊也是冒著低溫,做出衣物穿少少的表演,也沒這個南港高中
教練口中講的發生意外情況啊,選手又不是紙糊的,下水久了就溶解掉,
會不會太愛護自家選手了一點?
每年夏季奧運舉辦時,也沒聽過南半球的選手抗議氣溫太低、水溫不理想,
為了參與北半球的活動,在南半球的氣溫下練習與訓練,害得選手無法破世界
紀錄而停辦,有聽過去年發熱衣賣到缺貨,但還沒聽過有選手穿發熱泳衣創
造好成績,下水的情況不都是一樣的嗎?難不成南港高中遇到低溫就沒擋頭?
前年的臺大校泳賽,有一名泳隊選手因為膝傷而無法隨隊出發,只好參與校內
泳賽,她穿的就是今早體育台播美國大獎賽奧蘭多站,那類的連身短褲款服裝,
左膝包著白紗布,看起來就像是摔車的病患一樣,也許是學校為了體恤她的
狀況,罕見的把她的道次排在最靠近觀眾與上岸扶梯的第八水道,也就是人家
常講的外側最容易受水波反彈干擾的邊邊水道,然後就是跟大家一樣,鳴槍後
下水,在不能夠擺動影響膝傷的情形下,她靠雙手划水,就在第八道一路領先
到對岸終點,連玉輝老師看到都笑說,光用兩隻手划水就贏了,這場泳賽還有
影音檔佐證,所以不要再說天候怎樣、地點怎樣,蘇澳在上回畚箕地形,遭受
到淹大水的情況,那時蘇澳冷泉池塞滿了泥,全球就義大利跟蘇澳有恆溫廿一
度的冷泉,如果害怕水溫只有廿一度,就多利用時間去克服吧。
換算年紀,這次全中運的選手,極大的可能就是郝伯伯引以為傲的2017世大運
選手,很難想像除了去年北體泳池與跳水台不合標準,造成無法合乎比賽標準
使用,還有什麼非選手因素可以搬上檯面來讓自己的表現,有個台階可以下,
距離2017還有三到四年,有心的話,可以學板上的某人,把臺北世大運所有可
能比賽的場地都游過,分析優劣,善用主場優勢,免得2017年又怪說天氣太冷、
食物不合口味、水道數不足...,學笑傲江湖的橋段,把各個場館都事先情蒐,
然後寫下某月某日,盡破某場館於怎樣的成績,換成劍魔獨孤求敗的境界不也
就是如此。
這類競賽不能在此次水溫下突破紀錄,那就先從突破心魔開始吧,你下水會冷,
別人下水就不會冷嗎?有一年的考試,就是在暴雨跟颱風狀況下照常舉辦的,
那類考試往往有許多家長親友陪考,可是當時考場淹到及腰的積水,考生也只能
先赴考場再說,難不成想多等一年?有時能否在運動賽事留名,就是該名選手的
命,全中運與稍晚舉辦的全大運,都只是國內賽,為什麼不想想如果自己訓練
的選手,連這類惡劣因素都能不被影響,2017年就靠他(她)來讓全世界知道
你這個啟蒙教練有多麼強大,屆時講說廢材交到你手上都能變黃金,這樣的話
也會有家長會相信的。
今天因為下雨待在家中沒出門,看完美國奧蘭多站的八水道比賽,就想來回
這篇蘋果日報轉貼的報導,或許講太多雜事,但我看到的是一個改制十年的
學校,能夠利用一個縣的場館,把全中運跟全大運接來辦,反觀同一天改制
的苗栗聯合大學,九八年的全中運是辦在苗栗縣的,不僅網頁、場地環境、
還有承辦經驗,都沒有這回硬著頭,冒雨開幕跟進行比賽的宜蘭縣來得優,
聯合大學距離承辦這樣的活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苗栗縣那回的全中運
與全大運是分在不同的縣市舉辦。
老實說九五年還是九六年的四月初,就有卅二~卅四度的氣溫,沒想到102年
的四月,竟然還能體驗十四、五度的氣溫,與其責怪天氣,不如訓練克服
天候狀況的心理建設與體能狀況。
--
: 【詹健全╱宜蘭報導】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昨晚在宜蘭運動公園,點燃為期6天賽程,共
: 22縣市1萬餘選手角逐15種競賽、798面金牌。但昨天卻因宜蘭大雨、氣溫驟降至攝氏
: 14~15度低溫,賽程嚴重延誤,游泳比賽的羅東運動公園戶外泳池,水溫也不足正式比賽
: 的水溫規定攝氏24~26度,經《蘋果》實測僅20~21度,參賽選手冷得發抖。
: --------------------------------------------------------------------------------
: 全中運游泳池水溫太低,泳將冷得不停發抖,《蘋果》中午實測只有20℃(紅圈處)。李鴻
: 明攝
: 調借加熱器加溫沒用
: 為了游泳比賽大會緊急調借加熱器加溫,但水溫仍低,工作人員說:「因為泳池水管是塑
: 膠,增溫不能一下增加太高。現在只能看老天爺,希望賽前不要再下雨,水溫才能達24度
: 。」中正高中選手練完後直發抖說:「冷死了!剛下水身體還有刺痛感。」
: 去年全中運奪得游泳16面金牌的北市南港高中教練蔡軒宇,昨天下午測了水溫僅21度,他
: 說:「現在只能聽天命,雖然水溫略有增加,但在這種低水溫又有冷風下,成績肯定受影
: 響,這樣不是失去辦比賽的意義?如果選手勉強出賽,發生意外該由誰負責?」
: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sports/20130413/34949374/
這種新聞感覺是刻意去爆,要不然就是冒雨開幕沒內容可以寫,只好挑競賽
規則或是疏漏之處來刊登。
印象中九十幾年的臺北市中正盃泳賽,是辦在內湖高中泳池,而內湖高中能
提供休息的場地,只有ABCD四棟建物的走道與地下室(就是放防空警報,拿著
要考試的抱佛腳資料,待到解除警報的那種避難場所),想放大面積的隔熱墊、
野餐墊、更衣帳篷,與其換到百公尺遠的體育館,不如將就用各棟尾端的廁所,
還顯得方便許多。
那次中正盃就跟這次一樣,舉辦在濕冷的下學期,有看到出賽選手不是像大熱
天那樣穿著泳衣逛來逛去,而是頭戴矽膠帽,身上罩著長到小腿的浴袍大衣,
等著檢錄之後再魚貫進入場內,因為內湖高中場地是室外池改建的,五十米
場地的看台區,是緊貼著出入走道,選手入場總不能用游的吧,因此鐵皮屋
底下的看台是塞不下太多人。
有一句話是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宜蘭大學能在改制十年後就接下承辦
全中運與全大運的主辦單位,這類活動前都有領隊會議,在賽前不走體制內
去反應,現在遇到下雨天,反而上媒體受訪,個人覺得有其他因素的考量,
記得去年還有報名截止才發現無法補報名的縣市,這種非選手因素的運動
新聞,更是時有所聞;有了這些三級國高中的選手冒雨犧牲,才有月底大運會
選手的優質環境與天候準備預防,不也是一種正面的改善。
南港高中的泳池是國中部的設備改建的,因為那個年代就是被外媒稱作幫伯樂
的前市長(不是昨晚上新聞講話台灣國語那一樣,講到湯頭要好粗,吼鍋要原味,
偶個人推薦-牛頭牌的最好啊!)所以才會有室外池加個鐵皮屋頂跟將池水加溫
的設備,在上個世紀時,泳池開放期間幾乎都是五到十月,市長的推動讓全國
學生畢業前都要有廿公尺的完成能力,免得暑假戲水出現無法自救的憾事。
印象中記得南港高中的女生,有時也會趁一早上課前,到焚化爐泳池去把菜單
施作完成,才換裝上課的,所以天氣冷根本不是下水的障礙,西松高中的泳池
,在全中運之前就是每天五六點就亮燈到八九點,傍晚繼續練習,不要因為辦
在溫泉之鄉,就覺得羅東泳池場館就應該像是礁溪鄉湯圍溝一樣,連洗腳水
都是熱到冒煙,怎麼不直接拿羅東溫泉水來比賽,節能減碳之餘還能讓溫泉之鄉
的名聲透過運動賽事傳遍全國?
國小課本曾經寫到,害怕尖針就要勇敢直視,直到不害怕;舉臺大泳隊的例子
來講,臺大校內有室內外池,校內比賽一定是室外五十米的老泳池,而他們的
訓練往往都要跨一座橋到鄰近縣市去做,也從來沒聽過有哪一個臺大泳隊的
成員,受訪或是發表文章,說學校真沒人性,天寒地凍還要移地訓練。辦比賽
亦是如此,九九年的十月底舉辦的臺大校泳賽,當天就是十二度的氣溫,而
這個板也有當時參賽的苦主可以提供現身說法,因為她比的那個項目,因為
有人提前入水,TYR的細繩沒有攔到競賽選手,造成後來下水的人游完上岸,
牙齒不自主打顫還不要緊,喝完薑母茶之後,要再比一次的情況,大家都知道
女選手的行頭比較大件,那種天氣又不是換裝拿個吹風機弄乾就好,而臺大
辦全校運動競賽就是這樣的風格,因為延期或改期舉辦,影響的變數更多,且
更不會有人去觀賽。
去年的臺大校運會,因為開幕下雨,就移到室內,而那時新體育館是辦籃球
聯賽,所以校運的開幕表演,就是上百人硬擠在籃球場大小的舊體育館實施,
而臺大競泳隊也是冒著低溫,做出衣物穿少少的表演,也沒這個南港高中
教練口中講的發生意外情況啊,選手又不是紙糊的,下水久了就溶解掉,
會不會太愛護自家選手了一點?
每年夏季奧運舉辦時,也沒聽過南半球的選手抗議氣溫太低、水溫不理想,
為了參與北半球的活動,在南半球的氣溫下練習與訓練,害得選手無法破世界
紀錄而停辦,有聽過去年發熱衣賣到缺貨,但還沒聽過有選手穿發熱泳衣創
造好成績,下水的情況不都是一樣的嗎?難不成南港高中遇到低溫就沒擋頭?
前年的臺大校泳賽,有一名泳隊選手因為膝傷而無法隨隊出發,只好參與校內
泳賽,她穿的就是今早體育台播美國大獎賽奧蘭多站,那類的連身短褲款服裝,
左膝包著白紗布,看起來就像是摔車的病患一樣,也許是學校為了體恤她的
狀況,罕見的把她的道次排在最靠近觀眾與上岸扶梯的第八水道,也就是人家
常講的外側最容易受水波反彈干擾的邊邊水道,然後就是跟大家一樣,鳴槍後
下水,在不能夠擺動影響膝傷的情形下,她靠雙手划水,就在第八道一路領先
到對岸終點,連玉輝老師看到都笑說,光用兩隻手划水就贏了,這場泳賽還有
影音檔佐證,所以不要再說天候怎樣、地點怎樣,蘇澳在上回畚箕地形,遭受
到淹大水的情況,那時蘇澳冷泉池塞滿了泥,全球就義大利跟蘇澳有恆溫廿一
度的冷泉,如果害怕水溫只有廿一度,就多利用時間去克服吧。
換算年紀,這次全中運的選手,極大的可能就是郝伯伯引以為傲的2017世大運
選手,很難想像除了去年北體泳池與跳水台不合標準,造成無法合乎比賽標準
使用,還有什麼非選手因素可以搬上檯面來讓自己的表現,有個台階可以下,
距離2017還有三到四年,有心的話,可以學板上的某人,把臺北世大運所有可
能比賽的場地都游過,分析優劣,善用主場優勢,免得2017年又怪說天氣太冷、
食物不合口味、水道數不足...,學笑傲江湖的橋段,把各個場館都事先情蒐,
然後寫下某月某日,盡破某場館於怎樣的成績,換成劍魔獨孤求敗的境界不也
就是如此。
這類競賽不能在此次水溫下突破紀錄,那就先從突破心魔開始吧,你下水會冷,
別人下水就不會冷嗎?有一年的考試,就是在暴雨跟颱風狀況下照常舉辦的,
那類考試往往有許多家長親友陪考,可是當時考場淹到及腰的積水,考生也只能
先赴考場再說,難不成想多等一年?有時能否在運動賽事留名,就是該名選手的
命,全中運與稍晚舉辦的全大運,都只是國內賽,為什麼不想想如果自己訓練
的選手,連這類惡劣因素都能不被影響,2017年就靠他(她)來讓全世界知道
你這個啟蒙教練有多麼強大,屆時講說廢材交到你手上都能變黃金,這樣的話
也會有家長會相信的。
今天因為下雨待在家中沒出門,看完美國奧蘭多站的八水道比賽,就想來回
這篇蘋果日報轉貼的報導,或許講太多雜事,但我看到的是一個改制十年的
學校,能夠利用一個縣的場館,把全中運跟全大運接來辦,反觀同一天改制
的苗栗聯合大學,九八年的全中運是辦在苗栗縣的,不僅網頁、場地環境、
還有承辦經驗,都沒有這回硬著頭,冒雨開幕跟進行比賽的宜蘭縣來得優,
聯合大學距離承辦這樣的活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苗栗縣那回的全中運
與全大運是分在不同的縣市舉辦。
老實說九五年還是九六年的四月初,就有卅二~卅四度的氣溫,沒想到102年
的四月,竟然還能體驗十四、五度的氣溫,與其責怪天氣,不如訓練克服
天候狀況的心理建設與體能狀況。
--
Tags:
游泳
All Comments

By Quintina
at 2013-04-19T04:18
at 2013-04-19T04:18

By Thomas
at 2013-04-23T05:21
at 2013-04-23T05:21

By Yuri
at 2013-04-25T01:45
at 2013-04-25T01:45

By Caroline
at 2013-04-29T04:06
at 2013-04-29T04:06

By Harry
at 2013-04-29T17:37
at 2013-04-29T17:37

By Rae
at 2013-05-01T12:58
at 2013-05-01T12:58

By Selena
at 2013-05-05T05:18
at 2013-05-05T05:18

By Skylar Davis
at 2013-05-09T22:13
at 2013-05-09T22:13

By Selena
at 2013-05-14T05:06
at 2013-05-14T05:06

By Jessica
at 2013-05-14T20:03
at 2013-05-14T20:03

By Mary
at 2013-05-19T06:52
at 2013-05-19T06:52

By Enid
at 2013-05-20T08:29
at 2013-05-20T08:29

By Bethany
at 2013-05-21T18:03
at 2013-05-21T18:03

By Yedda
at 2013-05-25T22:15
at 2013-05-25T22:15

By Ophelia
at 2013-05-26T21:48
at 2013-05-26T21:48

By Olive
at 2013-05-27T14:04
at 2013-05-27T14:04

By Faithe
at 2013-05-29T20:12
at 2013-05-29T20:12

By Ina
at 2013-06-02T06:32
at 2013-06-02T06:32
Related Posts
把全身重量放在手掌

By Sandy
at 2013-04-13T01:43
at 2013-04-13T01:43
高雄買MIZUNO 練習用泳褲

By Ethan
at 2013-04-12T21:03
at 2013-04-12T21:03
請問開放水域游直線的技巧?

By Ingrid
at 2013-04-12T00:38
at 2013-04-12T00:38
3M防水ok蹦真能隔離水嗎

By Puput
at 2013-04-11T13:30
at 2013-04-11T13:30
開放水域游泳後拉肚子怎麼辦?

By Olive
at 2013-04-11T12:40
at 2013-04-11T12:40